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豐人和潮汕人-你到底是哪個?反正我不是潮汕人

2021-02-19 我的流浪地圖

首先很多人都會說,潮汕人怎麼怎麼的?有時候解釋超級多次都賴得解釋了,好啦,今天我要為自己和大家聲明一下,先生我不是什麼潮汕人,我是個海陸豐裡的汕尾人

海陸豐,在中國國內,今日是指廣東省汕尾市的別稱。中華人民共和國1988年建立下轄海豐縣、陸豐縣及陸河縣的汕尾地級市,所以海陸豐亦泛指汕尾市。

但在臺灣或海外,「海陸豐」的概念多是認同於自己祖籍是清朝廣東省惠州府的華人,而不太可能會是指祖籍汕尾市的華人,因為汕尾市是晚到1988年才成立的地級市,也才管轄了海豐縣、陸豐縣,但這兩縣在清朝,是隸屬於廣東省惠州府管轄,而臺灣與海外的華人,大多數都是清朝時往海外移民的華人後代,其代代相傳歷史記憶的「海陸豐」,仍是祖籍「惠州府」,而不會是指汕尾市。

方言

海豐縣主要通行海豐話,陸豐縣通行陸豐話,東部有三個鎮說潮州話。統稱學佬話或海陸豐話,屬於閩南語。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陸河縣,使用客家話海陸片;臺灣客家語的海陸腔及東南亞的部分惠州話源於此。

戲曲

在今日的海陸豐地區,白字戲、正字戲、西秦戲、陸豐皮影戲4種傳統戲曲被中國國務院列為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

清帝國時海豐縣及陸豐縣屬惠州府。孫文惠州起義仰仗當地和僑界的海陸豐人。

陳炯明、呂樂等粵港軍警界人士出身海陸豐,陳炯明是洪門致公堂的最高領導,輩分比職稱紅棍的孫文還高,帶領致公堂系統轉型為中國致公黨。洪門、天地會、三合會、三點會、致公堂、新義安都和鶴佬人關係密切。面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困難處境的鶴佬人,換帖結拜和結社聚義的風氣很盛,不獨海陸豐一地。

海陸豐人

海陸豐民系,也稱海陸豐人,是廣東省族群之一,顧名思義就是主要聚居在廣東陸豐、海豐的一班閩南人。主要使用海陸豐話為自己的母語,移居香港的海陸豐人下一代主要使用廣東話(香港粵語),今日的海陸豐民系發源自福建南部地區。

名人

香港三合會新義安龍頭向前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政治人物黃毓民

陸豐烏坎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林祖戀

現今中國足球員莊佳傑

廣東女歌手莊心妍

潮汕人 (潮汕地區人民稱謂)

潮州民系,也稱「潮汕民系」、「潮州人」或「潮汕人」,是廣東諸民系和族群之一,指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與豐順縣以及周邊地區有潮州認同感的人。

潮州民系屬於閩南民系的一支,與古代約隋唐時期南下廣東的福建移民頗有淵源,不過儘管系出同源,現今多數已經不具有福建等地閩南人之認同。(例如臺灣地區因被漳泉閩南人排擠,改為與客家人合作而操客家話,香港潮人也改講廣東話)。說閩臺片閩南語的潮汕人只佔徽小的比例。潮州民系給外界的印象,一般認為他們敢於拚搏,勇為天下先行者也,另外其經商稟賦更為外人所稱道[參 2],自古以來便以潮商一詞為人所知。在中國商幫之中,潮商有「東方猶太人」的稱號。



主條目:潮汕地區

潮州人主要分布在原潮州府的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澄海區、金平區、龍湖區、濠江區、南澳縣)、潮州市(湘橋區、楓溪區、潮安區、饒平縣)、揭陽市(榕城區、揭東縣、揭西縣、惠來縣)、普寧市(縣級市),(前述地區及今梅州市的豐順縣、大埔縣古屬潮州府)以及海內外外華人聚居地。國內潮人約一千五百萬,海外潮州人約一千五百萬。

旅居海外的潮汕華僑和當地華人很多,基本遍布世界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東南亞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柬埔寨,以及北美的加拿大、歐洲的法國,還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等等。其中,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當屬泰國曼谷的唐人街,不僅全區通行潮州話,還籍此影響了泰語的不少詞彙。

