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中國文化符號的龍門石窟、白馬寺多次登上中外郵票

2020-12-11 洛陽網

今年70歲的馬克勤曾經編著過《郵票上的洛陽》《洛陽集郵史略》等書籍,也是洛陽集郵界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他打開這些年珍藏的集郵冊,為我們講起郵票上那些洛陽歷史古蹟的故事。

馬克勤在看龍門石窟的郵票

  今年70歲的馬克勤曾經編著過《郵票上的洛陽》《洛陽集郵史略》等書籍,也是洛陽集郵界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他打開這些年珍藏的集郵冊,為我們講起郵票上那些洛陽歷史古蹟的故事。

圖為1993年發行的《龍門石窟》小型張

  「這個實寄封上的小型張上是龍門石窟的奉先寺,你看多精美啊。」指著信封上的郵票,馬克勤介紹,這是1993年中國郵政發行的一套叫《龍門石窟》的郵票,這套郵票共有四枚,上面所繪的圖案分別是奉先寺盧舍那大佛、賓陽中洞釋迦牟尼、奉先寺足踏藥叉的天王以及古陽洞左脅侍菩薩,面值分別為20分、30分、50分和1元,其中奉先寺盧舍那大佛的郵票發行量最大,達1.5億枚。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還發行了一個龍門石窟的小型張,幾乎囊括了奉先寺所有的造像,這枚面值5元的小型張,名字就叫《奉先寺》。

  龍門石窟研究院一位專家介紹,《龍門石窟》套票裡的這四尊都是龍門最經典的造像,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和足踏藥叉的天王自不必說,古陽洞是龍門最早開鑿的洞窟,而這尊左脅侍菩薩保存完整,代表著龍門石窟最先開鑿的一批造像。同樣位於賓陽中洞的釋迦牟尼,是北魏宣武帝為他的父親孝文帝做功德而建,也是龍門石窟中由皇家開鑿的第一座石窟,意義重大。

  其實,早在1988年,在我國發行的《中國石窟藝術》中,有四枚郵票,龍門石窟奉先寺的金剛力士就位列其中。2017年8月3日,聯合國郵政管理處發行了以「絲路花雨」為主題的「世界遺產系列郵票」,這套6枚的郵票中,第一枚就是龍門石窟。

  如果說龍門是洛陽最閃亮的名片,那麼白馬寺也毫不遜色。2008年6月6日,中國與印度聯合發行的《白馬寺與大菩提寺》特種郵票正式發行,這套郵票也成為中印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徵。

圖為印度發行的《白馬寺與大菩提寺》

  馬克勤說,白馬寺在國內可謂家喻戶曉,是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的第一座官辦寺院,也是漢傳佛教發源地之一,有「釋源」「祖庭」之稱,而大菩提寺在印度同樣有「佛源」之稱,尤其是那棵著名的菩提樹,據說當年釋迦牟尼就是在這棵樹下大徹大悟、得道成佛。

  「中印兩國聯合發行的《白馬寺與大菩提寺》,以郵票將這兩座名寺聯繫在一起,是兩座千年古剎的盛事,也是世界佛教界的一樁盛事。」馬克勤說。

  值得關注的是,白馬寺已經先後七次登上郵票。1996年,非洲國家加納為中國1996亞洲國際郵展發行的《中國古塔》小型張上,以白馬寺齊雲塔作為主圖,第二次便是和印度聯合發行的這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分別是朝鮮和印度尼西亞在2009年在我市舉辦的世界郵展發行的小型張上,再次展示了白馬寺山門建築;2012年我國發行的《絲綢之路》郵票上,唐三彩、白馬寺等獨具特色的洛陽文化符號展現在郵票畫面之中,該套郵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首次發行的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特種郵票,這也是白馬寺第五次登上方寸。另外兩次是2015年中國郵政、澳門地區發行的《黃河》郵票上的白馬寺元素。

圖為《玄奘》郵票小版張上的玄奘寺

  除了白馬寺,還有一座寺廟登上了被稱為「國家名片」的郵票,那就是2016年中國郵政發行的《玄奘》郵票,這也是我國繼《關公》《諸葛亮》《包公》後發行的第四套歷史名人系列郵票。

