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要被責令限期拆除,拆遷補償真的指望不上了嗎?

2020-11-16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本文作者:王小明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責令限期拆除無疑是徵收拆遷、拆違領域最令被拆遷人聞之色變的一類文書了。相較於徵收補償決定、責令交出土地決定等同樣將導致房屋被拆除的行為,後兩者必須確保補償利益,而責令限期拆除則幾乎和「白拆」劃等號,是對違法建築行為的強有力糾正甚至懲處,不附加罰款就算客氣的了。那麼,收到這樣一份措辭嚴厲的材料,補償真的就指望不上了嗎?被拆遷人究竟該怎麼辦呢?



根據《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可知,「責令限期拆除」是拆違所使用的文書,不存在針對合法建築作出的法定情形。


而這份文書的以下顯著特點尤為值得大家注意:


其一,所謂「限期」往往非常短促、緊張,可謂是一晃而過,強拆的動作會跟進得很快。一方面,徵收補償決定和責令交出土地決定都需要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這一下其執行所需的時間就會變得較長。而責令限期拆除決定則只需行政強拆,拆除的效率將大為提高。


另一方面,所限定的期限通常不會是完整的複議或者起訴期限,而會是3-30天不等的一個較短的期限,可以說是作出主體想怎麼定就怎麼定。今天收到限拆決定,一周之後房子還在不在都是一個很難說的問題。


其二,作出主體五花八門。不同於僅能由市、縣級政府作出的徵收補償決定和僅能由縣一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出的責令交出土地決定,責令限期拆除決定在實踐中可能由規劃部門、城管部門、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防汛指揮部甚至是村委會這樣的主體作出。


固然,村委會、居委會等主體依法是無權作出責令限拆決定的,但作出主體的複雜性還是反映了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法律依據分散、凌亂,相對比較容易「湊數」,對被拆遷人合法權益的影響也因此而變得巨大。


其三,限拆決定通常不解決補償問題。所謂「違建不補」,如前所述限拆決定僅適用於對違建的查處領域,故其在內容上也不解決補償的問題,老百姓所關心的補償利益只能是在將其依法撤銷後另行主張。



那麼,收到責令限期拆除決定後被拆遷人該怎麼辦呢?在明律師提示大家以下3點:


1. 要圍繞涉案建築是否屬於違建這點進行救濟,從「定性」上否定限拆決定最為關鍵。如上文所分析的,「限期拆除」幾乎是無可阻擋的事情,救濟的要點在於違建的定性必須被「取消」。


被拆遷人要仔細研讀限拆決定的事實認定部分,結合其所指控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法規進行陳述、申辯,從涉案建築的建造年代、建造當時的法律規定、規劃紅線範圍的變化情況、土地性質的明確、是否持有合法證件的事實等層面逐項剖析,爭取推翻限拆決定對事實的認定和其法律適用。


只要否定了違建的定性,被拆遷人就不怕房屋被強制拆除——「確認強拆行為違法+行政賠償」的黃金救濟渠道擺在那兒,即使複議訴訟期間房屋就沒了,該屬於被拆遷人的補償也一分錢都跑不掉。


2. 要對「責令限期拆除」鏈條上可能出現的文書有所掌握和判斷,以確保複議、訴訟的及時性。須知,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名稱也可能五花八門,有時乾脆會以「行政處罰決定」「限期拆遷通知書」等似是而非的名義呈現。


被拆遷人一定要對這類「要命」的文書保持高度警惕,在拿不準其性質、影響時儘早諮詢專業律師,避免因對文書名稱的誤判而錯失法定救濟期限,從而在權利救濟中陷於不利地位。


3. 儘量委託專業律師介入,不要自行提起針對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複議、訴訟。如前所述,限拆決定的核心在於對建築合法性的否定,一旦複議、訴訟失敗將意味著房屋被扣上了違建的帽子。後面再怎麼救濟,「帽子」都很難被摘下來。


還有一些被拆遷人熱衷於依據《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的規定抓程序上的違法點,認為靠「打程序」也能將限拆決定撤銷,這種想法是不提倡的。


僅僅是程序違法,很可能不足以導致限拆決定被依法撤銷,複議機關、法院甚至有可能在裁決中進一步確定涉案建築系違建這一事實,即使以程序違法為由要求其重新作出限拆決定,也會對被拆遷人的利益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而專業律師在代理這類案件時往往會直面實體問題,這才是真正挽救被拆遷房屋補償利益的關鍵舉措。


在明律師要提醒廣大被拆遷人的是,「責令限期拆除決定」的確名副其實,大家不得不予以高度重視和積極應對。只要我們在平時注意確保房屋、土地的合法手續,及時補辦相關證件,避免未經審批隨意自建房等「習慣做法」,妥善保管相關權利憑證,責令限期拆除決定固然來勢洶洶,也不能阻止我們在拆遷中獲取公平合理補償的最終目標的實現。


