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三市要合併?」潮汕人,這次又要讓人羨慕了!

2020-12-22 騰訊網

我相信你的身邊,總會有一位來自潮汕的朋友。

他們出了名的團結、敢拼、講義氣、會做生意,但也有些會迷信、重男輕女、排外…這裡面有事實,有讚譽,但也有偏見。

潮汕人是較為特殊的群體,潮汕地區歷史上也一直分分合合。那真正的潮汕,你又了解多少呢?

最近,澎湃新聞發出的一則關於建議#潮汕三市合併#的消息,引發眾多網友熱議。廣東省民政廳也針對此問題也做出了最新回應:「將加強戰略研究!」

很多潮汕網友表示:因文化歸屬感強烈,大多數人是支持潮汕三市合併的!當然也存在不少不一樣的聲音。

現在或許有不少外地夥伴疑惑,潮汕三市是哪三市?為何會分開?為何又要合併?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探個究竟~

ˇ

ˇ

ˇ

潮汕三市是哪三市?

先來個無獎提問:潮汕都有哪些城市呢?關於潮汕的定義,還是存在不少爭議的。

潮汕有狹義之潮汕、廣義之潮汕、歷史之潮汕三個層次的涵義,指的都是廣東東部的這一片地區。

狹義的潮汕,指的是今天的潮州、汕頭、揭陽三個地級市,簡稱潮汕三市

廣義的潮汕要加上汕尾市,叫做潮汕四市

歷史之潮汕範圍更廣,梅州市、惠州市以及福建省漳州市的部分地區都曾是我們的一部分。

在1983年,國務院設立汕尾市(以海豐縣、陸豐縣為基礎),所以在1980年代,潮汕一片區域只有汕頭市和汕尾市

直到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把原汕頭市的行政區劃一分為三,分別設立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

自此,潮汕三市「三足鼎立」格局正式形成。

#汕頭市#——「廣東的溫州」「海濱鄒魯」

中國大陸唯一一個擁有內海的城市,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擁有經濟特區和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兩個國家級功能區,如今己是廣東省副中心城市。

#潮州市#——「世界瓷都」」千年古城「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同時是粵東地區文化中心,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自古有"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之說。

#揭陽市#——「亞洲玉都」、「五金之鄉」

因秦戌五嶺之一而得名,因山水人文璀璨而聞名,佔地面積將近潮州和汕頭兩市面積的總和,是馳名中外的「亞洲玉都」,全國的中、高檔翡翠玉器90%出自這裡。

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它們都是潮汕文化的發祥地,都是粵東古邑,他們都是潮汕人。

說到潮汕人,難免會想到潮汕話,畢竟想了解一座城市,先從語言開始。

潮汕三面環山,與外界形成物理隔離。封閉的環境,讓潮汕人至今都保留著完好的「唐朝口語」,就連同是廣東的廣府人和客家人,都完全聽不懂潮汕方言。

潮汕方言,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俗稱為"福佬話"

由於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與其他語言區別很大。

via:海陸豐阿伯

俗話說:「三裡不成音,十裡不成調」,在潮汕地區(也包括廣義上的汕尾),不同地方口音區別也很大,所以有時候明明同是潮汕人,但卻聽不懂對方的潮汕話。

潮汕有三大江,分別是韓江、榕江和練江,潮汕話也按此分3個語系,所以老人說「食咪水,談咪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潮汕話有8個音調,還有屬於自己的字典,你想學都不知道從哪入手,畢竟每一種都認為是「最正宗的」

這麼難的潮汕話學不來也沒關係,我們照樣可以在潮汕文化裡面,感受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潮汕文化潮汕情

//

潮汕人都很會賺錢

//

潮汕人很會做生意,在外有個響噹噹的稱號——「東方猶太人」。

「寧可睡地板,也要當老闆」,很多潮汕人從小就被灌輸這樣的思想,有的十幾歲就要幫家裡看店做生意,早早就學會了經商的本領。

他們敢拼敢闖,就像潮汕俗語所說「三牲敢食,釘球敢絆」,只要有錢賺,什麼苦都不怕。

因此潮汕人裡也出了不少知名人物,像曾經的亞洲首富李嘉誠、騰訊CEO馬化騰、國美創始人黃光裕、TCL總裁李東生、國學大師饒宗頤......

