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維權之補償標準——拍賣程序違法就能取消房屋拆補資格嗎?

2020-10-14 徵地拆遷行政法研究

案情簡介

張先生系安徽省蚌埠市龍子湖區人,其在龍子湖區解放路擁有國有土地上房屋用於酒店經營。

2011年7月張先生房屋所在區域進行大規模拆遷,因為拆遷補償條件與張先生的期望值相差甚遠,不能達成拆遷補償協議,形成拆補糾紛。

面對拆遷人與地方政府的強拆總動員,特別是在周邊房屋已被強拆的情況下,法治意識強烈的張先生決定聘請律師介入維權。

圖源:網絡

與所有委託人一樣,張先生最關心的是拆遷補償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其應當獲得的補償額到底是多少?

目前在全國各地經濟水平差異很大,沒有一個統一的、具體的拆遷補償標準,只有原則性規定散現於國務院、國土資源部等部委的法律文件之中。

對於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按照市場價評估「拆一補一」補償;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參照適用該補償原則。但是現實中同類狀況甚至同一區域地塊的同種情況下,被拆遷人獲得的補償有的很多,能高出該補償標準的幾倍;有的又獲得的很少,甚至遠遠達不到該拆遷補償標準。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與被拆遷人均在謀求利益最大化的結果。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拆遷徵地維權案件深刻的體現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行政法治能動的過程,未經切身實踐又怎能深刻領會其中玄妙?

拆遷維權第一輯---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敲山震虎,一紙律師函抵住千軍

律師介入本案後情況已經非常緊急,涉案區域只剩下張先生一家的房屋孤零零的矗立於一片廢墟中。針對案情辦案律師及時擬定了維權方案。首先針對拆遷人合法拆遷應當必備的拆遷手續向有權機關提起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進入調查程序。

拆遷人很快開始了行動,先是停水停電然後挖溝、灌水阻礙通行---典型的逼遷,隨之而來的是大隊人馬的圍攻,情勢危急下委託人致電律師,律師向委託人闡明了正當防衛的性質及適用條件,以及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特徵與犯罪構成,使委託人維權有理有據。同時律師在第一時間發出律師函,最終迫使強拆隊伍打消了非法蠻幹、突擊強拆的念頭。

至此本案維權取得初步效果,並開始掌握案件主動權。

拆遷維權第二輯---行政複議分兵遞進,行政訴訟法治為先

2011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緊急通知》要求:「慎用強制手段,對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徵地拆遷具體行政行為的,必須嚴把立案關、審查關……凡是補償安置不到位或具體行政行為雖然合法但確有明顯不合理及不宜執行情形的,不得作出準予執行裁定。……對涉及徵地拆遷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案件,凡是被執行人尚未超過法定起訴期限的,一律不得受理;凡是當事人就相關行政行為已經提起訴訟,其他當事人或有關部門申請先予執行的,原則上不得準許,確需先予執行的,必須報上一級法院批准」。

面對危急的案情最高院發布的緊急通知無疑雪中送碳。為了防止拆遷人非法行政強拆不成,進而申請司法強拆,律師決定充分利用最高院《緊急通知》的精神,根據信息公開申請的情況及時將法律程序逐一提起。

行政複議系拆遷維權之萬能法門。針對政府信息公開不作為的情況逐一提起複議程序,將拆遷人申請法院司法強拆的條件通過合法手段推遲。

司法是當事人尋求法律救濟的最後屏障。根據複議程序進展,案件順利進入訴訟程序,行政訴訟最壞的結果是敗訴,但是也必然將本案帶入了二審,在司法體制改革積極探索推進下的人民法院判令孰是孰非也非定數。

拆遷維權第三輯---上攻伐謀,攻心為上

拆遷人很快摸清了我方的維權思路,開始採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對委託人的房產合法性展開了調查。企圖通過抓住委託人的違法點將委託人的依法維權擊破,很快漏洞被找到了。

原來張先生的房屋原系2008年一國有企業破產清算,通過司法程序由拍賣公司進行拍賣時被一個叫黃成(化名)的人競價取得,在未辦理完最後一道產權過戶手續的情況下,黃成又轉手賣給了委託人張先生,二人為了規避數額不菲的房產過戶費,通過拍賣公司直接將競拍人黃成的姓名改成了張先生,然後由張先生拿著拍賣的相關手續去房管局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等產權手續,現在拆遷人就以當初房屋拍賣程序違法為由要求房管局撤銷張先生的房產證。

拍賣程序違法房產證就一定被撤銷嗎?