截止至1994年,海外潮汕人口在泰國約有500萬人,馬來西亞和印尼各約有80萬人,新加坡約有50萬人,越南約30萬人,柬埔寨約20萬人,寮國約10萬人,美國約30萬人,加拿大約10萬人,法國約15萬人,澳大利亞約10萬人[參 3]。

香港至少有100萬名潮州人(又稱潮汕人),後裔多數用「ga ki nang(家己儂)」來表示自己人的意思(其是閩南語當中的ga ki 是代表自己,閩南語相關族裔是聽得懂的,nang則是因應腔調(kui-kao)轉變的口音,閩南語泉漳話中說自己人也是一樣)。

臺灣的潮州民系移民來臺之初,原本跟西邊的客家人合作,因此會講客家話與潮州話,認同客家風俗,因所使用的潮州話被較強勢的泉州話及漳州話融合,因而自我認同現在轉為閩南民系,與大陸相異。

廣東梅州地區的大埔、豐順縣等地舊屬潮州,至今豐順南部的𨻧隍鎮、湯南鎮仍說潮州話,多認同潮州。解放前出生的不少大埔客家人都很有潮州認同感,諸如碧野、鄒文懷等人,而新中國之後的大埔人則已多向梅縣靠攏。潮州八屬一般指潮安,潮陽,揭陽,饒平,澄海,惠來,普寧,豐順。

廣東南澳屬汕頭地級市,地區屬於廣義的潮汕地區,說的方言基本上能與潮汕各地交流。

潮州人所說的話存在很多口音,特別是潮陽人說的口音較為特別,其他各縣的人聽不太懂潮陽人所說的話,故以前俗語有「潮州九縣,縣縣有語,惟獨潮陽無語」。

現今的潮汕人由於他們居住的地方是屬於廣東省境內,故並沒有太多的閩南民系認同,當然在學術書籍上還是會提及與閩南的關係。潮州話(又稱潮語)源自閩南語,是一種使用人數很多的語言。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潮州人,12歲前成長及居住於廣東潮州。香港著名慈善家及企業家,亞洲首富,世界華人首富。

周華健:(1960年12月22日-),汕頭潮南區峽山鎮人.香港出生. 香港著名流行音樂創作歌手、製作人。

黃光裕: (1969年5月9日-),廣東潮陽銅盂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名企業國美電器的創始人,前內地首富。

馬化騰:(1971年10月29日-),廣東潮陽縣成田人(今汕頭市潮南區)。騰訊總裁,QQ之父,前中國內地首富。

鄭秀文:(1972年8月19日-),父籍是廣東汕頭市,香港出生,華語樂壇天后級女歌手與演員。

楊千嬅:(1974年2月3日-),原籍廣東揭陽,香港出生的華語著名女歌手、唱片監製、演員,現時「天后級」兼「影后級」人馬,為香港演藝圈歌壇和影壇發展最成功的1990年代出道代表。

林嘉欣:(1978年8月17日-),父親是汕頭人,香港知名影星。

陳庭威: (1961年-), 香港前無線電視男藝員. 祖籍:廣東潮陽區人.

