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繪畫就不得不提及揚州八怪,而提及揚州八怪咱們就不得不講到鄭板橋。鄭板橋是揚州八怪最具代表性人物,其詩、書、畫,無一不精通,無一不絕,故而世人將其詩書畫之能謂之「三絕。」
鄭板橋,清代的書畫家、文學家,其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鄭板橋是清朝之時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代表作品有《清光留照圖》《甘谷菊泉圖》《修竹新篁圖》《蘭竹芳馨圖》等,著有《鄭板橋集》。如此有名人物,關於其掌故自然民間流傳不少。
鄭板橋年幼時,家道便已經中落,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鄭板橋年幼聰慧,八、九歲時在其父指導教育之下便已能吟詩作對,不過他於康熙五十二年也就是他二十歲時才考取了秀才,雍正十年即鄭板橋四十歲中舉人,乾隆元年也就是四十四歲時中了貢士,同年五月參加殿試賜進士出生。鄭板橋的仕途並非平坦,於乾隆七年被任命為範縣知縣令兼署小縣朝城。
到了乾隆十八年即鄭板橋六十一歲,此時的鄭板橋早已看透官場,對官場黑暗十分鄙視與厭惡,故而辭官引退,鄭板橋做官比較清廉,辭官時,可謂「一肩明月,兩袖清風」身邊僅有一條黃狗、一盆蘭花,再無他物,如此,其生活過得十分清貧,以賣字畫為生,居於揚州。
都說賊偷富有,可是鄭板橋如此清貧,也遭其惦記,聽起來倒也可笑。某年的冬天,鄭板橋收好字畫回到家。此時,天色已晚,鄭板橋下廚房,做好晚飯,正準備吃,突見窗外人影閃動,鄭板橋悄悄走到窗臺前,通過縫隙往外看去,只見一個小偷翻進院子,躲在一處暗角準備伺機而動。鄭板橋不以為然,回到飯桌前吃起飯來。完事後,鄭板橋拿來筆墨,在紙上寫了一些字,貼在床沿邊上,然後就躺下睡覺了。
外面的小偷聽屋內已經沒有了響聲,悄悄打開了門,摸進了鄭板橋屋內。來到鄭板橋床前,借著月光,小偷清晰看見床前貼的一張紙上寫著一副對子:「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分」。這小偷也是個聰明人,吃過些墨水,知曉那紙上的意思,是在告訴他:這家屋子的主人除了肚子有文化外,其他的金銀一點都沒有,所以就不要在這裡浪費時間了。
這小偷失望的轉身離開,剛來到院子大門處時,忽聞屋內主人(鄭板橋)吟誦一副對聯道:「出門休驚黃尾犬,越牆莫損蘭花盆」。小偷心想:「這是在提醒我呀?」往那門口看去,果然有一條大黃狗躺在門檻下呼呼大睡,為了不驚動大黃狗,小偷又來到牆邊,果見一盆蘭花放置於牆下。小偷回頭看看了屋內,搖了搖頭,輕手輕腳,小心謹慎地翻過了牆,逃跑了。
後來,也不知道這個事情是如何傳出去的,鄭板橋以對聯驅逐小偷的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談,為世人所傳唱!(文:悔昔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