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開始為長期石油需求永久性下降做準備

2020-12-15 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油價網2020年12月8日莫斯科報導,俄羅斯日前已暗示,俄羅斯可能已開始為全球長期原油需求的永久性下降做準備,即使是在冠狀病毒疫情大流行的破壞性影響結束之後。

    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弗拉基米爾·考利切夫日前在接受彭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石油消費高峰可能已經過去。從長期來看,石油需求永久性下降的風險正在上升。」

    在這一點上,考利切夫並不是唯一的一個持這種看法的人。他認為石油消費已見頂或將比此前預期更早見頂的觀點,正迅速成為一種新的行業共識,它將推動長期投資決策。就俄羅斯而言,這些決定至關重要,因為石油收入仍在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中佔相當大的比例。

    目前,考利切夫告訴彭博社,俄羅斯財政部正在研究石油需求長期發展的幾種情況,不同程度的需求下降,但他沒有透露任何關於這些情況的細節。

    目前,俄羅斯似乎還沒有明確的能源轉型計劃,儘管莫斯科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一份氫經濟路線圖,其中零排放的氫將成為俄羅斯能源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根據氫經濟路線圖,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將在未來4年內開始生產清潔氫,而俄羅斯大型液化天然氣公司諾瓦泰克也在規劃未來的氫項目,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清潔能源目前在俄羅斯能源生產中所佔比例並不大。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只佔總發電量的不到1%,作為發電組合的一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另一方面,水力發電佔俄羅斯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這或許具有諷刺意味,這讓俄羅斯領先於一些環保意識更強、有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計劃的國家。

    儘管缺乏準備,現在似乎是開始準備的最佳時間。和其他主要石油生產國一樣,俄羅斯不僅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還受到疫情造成的石油需求破壞的打擊。與大多數國家不同的是,由於實行了有限的封鎖,俄羅斯經濟迅速反彈,儘管這些封鎖可能導致俄羅斯成為全球受影響第4嚴重的國家。

    事實上,正是考利切夫最近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得益於政府實施的措施,俄羅斯經濟的反彈速度快於歐洲經濟體,這些措施包括增加公共支出和一項外部觀察人士認為有限的刺激方案。考利切夫補充說,如果不是歐佩克+達成減產協議,疫情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將是微不足道的。這是其他歐佩克+協議參與者的看法,也是這個擴大的石油卡特爾上周同意從下月開始按照俄羅斯的提議,將石油日產量提高50萬桶的原因。

    無論俄羅斯財政部正在研究何種情況,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石油仍將是俄羅斯的一種重要的大宗商品。在今年的危機中,莫斯科拒絕動用其1670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直接向家庭和企業發放救濟款,而是選擇了減稅和對有子女家庭的直接資助,這並非巧合。

    李峻 編譯自 油價網

    原文如下:

    Russia Braces For Permanent Decline In Oil Demand

    Russia has signaled it may be starting to prepare for a permanent decline in crude oil demand over the long term, even after the devastating effects of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are over.

    「The peak of consumption may have already passed,」 Deputy Finance Minister Vladimir Kolychev told Bloomberg in an interview. 「The risk is rising in the longer term.」

    In that, Kolychev is far from alone. The view that oil consumption has already peaked or will peak much sooner than previously expected is fast approaching the status of a new industry consensus that will drive long-term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Russia’s case, these decisions are critical because oil revenues still make up a sizeable portion of GDP.

    At the moment, Kolychev told Bloomberg, the Finance Ministry is studying several scenarios for oil demand development over the long term,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demand decline, but he did not go into any details about the scenarios.

    For now, it appears there is no clear plan for an energy transition, although Moscow earlier this year released a roadmap to a hydrogen economy, in which zero-emission hydrogen will feature prominently in Russia’s energy export mix. According to the roadmap, Gazprom would begin producing clean hydrogen in four years, and Novatek, the LNG major, is also planning hydrogen projects for a less oil-dependent future.

    Speaking of clean energy, it does not make up much of Russia’s energy generation right now. At a meager less than 1 percent of the total, solar and wind are negligible as a part of th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mix. Hydropower, on the other hand, makes up more than a quarter of Russia’s total electricity production, which perhaps ironically puts it ahead of some more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countries with ambitious renewable energy plans.

    Despite the lack of preparation, now seems to be the best time to start preparing. Like other major oil producers, Russia has been hit not only by the pandemic but also by the oil demand destruction it created. Unlike most, its economy rebounded quickly because of the limited lockdowns, even though these likely contributed to Russia being the fourth worst affected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fact, it was Kolychev who recently told the Financial Times in an interview that Russia’s economy rebounded faster than European economies thanks to the measures implemented by the government, including an increase in public spending and a stimulus package that external observers have called limited. Kolychev added that were it not for the OPEC+ deal to cut oil production, the effect of the pandemic on Russia’s economy would have been negligible.