最後就是潮汕人和海陸豐人根本不是一個體系,香港海陸豐人:向華強向華勝

香港的潮汕人,李嘉誠,就是這樣,一黑一白的意思,別再給我扣你是潮汕人好嗎?差遠了呢。

相關焦點

  • 「潮汕三市要合併?」潮汕人,這次又要讓人羨慕了!
    我相信你的身邊,總會有一位來自潮汕的朋友。 潮汕人是較為特殊的群體,潮汕地區歷史上也一直分分合合。那真正的潮汕,你又了解多少呢?
  • 廣東三大民系,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誰最早來到廣東定居?
    而在廣東省內,一般認為有三大民系,分別是廣府民系、客家民系和潮汕民系,海陸豐人一般會根據其使用語言分別列入潮汕民系和客家民系,而湛茂地區也會根據使用語言分入廣府民系和福佬民系。但這一觀點其實是存疑的,首先是認同感,潮汕人很少認同自己是福建人,但一般會認同自己是廣東人,強硬將潮汕人分入閩民系並不妥當,其次是風俗,潮汕人和福建人的差異其實並不小,如果僅憑媽祖信仰是不足以歸入同類項的。
  • 我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潮汕孬仔
    我爸他們說,潮汕人做生意很精明,以前走私嚴重,假貨橫行,現在本地貪汙腐敗,反正是沒人敢去潮汕本地做生意了,都是往外面跑。潮汕的男生挺大男子主義的不是麼?動不動就說要老婆在家帶孩子不去工作而且一定要生出一個男的寶寶出來,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好像讓很多女生都得不到尊重,而且聽說她們很早就要嫁掉了。潮汕?
  • 特稿:潮汕,向何處去
    02 潮不是汕,汕不是潮講完潮汕,我們再講講潮汕人。潮汕人可以說中華民族最優秀、最聰明的族群之一,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勤勞、聰明、勇敢。他們的勤勞與聰明,讓他們在有限的資源裡面,做出超乎想像的花招。潮汕人在吃上所花的功夫與智慧,完全出乎你的想像。除了勤勞聰明外,還有勇敢,潮汕人擅長翻江倒海,潮汕俗語講:砍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沒人做。這種勇敢嵌在潮汕人的性格裡面。潮汕人整體的成功欲非常強烈,表現在商業上,會具備更強的攻擊性,以及改變現狀的衝動。
  • 任你老乾媽百搭無敵,我大潮汕沙茶醬卻獨步天下
    而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廣東人,我是絕對不會向辣椒醬低頭的,那麼這就是我第一次蘸沙茶醬吃火鍋的經歷。第一次吃到沙茶醬之後,仿佛全世界所有的醬料都是渣渣。如果你問世界上,什麼是完美的愛情,「那一定是一塊嫩牛肉遇到沙茶醬!」
  • 「講真,我嫉妒潮汕人」
    「講真,我嫉妒潮汕人」 「呂該地塊人」 「潮汕人」 「膠己人,膠己人」
  • 茶在潮汕|千萬不要和潮汕人喝茶,太野了!
    「潮汕人,靠茶續命」茶對潮汕人有多重要? 在央視的紀錄片裡,有這麼一句旁白:「每100米,就有一家茶店;超不過20米,就有一個正在喝茶的地方。」圖片來源 | 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一句話總結「潮汕人,靠茶續命」。哪怕你去潮汕人家裡吵架,也得先喝杯茶——「來吵,充個茶,慢慢吵。」小孩子打架哭著去找雙方家長,通常先要坐下喝著茶慢慢說,到最後大事化了小事化無,大人在那裡拉家常。
  • 潮汕人到底有多愛吃沙茶醬?
    潮汕人到底有多愛吃沙茶醬?吃過潮汕牛肉鍋的人一定對那個棕色、香噴噴還帶著微甜的醬料不陌生它是每個潮汕人廚房裡都必不可少一樣調料01從沙嗲到沙茶一瓶醬料的歷史說到沙茶醬,一定離不開潮汕人。潮汕人到底有多喜歡沙茶醬呢?真的是喜歡到幾乎「美食每刻」都離不開!
  • [承藝文化]:確認過,看來是惹不起的潮汕人
    當時參與救災的潮汕人組織形形色色,像學校組織,商會組織,街道小區組織等等。潮汕人本質上都是為了互助,跟職業、行業無關。當然,在潮汕人的聚集地,沒事別惹,每一個潮汕人背後都有一群「家己人」撐腰。反正我是不敢惹。如果說團結是成功的因素,那倔強就是潮汕人經商的本質了。潮汕人的脾氣很倔,不光經商倔,生活中也是倔脾氣。
  • 廣府話、客家話、潮汕話,哪個是廣東話?粵語為什麼被稱為白話?
    並不是所有的廣東人都說粵語,因此廣東話不等於粵語。粵語只是兩廣地區的「普通話」、「白話」。廣東族群眾多,漢族族群分別有廣府、客家、閩南(潮汕)三大族群,此外廣東還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當中人數最多的是壯族。
  • 你認識的潮汕人居然是頂端界的異端!
    你知道潮汕嗎?中國有潮汕這個省嗎?潮汕市在哪裡?大部分人對潮汕的概念就是東南沿海的一塊地方具體是福建還是廣東?那麼潮汕到底在哪裡?即使你不是潮汕人也會認識一兩個潮汕朋友吧?分分鐘鍾會鬧絕交但是,如果你學會一句「膠己人」就能迅速融入圈子潮汕人是廣東人裡的異端,他們不說粵語,也沒有早茶,