版權聲明:本文為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責令限期拆除與責令交出土地的文書很常見嗎?收到後該如何救濟
    在房屋拆遷過程中,大多數拒絕籤訂安置補償協議的人往往會收到通知、決定等一系列文件。這兩種行政行為直接關係到被拆遷人的合法權利,其兩種行政行為具有強制性、壓迫性和緊迫性。如果你收到拆遷文件,命令在一段時間內交出土地,你將面臨對你的房屋的司法拆遷。那麼,我們如何使用法律救濟呢?今天,律師對這件事作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大家能耐心地閱讀。
  • 拆遷時無證房不給補償,還被要求限期拆除,怎麼辦?
    在拆遷過程中,有很多拆遷戶的房屋由於建造時間久遠,尤其是農村的老房子,當初建造時沒有辦理相關的合法證件,隨後相關部門又不給補辦,在拆遷時這些無證房很容易被徵收方按照違建的名義限期拆除,而且沒有拆遷補償。面對拆遷方這種以「拆違促拆遷」的手段,無證房的拆遷戶應該如何維權?
  • 《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下發後,被徵收人還能選擇不拆房嗎?
    :拆遷隊拆除了自己的房屋,自己卻沒有補償或者只有很少的補償,還不如當時自行拆除了,但就算自行拆除了,補償也不多,而且無論是誰拆,這個過程都不太合理的樣子。所以當被拆遷人收到責令限期拆除的通知書或是決定書的時候,到底該不該拆除自己的房子呢?律師來跟大家談談責令限期拆除通知書(決定書)的由來。根據《行政強制法》有關規定:「需要強制拆除的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自行拆除。」
  • 農村宅基地沒規劃證房屋被違建,此前兩度遭限期自行拆除,補償嗎
    還發函告知周先生的房屋要停電。2019年8月27日,徵收方作出責令限期拆除通知書,以周先生未辦理規劃審批手續為由,認定周先生的房屋為違法建築,要求周先生於指定時間內自行拆除涉案房屋。周先生要求召開聽證會,代理律師出庭,就涉案法律文書的作出程序提出了質疑。
  • 收到《責令限期拆除通知書》,也無權強制拆除房屋,其行為必違法
    【摘要】2018年9月14日被告XX街道辦事處向原告XX送達《責令限期拆除通知書》,要求7日內自行拆除違法建築物和其它設施,2018年9月23日由被告XX街道辦事處強制拆除。判決如下:確認被告拆除原告房屋的行政行為違法。
  • 房屋拆遷如何補償才合理?如何拆除才合法?
    那麼2020年房子怎麼補償才能合理呢?怎麼拆除才合法呢?今天我們拆遷律師跟大家講解相關話題。怎麼補償才合理?遇到拆遷,百姓們最關心的就是補償多少,因為我國土地性質的不同,我們又將拆遷分為兩種情況,分別為城市國有土地房屋拆遷和農村集體土地房屋拆遷,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土地怎麼補償才算合理呢?
  • 房屋手續不全,就可以被作為「違建」拆除不補償嗎?
    房屋手續不全,就可以被作為「違建」拆除不補償嗎?農村外來戶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獲取合法宅基地較難,建房手續不全。當面臨徵遷時,手續不全的問題往往會導致無法獲得合理的補償,甚至被當成違法建築強拆。責令黃先生限期自行拆除,否則將依法強制拆除。
  • 您收到的《限期拆除決定書》認定合法嗎?
    當房屋拆遷過程中,您收到《限期拆除決定書》時,是否腦子蒙蒙的,心裡想著為什麼會這樣?那麼您收到的《限期拆除決定書》認定合法嗎?權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 要想限期拆除我的房,這些程序必須走……
    關於徵收拆遷的法律規定,責令限期拆除,意味著被徵收人的房屋是違法建築,且在合理期限內,被徵收人需要自行拆除房屋。如果被徵收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自行拆除房屋,那麼行政徵收方是可以對違法房屋進行強制拆除的。上述規定給了徵收方強拆房屋一個合法途徑,當然,這是有前提條件的。
  • 突然收到限期拆除的通知,可以不拆嗎?
    點擊右上角【關注】「徵拆劉可心律師」頭條號,私信回復「諮詢」,即可免費獲取專業拆遷律師一對一法律諮詢。收到《限期拆除決定書》是很常見的事情,不管紅的黑的,建築物合不合法,你都能收到限期拆除決定書,決定書已經脫離了原本的用意,成為拆遷方快速拆除拆遷戶房屋的一個手段,收到限期拆除通知書一般是房屋被認定成違建。
  • 《責令限期拆除決定》是處罰還是強制執行?有啥區分的方法嗎
    在實踐中,不管是徵地拆遷項目還是違建查處工作中,《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一定是最令被徵收人討厭的法律文書了。像那些沒有房產證的被徵收人,《責令限期拆除決定》像極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近,有農民朋友問我,《責令限期拆除決定》在實踐中到底是按行政處罰來算還是按行政強制來算?
