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三年八月,隋煬帝結束了首次對北方的巡行

2020-12-23 淚姬歷史事件

大業三年(607年)八月,隋煬帝結束了首次對北方的巡行,於八月十七(癸巳)日入樓煩關,九天後到達太原。太原是隋煬帝當晉王時來過的地方,想到二十六年前在晉王府受王韶的教誨,煬帝仍然充滿了感激,「沒有王子相就沒有我的今天」這句話也許就是在他這次重返太原時所說。但想到王韶帶著刑具對他勸諫時的情景,隋煬帝又不免覺得老頭子的可笑,不就是為了在園子裡挖個水池修座假山,也值得他那樣大驚小怪。王韶死後接替他做并州長史的就是剛被隋煬帝處死的宇文弼。這個人才能卓越,歷任顯職,在朝野很有聲望。

大概為了抵消給朝臣留下的冷酷無情的印象,隋煬帝決定在回東京的路上,繞道前去看望他的另一個幕僚,現任御史大夫張衡。為了去張衡家,官府臨時開了一條九十裡的通道,張衡也趕在皇帝前回家做準備。九月十三(己未)日官道修成,隋煬帝在前呼後擁之中來到張衡家,張家闔府上前來迎接皇上,以牛酒等美味佳餚款待皇帝和他的隨從。但隋煬帝最滿意的是張家莊的幾口清泉,清冽甜美的山泉喝得隋煬帝忘了歸期。隋煬帝在張衡府上玩了三天,吃喝之餘,皇帝對張衡說:「從前隨先皇參拜泰山,途經洛陽遠遠看見你家鄉,一直為不能前來感到遺憾,沒有想到今天能夠實現夙願。

」張衡跪著給皇上敬酒,祝皇帝萬壽無疆。隋煬帝越發高興,將附近三十頃田地賜給他,還給他一匹良馬一條金帶六百段縑彩。縑是一種薄的絲織品,可以用作書寫材料,彩則是五色的絲織物,縑彩應該都是貴重物品;另外還送了張衡一套衣、一套皇家用的餐具(大概是秘色瓷之類)。張衡推讓不肯接受,隋煬帝說:「皇帝到一處稱之為幸,不就是因為做皇帝的要賞賜大家很多財物,臣民才會感到格外幸運。給你就收下,用不著客氣。」張衡又獻了許多美味給皇上,隋煬帝下令將這些好吃的分給隨行百官和衛士,一個人也不曾拉下。九月二十三(己巳)日皇帝的大駕由張衡家的清源回到了洛陽,從西京出發,到東京結束,這次旅程前後經過一百五十三天。

張衡和隋煬帝早年的關係,前面已有交代,這裡還要再說幾句:張衡老家在河內郡,他出身士族,祖父是北魏的河陽太守父親當過北周的萬州刺史。張衡年輕時就很有志氣,脾氣也很耿直,十五歲進太學已成為同輩人的楷模。北周武帝的母親死,皇帝守孝時居然不遵禮法帶了左右外出打獵,張衡光著頭不戴頭巾,用大車裝上了棺木趕去勸阻。給皇帝提個意見還帶棺木,那是表示不達目的死不罷休,周武帝被這個不怕死的年輕人感動,賞給他一匹馬一套衣衫,還讓他陪自己的兒子讀書,也就是侍讀。張衡對「三禮」最有研究,他曾跟大學者沈重學習過禮。隋朝建立,張衡被任命為晉王府官員,先後管戶籍和刑法,晉王調揚州張衡也跟隨前去。

隋煬帝能得到天下,張衡的幕後籌划起了很大作用。煬帝上臺後,這個官位不顯的隨員從此飛黃騰達,當上黃門侍郎和御史大夫。張衡雖然身居要職,但作為舊臣仍然還得繞著皇帝轉,隋煬帝喜歡巡行,張衡也得滿天下的跑。大業三年九月張衡剛回東京,四年三月二十二(乙丑)日又隨著皇帝離開了洛陽宮,前往太原看前一年下令修建的晉陽宮,然後他又隨著皇帝出塞,視察去年剛修好的長城工事。看完長城返回塞內,隋煬帝又下令在太原的北面建立樓煩郡。接著隋煬帝來到汾水的源頭,那裡有個大池稱為天池,池邊有座汾陽宮,是座舊行宮(今山西寧武縣境)。皇帝在舊行宮宴請隨從並給眾人賞賜,張衡也領到五百段的絹帛。