當然不是,委託人手續瑕疵並不必然導致房產證被撤銷,完全可以通過相關手續的補正而繼續酒店經營,拆遷人這麼說,無非是利用委託人不懂法律給其造成心理上的退縮。

房產證如果被撤銷了張先生還有依法維權要求房屋拆遷補償的資格嗎?

答案是肯定的,並且相關證據顯示拍賣程序違法與委託人張先生一點關係都沒有,拍賣公司以及主導拍賣行為進行的司法程序均涉嫌重大違法違規,如果張先生的拆遷補償因此受影響的話,那麼當初主持拍賣及參與拍賣的所有責任人都將成為賠償義務主體。

將拆遷維權的法律程序堅持下去地方政府是否就真的敢給撤銷房產證?

房產證真被撤銷了是否還有獲得拆遷補償的權利?

如果獲得拆遷補償的資格因此喪失而去追責當初拍賣程序中的違法責任人能否行得通?

但是如果不將拆遷維權堅持下去現在的補償條件又怎麼能夠接受?

是否有必要冒著房產證被撤銷的風險將維權進行到底,最終連同拍賣違法一起追責要求賠償,張先生陷入了兩難!律師深知現在正處在維權成功與否的十字路口,稍有差池全盤皆輸!

針對案情對律師對委託人做了全面分析判斷,各種利害關係及法律後果都做了透徹的說明與預測。最終給張先生增強了信心,決定將依法維權進行到底。而張先生堅決維權的態度一明確拆遷人頓時慌了手腳,相關部門最終沒能作出撤銷張先生房產證的決定。

拆遷維權第四輯---和諧拆遷是拆遷維權之永恆主題

面對如此局面拆遷人使出了一招殺手鐧----車輪戰,讓涉及到當初拍賣程序違法的人員輪番找張先生協商談話,幾次三番的談,周而復始的談。

面對平時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憶及往日寒暄嘻嘻的友善,張先生同意與拆遷方再進行一次協商。最終雙方各退一步並達成拆遷補償協議,至此本拆遷維權案歷時四個月宣告結束。

「拆一補一」的補償標準僅僅是一個法律準繩而已,具體實施中通過專業律師的調查抓住的拆遷行為違法點越多,獲得維權成功的籌碼就越大,獲得理想補償的可能性就越高。但是在中國的人情社會中誰又能夠擺脫得了「人」的因素,又有誰能夠擺脫得了與各種社會關係之間千絲萬縷的瓜葛。

本案中委託人張先生在我維權律師正確指導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最終權衡了各種利害關係與拆遷人達成和解,同時兼顧了各社會主體的利益,不失為明智之抉擇。和諧社會和諧共建,也許當事人這種心理上的平衡就是拆遷維權之補償標準吧。


