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茶緣豔遇你知道嗎?鄭板橋的茶詩與《揚州雜記》品讀

2020-12-18 武夷茶韻

鄭板橋的茶緣豔遇你知道嗎?

吳斌

美女圖(來自網絡)

縱觀鄭板橋的一生,沒有任何的背景,也沒有任何與生俱來的優勢,一生坎坷,閱盡人間世情冷暖。他在詩、書、畫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均來自其刻苦的努力與不懈的堅守。如此的性格與如此的閱歷,使他與茶的「清、靜、和、悅」產生了深深的共鳴,終生愛茶、嗜茶,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曾寫過一首與茶有關,且十分優美的《竹枝詞》: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閒時來吃茶。

黃土築牆茅蓋屋,門前一樹紫荊花。

這首《竹枝詞》的意思是說:有一位美人居住在湓江江口,她對鄭板橋說,郎君若是閒時就請來喝茶吧。記著是黃土築的土牆,茅草蓋的屋頂,門前還有一樹茂盛的紫荊花。

鄭板橋作品(來自網絡)

這畫面夠美的吧,事實上這也並非全是鄭板橋想像的美景,而是有所實指的。詳細的情況,鄭板橋記錄在了他所作的《揚州雜記》之中,相關的內容為:

揚州二月,花時也。板橋居士晨起,由傍花村過虹橋,直抵雷塘,問玉勾斜遺蹟,去城蓋十裡許矣。樹木叢茂,居民漸少,遙望文杏一株,在圍牆竹樹之間。

叩門逕入,徘徊花下。有一老媼,捧茶一甌,延茅亭小坐。其壁間所貼,即板橋詞也。問曰:「識此人乎?」答曰:「聞名,不識其人。」告曰:「板橋即我也。」媼大喜,走相呼曰:「女兒子起來,女兒子起來,鄭板橋先生在此也。」

是刻已是日上三竿矣,腹餒甚,媼具食。食罷,其女豔妝出,再拜而謝曰:「久聞公名,讀公詞甚愛慕,聞有《道情》十首,能為妾一書乎?」板橋許諾,即取淞江蜜色花箋,湖穎筆,紫端石硯,縴手磨墨,索板橋書。書畢,復題西江月一闋贈之,其詞曰:「微雨曉風初歇,紗窗旭日才溫。繡幃香夢半蒙騰,窗外鸚哥未醒。蟹眼茶聲靜悄,蝦須簾影輕明。梅花老去杏花勻,夜夜胭脂怯冷。」母女皆笑領詞意。問其姓,姓饒,問其年,十七歲矣。有五女,其四皆嫁,惟留此女為養老計,名五姑娘。又曰:「聞君失偶,何不納此婦為箕帚妾,亦不惡,且慕君。」板橋曰:「僕寒士,何能得此麗人?」媼曰:「不求多金,但足養老婦人者可矣。」板橋許諾曰:「今年乙卯,來年丙辰計偕,後年丁巳,必後年乃得歸,能待我乎?」媼與女皆曰:「能。」即以贈詞為訂。

鄭板橋作品(來自網絡)

明年,板橋成進士,留京師。饒氏益貧,花鈿服飾拆賣略盡,宅邊有小園五畝亦售人。有富賈者,發七百金欲購五姑娘為妾。其母幾動。女曰:「已與鄭公約,背之不義,七百兩亦有了時耳。不過一年,彼必歸,請待之。」

江西蓼洲人程羽宸,過真州江上茶肆,見一對聯云:「山光撲面因朝雨;江水回頭為晚潮。」傍寫板橋鄭燮題。甚驚異,問何人。茶肆主人曰:「但至揚州,問人便知一切。」羽宸至揚州,問板橋在京,且知饒氏事,即以五百金為鄭板橋聘資授饒氏。明年,板橋歸,復以五百金為板橋納婦之費。常從板橋遊,索書畫,板橋略不可意,不敢硬索也。羽宸年六十餘,頗貌板橋,兄事之。

武夷山玉女峰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揚州的二月,正是春花盛開的時節。鄭板橋早晨起來,經由傍花村再過虹橋,直達雷塘,目的地就是玉勾斜遺蹟(現揚州維揚區蜀崗西峰公園),離城裡約有十裡地左右(當時屬於郊區)。樹木繁盛蔥蘢,民宅漸漸變少。遙望,見有一株銀杏,在圍牆與竹樹之間,很是靚麗。

於是敲門進院觀賞,徘徊在各種花木、樹下。有一老婦人,捧著一杯茶,領我到茅亭小坐。雖為茅亭,但卻十分的雅致,壁上還掛有自己所作的字畫。於是便指著字中的落款「板橋」問婦人:「認識此人嗎?」婦人答道:「只聞其名,還不認識其人。」鄭板橋告知說:「我就是鄭板橋。」婦人大喜,忙著邊向內走,邊呼喚道:「女兒快起來,女兒快起來,鄭板橋先生在這裡啊。」