  這套郵票一套兩枚和小型張一枚,套票裡分別是「西行求法」和「東歸譯經」,體現了玄奘法師的人生軌跡。在郵票小版張的邊飾上,是位於偃師市緱氏鎮的玄奘寺。

  這座始建於北魏的玄奘寺原名靈巖寺,和玄奘大有淵源。俗名陳禕的玄奘法師家居住在靈巖寺附近的村裡,自小就經常跟隨母親去靈巖寺進香,聽老法師講經,因此這座寺廟也是玄奘上佛學的「幼兒園」,也是奠定他佛學基礎與出家成就啟蒙的聖地。

  1996年,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拜謁該寺時,提議更名為「玄奘寺」並親筆題名「玄奘寺」匾額。不過,後人為了紀念玄奘大師,將寺院及寺院所在的村子稱為「唐僧寺」和「唐僧寺村」。如果您今天到了當地,當地人還習慣稱這座寺廟為「唐僧寺」。

  馬克勤說,2016年,《玄奘》特種郵票的設計者之一李雲中到玄奘故裡採風後,表示要將玄奘在河洛大地上留下的印記融入郵票設計當中。因此,大家就可以看到在小版張的郵票上,手繪的玄奘寺佔據了1/3的面積,格外醒目。(洛報融媒體記者 李礪瑾 文/圖)