//

潮汕人不可一日無茶

//

潮汕人愛喝功夫茶,當地人管茶葉叫「茶米」,儼然這是比吃飯還重要的事情。

無論多少人,一個蓋碗三盞杯,喝完了就用開水燙一燙杯子,當地人叫「食nuá燒康掛」。

衝茶方式也極為講究。

衝罐在三個茶杯之間巡迴穿梭,此謂「關公巡城」。水將盡的時候,手一抖、水一滴,此謂「韓信點兵」

這是潮汕工夫茶裡經典的大招,最後還要加上一句:「請,呷茶!」這才算注入了靈魂。

衝一手好茶是必備技能,更是做女婿的基本門檻,要是衝的不好,長輩一定要說你:「哦呂衝茶紫塊衰型,住愛去人內塊做仔婿?」

//

老爺保佑

//

在潮汕,每個村都有自己的「老爺宮」,每家每戶都設立神龕,方便時時拜祭。

每月初一十五要拜家裡的地主爺,還有天公、佛祖、觀音、土地、財神、月娘、門神、祖宗等,統稱「拜老爺」。

逢年過節,村裡的青壯年會抬著從廟裡請出來的神明遊村走巷,接受百姓瞻仰,這叫「迎老爺」

那時候街上都是託著神像奔跑的青年人,看熱鬧的大人小孩和響炸天的煙花鞭炮,最是熱鬧不過。

所以平時遇到困難的事情,潮汕人都會說一句「老爺保號」老爺符也是每個出門在外的潮汕孥仔身上都會帶的東西。

與其說他們迷信,更不如說是一種信仰,一種文化的傳承。

//

潮汕孩子的成人禮「出花園「

//

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滿15虛歲的孩子要「出花園」這是潮汕地區的成人禮。

不僅要準備三牲果品拜別公婆神,孩子還要身穿紅色新衣,腳著木屐,頭戴石榴花,最後咬雞頭,表示孩子已經長大了。

//

潮汕女孩「挽面「

//

女孩每逢過年、出花園、嫁人這些重要節日,都要在村裡尋些有福氣的老人幫忙「挽面」,用線將額前、鬢角的汗毛刮掉,修出彎彎的月牙眉。

不過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少人去挽面,會挽面的老人也不多了。

//

與眾不同的婚嫁習俗「

//

潮汕婚嫁注重明媒正聘,比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

三更半夜迎親是潮汕結婚最大的特色,這是潮汕地區對古風俗的繼承。而迎親前後的步驟也很多,洗花水,分錢米,吃半碗飯,安床,五碗頭合房圓,敬甜茶.....每一步也都是大講究。

潮汕,一個吃喝玩樂聖地

對於一枚真正的吃貨,潮汕是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好吃的實在太多了,要全說完估計我得寫12本書。

//

數不盡的美食

//

汕頭夜糜

說起潮汕的夜糜,就總能讓人想起半夜汕頭老市區的熱鬧來。俗話說「一碗白糜三千配菜」,魚飯、滷水拼盆、生醃蝦、生醃蟹、生醃雪蛤、菜脯蛋......潮汕人能把清淡的白粥吃到極致。

生蠔烙

兩面煎至金黃色的蠔烙,裡面的蠔肉也保持生嫩飽滿,外酥內嫩,蘸點魚露更是鮮味十足。

手打牛肉丸

潮汕手打牛肉丸會有一點粗糙感,沒有機打得那麼均勻,口感Q彈有韌性,肉汁特別多。

在潮汕火鍋店和潮汕湯粉店一般都會有正宗的手打牛肉丸,一吃就知道它和那些摻了「水分」不一樣。

潮汕粿條

潮汕粿條不是河粉,粿條順滑爽口沒那麼大彈性,不會黏在一起,而且米香味很重。

一份好的湯粿條,湯底一定要用牛骨熬出來,吃的時候搭配沙茶醬,那味道絕了。

牛肉炒粿條有幹炒、溼炒兩種,我上大學的時候吃潮汕砂鍋粥一定會點上一份芥蘭牛肉炒粿條,兩個人吃的連青菜都不用另外點了。

潮汕牛肉火鍋

一鍋燉了幾個小時的牛骨湯,幾塊玉米、蘿蔔,就是潮汕牛肉火鍋的鍋底,這樣的清湯,才能最大程度保持牛肉的嫩香!