美女圖(來自網絡)

此時已是日上三竿了,肚子有點餓,婦人去準備食品。待我吃好,婦人的女兒,梳妝打扮齊整而出,向鄭板橋款款行禮並謝道:「久聞您的大名,讀您寫的詩詞,很是喜歡,聽說你有《道情》十首,很想一讀,能為小女書書寫一份嗎?」鄭板橋答應了。女子立即取來了淞江蜜色花箋紙,湖穎毛筆,紫端石硯臺,並以纖纖玉手為之磨墨,請鄭板橋當場書寫。鄭板橋寫好後,意猶未盡,又現填了一首《西江月》詞,贈給小女,內容為:

微雨曉風初歇,紗窗旭日才溫。繡幃香夢半蒙騰,窗外鸚哥未醒。蟹眼茶聲靜悄,蝦須簾影輕明。梅花老去杏花勻,夜夜胭脂怯冷。

鄭板橋作品(來自網絡)

母女皆笑而表示理解詞的意思。尋問其姓,說是姓饒,再問其芳齡,說已經十七歲了。婦人原有五個女兒,其上的四個均已嫁人,惟一留下這最小的女兒,希望嫁個好人家,以便可以為自己養老。小女名為五姑娘。又說:「聽聞你現在喪偶獨自一人,小女又這麼仰慕你,何不納此小女為妾,服伺你左右。」鄭板橋說:「我一介寒士,怎麼能得此麗人啊?」婦人說:「也不用什麼金銀珠寶啦,能夠贍養我這老婦人就可以了。」鄭板橋許諾道:「今年是乙卯年(1735),明年丙辰大考,我準備進京應試,後年是丁巳年(1737),我要到後年才能回來啊,你能等得了我嗎?」婦人與女兒皆說:「能。」這樣鄭板橋就以所贈的《西江月》一詞作為訂禮。

第二年(1736),鄭板橋考中進士,留在京城(等候任命)。饒氏母女益加貧困,首飾服裝等能夠變賣的,基本已典、賣殆盡,住宅邊上的五畝小園,也已售給別人。有富裕的商人,願出七百金購買五姑娘為妾。其母好幾次都要答應了,但其女說:「我們已經與鄭板橋先生有約,如果違背了,那就是不義,再說七百兩金又能夠用多久啊。不用一年,鄭板橋必定歸來,請耐心等待吧。」

美女圖(來自網絡)

江西南昌人程羽宸,路過江蘇儀徵的江上茶館時,見掛有一副對聯,寫的是:「山光撲面因朝雨;江水回頭為晚潮。」落款為「板橋鄭燮題」。很是驚異,問店主「板橋鄭燮」是誰。茶館主人答道:「你進了揚州,隨便問誰,都可以告訴你。」 程羽宸進了揚州,一問方知鄭板橋還在京城,又知道了饒氏母女的事,隨即以五百兩金,作為鄭板橋的聘禮交給了饒氏。到丁巳年(1737),鄭板橋從京城回來(沒有輪到任命,回揚州繼續賣字畫為生),程羽宸又出五百兩金,作為鄭板橋娶饒女之費用。程羽宸經常陪同鄭板橋遊覽,並索要鄭板橋的書畫,鄭板橋略有小脾氣,不順意時,也能見機轉彎,不至強求。程羽宸年六十餘,長於板橋,而相貌又與板橋有幾分相似,故視其為兄。

鄭板橋(來自網絡)

看明白了吧,這可是鄭板橋自己寫的。鄭板橋因茶認識了饒五娘,又因茶觸發文思,當場填寫了「蟹眼茶聲靜悄,蝦須簾影輕明」的茶詞,進而這茶詞又有幸成為了訂婚的信物。接著的機緣是在離揚州不遠的儀徵江上茶館裡,正好掛著鄭板橋撰寫的對聯,被識貨之人程羽宸看上。而程羽宸又是個秀才出生的大茶商,資助鄭板橋成功娶得美人歸。鄭板橋這茶緣美的,真是讓人羨慕得不行啊。