相關焦點

  • 河南五個值得一遊景點,龍門石窟,白馬寺榜上有名,你再推薦一個
    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洛陽的特色景點。它們以佛像為主,始建於唐代。它們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然而,龍門石窟的佛像歷經風雨侵蝕,再加上人為破壞,現在完整保存下來的已經很少了。在龍門石窟景區內部,還有白居易晚年居住的白園。有機會時,他一定要體味一下白居易老人晚年的生活狀態。
  • 中國四大石窟—-洛陽龍門石窟
    中國的石窟最早是仿印度石窟開鑿,多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石窟藝術是一種佛教文化,最早建於魏晉時期,在隋唐時期達到頂峰。我國現存的主要石窟群均為魏唐時期的作品。這階段的創作,不僅吸收了印度佛教藝術精華,還融合了中國繪畫,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 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
    > ●遺產遴選標準:龍門石窟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這些詳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北朝石窟都在龍門山,古陽洞自慧成至東魏末50多年的營造,表現出列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著微笑,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
  • 洛陽龍門石窟簡介(圖)
    2000年11月,聯合郭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龍門石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A.D.493年),嗣後歷經西魏、東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在這裡行船那嘎了南北長達一公裡、具有兩千餘座窟龕和十萬餘尊造像的石窟遺存。這歷時500多年的營造過程中,包含北魏和盛唐兩個造像的高潮階段。
  • 洛陽水席、龍門石窟英語怎麼翻譯?今後有了統一標準……
    如果想向外國友人推薦洛陽特色的美食、景區、文化,怎麼翻譯才能讓他們聽得懂? 這不難,8日,全省公共服務領域外語標識規範建設工作在洛啟動,發布《河南省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參考(試行)》(以下簡稱《參考》),,將代表河南的文化符號精準地翻譯給世界,為國外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 最能代表中原文化的符號有哪裡?少林功夫僅排二,第一的出人意外
    中原文化主要起源並發展在河南為主的中原地區,那麼在5000年歷史長河中,中原文化形成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在眾多的文化元素與文化符號中,最能代表中原文化的標籤有哪些?這些文化符號又有怎樣產生的呢?中原文化的符號代表:嵩山、洛陽牡丹、龍門石窟、殷墟(甲骨文)、清明上河園、豫劇、太極拳、少林功夫、黃帝、老子等,有的甚至可以說中國文化的代表。
  • 龍門石窟遊記(可當景區解說詞)
    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後來經歷唐代的鼎盛期,才有了如今的規模。龍門石窟是歷代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在龍門石窟,你可以看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時代的風格。這裡的北魏造像沒有雲崗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徵,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向活潑、清秀、溫和。
  • 昨日,龍門石窟景區的大石門建成開放
    今後,您來到龍門石窟景區,會看到這裡多了一座大石門,大石門後面還「藏著」一片青翠的樹林,而這些只是龍門正在建設的西北服務區的一角。  昨日,《洛陽晚報》記者從龍門石窟管委會了解到,西北服務區的設計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大師。在她設計的這些旖旎建築的背後,還有一串串故事。
  • 中日攜手,搶救龍門石窟百年老照片
    3月,在洛陽博物館舉行的日本東京大學珍藏關野貞龍門石窟百年老照片展上,展出了65張拍攝於1906年至1918年的龍門石窟老照片,吸引了眾多洛陽人的目光。展出結束後,日本友人把這批老照片捐贈給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  百餘年前的龍門石窟是個什麼樣子?很多讀者都很感興趣。
  • ...郵票、小型張內容介紹 附文:中國郵票上的莫高窟和中國四大石窟
    為紀念2020年「敦煌藏經洞」發現120周年,中國郵政定於在2020年4月20日發行《莫高窟》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小型張一枚。這也是中國四大石窟郵票出齊,據悉此套小型張發行量很少,是2020年小型張發行量的「標杆」。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這套郵票。
  • 洛陽龍門石窟 景點介紹
    洛陽龍門石窟作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馳名中外。有世界文化遺產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A級景區等多種重量級「頭銜」,吸引了眾多國內遊客前來參觀遊玩。龍門石窟佛像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約13公裡的龍門山上。現在去龍門石窟,交通十分便利,市區有83路、51路、60路多輛公交可以到達。購買龍門石窟門票也很方便,現場和網上都可以買。
  • 河南旅遊景點大全—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北魏孝文帝年間龍門石窟開始鑿建,歷經多個朝代陸續營造400多年,南北長達1公裡,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11萬尊,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
  • 河南18個地市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符號 你會選擇什麼?
    鄭州代表符號:二七紀念塔、大玉米 開封代表符號:宋皇城、菊花 洛陽代表符號:龍門石窟、牡丹 駐馬店代表符號:嵖岈山、天地之中 信陽代表符號:雞公山、毛尖茶 南陽代表符號:臥龍、恐龍
  • 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斥資六億元改善景區環境
    如今的龍門石窟景區是綠草如茵,楊柳青青,整潔有序,遊客如織。,它同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龍門石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公元四九四年),直至北宋,現存佛像十萬餘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是中國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二年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 中國四大石窟文化簡介
    龍門石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歷史悠久,開鑿經歷了多個朝代,斷續營造達500餘年之久。·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共有97000餘尊佛像,其中西山石窟是精華部分,包括盧舍那佛像和「龍門二十品」。
  • 《雲崗石窟》特種郵票相關資料(圖)
    《雲崗石窟》四枚特種郵票佛教在線4月13日發行了一套四枚特種郵票——《雲崗石窟》,以及一枚小型張。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雲崗石窟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龍門石窟現唐景教墓葬遺蹟 洞外刻十字架(圖)
    洛陽市城南,是伊闕峽谷,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即位於此,山水相依的伊河兩岸,峭壁間窟龕就山而刻,星羅棋布,密如蜂房。2014年1月9日,龍門石窟研究院對外宣布,在龍門石窟西山紅石溝北崖,發現一處唐代「景教」瘞(yì)穴——唐代基督教信徒的「墓地」。據悉,這種全新形式的早期景教歷史遺存在國內尚屬首次發現,也是目前所知國內最早的景教墓葬遺蹟。
  • 白馬寺一塔尖被摸成包漿壽桃,導遊稱能去病消災?房頂被扔滿硬幣
    延伸閱讀: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景區回應:增加安保引導遊客紅星新聞記者7日上午聯繫到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對方表示,「10月2日已經引起注意,當天就增加了保護。」管委會還說,後續研究院會對相關佛像進行修復。
  • 同樣是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年入過億元,成都這座石窟卻鮮為人知
    攝影:劉剛|來源:去驢行中國石窟聞名全世界,比如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但你可能不知道位於成都大邑縣斜源鎮盤石村飛鳳山卻藏著一座千年石窟造像,這便是藥師巖石窟。傳統石窟裡的佛像既高大又莊嚴,一入石窟便讓人不由自主的心生敬意,但這些佛像卻顯得更為Q版一些,看起來更讓人親近。從成都到大邑縣,又需要駕車輾轉多次,才能到達飛鳳山,由於交通不便,再加上沒有充足的資金開發旅遊,使得這處千年石窟被藏在深山之中,極少人數知道。
  • 龍門石窟最美觀音像「復活」!
    一尊光彩奪目的造像 這件看似普通的造像大有來頭 不僅是國內首件 通過數位技術虛擬復原的石質造像 也代表著數字龍門邁出實質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