宴後隋煬帝和張衡商議擴建汾陽宮,要他先去準備圖樣。張衡認為皇上登位以來興建大的工程不少,也該讓老百姓休養生息,於是他鬥膽進諫,要皇上愛惜民力。張衡從前給隋煬帝出過許多點子,那是教煬帝如何去奪取政權,煬帝都能言聽計從,現在張衡卻彈起了憂國憂民的高調,隋煬帝覺得很不入耳。隋煬帝不懂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區別,也不考慮一張一弛的文武之道,卻對左右的人說:「這個人自以為我是靠了他的計謀才有天下,所以敢對我如此放肆

隋煬帝對張衡不滿就想找他的茬子:煬帝的次子楊暕違反規定將一名縣令帶到汾陽宮;那年八月皇帝祭祀恆山,前來參見的老百姓又都衣冠不整;煬帝以張衡作為御史沒有及時舉報為理由,在大業四年(608年)底將張衡貶為榆林太守。大業五年隋煬帝又一次來汾陽宮,正在監修樓煩城的張衡連忙趕去參拜見面前,隋煬帝以為昔日一臉福相的張衡,失寵後一定頹唐消瘦,但沒有想到跪在他腳下的張衡仍然紅光滿面。隋煬帝認為張衡並沒有悔悟,冷冷地說:「衡公還如往日一樣肥澤,看來榆林對你很是合適,還是在這裡幹幾年吧。」