美女圖(來自網絡)
靚麗山水

相關焦點

  • 茶史上的風流佳話:鄭板橋茶詞締茶緣
    (一組鄭板橋的經典竹子)鄭板橋先後為官十二年,目睹官場汙濁,深感厭惡,毅然辭官,以賣畫寫字為生,茶成了他的一大痴好,也因為茶,他有一段極富傳奇色彩的茶緣,定親的聘禮便是一首吟茶的《西江月》。話說雍正十三年春,鄭板橋到揚州春遊,尋訪北郊大虹橋外的玉勾斜宮女墳。
  • 鄭板橋對五姑娘一見鍾情,只用50字茶詩,便抱得美人歸
    鄭板橋一邊品茶一邊環顧這棟房子中的擺設,突然,他瞧見了自己的作品掛在屋子中。他十分驚喜,趕忙問老婦,「你知道鄭板橋嗎?」老婦回答,「我聽過他的大名,我的女兒特別喜歡他的字畫。」他笑了笑,「我就是鄭板橋!你牆上掛的正是我的作品。」老婦吃驚極了,趕忙喚女兒出來。
  • 寒夜客來茶當酒,一壺新茗泡松蘿(著名茶詩《寒夜》等品讀)
    然而唯一遺憾的是,詩人並沒有告訴我們,如此甜美的場合,他們品的是什麼茶。而號稱詩書畫三絕的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有一首寓意基本與《寒夜》相同的《七言詩》,他卻明明白白地告訴了我們,他與朋友當時品的是什麼茶。這首詩的全文為: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 雍正十三年春天,鄭板橋在揚州的一段情緣
    清雍正十年(1732年),鄭板橋(時年四十)赴南京參加鄉試,得中舉人。為了實現士人兼濟天下的遠大夢想,鄭板橋客居杭州備考了近一年後,因「為忌者所阻,不得入試」,沒有參加全國會試,鄭板橋只好先回到揚州賣畫度日。不料卻有一樁奇緣,在揚州等著他,算讓他心花怒放了一大回!
  • 鄭板橋如此任性?「揚州八怪」不止八人?這些你都不知道!
    本次展出的作品包括鄭板橋的《修城記》石刻拓片、行書七言聯《有子知君》等。其中最亮眼的當屬三件國家一級文物——鄭板橋真跡《嶠壁蘭圖》、《春風十裡》書法軸以及黃慎(與鄭板橋同為「揚州八怪」)的《鷺荷圖》。「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怪」著稱。
  • 鄭板橋:夢醒揚州一酒瓢
    於是,時人給他們安了一個特殊的稱謂:揚州八怪。怪,《說文解字》稱:「怪者,異也。」揚州八怪,顧名思義自然是八個人(其實也可能是選取了八個代表),他們分別是: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板橋、高翔和汪士慎。這「八怪」之中的代表,自然應屬鄭板橋了。
  • 鄭板橋寫詞1首,贏得美女芳心,45歲娶得美嬌妻
    1.豔遇佳人雍正13年春天,鄭板橋到揚州春遊,走到了玉勾斜這個地方,口渴思茶,但見不遠處就有一座草屋,於是鄭板橋就來到草屋前叩門詢問:「有人嗎?」只見一個老婆婆從草屋裡出來,並招呼鄭板橋到客廳坐下。鄭板橋抬頭一看,這個客廳牆上掛的竟然是自己的詩詞作品,覺得十分驚奇,便詢問老婆婆:「您可認識鄭板橋嗎?」老婆回答道:「我只是聽聞板橋先生的大名,卻沒有見過他。」鄭板橋說:「在下便是鄭板橋。」老婆婆十分驚喜,對著屋內喊道:「五姑娘快出來,你仰慕的鄭板橋先生來了。」
  • 年輕的鄭板橋,在泰州遇見一個心儀的姑娘,寫下這樣一首詞
    這首詞就是鄭板橋於十年後,為一位泰州姑娘而寫。他將相識、相愛、相別的戀愛經歷訴諸筆端,至今讀來,仍能感受到那份純真。通過這首詞,可以讓我們讀到不一樣的鄭板橋:多情、感性、細膩。這首詞講述的正是他金榜題名之後,對曾經那一次「豔遇」的深情回顧。只不過十年前的鄭板橋是一位落魄書生,他連自己都養不活,又何談娶高樓上的那位吹著笛子的大家小姐呢。那註定只能是一次露水情緣,沒有物質基礎的愛情,是那樣不堪一擊。
  • 被譽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究竟「怪」在哪裡?
    鄭板橋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因在排行第一,所以也常自稱為「鄭大」。在書畫上常題下板橋居士、板橋道人;到了晚年時期,也常署名做板橋老人。在「揚州八怪」中,鄭板橋可以說算是最突出的一個。鄭板橋的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母親在他四歲時便離世了,由乳母費氏撫養長大。鄭板橋自幼聰穎過人,勤讀詩書。康熙五十二年,二十歲的鄭板橋考中秀才;雍正十三年,時年三十九歲的鄭板橋考中舉人;乾隆元年,四十四歲的他考中進士。乾隆七年,五十歲的鄭板橋開始出任山東範縣知縣,後來又調到濰縣當知縣。用鄭板橋自己的話來說,做官主要是想:「得志加澤於民」。
  • 揚州市資訊|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中最清貧的一個嗎?
    揚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中最清貧的一個嗎?其中包括位於江蘇省興化市東城外鄭家巷7-8號的鄭板橋故居。他就是清代的鄭板橋。鄭板橋故居坐北朝南,前後兩進,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間,另有門樓、小書齋、廚房各一間。故居內陳列鄭板橋生活用具及鄭板橋書畫複製品,研究鄭板橋的資料等等,堂屋條臺上立有一古銅色鄭板橋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繕。該館基本陳列為「鄭板橋生平及藝術成就」。板橋故居書房的簷下,種著一叢青竹。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他到底怪在哪裡