潮汕人對於吃十分講究,光是牛肉就分了足足20+種三花趾、五花趾、吊龍、嫩肉、胸口油…有很多我連名字都叫不上。

潮汕腸粉

吃過潮汕的腸粉,才知道原來腸粉可以這麼豐富!豆芽、青菜、肉、雞蛋,最後加上靈魂——菜脯,大大的滿足。

潮汕還有一種加花生醬甜味腸粉,不是每個都能接受,比較小眾,一般在當地才能吃到。

潮汕刨冰

刨冰鋪底,放上新鮮水果、紅豆、芋泥、椰果、清心丸等小料,再淋上甜醬,夏天能吃上這麼豐富的一碗,涼快到心裡。

鴨母捻

鴨母捻,是一種有餡的糯米粉制湯圓,之前去潮汕吃過一次,它有綠豆、紅豆、芋泥多種餡

糕燒番薯芋頭

糕燒番薯芋是潮汕地區的特色甜品小吃,外面裹著一層薄薄的糖衣,吃起來綿甜糯香

各種粿

潮汕人能把一種美食玩出N種花樣,比如粿有:紅桃粿、鼠殼粿、梔粿、鹹水粿、無米粿、鱟粿......蒸煮煎炸都可。

擂茶飯

「原諒色」的擂茶不是拿來喝的而是吃的,把大米、花生、芝麻、綠豆、食鹽、茶葉等搗爛成糊狀,衝水和勻,加上炒米和幾樣配菜就可以開吃。

甘草水果

甘草水果是一道潮汕的街頭常見美食,十幾種當季的新鮮水果可以選擇,每次逛街都要買上一袋,酸甜可口很開胃。

//

看不完的美景

//

潮汕不止美食,自然風光也打動人心,它帶著濃濃的人文情懷,展現得潮汕另一面的美。

via深圳優生活

韓 江

韓江,是一條養育了粵東千千萬萬客家人和潮汕人的母親河、家鄉河,景色美到可以做電腦壁紙。

廣濟橋

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廣濟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見證了潮州幾百年的興衰與浮沉,橋上一座座亭臺樓閣,可以拍古韻寫真。

南澳島

南澳島有人譽它為廣東最美的海島,擁有水清沙細的絕美海灘,很多人去潮汕玩都會去這裡。

汕頭大學

汕頭大學依山傍水,建築風格優雅,被譽為「高校建築之花」,在這裡上學的朋友幸福感都會很強吧。

via汕頭大學新聞學院

德安裡

德安裡是潮汕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巨型府第式建築組群,來這裡可以感受古村落的靜謐。

潮汕石炮臺公園

潮汕石炮臺公園,是一個充滿了歷史文化古蹟氣息的地方,裡面不大很安靜,有種淡淡的滄桑感。

潮汕是一個注重人文的地區,你會發現除了大海,大多都是歷史氣息濃重的景點。

陳慈簧故居、青澳灣、黃花山、總兵府、南宋古井、太子樓遺址......真想全走一遍,那得準備一雙金剛腿!

///

潮汕人認為出了家門就沒人聽懂潮汕話,其實遍地都是潮汕人。無論你走到哪,只要你說一句「膠己人」,一定會有大批同胞互相幫忙,畢竟潮汕人團結起來,氣勢真的很強大!

汕潮揭三地地緣相近、語言相通、文化同質,如果合併可以促進各種生產要素在區域內的合理流動,能充分發揮經濟社會的集聚效應,但能保留彼此的不同,也是一種差異美。

所以,你怎麼看呢?

- END -

來源:澎湃新聞、潮學研習社、揭陽請柬、

花樣廣州、印象廣州等

△ 想求職招聘的粉絲看這邊!