  • 廣大被徵收人注意了,在徵地拆遷中這類房屋是不給拆遷補償的
    導語:房屋徵收中,「違法建築」是最常聽到的詞。被徵收人的部分違法建築被拆除後,將得到一定的補償,但在2020年,這些違法建築可能得不到補償。;如仍可採取糾正措施以消除對計劃實施的影響,應處以建設項目費用的5%以上10%以下的罰款;如不能採取糾正措施消除影響,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並可同時處以建設工程費用的10%以下的罰款。
  • 劉可心律師: 收到責令限期自行拆除通知, 拆與不拆如何抉擇?
    在房屋拆遷過程中,存在很多被拆遷戶收到責令限期自行拆除的通知書或告知書,內容要求限期某月某日內自行拆除房屋,如不予以拆除,後果自負。當被拆遷人收到此類通知或者告知書,頭腦懵懵的,大多數老百姓在拆與不拆不知道如何抉擇。此類通知書要求老百姓自行拆遷房屋,明顯是不靠譜的,誰會把自己半輩子積蓄的房屋自行拆除掉?
  • 自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標準,應該這樣計算!
    公式:農村自建房拆遷補償費標準,貨幣補償金額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同區域新建多層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土地使用權基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
  • 房屋手續不全,拆遷時就不受法律保護嗎?即將拆遷的人必須知道
    房屋證件不齊,拆遷時就不受法律保護嗎?過去農村在宅基地建設的時候,幾戶不需要批准建設,自行建設就可以,造成了房屋手續不全的問題。當面臨徵遷時,手續不全的問題往往會導致無法獲得合理的補償,甚至沒有任何補償,當成違法建築強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遇到「拆違」代徵拆時,應如何維權的問題。
  • 拆遷律師說案:當收到《限期拆除通知書》,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遇到房屋拆遷,被拆遷人應當享有公平合理的拆遷補償。但是,實踐中「以拆違促拆遷」的手段頻發,很多地方以拆違的方式為後期徵收掃清障礙,企圖實現低成本拆遷目的。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案例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周彤律師代理的一起農村房屋拆遷維權案,講述的正是這種情況,通過案例來教給大家如何維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呂先生在浙江省六安市某村擁有房屋及蔬菜大棚,以種植蔬菜為生。
  • 沒有籤訂補償協議,拆遷方有強制拆除房屋的權利嗎?
    「律師您好,我家的房子最近在拆遷,行政單位給出的價格太低,我接受不了,可以拒籤拆遷協議嗎?」「我們家的土地要徵收了,補償價格太低,我沒有在協議上簽字,之後我該怎麼做啊?」律師經常會收到類似這類的問題,無論是徵地還是拆遷,在給出補償款價格的不合理之後,大家是有權不籤字的,但是拒絕籤字之後,大家需要怎樣做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呢?
  • 拆遷律師說案:房屋拆遷補償太低,對徵收決定不服該怎麼辦?
    今天要分享的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薪律師代理的一起房屋徵收維權案。房屋拆遷補償太低,對徵收決定不服改造怎麼辦?下面通過這個案例進行了解吧!2016年的時候,趙江(化名)就聽聞他們那兒要進行棚戶區改造,其經營和居住的旅館也在改造的範圍內,但一直沒有見到公告。
  • 拆遷沒籤補償協議,房子還是遭拆除,是什麼在驅使該事件的發生?
    面對出於公共利益需要進行的徵收拆遷,或者是面對強勢的徵收方,維權絕不是「拒不籤字」就夠了的。徵地拆遷有嚴格的法律程序,一般來講,只有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籤署協議之後,徵收方才能實施動拆行為。然而就像前面提到過的,有的被徵收人還沒有籤署安置補償協議,房屋就被徵收方強制拆除。對此大家很疑惑,未籤協議時,房屋是因為什麼可能被拆除?
  • 被認定違建後,當事人繳納了罰款,徵地拆遷時有補償嗎
    對於這些違法建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相關法律規定,一般視具體內容情節可以採取責令停止發展建設方面進行補證、限期改正並罰款、限期拆除等不同處罰手段。實踐中,很多拆遷案例都會與「違建」有或多或少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