    This is a sentiment other OPEC+ deal participants share, too, and it was the reason why the extended oil cartel last week agreed to start boosting oil production by half a million barrels daily from next month, which Russia proposed.

    Oil will continue to be an essential commodity for Russia for the observable future, whatever scenarios the Finance Ministry is studying. It’s no coincidence that during this year’s crisis, Moscow refused to tap its sovereign wealth fund of $167 billion for direct handouts to households and businesses but instead opted for tax relief and direct support for families with children.

相關焦點

  • 石油價格暴跌,俄羅斯開始虧本甩賣石油:全面轉型提升石化產品
    俄羅斯修建石油管道出口石油隨著俄羅斯疫情擴大化,包括國際市場上對原油需求量減小。俄羅斯已準備好對等措施。2020年12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一次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發展會議上指出,對石油的需求在未來五年將僅增長1%,然後每年將下降0.1%。但是,弗拉基米爾·普京強調,未來發展對於與具有「巨大增長潛力」的俄羅斯強大石化工業並沒有好兆頭。俄羅斯總統說,國內生產商有能力「不僅滿足國內對高質量產品的需求,而且在全球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
  • 俄羅斯預計2021年石油需求將增長300萬桶/天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塔斯社1月6日報導,2021年,石油市場的波動性將減少,石油需求將增長300萬桶/天。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儘管石油需求將在2021年恢復,但仍然比疫情爆發前的水平低約600萬至700萬桶/天。
  • 2021年俄羅斯石油公司支持提振石油產能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1月3日RT報導,今年俄羅斯石油公司石油產能的削減幅度從6%到12%不等。俄羅斯最大的私營生產商諾瓦泰克(Novatek)是12月份唯一的例外,與去年同期相比,該公司的產量增加了約3%,但按2020年全年計算仍下降了0.5%。
  • 石油大戰:陰謀籠罩?
    長期的鬥智鬥勇和博弈磨合,國際石油市場形成心照不宣、各方均可接受的動態平衡。這樣的動態平衡是脆弱的,經常被「蝴蝶翅膀」、「黑天鵝」、「灰犀牛」及「川普」效應及其連鎖效應衝擊,陰謀經常伺機而動,順變而為。當然,這些效應本身可能就是一場「陰謀」。是否是陰謀,就要看合謀者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興風作浪。
  • 英國石油公司CFO稱:石油需求在2020年可能為負
    據英國石油公司財務長Brian Gilvary周一(3月16日)稱,到2020年,石油需求可能為負,這將進一步給價格暴跌帶來下行壓力。  這家能源巨頭預計,在2月初發布財報時,其需求將每天減少約30萬至50萬桶。
  • 俄羅斯產量因疫情自2008年以來出現首次年度下降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能源世界網1月2日莫斯科報導,根據周六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新冠疫情引起的需求疲軟和全球達成了減產協議後,俄羅斯的石油產量自2008年以來首次下降,達到自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能源部的數據顯示,去年俄羅斯的油氣凝析油日產量下降至1,027萬桶。
  • 石油大戰——陰謀籠罩?
    長期的鬥智鬥勇和博弈磨合,國際石油市場形成心照不宣、各方均可接受的動態平衡。這樣的動態平衡是脆弱的,經常被「蝴蝶翅膀」、「黑天鵝」、「灰犀牛」及「川普」效應及其連鎖效應所衝擊,陰謀經常伺機而動,順變而為。當然,「蝴蝶翅膀」、「黑天鵝」、「灰犀牛」及「川普」本身可能就是一場「陰謀」。是否是陰謀,就要看合謀者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興風作浪。
  • 石油大戰真的是一場陰謀?
    長期的鬥智鬥勇和博弈磨合,國際石油市場形成心照不宣、各方均可接受的動態平衡。這樣的動態平衡是脆弱的,經常被「蝴蝶翅膀」、「黑天鵝」、「灰犀牛」及「川普」效應及其連鎖效應所衝擊,陰謀經常伺機而動,順變而為。當然,「蝴蝶翅膀」、「黑天鵝」、「灰犀牛」及「川普」本身可能就是一場「陰謀」。是否是陰謀,就要看合謀者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興風作浪。
  • 俄羅斯12月份石油產量環比略有上升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原油新聞2020年1月3日莫斯科報導,根據俄羅斯能源部中央調度部門1月2日發布的初步統計數據,俄羅斯2020年12月份生產了4246萬噸原油和凝析油,相當於平均日產大約1004萬桶石油。
  • 《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0》顯示——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石油需求不振
