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2018年底,河北省邯鄲市邱縣經營早點鋪的商販劉明(化名)因被查出生產了鋁含量超標的油條,劉明的兒子獲罪八個月,至今還在服刑。同批被抓的還有同縣的另外五家經營早點鋪的商販。邱縣人民法院認為,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嚴重性食源性疾病,其行為已經構成犯罪。
這並非首例因油條中鋁超標而獲刑的案件。據此前媒體報導,從2013年至今,全國有上千人因此獲刑。
因何獲刑?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每公斤食品中的鋁殘留量不得超過100mg。這個標準是根據國際標準制定出來的。早在二十多年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就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限量做出要求。
為什麼要發「禁鋁令」?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出具了《中國居民膳食鋁暴露風險評估》報告。評估結果顯示,我國膳食鋁攝入量高於其他國家。
因此,2014年,國家衛計委聯合食藥監總局等五部門聯合下發了「禁鋁令」。要求自同年7月1日起,三種含鋁食品添加劑不能再用於食品加工和生產。
油條「鋁害」為何頻頻觸法?
油條,是中國老百姓十分喜愛的傳統食品,但是,由於傳統製作油條的方法要使用含鋁泡打粉(明礬),因此造成了鋁超標。
明礬中的鋁元素是人體的非必需元素,容易積累在人體內不易排出,為人們帶來老年痴呆症、中風、發育不良、骨質酥鬆等疾病隱患。因此,國家對食品中的鋁含量是有明確限量規定的,在GB2760-2011當中,鋁在麵製品中的殘留量應限制在100毫克/公斤以內。但事實上,如果採用明礬泡打粉炸油條,鋁的殘留量就會大大超過這個標準,形成「鋁超標」危害。
什麼是好油條?
2019年7月8日,中國糧油學會發布公告稱,批准了19項團體標準立項,《油條》位列其中。《油條》團體標準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承擔單位。
公告要求,各主編單位要嚴格按照項目申請書和評審意見,組織開展標準編制工作,編制期為半年到一年,同時8月15日前需將標準實施方案發送到中國糧油學會。
為什麼要制定標準?
作為具有廣泛的市場接受度和巨大的市場容量的食品,油條製作缺乏標準引導造成了品質的良莠不齊,這集中體現在油條鋁超標問題上。例如前段時間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的19批次產品中,有9批次油條產品鋁含量超標,給消費者身體帶來健康隱患。
中國糧油學會表示,此次油條團體標準的立項,就是要給產品制定統一的要求,為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上一把「放心鎖」。
安琪的無鋁害油條技術與研究
安琪酵母經過多年研究,推出了復配油條膨鬆劑,徹底替代了明礬,讓油條從此告別了鋁害困擾,以健康的形象重新回到了人們的餐桌。
安琪對無鋁油條的工藝進行研究,開發出了快速型、冷藏型、冷凍生坯型的製作工藝及相應的油條膨鬆劑產品。該發明替代了傳統的「鹽鹼礬」法,從源頭上解決了油條中鋁超標的問題。
安琪公司發明的無鋁害油條技術,正是採用復配油條膨鬆劑來替代明礬泡打粉使用。該產品成分使用均符合國家法規要求,不含任何明礬成分,沒有鋁元素參與,因此在油條製作中可以放心使用。這項新成果被認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上海、寧波、銀川和湖北等地,受到了當地政府食品監管部門的大力推薦應用。
安琪從源頭解決食品鋁害
除了油條,包子饅頭也有「鋁超標」的風險。其實,要想做出健康安全「無鋁害」的包子和饅頭,用安琪酵母發麵能夠輕鬆消除饅頭包子等面點鋁害,無需採用含鋁泡打粉,酵母不含鋁,因此也絕不會給饅頭包子造成「鋁超標」。
另外,蛋糕、發糕、包子、餅乾等在製作中需要使用膨鬆劑的食品也可能存在「鋁超標」風險。過去人們使用的膨鬆劑大多為含鋁泡打粉,例如使用硫酸鋁鉀或硫酸鋁銨等成分,這些含鋁的泡打粉,都因為鋁元素存在而最終在食品中產生鋁殘留、形成「鋁超標」危害。
安琪酵母根據市場需求,專門開發了不含明礬成分的無鋁雙效泡打粉,可用於製作蛋糕、發糕、麻花、麻園、沙琪瑪、包子、餅乾等食品當中。該產品具有雙重產氣功能,即在遇水、高溫製作兩個環節中都會產氣,蓬鬆效果十分明顯,使最終成品具有口感好、蓬鬆度好、無鋁害等優勢,是值得放心使用的新型泡打粉產品。(來源:楚北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