相關焦點

  • 補償遠低於法律標準,也許會「越拆越窮」,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那麼究竟怎樣的補償才是屬於合理標準的補償?法律是怎麼規定的?而面對一個可能會「越拆越窮」的低補償標準,被徵收人又該作出怎樣的反映?也就是說,房屋徵收補償標準至少是1:1的補償比例,拆多少則補多少,補償被徵收人多少平方的房地產或者相當於該房地產的市場評估價格的貨幣,不能存在「使被徵收人原有生活水平下降」的情況。在補償方式上,要貨幣補償還是產權置換,被徵收人可以自由選擇,徵收方需要提供不同的補償方式,保障被徵收人的選擇權,只提供一種補償方式、剝奪被徵收人的這一權利,這是涉嫌違法的。
  • 補償標準不到市場均價,如果會「越拆越窮」,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那麼法律對於徵收補償的合理標準究竟作了怎樣的規定?而面對一個可能會「越拆越窮」的低補償標準,無法接受的被徵收人又該怎麼辦?也就是說,房屋徵收補償標準至少是1:1的補償比例,拆多少補多少,補償被徵收人多少平方的房地產或者相當於該房地產的市場評估價格的貨幣,不能降低被徵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在補償方式上,是要貨幣補償或產權置換,被徵收人可以自由選擇,徵收方需要提供不同的補償方式,保障被徵收人的選擇權。
  • 拆遷律師說案:棚戶區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今天要想大家分享的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薪律師代理的一起房屋徵收維權案件,棚戶區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應如何獲取合理補償?下面通過這個案例,來碩律師進行細緻解讀!王先生是溫州市XX鎮有一處房屋。2016年當地政府為了對當地進行開發,假借棚戶區改造的名義開始實施拆遷。
  • 補償遠低於法律標準,擔心會「越拆越窮」,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那麼究竟怎樣的補償才是屬於合理標準的補償?法律是怎麼規定的?而面對一個可能會「越拆越窮」的低補償標準,被徵收人又該作出怎樣的反映?也就是說,房屋徵收補償標準至少是1:1的補償比例,拆多少則補多少,補償被徵收人多少平方的房地產或者相當於該房地產的市場評估價格的貨幣,不能存在「使被徵收人原有生活水平下降」的情況。
  • 徵地拆遷中,遇到這五種情況一定違法,被拆遷人堅決要依法維權
    拆遷補償款偏低,既達不到市場的平均價水平,也達不到能支撐被拆遷人重新開始生活的基本物質基礎,完全違背法律政策原則,這種情況在拆遷實踐中非常的普遍。拆遷方大行違法拆遷,使得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遭到嚴重損害。所以,不想因補償款低導致生活水平倒退,大家一定要學法懂法,清楚拆遷的合法程序,並及時識別一些錯誤與陷阱,更重要的是不能放棄維權。
  • 農村宅基地上房屋的拆遷補償真的做不到「拆一還一」嗎?
    「1:1」是被拆遷人最熟悉也最敏感的補償原則,拆多少補多少,面積不能縮水,房屋價值不能打折扣,居住條件不能下滑。然而在實踐中,拆遷方卻時不時的給被拆遷村民潑冷水:「你這房屋是農村集體土地上的,和城裡的商品房不一樣,沒有『拆一還一』這一說懂嗎?」這下,農民朋友可傻眼了,農村的房子咋就總要被區別對待,低城市一等呢?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真的做不到「拆一還一」嗎?
  • 接受現有補償標準只會「越拆越窮」,被拆遷人該怎麼辦?拒籤嗎?
    徵收補償應當遵循及時補償原則和公平補償原則。補償問題未依法定程序解決前,被徵收人有權拒絕交出房屋和土地。顯然,國家在徵地有關法律與政策時,是明確並堅定的要給予被拆遷人保障的,拆遷不僅不得降低百姓原有之生活水平,還有使其有所提高。
  • 周末出門買菜,房屋被偷拆了-應該如何維權?怎麼獲得合理補償
    這期間僅過去半個小時,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近年來我國城市的飛速發展,離不開拆遷,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關係到社會公共利益與被拆遷人的利益,巨大的利益關係,於是出現了暴力拆遷事件,而且屢禁不止,因此拆遷拆遷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 房屋拆遷,究竟怎麼拆才符合法律規定?怎麼補償才符合百姓利益?
    在面臨徵收拆遷時,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因為所佔土地性質的不同,適用的法律依據略有差異,但均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強制執行程序。上述屬於依法進行的強制執行,反之,則是違法強拆。總之,忽略程序、忽略方式、忽略實施主體、忽略實施時間等,都屬於違法強拆。
  • 以下四種拆遷行為違法!不想承擔補償不公平的後果,必須及時維權