    藍皮書指出,總體上來看,2019年全年布倫特原油均價為64美元/桶,相比於2018年71美元/桶的價格,下降幅度為9.9%。除供需方面的影響外,2019年發生的多次地緣政治事件也對原油市場造成了衝擊,使得下半年油價一直呈現出大幅震蕩的行情。
  •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願意與OPEC+合作,儘管對油價感到滿意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願意與 OPEC+合作,儘管對油價感到滿意; ①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雖然俄羅斯對於當前油價感到滿意,但願意與OPEC+同盟合作以支持石油市場。普京周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會議上表示,OPEC+機制「已經確立其為確保全球能源市場長期穩定的有效工具。」
  • 同樣是石油出口大國,美國輕輕鬆鬆封鎖伊朗,為何拿俄羅斯沒轍?
    另外,俄國是這地表之上唯一讓美國不敢惹急的國家,如果美國真敢那麼做,等來的必然是俄羅斯人孤注一擲、不計後果的狂風暴雨式報復。其次,俄羅斯是被上帝吻過的寵兒,境內資源多的是,不僅僅有石油,還有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源,想一想,大冬天的,要是惹毛了俄羅斯,人家直接順手把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也給斷掉,這種後果美國是收拾不了的。
  • 電動汽車全球普及率及其對全球石油需求的影響
    比如沒有哪一營運客車市場預測未來25年內,石油需求將大幅增長。相反,低碳發展的前景還預示著2030年後石油需求將大幅下降。但這兩年的調查結果還是存在一些顯著差異。儘管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有所放緩,但營運客車的石油需求預測值仍略低於去年的調查結果,這可能既與預測經濟增長率有所下降有關,也與堅持在自動打車服務中使用電動汽車導致其在行駛裡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有關。本報告針對全球市場進行調查後得出如下主要結論:1.存在潛在的驅動因素——人口和全球經濟增長。
  • 世界仍面臨長期石油供應缺口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路透社12月15日報導,頂級能源分析師表示,儘管全球正在向可再生能源轉變,但勘探和新鑽探投資的不足可能導致未來20至30年內全球石油供應不足。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導致石油需求驟降,市場供過於求,促使歐佩克產油國、俄羅斯及其盟友限制產量。
  • 北海原油市場受到亞洲石油需求提振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彭博社12月7日報導,北海石油價格終於走強,趕上了其他地區的漲勢。此前,由於亞洲的購買興趣不斷上升,亞洲許多地區的石油需求已經從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復。    彭博社編制的船舶跟蹤數據顯示,隨著一隊超級油輪向東航行,北海浮式儲存的原油已從10月中旬的峰值下降逾40%,至740萬桶左右。與此同時,布倫特基準原油Forties的價格已升至8月底以來的最高水平,掉期價格也出現飆升。
  • 環球一周--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這個公司全年淨收入為880億美元,股息支付總額為732億美元。  另據彭博社3月16日消息,儘管油價下跌,沙特阿美表示,今年仍打算向股東提供至少750億美元派息承諾。我們仍然專注於成為一個安全、低成本的運營商,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BP今年將削減20%的支出  據世界石油3月16日消息 隨著石油市場震蕩,英國石油公司(BP)今年將削減20%的開支,該公司在美國的一些業務也將會減少投資。自「歐佩克+」未能就減產協議達成一致以來,BP的股價已經下跌了30%以上。
  • 疫情與低油價下的俄羅斯經濟
    嚴峻的疫情2月底,中國在全民抗擊疫情時,俄羅斯只發現兩個新冠肺炎感染者;直到3月底之前,俄羅斯的疫情都並不嚴重,大街上很少有人戴口罩。當時,俄羅斯民眾對疫情的快速發展毫無思想準備。3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還宣布俄羅斯成功抑制新冠肺炎疫情在俄境內大規模傳播。但沒有預想到,從3下旬開始,俄羅斯確診病例數量開始大幅上升,到4月21日,累計確診人數已超5.2萬。
  • 俄羅斯浴室家具銷量逐年下降
    俄羅斯浴室家具銷量逐年下降 時間:2019-07-31 10:30:45  來源:東北網 俄羅斯商務諮詢網站7月30日報導,根據BusinesStat編制的俄羅斯浴室家具市場分析所引數據,2014-2018年俄羅斯浴室家具銷量逐年下降
  • 傑盈逸富:解析石油峰值理論
    來源:金融界網站三個月前,英國石油巨頭英國石油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宣布石油需求高峰已經過去之後,它引發了衝擊波。對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前景的深入研究表明,隨著各季度的到來,石油供應峰值,而不是石油需求峰值,很可能開始成為頭條新聞。
  • 甲子之年陷至暗時刻的石油輸出國組織
    一、60年間歐佩克曾兩度日進鬥金1960年9月10日,在伊拉克政府的邀請下,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五國代表聚會巴格達,9月14日會議決定成立一個永久性的組織,命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因其英文縮寫而簡稱為歐佩克(O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