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成語均出自鶴壁,與殷紂王有關,你了解的成語還有哪些?

2020-12-11 蜂享蜂享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多數為4個字,但也有3個字和5個字的。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語的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繼承下來的。它們具有固定的結構和固定的術語,表示一定的含義。它在語言上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它代表一個故事或典故。它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鶴壁地處中原北部、淇河之濱。這片厚重的土地孕育出了殷商文化、衛國文化、詩經文化等。古之淇水是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中華民族的優秀民間傳統文化在這片熱土之上薪火相傳,從古至今,勤勞勇敢的鶴壁先民們在這塊富饒美麗的土地上,演繹出了蘊含豐富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化。僅從成語來說,幾十個成語典故就出自這裡。下面分享給大家三個成語的來歷。

淇水關古石橋

一、助紂為虐

助紂為虐比喻幫助壞人幹壞事。紂,商朝末代君王,都朝歌。虐,暴行。此典故出自《孟子·膝文公》:「周公相武王,誅封伐奄。」朱嘉註:「奄,東方之國,助紂為虐者也。」例:《紅樓夢·第九回》:「原來賈瑞是個圖便宜沒行止的人……助著薛蟋圖些銀錢酒肉,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也不去管約,反'助約為虐'討好兒。」《史記·田單列傳》:「國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為君將,是助桀為暴也。」《史記·留侯世家》:「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謂'助紂為虐'。」《聊齋志異·香玉》:「俄見終雪從背後出,笑罵曰:'脾子來,助葉為虐耶!」」在中國文化史上,歷代文人大都極力貶低商紂王,將商紂王刻畫成為暴君。國都朝歌即現在的淇縣,紂王長期生活在這裡。

二、酒池肉林

酒池肉林原指商代暴君紂王荒淫無度。此典故出自《史記·殷本紀》:「好酒淫樂,劈於婦人。……戲於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後用以形容酒肉極多,庭席奢華。例:《漢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漢書·張騫傳》:「行賞賜,酒池肉林。」宋·朱熹《近思錄·卷五·改過遷善,克已復禮》:「峻宇雕牆,本於宮室;酒池肉林,本於飲食;淫酷殘忍,本於刑罰;窮兵默武,本於徵討。」

鹿臺閣

三、靡靡之音

靡靡:萎靡,頹唐。靡靡之樂指柔弱萎靡、頹廢淫蕩的音樂。此典故出自《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相傳,紂王命令樂師師延做靡靡之音,師延認為這種音樂低級趣味,聽後使人萎靡不振,產生頹廢的心態,便不肯。紂王知道後便要殺掉師延,無奈之下師延只得譜曲。曲成,紂王聽後十分高興,通宵達旦,朝歌暮舞,以至於荒廢朝政,最終失去天下。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北裡之舞,靡靡之樂。」