相關焦點

  • 海陸豐人和潮汕人-你到底是哪個?反正我不是潮汕人
    有時候解釋超級多次都賴得解釋了,好啦,今天我要為自己和大家聲明一下,先生我不是什麼潮汕人,我是個海陸豐裡的汕尾人海陸豐,在中國國內,今日是指廣東省汕尾市的別稱。中華人民共和國1988年建立下轄海豐縣、陸豐縣及陸河縣的汕尾地級市,所以海陸豐亦泛指汕尾市。
  • 茶在潮汕|千萬不要和潮汕人喝茶,太野了!
    圖片來源 | 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一句話總結「潮汕人,靠茶續命」。哪怕你去潮汕人家裡吵架,也得先喝杯茶——「來吵,充個茶,慢慢吵。」小孩子打架哭著去找雙方家長,通常先要坐下喝著茶慢慢說,到最後大事化了小事化無,大人在那裡拉家常。
  • 食味知返的潮汕美食,潮汕人三寶之一的魚露,讓人驚嘆不已
    今天,圓圓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潮汕廚房三寶之一的魚露。潮汕有一句老話,「熱火厚朥攀初湯」,這句老話概括潮汕菜制勝法寶。「熱火」就是要用猛火去炒菜,這樣炒出來的菜會嫩滑而脆爽;「厚朥」的意思就是用更多的豬油去炒菜,而「初湯」就是潮汕人廚房裡常見的魚露,它除了像鹽或者醬油一樣擁有比較豐富的鹹味之外,還兼有魚的鮮香味。
  • 你知道嗎,吃潮汕牛肉火鍋,要三起三落!
    ,不得不從潮汕人講起。潮汕人會吃懂得吃,在國內是出了名的。潮汕,是潮州、揭陽、汕頭幾個地級市的統稱,位於廣東北邊,與福建接壤。因為地理位置靠海,商業氛圍濃重,歷史上還有海外經商的傳統。人嘛,有錢後,就會很講究吃挑剔吃,更何況是經商逾百年的潮汕人。為了滿足口味刁鑽的潮汕人,潮汕菜對食材的要求非常苛刻,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連煮個牛肉火鍋,都要注重牛肉的本真味道,一定要新鮮,而且,還要刀工精細,做法精緻。
  • 潮汕人的小年,要超級隨便才吃牛肉火鍋!
    他們每年小年都要送灶王,我很好奇,他們的食神,吃什麼。潮汕人說「膠己人」,其實是肝膽相照的意思。我覺得灶王也是潮汕「膠己人」,明代的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說:「今閩人以好直言無隱者,俗猶呼曰灶公也。」潮汕人天生坦蕩,「直來直去,四通八達」的那些被成為灶王,也就是加強版。潮汕民間有俗語:廿四神上天,這天要筅塵和送神。灶王是個牛逼的存在,逢年過節的狠角色,對他畢恭畢敬是過好小年的必要條件。
  • 潮汕知多少 | 什麼是拜老爺?潮汕人為什麼執著於拜老爺?
    「拜老爺」是廣東潮汕地區一種傳統民俗和民間祭祀活動,歷史悠久。「老爺」是古時對上司或主人的尊稱,在潮汕就演變成對神明的敬稱。「老爺」涉及的神明數量龐雜,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老爺」要拜,範圍之廣超乎一般人想像。
  • 潮汕講古——潮汕人的方言文化
    講古,北方人稱之為「評書」或「說書」,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中國各地的說書人常以自己的方言向人們講述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潮汕也有本地特色的講古文化。聽說在解放前,在汕頭的福合埕、潮州的開元寺、揭陽的城隍廟等地都設有講古攤,講古藝人每日每夜,使用潮汕方言,講述各種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而聽者不計其數。舊時的講古是一種謀生手段。講古藝人多為謀生計的窮困文人或敗落子弟,每講到一個段落至精彩處,便停下來向聽眾收賞錢。聽眾多為老年人、體力勞動者和小販。
  • 醃製雜鹹五味全,僅靠鹽和醬油就能徵服潮汕,潮汕人為何無鹹不歡?
    都知道廣東人愛喝粥,殊不知潮汕人對粥也是鍾愛有加。潮汕人喝粥不愛在粥裡搞花樣,用心熬一鍋米粒飽滿、米漿粘稠的白粥,才最得潮汕人心意。粥不能單喝,還要配一碗用料豐富,美味可口的潮汕雜鹹,白粥的清甜碰上雜鹹的鹹鮮,只需一碗,就夠潮汕人「殺嘴」了。
  • 潮州汕頭揭陽真的要合併了嗎?到處都是旅遊景點,可以玩整整一周
    除了廣府人,廣東還有客家人,潮汕人。潮汕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本地1000萬人(揭陽,潮州,汕頭三市常住人口總和實際為1431.74萬人),海外1000萬人,海外1000萬人。潮汕地區歷史上一分為三,一塊歸潮州府管轄,一塊歸汕頭管轄。直到20世紀後期,潮汕地區才被劃分為三個地級市。
  • 對不起,年末了,我要回潮汕了!
    看更多精彩潮劇對不起我要去潮汕了~相信大家對潮汕最深刻的認識就是李嘉誠吧但小編想告訴你馬化騰(騰訊CEO)、黃光裕(國美創始人)李東生(TCL總裁)、陳昇平(晨光筆業總裁)……他們都是潮汕籍的不但潮汕男人會賺錢潮汕妹紙都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 「講真,我嫉妒潮汕人」