相關焦點

  • 隋煬帝手下五大重臣,深受隋煬帝信任,被稱為「大業五貴」
    隋煬帝繼位後,加封蘇威為上大將軍。大業三年(607年)七月,天子興修長城,蘇威勸告隋煬帝停止大興勞役。之後,蘇威隨隋煬帝徵討吐谷渾,升任左光祿大夫。隋煬帝因為蘇威是前朝舊臣,逐漸委以重用。他與宇文述、裴矩、裴蘊、虞世基參掌朝政,當時稱他們為「五貴」。到遼東之役時,蘇威兼任左武衛大將軍,升任光祿大夫,賜寧陵侯爵位,之後晉封房公。
  • 在隋煬帝即位的第二年,改年號為大業,開始著手開鑿大運河
    也正因為這一方略,隋文帝死後才會國庫充盈,給隋煬帝留下一大筆積蓄。隋煬帝則一改父親消極的方針,在各個方面都採取了大的動作。他即位當年,就命人修繕疏通了國都長安至洛陽附近的水路,其目的並非只是恢復這段水路,而是欲將全國大河流南北貫通構建一個龐大的水路網,這只是那項大計劃的序幕。隋煬帝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大業,開始著手開鑿大運河。
  • 封建時代的皇帝隋煬帝:荒淫無度揮霍糜費,四處巡遊賞玩勞民傷財
    隋煬帝之所以毫無顧忌地揮霍糜費、盡情享受,說到底,就是專制主義政和封建時代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和不受監控的絕對自由所造成的必然結果。在隋場帝窮奢極欲的享受中,有幾件大事是十分突出的。首先,隋煬帝剛繼皇位,就厭棄陳舊鄙陋、規模狹小的長安宮殿,新建洛陽宮殿。《貞觀政要》記載,洛陽宮內的乾元殿富麗堂皇。修建乾元殿所需的名貴木材都出自江西豫章的深山老林。
  • 隋煬帝:為何要巡狩?窮奢極侈只是表象,鞏固隋朝政權才是目的
    隋煬帝楊廣示意畫像插圖隋煬帝楊廣巡狩次數頻繁且排場極大據《隋書》的不完全統計,從大業元年(605年)一直截至到大業十四年(618年),在隋煬帝楊廣執政的十三年時間裡,其總共西巡一次、南巡三次、北巡四次,如若再把隋煬帝的「三徵高句麗」也算上,也就相當於在隋煬帝執政時期,
  • 隋煬帝被困雁門,義成公主和李世民奇招妙計解圍,楊廣論功賴了帳
    隋朝大臣銀青光祿大丈裴矩,憂慮始畢可汗為患,向隋煬帝建議,欲以宗女嫁其弟叱吉設,拜為南面可汗,以分散其勢力;始畢可汗寵臣史蜀胡悉善用計謀,裴矩又以作買賣為名,騙始畢可汗的寵臣史蜀胡悉到馬邑將其殺死。始畢可汗得知,怒不可遏,發誓要進行報復,終於他等來一個千載難逢的時機。大業十四年(公元615年)八月,隋煬帝楊廣照舊乘著鑾駕,帶著儀仗,浩浩蕩蕩地前往塞北巡遊。
  • 隋煬帝在治國和生活上被人詬病,但在文學上有所建樹?
    作者:趙心放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年號「大業」,其在位十四年,最後死於部將之手。「煬」是唐朝給予楊廣的諡號。《諡法》載: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為煬。哎,不僅僅是低評,完全是百分百的惡評哦!千百年來,在歷代世人的眼中,隋煬帝是商紂類的暴君人物。
  • 隋朝歷史:隋煬帝——獨夫授首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隋朝歷史:隋煬帝——獨夫授首。楊廣建東都、開運河、築長城,加上連年大規模巡遊,無休止的勞役和越來越重的賦稅,已經把百姓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楊廣驕奢淫逸的心理卻越來越重。為了炫耀武功,從大業八年(公元612年)開始,他又三次發動侵略高麗的戰爭,給人民帶來更加深重的苦難。第一次進攻高麗,出兵一百多萬,號稱二百萬,由他親自節度。因為遭到高麗軍民奮勇抵抗,隋軍潰退,全軍覆沒,前鋒逃回國內的殘兵,只剩下兩千七百人。
  • 聰明絕頂,雄心壯志的隋煬帝為什麼最後只能掩耳盜鈴
    隋煬帝曾經說過,他不喜歡大臣納諫,覺得他們是沒事找事,他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但凡有大臣敢拿劍,隋煬帝的處理方法也非常簡單:全部殺光。這種做法其實就是掩耳盜鈴,遇到我不想看,不想聽的事情就蒙上眼睛,捂住耳朵。
  • 揭秘隋煬帝殺「二李」,為何漏過了李淵,神漢預言背後有故事
    該到李渾兌現諾言了,讓宇文述神奇的是,他發現李渾真的「渾」,居然蠻橫地給遠期支票附加了個兩年有效期,第三年直接把宇文述轟出了大門。宇文述氣得七竅生煙,有一次酒喝多了,他跟朋友說:李金才(李渾的字號)敢耍我,我到死都不會放過他!話傳到李渾耳朵裡,這傢伙不想著修復關係,而是緊捂錢袋子,跟大舅哥分道揚鑣。
  • 隋煬帝的功績堪比秦皇漢武,卻因急功近利,成為亡國之君
    只不過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其實都並非親自完成統一大業,而是由前朝率先終結了四分五裂的時代。漢唐所顛覆的的朝代,也有著令人驚異的相似遭遇。一是世界上第一個封建王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結束了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的局面。另一個是終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御外族於外,吞併諸朝的隋朝。
  • 隋煬帝本可名垂青史,但他做錯兩件事,導致身敗名裂
    還比如當代歷史學家胡戟認為,在在中國從門閥貴族政治向科舉官僚政治轉化過程中,宇文泰、宇文邕、楊堅、楊廣、李世民、武則天六人都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但「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遠的是隋煬帝和武則天,可這兩位在歷史上卻是髒水被潑得最多的」。還比如史學家費正清認為「在隋文帝和隋煬帝的統治下,中國又迎來了第二個輝煌的的帝國時期。
  • 新新青年:隋煬帝的自述——我是王,我從未後悔!
    是的,我要把江山照看好,我要完成父親的大業,掃除四夷,威服四海,於是我定年號「大業」。講真,皇帝真的不好當。北方突厥時而犯邊,南方被徵服之地仍不穩定,朝內大貴族控制朝政,我該如何是好?是的我要祭出我的對策。
  • 隋煬帝和唐玄宗也是明帝?
    東晉王朝自建立以來,政局一直不穩定,對外連年徵戰,對內矛盾尖銳,晉明帝雖然在位只有三年,但他以出色的治國能力,穩定了東晉王朝的局勢。晉明帝死後廟號「肅祖」,諡號「明皇帝」。四、後趙明帝石勒石勒是十六國時期後趙開國皇帝,出身北方部落首領家庭,早年是前趙光文帝劉淵手下猛將,後來起兵叛亂,登基稱帝建立後趙,是為後趙明帝。
  • 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
    提要: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因而會帶來明顯降雨並容易出現秋雨連綿不絕的情況,使得農作物後期生長和秋收工作受影響而不利於今年收成,為此在民間會有「八月打雷墓門開」、「八月打雷,遍地是賊」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