    歷史上的文人雅士不少,但是和鄭板橋一樣脾氣古怪的卻不多。他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哦!那麼鄭板橋他「怪」在哪裡呢?第一怪,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從不畫鮮豔的花朵。他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他尤其酷愛畫竹子,他曾有詩寫到;「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 嘉德春拍預展拍賣品 「揚州八怪」鄭板橋的書畫印章在列
    揚州發布記者 王鑫 王璐2020嘉德春拍今天在北京預展,作為國內大型拍賣之一,每年的嘉德拍賣,都會吸引眾多關注目光。在今年的拍賣品中,「揚州八怪」鄭板橋的兩件巨幅作品,以及他的一枚印章,格外引人注目。紀曉嵐第七世孫女收藏《逃荒行》體現愛民情懷預展的鄭板橋書法作品,高180cm,寬41cm,名為《逃荒行》,註明在「山東作」,時間為「乾隆丁丑暮春」,落款為「板橋居士鄭燮書於佔月亭」。這是鄭板橋於乾隆十一年(1746)由範縣蒞濰縣任知縣,正際濰縣連年災荒,出現「歲連歉」、「人相食,鬥食值錢千百」的哀鴻遍野的局面。
  • 揚州八怪鄭板橋詩書畫三絕之外的又一絕——對聯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1693年——1765年),原名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居士。鄭板橋是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官至山東範縣、淮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賣畫為生。鄭板橋一生精通詩書畫,並有「三絕」的美譽。
  • 人品如竹正直清白,前時後歷,只有揚州八怪鄭板橋
    大多數人提到鄭板橋的時候。很多人想到的是他畫的竹子。在清朝的時候,揚州突然出現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們,他們被稱為「揚州八怪」。這些人都是出身於貧寒家庭,但是作風卻清高,也各自有各自的怪異。然而作為揚州八怪之首位的鄭板橋,他的怪,在於傳奇。
  • 趣聞軼事:鄭板橋與賊
    雍正十年(1732年),鄭板橋中舉人。 乾隆元年(1736年)考取進士。 鄭板橋晚年客居揚州,以賣畫維持家用,與金農、黃慎、汪士慎等書畫界大師並稱為「揚州八怪」。
  • [古人有癮]「俗人」鄭板橋:一個「中產」的奮鬥史
    ——鄭燮《七歌》  落拓揚州:賣畫為生,為省房租住寺廟  顯然,僅靠在家鄉教書已經難以為繼了。不得已,鄭板橋來到家鄉附近的揚州賣畫,像今天的「北漂」一樣,他成了「揚飄」。而這一「漂」就是近十年。  當時的揚州很是繁華,雖不比京城,但這裡是當年的食鹽供應基地與南北漕運咽喉。在這樣的城市生活,光鮮可開銷也大。
  • 原來你是這樣的鄭板橋|「宰客」趣事
    鄭板橋是誰?諸位看官也許會說,就是那個畫竹子特別好的那個......那他本人長啥樣您知道嗎?說到這兒,您可能得撇嘴了:「為啥要知道他長啥樣,我認識不就行了......」可您想啊,自古以來風流才子數不勝數,您都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怎麼能在芸芸人海中認出他來呢?不知道,也沒關係,下面我就和您一起,穿過這厚厚的故紙堆,去見一見這位才華橫溢的老爺子......
  • 你以為鄭板橋只會寫「六分半書」,那是你沒見過他的楷書!
    鄭板橋(1693-1765),別名鄭燮,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書畫史。漢族,江蘇興化人。 鄭板橋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有政聲「以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
  • 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人稱板橋先生,揚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這一輩子只畫蘭、竹、石這三樣東西,他曾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歷史上的鄭板橋是個幽默風趣、脾氣古怪的人,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鄭板橋的故事。
  • 鄭板橋醉畫竹影牆鄭板橋,是"
    鄭板橋醉畫竹影牆  鄭板橋,是"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舉人,乾隆元年中進士,五十歲起先後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計十二年。他曾"開倉賑貸""捐廉代輸",引起了貪官汙吏、惡豪劣紳的不滿,被貶官後唯有賣畫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