家長們,該管的時候就去管,不該管的時候就該放手吧!在《圓桌派》這檔節目中,育兒專家李玫瑾也曾談論過這個問題,她說:「現在很多家長該管孩子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使勁管。」其實,有的父母在教育上卻總是拎不清輕重,該管的不管,該放手的時候卻總是不依不饒,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好的。
父母只要做好「三不慣兩不管」,孩子才能夠少走彎路,越來越有出息!![]()
在生氣的時候,孩子就會髒話連篇;
長輩來家做客,孩子不僅不打招呼,反而直呼其名;
老師批評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孩子卻敢當面頂撞老師;
孩子非常霸道,不懂尊老愛幼,對弟弟妹妹也是毫不客氣;
..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對人不尊重的時,必須及時糾正,對孩子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讓使孩子改正。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管教過於鬆懈,看到錯誤的行為只是一笑而過,孩子可能會形成許多不良習慣,危害終身。在孩子不懂尊重人的時候,家長可以用三字真言:「清、示、樣」的方法引導孩子有禮貌。
清:清晰的語言。就是提前用清晰的語言提前告訴孩子,等會會遇見什麼人,要怎麼說,怎麼做。
示:正確的示範。家長要掌握正確規範的禮儀,才能不做出錯誤的示範。
樣:榜樣的力量。孩子是父母的倒影,家長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要成為那樣的人,給孩子做榜樣。哲學家託馬斯·卡萊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禮貌比法律更強有力。
沒禮貌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會讓身邊的人對他產生厭惡之情,越來越疏遠。![]()
很多家長還沒意識到「教孩子獨立」有多重要,還在以愛之名為孩子包辦一切,還傻傻地說「別的不用管,你好好學習就行了」,還以為「孩子長大自然就獨立了」……父母卻在無形中把孩子培養了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嬰」優媽曾看過一部名為《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碗番茄炒蛋》的視頻。視頻中,有一位叫伊恩的中國留學生,因為朋友聚餐,需要每人做一道家鄉特色菜。
![]()
但即使是如此簡單的菜,伊恩還是不知道該先放番茄還是先放雞蛋。
為了教會笨拙的兒子做番茄炒蛋,爸媽凌晨4點從被窩裡爬起來,錄視頻直播教學。媽媽一邊炒菜一邊口述步驟,爸爸則負責錄視頻發消息。這則視頻感動了萬千網友,「想到了自己的爸媽,好想哭呀!」一個成年人,竟然連最簡單的番茄炒蛋都不會做,遇到問題了不懂得自己上網搜索解決,只會一味地找媽媽,哪怕是凌晨,這不是巨嬰是什麼?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強,那麼他的生活能力自然而然地也高,他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強。孩子最終會離開父母獨自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不能養成孩子坐享其成的習慣,懶惰只能讓孩子一事無成。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簡單八個字,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如果孩子任性的」撒潑耍賴」,父母絕對不能慣著,要知道孩子是很會蹬鼻子上臉的。
如果父母任由孩子發展下去,孩子只會越來越霸道,越來越無理取鬧,甚至還會被別人貼上」沒教養「的標籤。很多熊孩子就是被這樣慣壞的,而且在孩子小時不管教,長大後你再想管就很難了。
![]()
當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任性要求,堅持原則態度堅決時,爺爺奶奶一般會出來幫孩子說話。這時父母一定要堅持住自己的原則,說服老人,跟你們堅持一個立場,或者不插手。否則,孩子就學會了「鑽空子」,這對家庭教育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父母要從小就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讓孩子明白一些事情的底線。這樣當孩子在做事情或者是淘氣的時候就會有邊界感,而不會隨著自己的性子來,知道什麼事情是能做,什麼事情是不能做。
![]()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成長路上肯定會有大大小小的挫折,而有挫折不怕,怕的是孩子遇到挫折之後無法應對。
對於小困難、小挫折,應該交給孩子自己解決,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你總幫孩子解決了問題,一旦未來孩子遇到困難就會依賴父母,無法自己完成。偶然一次被母親在一件小事上責罵幾句後,因為無法接受,竟然縱身一躍跳樓自殺了。如果孩子承受能力太差,就會變得非常玻璃心,經受一點點挫折和打擊就會一蹶不振,甚至做出不可挽救的後果。一個人面對挫折、面對負面情緒,能調整得越快,這個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挫折教育很重要,家長應該做一個引路人,讓孩子成長,讓他變成一個有責任,堅強的人。
![]()
弗蘭克·克拉克曾說:
「家長可以傳授給孩子的最重要的一課是,如何離開父母獨立生存。」父母都希望養出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但是在孩子獨立之路上,父母往往是最大阻礙。每個人都有惰性,特別是孩子。他若是一直在父母的庇護下,風吹不著、雨淋不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絕對不會自己獨立的。
當孩子承受的困難是孩子能夠接受的程度時,父母不要管。千萬不要看孩子,其實,他們也有自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通過學習就有能力完成任務。
你無法保護孩子一輩子,那就在自己還能庇護孩子的時候,讓孩子獨立去面對一些事情吧。別不把孩子的首次「獨立」當回事,父母的鼓勵與讚揚可以讓孩子有動力和信心繼續挑戰其它。孩子在自己做事情的時候,家長不要在一旁指手畫腳,批評孩子做的不好,只要孩子願意動手,就要給予讚美和鼓勵。在孩子第一次獨立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及時發現並且誇誇孩子。要記住,孩子是獨立個體,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最需要的是指引而不是包辦。優媽記得有句家庭教育格言,非常有道理的,是這樣說的:「教育孩子需要一種綿力,要順應孩子的感覺與節奏,錯誤的教育方向與方式,孩子會把你撞飛。」教育孩子是一門大學問,家長們要記住,愛孩子就是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任由孩子自由發展下去。
家長們,該管的時候就去管,不該管的時候就該放手吧!你願意孩子接受這種教育方式嗎?歡迎在留言區和大家一起嘮嗑。
![]()
手指按住下面的二維碼三秒鐘,點擊「識別二維碼」,就可以關注育兒專家《當代育兒微刊》
當代育兒微刊
微信號:yuerweikan66
簡介:輕鬆育兒,關注當代育兒微刊。針對0-12歲寶貝的爸媽群體,每日推送育兒知識、分享育兒心得、親子教育、成長故事等。
識別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