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奕函。
紅網時刻1月18日訊(通訊員 周巧)1月16日,年僅9個月的小奕函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離開了深愛著她的爸媽和哥哥。孩子在生病時,有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與幫助,在孩子病危時,一家人經過商量,決定捐獻孩子角膜和遺體的決定,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回報社會。
就在去年的3月29日,小奕函出生於湖南長沙,作為家裡的第二個寶貝,她的到來給一家人帶來了無盡的喜悅。可好景不長,小奕函在出生後不久即被發現患有新生兒黃疸,住院治療多日,黃疸症狀卻一直未消退。由於無法查明原因,醫生建議小奕函一家到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隨後,來到長沙醫院經B超和核磁共振診斷,小奕函被確診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必須在三個月內接受葛西手術(將新生兒的膽囊和閉鎖的膽管摘除),後續還需進行肝臟移植手術等一系列治療。孩子怎麼會患上這種連聽都沒聽說過的怪病呢?他們帶著小奕函,輾轉四處求醫,不僅跑遍了湖南的大醫院,還遠赴上海。可一次次的希望換來的是一次次的失望,甚至絕望。
小奕函才那麼小,卻要飽受痛苦折磨。自出生以來,小奕函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醫院度過,輾轉多地的求醫、接連不斷的扎針、抽血、化驗,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痛楚,她的病房裡經常傳來悽厲的嚎哭聲,她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爸爸媽媽看在眼裡疼在心中。
一位知名的肝病專家告訴小奕函的父母,目前孩子的這種病,在全球範圍內都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式,手術的風險相當大。就算孩子在手術臺上挺了過來,也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樣,後續還有各種痛苦的治療在等著她,而且就目前已知的案例而言,這種孩子即使做了手術通常也活不過30歲。
是做手術,還是順其自然?小奕函的父母遲遲做不了決定,為了給孩子治病,收入不高的他們已經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並欠下了不少外債,只要有一絲希望,砸鍋賣鐵他們也決不遲疑。但一想到孩子即將面臨的風險、痛苦和不確定的未來,他們的心就仿佛被一隻無情的手狠狠地揪著,最終下定了決心,回家吧。
3天前,小奕函開始流鼻血,並出現感冒症狀,因孩子先前情況較穩定,家人並未太過在意。可1天後的深夜孩子突然抽筋並休克,送到醫院後即被送入了搶救室,大家都盼望著小奕函像往次一樣挺過來,然而,這個世界帶給她太多不美好的回憶,她真的太累了。
而小奕函的姑姑表示,孩子生病後,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與幫助,父母的同事、朋友、鄰居,更有許許多多素未謀面的好心人,給了孩子無私的愛和溫暖。孩子病危時,一家人經過商量,做出了捐獻孩子角膜和遺體的決定,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回報社會,同時也為自己留下一些念想和希望。
如今,小奕函的一雙角膜經過處理與評估,已經完好的保存在了長沙愛爾眼庫,可用於與奕函年齡相仿的孩子的角膜移植手術。
來源:紅網
作者:周巧
編輯:易銳華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9/01/18/470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