  • 廣州人和潮汕人又要開始爭論了,一碗粥究竟怎麼煮才算正確?
    為了這一碗粥,廣州人和潮汕人可是沒少爭論過,究竟誰的煮法才是正確的,那種粥更好喝?一直都是爭論的焦點。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這種爭論當然是沒少參與過的,從大學宿舍,到出來工作,再到各種吃飯聚會,或多或少都會說到這個話題。爭論久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我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 食味知返的潮汕美食,潮汕人三寶之一的魚露,讓人驚嘆不已
    今天,圓圓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潮汕廚房三寶之一的魚露。潮汕有一句老話,「熱火厚朥攀初湯」,這句老話概括潮汕菜制勝法寶。「熱火」就是要用猛火去炒菜,這樣炒出來的菜會嫩滑而脆爽;「厚朥」的意思就是用更多的豬油去炒菜,而「初湯」就是潮汕人廚房裡常見的魚露,它除了像鹽或者醬油一樣擁有比較豐富的鹹味之外,還兼有魚的鮮香味。
  • 潮汕人你得注意吃飯,這個座位不是普通人的座位
    很多人都知道潮汕人對吃很講究,為了了解潮汕飲食文化,最簡單的方法是從潮汕民間宴會開始,在潮汕民間,每逢婚禮、葬禮、婚禮或重要的日子,都有親朋好友的宴請,但過去卻相當精緻。舉行宴會潮汕人稱為「做桌」,而參加宴會稱為「食桌」,對於潮汕人,「做桌」是一個重大事件,因為一般只有一個重要的一天才會招待賓客,「食桌」自然是一個重大事件,所以我們必須在這一天穿著得體,以表示對上帝的尊重。如果你認為赴宴只是吃喝,那你就錯了,在「食桌」上的潮汕人禮儀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已經成為潮汕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 為什麼客家人愛當官,而潮汕人愛做生意?
    相信大家出來社會了,假如在廣東生活工作的話,你會發現身邊總會有那麼幾個潮汕人的,不管去哪個角落,總會有幾個店鋪的老闆是潮汕人的,而且可以聽到很多客家人都是當官,當領導的。
  • 潮汕人拜的到底是什麼神
    >潮汕人拜的神有哪些?然後才是三教合一所有的信仰為服務祖先的信仰可以從潮汕人祭拜文化看到潮汕人最重要的節日一定是在家裡祭祖,其次才是各種神明潮汕人平時省吃儉用「舉頭三尺有神明」哪怕你活著時候受到命運不公平待遇死後到陰間自然會有判官為你鳴冤辯護如果你生死為非作歹死後會得到惡報償還這是潮汕人勸人為善的處世哲學
  • 「客家人」和「潮汕人」之間的小秘密
    客家人大部分生活在山區,不過,也有這樣的現象,在以講潮州話為主的潮汕平原,相隔幾裡的丘陵上的村落就講客家話。而潮汕人由於生活在潮汕平原,人多地少,便發展出非常細緻的市井生活和人際關係。比如,三五人聚在一起,必定要喝又濃又燙的功夫茶。可以說,潮汕人善做生意,擅長建立人脈關係也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因素。
  • 潮汕講古——潮汕人的方言文化
    講古,北方人稱之為「評書」或「說書」,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中國各地的說書人常以自己的方言向人們講述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潮汕也有本地特色的講古文化。聽說在解放前,在汕頭的福合埕、潮州的開元寺、揭陽的城隍廟等地都設有講古攤,講古藝人每日每夜,使用潮汕方言,講述各種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而聽者不計其數。舊時的講古是一種謀生手段。講古藝人多為謀生計的窮困文人或敗落子弟,每講到一個段落至精彩處,便停下來向聽眾收賞錢。聽眾多為老年人、體力勞動者和小販。
  • 一口氣讀懂:客家人與潮汕人有什麼不同!
    在廣東,按照方言的差異,可以將人群分為說粵語的廣府人、說客家話的客家人和說潮汕話的潮汕人。在深圳,你進菜市場買菜,那賣菜的十有七八是潮汕人;而你進政府辦事,辦公室裡那些帶「長」的官員則十有七八是客家人。從歷史上來看,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曾經是外來的「北佬」。有研究表明:客家先民早在秦朝時就開始南來。中國史學界歷來認為「從中原南遷的漢人稱客家」。
  • 潮汕人,想要「粿」住一切
    如果一部中國美食紀錄片裡沒有「潮汕」二字,那這部紀錄片多半不夠香。作為隱藏的美食朝聖地,你很難在這裡找到不好吃的東西,連人間餓霸陳曉卿都幾次三番去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