    而在廣東的高校中 有一個群體簡直脫穎而出了 (實名讓人羨慕了) 冬至送湯圓 「呂該地塊人」 「潮汕人」 「膠己人,膠己人」
  • 香芹:潮汕美食的靈魂,卻容易被忽略,它是海外潮汕人的味覺密碼
    漂洋過海到我國後,香芹深深地紮根於潮汕地區。或許由於潮汕沿海,相對開放,而且對食物有著非凡的創造力,如同他們骨子裡「敢為天下先」的性格。廣府人做魚湯,要用蔥姜芫荽去腥,潮汕人表示這些都可以不用,把魚洗淨後熱油煎至兩面金黃,加一鍋水煮沸,然後放入一把香芹葉,白嫩鮮香的魚湯就可以出鍋了。
  • 潮汕人與客家人
    在中國的廣東地區有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都是從古中原南遷而來,經過上千年和當地原住民的同化,形成了今天的三大民系。今天我們就講潮汕人和客家人。潮汕人,古時稱潮州人,隋宋兩次南遷最終定居潮州府形成潮汕文化。
  • 潮汕的砂鍋番薯粥,清爽可口甜而不膩,潮汕人夏天的最愛
    飯桶我又來給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小可愛介紹我們潮汕的美食啦,今天飯桶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潮汕人在夏天經常會吃的潮汕砂鍋番薯粥啦。潮汕的砂鍋粥可是非常有名的,大家應該都知道潮汕砂鍋蝦蟹粥、砂鍋鮑魚粥,但你們知道潮汕的砂鍋番薯粥嗎?在潮汕的夏天,砂鍋番薯粥可是潮汕的最愛呢。
  • 「沸騰吧火鍋」提起潮汕,就一定要說說鮮美的潮汕牛肉火鍋
    提起「舌尖上的中國」,你大概就會想起那些天南海北的美食,那些讓人垂涎欲滴的饕餮盛宴。而讓我們打開美食新世界的陳曉卿導演,這次帶我們翻開火鍋的鮮香書冊。提起火鍋,潮汕牛肉火鍋絕對是榜上有名的一個。在潮汕,下火鍋的牛肉首選雲貴山區兩到三歲的黃牛。除筋,剔膜,分成不同的種類。這些牛肉在屠宰後的四小時內完成分解,才能保證潮汕人對新鮮的要求。
  • 潮汕的綠豆餅,表皮酥脆內餡飽滿,潮汕人茶配的第一選擇
    潮汕人有多愛喝茶,是整個廣東乃至全國都知道的,幾乎每個潮汕人的家裡都有至少一副功夫茶具,幾乎每一個潮汕人都會衝功夫茶。潮汕人對茶的喜愛程度到了一天不喝茶渾身難受的程度,潮汕人從早上到晚上都要喝茶。不過一直喝茶的話,胃會感覺比較澀,就會肚子餓,既然潮汕人那麼愛喝茶,那就一定少不了好吃的茶配啦。今天飯桶想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潮汕人經常會吃,也是超級喜歡吃的潮汕茶配,它就是綠豆餅啦。潮汕的綠豆餅是真的好吃,而且沒有外面的綠豆餅那麼硬。記得當時飯桶在外面讀大學的時候,家裡人給寄了幾盒綠豆餅,我就請舍友一起吃了。
  • 潮汕美食傑-介紹潮汕美食大全
    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潮汕美食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而潮汕美食具體有哪些呢?潮汕美食傑為你介紹。潮汕美食要說潮汕美食有哪些?首先,按照地區來劃分,潮汕地區有潮州、揭陽、汕頭三市。而潮汕美食按地區來劃分為潮州美食、揭陽美食、汕頭美食。各個地區有各自的特產、小吃、美食等等。如果想吃到正宗的潮汕美食,那就要來潮汕三市品嘗。
  • 潮汕民俗:土地神在多神明文化的潮汕是何等地位,為何要祭拜?
    潮汕是一個多神明的地區,從古至今上千年的文化,演變到今日成為了一種地方特色,人人都對神明懷著一顆敬畏之心,人們希望用這種方式,祈禱生活能夠順風順水,土地神是眾多神明中的其中一位,潮人每月初二、十六都會將其祭拜一番,土地神承載著多少潮人對生活美好期盼和祈禱,在當地人的眼中,土地神更像是一種精神寄託
  • 「客家人」和「潮汕人」之間的小秘密
    客家人大部分生活在山區,不過,也有這樣的現象,在以講潮州話為主的潮汕平原,相隔幾裡的丘陵上的村落就講客家話。而潮汕人由於生活在潮汕平原,人多地少,便發展出非常細緻的市井生活和人際關係。比如,三五人聚在一起,必定要喝又濃又燙的功夫茶。可以說,潮汕人善做生意,擅長建立人脈關係也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因素。
  • 《吃醋的人生》:潮汕人,商業中的翹楚,愛喝茶,也愛生孩子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潮汕商幫。」潮汕,是廣東省潮汕地區的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的合稱,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地區。一提到潮汕人,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潮汕人特別會做生意、會掙錢;其次,潮汕人特別愛喝茶;還有一點便是潮汕人特別注重多子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