    提醒一下,對於誘使性行為,口說無憑,被拆遷人不應深信,否則最後補償可能無法實現,自身權益得不到保障;而對於迫使性行為,必須明白逼遷是違法的,被拆遷人不應輕易妥協,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家裡這一塊大約2013年就開始拆遷了,拆了7、8年還沒拆完,不久前拆遷方卻拿7年前的補償方案來徵收,覺得不合理,所以一直沒有籤字。」經常能夠在文章評論區看到有類似的留言。大家必須明白的是,現在拆遷卻用好幾年前的標準補償,這不存在一個為什麼的問題,而是一個合法性的問題。
  • 拆遷律師說案:深夜房屋被強拆以誤拆逃避責任,該如何維權?
    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薪律師代理的一起房屋徵收維權案件,當拆遷方以「誤拆」名義強拆房屋,拆遷戶該如何維權呢?下面通過這個案例,來碩律師來給大家進行深一步解讀!王先生是河北省保定市某區居民,擁有合法房屋。2015年10月,因項目改造,王先生的住宅均被納入了徵收範圍。但是補償價格卻是十分低廉,甚至可謂是「一下回到解放前」。
  • 拆遷補償不合理應當如何維權?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很難根據單一的數額來界定究竟是否合理,房屋拆遷的補償標準並非是全國統一的,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均不相同,而對於制定補償標準的政府及提供參照價值的評估機構來說,也是綜合考量許多影響因素,並結合徵收範圍臨近地塊的價值等方面,才最終制定出征收決定及補償標準。
  • 遇到徵地拆遷,補償標準明顯偏低,無法接受該怎麼辦?能拒籤嗎?
    國家在制定有關法律與政策時,是明確並堅定的要給予被拆遷人保障的,進行徵收不僅不得降低百姓原有之生活水平,還有使其有所提高。然而回到實踐中,當我們在接收一些關於徵收拆遷的諮詢、經辦一些案件時卻發現,很多人都在反映「補償不合理」的問題,「越拆越窮」的案例並不少。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很大程度上源於徵收方的不守法徵收。那麼究竟怎樣的拆遷補償標準才是合理的呢?
  • 房屋要被責令限期拆除,拆遷補償真的指望不上了嗎?
    、拆違領域最令被拆遷人聞之色變的一類文書了。相較於徵收補償決定、責令交出土地決定等同樣將導致房屋被拆除的行為,後兩者必須確保補償利益,而責令限期拆除則幾乎和「白拆」劃等號,是對違法建築行為的強有力糾正甚至懲處,不附加罰款就算客氣的了。那麼,收到這樣一份措辭嚴厲的材料,補償真的就指望不上了嗎?被拆遷人究竟該怎麼辦呢?
  • 遭遇違法強拆,該怎麼補償?違法強拆後進行法律維權,能獲賠多少
    團隊律師接到不少被拆遷人類似這樣的諮詢:遭遇違法強拆,該怎麼補償?違法強拆後進行法律維權,能獲賠多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被拆遷人既然會有這樣的發問,說明現實的拆遷環境還是不容樂觀。今天就圍繞大家關心的這一話題做一做法律解答,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定幫助。
  • 違法強拆房屋,補償原則上不能低於合法徵收補償
    導語:實踐中,一些沒有經歷過房屋徵收的人,看慣了、聽慣了拆遷暴富的消息,他們會很奇怪,拆遷怎麼會「越拆越窮」呢?確實,無論是從情理上,還是法理上,徵收拆遷都不該帶來一個對被徵收人來說不利的結果,被徵收人不該在拆完後生活水平反而下降了。
  • 補償太低了,一直拖著不籤字,就能讓拆遷方提高補償嗎?
    實踐中,當認為補償明顯不合理時,部分拆遷戶會持有這樣的做法,不籤字不起訴,也沒有其他的維權行為,就在家裡乾耗著,試圖通過當一個「釘子戶」來使拆遷方妥協。因為在他們的意識裡,只要我不籤字,拆遷方就拿我沒有辦法,拖著就能讓著急完成拆遷任務的拆遷方提高補償。須知,這是一個重大的思想誤區。
  • 不要再多問了,這六種拆遷行為就是違法的,該維權要及時維權
    徵收領域的法律法規愈發完善,而由市縣級政府負責徵收補償工作,這本身就是一種對徵地行為的規範,按理來說人們可以面對一個相對和諧的徵拆環境。但是現實似乎並沒有設想中的那麼和諧,拆遷實踐中仍舊存在很多問題,程序的遵守上、方式方法的執行上、補償的給予上等均不盡如人意。通過徵地拆遷相關案件的實踐,給大家總結下面六類違法徵收行為,希望大家能夠提起重視,及時規避。
  • 拆遷律師說案:面對嚴重程序違法的房屋拆遷,拆遷戶該如何維權?
    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薪律師代理的一起房屋徵收維權案,面對嚴重程序違法的房屋拆遷,拆遷戶該如何維權呢?下面就通過這個案例進行了解吧呂某等人是黑龍江省雞西市某村村民,2016年4月16日政府作出了徵地批覆但並未告知,該批覆的徵地範圍包括了呂某等村民的農田及宅基地。
  • 補償標準達不到市場均價,如果會「越拆越窮」,拆遷戶該怎麼辦?
    >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也就是說,房屋徵收補償標準至少是1:1的補償比例,拆多少補多少,補償被徵收人多少平方的房地產或者相當於該房地產的市場評估價格的貨幣,不能降低被徵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在補償方式上,是要貨幣補償或產權置換,被徵收人可以自由選擇,徵收方需要提供不同的補償方式,保障被徵收人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