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你認為 AI 翻譯會幹掉人工翻譯嗎?
這是一個與前沿科技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的問題,有很強的探討價值,但也正因其涉及技術領域,這個問題本身就自帶門檻。
在 PingWest品玩剛結束的 HAY! 18 大會上,搜狗在它的專屬舞臺上舉辦了這樣一場辯論賽,討論的就是 AI 翻譯是否會幹掉人工翻譯的問題。
此次搜狗杯辯論賽共有六名辯手參賽,正反各三名,他們來自的領域也各有不同。
正方一辯李大錘為知名數碼博主,對科技相關知識有著更豐厚的積累;
反方一辯熊太行和正方二辯單口喜劇演員毛書記,語言表達能力很強;
反方二辯劉思佳為中英雙語主持人,對於翻譯這件事有著獨到的經驗和心得體會;
正反雙方的三辯,李翔和桂思博,則都是清華大學的辯論隊成員,在辯論這件事上也有著自己的專業技術。
點擊查看完整視頻: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6位辯手各自的觀點如何。
(正方一辯:李大錘)
正方一辯李大錘認為,題幹指的應該是是功能上的完全替代,而非完全消滅。
如果把這個題定義為完全消滅的話,就沒法打了,這麼長時間以來,智慧型手機還沒有完全消滅掉功能機,而且座機還在用,所以在特定的場景下我們一定會使用替代性的產品,因此定義幹掉一定是功能上替代。
比如 ETC、收費站的服務員、速記員、流水線上的工人……這些崗位都有著共同的特性,即工作帶有機械性和可重複性,它們最後都被機器所代替了,翻譯也具備了這兩個特性。
(反方一辯:熊太行)
反方一辯熊太行對大錘的觀點並不贊同,他表示「消滅一個行業,讓這個行業大學根本不再招生才叫幹掉」。對於「幹掉」的定義,雙方自始而終都沒有達成妥協。
熊太行為了說明AI 翻譯的局限性以及人工翻譯的無可取代,舉了穆旦先生翻譯的《青銅騎士》中的一句詩作為示例:我愛你,彼得興建的大城,我愛你嚴肅整齊的面容。
這句詩在翻譯界一直是優秀翻譯範本的存在,與另一個翻譯版本的「我愛你,彼得的營造,我愛你莊嚴的外貌」形成慘烈對比,翻譯水平高下立判。
AI 翻譯的存在,反而能通過這種對比讓人工翻譯變得更加昂貴,而不是被消滅。
(正方二辯:毛書記)
但說到消滅,又回到最開始的定義之爭了。正方毛書記為了進一步論證「幹掉」的定義,又繼續闡述了李大錘在立論環節所舉的例子:
智能機幹掉了功能機,但後者依然沒有被完全消滅掉。馬車也是,這麼多年早就被汽車電動車所替代了,但紐約中央公園依然有人在用馬車,所以想要完全消滅這些工具是不可能的。
幹掉的意思是什麼?就是在功能上可以替代,在使用的時候應用場景裡被主流消費者所認可,認為是更優的選擇。我覺得被主流使用者認為是更優的選擇就是一個很好的幹掉的定義。
(反方二辯:劉思佳)
雙方對於「幹掉」的定義到此還是無法達成一致,因此反方二辯劉思佳便拋出了另一個概念——「翻譯」的定義。聽起來似乎用算法也沒問題也能完成翻譯,但在熟悉語言的劉思佳看來,文字是很複雜的一種東西,許多情況下必須用人類的思維結合語境等各種因素才能完全理解。
「翻譯」指的是我們要先理解意思,理解之後再翻成另外一種語言,然而AI 其實是不理解人類的。
人類在翻譯時是先做完閱讀理解再翻譯,而AI 則是繞過了對文字的理解,再直接用算法和數據等等各種各樣的技術對文字進行處理,進行一種沒有感情的處理。
(正方三辯:李翔)
最後的結辯環節,正方李翔系統性地從成本、語言多樣化、口譯、筆譯幾方面進行了論述,論證了未來AI翻譯幹掉人工翻譯的可能性。
人類學習知識,吸收之後慢慢轉化為輸出,可以稱之為學習和理解,機器也是如此,只不過不同之處在於機器的規律性和結構性更重,方式與人類有所差異,但也是理解的一種。因此人類相較於機器並不存在明顯優勢。
(反方三辯:桂思博)
正方結辯完畢輪到反方桂思博,他認為評價一個行業未來發展時需要更實事求是。
我們完全可以相信AI 翻譯未來會幹掉人工翻譯。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看到AI 翻譯在幹掉人工翻譯的路上依然面臨著各種不同的困難。
激烈的辯論賽結束,根據現場觀眾的投票,最終正方獲得了勝利,六位辯手為我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辯論。
賽場有勝負,但未來仍是未知,小編相信未來人工智慧與人類的關係一定是配合而非競爭,人工智慧終將會成為人類最好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