你了解還有哪些成語出自鶴壁?請在留言區內分享給大家。

(蜂享蜂享:採生活之蜜,贈天下之友。點滴記錄鶴壁發展進程,請關注、收藏、評論和轉發,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有哪些和《左傳》有關的成語故事?
    成語的起源有很多,例如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等,那麼你知道,《左傳》作為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有哪些成語是和它有關的嗎?《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較為完整的編年體史書,下列成語中,哪個不是出自《左傳》?
  • 這10個成語均出自於《逍遙遊》,每一個都膾炙人口
    《莊子》一書不僅包含了道家超脫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國成語的一大出處,僅《逍遙遊》一篇就包含有十數成語,其中更有十個被廣為流傳。1,鯤鵬展翅鯤鵬展翅是指施展抱負,實現宏偉的理想,創造一番事業。出處: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 原來這些成語都出自耳熟能詳的古詩,你知道嗎?
    關於成語,眾所周知,許多都是出自歷史典故或古文古詩中,小編看到了這樣的一些成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用到,可是,你知道它們都出自哪裡嗎
  • 成語「笑容可掬」出自水滸?這些成語找到出處了!
    其實同一個成語在多個古代文學作品中出現是很常見的,「笑容可掬」這個成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螢火之光 「螢火之光」比喻人的力量不足,能成之事不大。 這個成語的典故出自《水滸傳》第二回。高俅想回到開封,於是經人推薦,投靠東京城裡開生藥鋪的董將士。
  • 造嗎,韓愈也是個「成語達人」,這10個常見成語都出自他
    我們知道,成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主要來源之一就是古文典籍。據統計,韓愈在這些傳世文章中,給我們貢獻了300多個成語,很多都耳熟能詳。今天我們就來分享10個來自韓愈的常見的成語。1 再接再厲出自韓愈、孟郊《鬥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 商朝都城朝歌是旅遊勝地,這裡的成語苑,有句成語讓人回味
    此處有一個著名的「成語苑」,小編說一下,裡面的石頭刻寫著成語,而最後一句成語卻令人心驚。這個成語究竟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成語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以十二生肖為主的成語更是應用頗多。那麼,帶「羊」字的成語,你又知道幾個呢?除了「亡羊補牢」,你還知道什麼呢?下面,和我們一起學習下吧!多歧亡羊出自《列子·說符》出自戰國·鄭·列禦寇《列子·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指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因情況複雜多變而迷失方 向,誤入歧途。引申為泛而不專,終無所成。
  • 出人頭地、明日黃花……和蘇軾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蘇軾作為大宋朝的標杆人物,詩詞書畫無一不通,五一不絕,他的作品流傳千古,經久不息,跟他有關的成語自然也不少,那麼,你又知道哪幾個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和蘇軾有關的成語以及這些成語背後的故事。出人頭地出人頭地是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高人一等,一般是形容某個人德才超眾或者成就突出。出自《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四九與梅聖俞書》:「讀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 出自《史記》的幾個成語
    年輕人想擁立陳嬰,乾脆就讓他稱王,部下均用青色的頭巾裹頭,要作為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起於世(原文是「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陳嬰的母親勸他不要稱王,可以歸屬名族,陳嬰就率部歸屬項梁,壯大了楚軍的隊伍。 「異軍突起」這個成語就由「異軍蒼頭特起」概括演化而來。異軍就是指「另外一支軍隊」。現在,這個成語用來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 暑假是補習成語的好時機,3個輔導方法助力成語學習,全都是考點
    家長們也不要著急,我們要尊重小學生的學習發展規律,讓成語學習不能成為孩子們的學習負擔,作為興趣培養,你需要知道這些輔導方向。暑假作為查缺補漏,彎道超車的學習時間,我們自然不能怠慢了成語學習。作為補習成語的好時機,家長一定要有系統地幫助孩子來學習成語。每個階段的小學生對成語學習的目標是不一樣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得意忘形、鳳毛麟角、一往情深……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源於南京。
  • 這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均出自《易經》,真讀懂的又有幾個
    出自易經的成語有很多,今天就來看一下,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帶給我們什麼啟示。一、潛龍勿用潛龍勿用的意思並不是說不讓用,而是要推遲一些,要晚一些再用,那麼實際上是什麼意思呢?四、履霜堅冰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咱們在冬天的時候,假如路上有水,假如不儘早的處理的話,就會變成冰,阻礙交通,影響正常通行。實際上是教會人們,假如有一些毛病有一些過錯,就要儘早的改掉,避免日後會成為禍殃。
  • 三國成語故事:十道選擇題,那段金戈鐵馬的歷史你了解多少?
    這一時期有很多成語故事廣為人知,今天就以三國成語故事為契入點出十道選擇題(數據來源於正史和演義)來個小測試,等你來解答!看看你對那段金戈鐵馬的歷史了解多少?自己又能答對幾個?
  • 原來這些成語都是出自這本書,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讀它呢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絢爛的鮮花,璀璨的明珠。成語主要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像《論語》、《周易》這些書中延伸出了許多的成語。而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也為我們貢獻了大量的成語。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有關車的成語故事,你了解多少?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其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
  • 如心成語課 | 高頻必考成語第三講,與「遠見」有關的小事兒!
    小編看到大家這麼熱情的留言更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昨天如心老師帶大家學習了有關「創新」的成語今天,一起來看看又有哪些知識點可別小瞧了這本高頻必考成語小書哦~堅持下來你會看到你的行測成績真的在一點點提高哦與「遠見」有關的成語典故出處
  • 洛陽是個文化非常豐富的城市,你知道多少個出自洛陽的成語?
    這是一篇關於出自洛陽的成語 ,的文章,首先,洛陽是古都,奠定了它的文化基礎。「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說法,但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加上西漢、武周兩個朝代的都城,總共十五個正史(《二十五史》)朝代,這是目前學者普遍認可和接受的事實。
  • 除了「堯天舜日」 關於堯的成語典故還有哪些?
    那麼跟堯帝有關的8個成語典故,除了「堯天舜日」以外,還有哪些呢?你知道多少?比如第4個成語說的是堯帝眉毛有八種顏色,第8個是「洞房花燭」的出處,做為一名中華兒女,有必要了解這些常識。「三皇五帝」的說法向來有很多種,但最普遍的看法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為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堯是父系社會後期「陶(音yao)唐氏」部落聯盟領袖,名放勳,史稱唐堯。
  • 「黔之驢」可能是重慶驢 那些與重慶有關的10個成語
    商報圖形 劉穎 制  成語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很多成語都有其典故,很多成語還與地名有關,而哪些成語與重慶有關呢?昨日,重慶市地理中心發布了《重慶成語地圖》,地圖梳理了10個與重慶相關的成語,結合地圖落在空間上,以成語故事的形式來展示重慶的歷史和文化。  巴蛇吞象  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意思是說有一種巴蛇能吃大象,它把象吞下去後,消化三年,才把象的骨頭吐出來。這種象骨服食後可治腹內的疾病。
  • 「加減乘除」「阿貓阿狗」竟是成語!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成語……
    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成語…… 2020-08-25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