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車為什麼到了中國就水土不服?——盛名之下,必有負累

2020-12-17 汽車一客棧

「德系車毛病多!」坦誠講,這個問題真的蠻很有意思,是什麼時候產生這種說法我們無從考證了,但德系車油耗高、維修繁瑣、故障頻發的問題已然存在。這個說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面,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總結一下幾點:

首先,我想說每輛車都不是完美的,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車亦如此。如同日系車節能經濟性價高但安全性能不足(本田、豐田、日產)、美系車有空間馬力強勁卻耗油重,做工粗獷(福特、別克、雪佛蘭)、法系車質量好技術老舊弊病難除(雪鐵龍、標誌)一樣,德系車具有注重品質、安全係數高、技術前沿、底盤紮實等優勢一樣,同樣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油耗、故障和維修。當然接下來小編會詳細展開為什麼盛名下的德系車到了中國市場就被貼上這些標籤~

德系車外觀展示
德系車商標

問題一、故障率高且頻發

德系車一直以來秉承的是重視科技,追求的是以人為本下的科技創新,因此產品以及設計需要估計考慮的方面成倍提升,整體設計就變得過於複雜,其實各位看客老爺也明白一個道理,越是先進的玩意兒損壞率是指數是上升的。打個比方,越南戰爭時美軍投入戰場普遍使用的武器是什麼?——AK47。沒錯!結構非常簡單、堅實耐用、故障率極低。所以說,德系車追求高新技術確實存在一定的故障率風險。再舉個例子,德系車在全面開展啟停功能普及之時,整個汽車行業還沒一家採用該功能。同樣德系搭載全面渦輪技術時,據了解當時除了lan evo等性能車系,基本上沒一家用,因此德系車一家獨大,長青不衰。

問題二、高油耗經濟性差

德系傳承的是一種工匠精神,但有時候工匠精神也是一把雙刃之劍,比如各機型普遍存在燒機油的問題,這也是匠心理念產生的複雜設計導致的,說白了其實就是單純追求全方位的完美,而沒有考慮實操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小編喜歡舉例子,這樣講的明白些,如:德國二戰中大名鼎鼎的的虎式坦克,簡直就是無堅不摧的霸主,幹其他坦克在就跟碾死一隻螞蟻差不多。這麼厲害為什麼數量極少呢?因為太完美,太要求工藝,設計太複雜了,導致各項成本、維修和製作工期全面延長,戰爭中時間可是要命的事兒,所以只能出那麼幾輛,嚇唬一下嘍!這方面的最具代表性例子就是大眾Dsg變速箱,換擋快的離譜,但毛病也多的離譜!

問題三、耐用性差強人意

德國車的耐用度確實不能算「優秀」,跟日系比較,那得叫「巴巴」,但這個也要正反兩個方面講,同樣的兩系對比的話,跑10年跑個30萬公裡,德國車的雨刮器、密封條等易損件可能全部老化,但若是把這些件都換新,德系車絕對能當好車用的,俗稱鋼筋鐵骨不松垮,倒驢不倒架。其他車系可能開10年表面基本上看不出問題,甚至連生鏽的地兒都不好找,但真要是開起來,你自己都不放心,感覺要散架。

好了,綜上所述,僅僅是小編一家之言,國產車沒有分析,實為可惜~各位看官老爺們!你們是怎麼看待的呢?你們的車是什麼品牌?車齡多少年了有何感觸可以一起分享一下。

相關焦點

  • 一到國內市場,德系車就燒機油,是「水土不服」?
    在國內汽車市場中,德系車是最有影響力的車系, 畢竟,開放市場後,德系車率先進入國內,所以無論是桑塔納、捷克這樣的私家車,還是BBA這樣的幾個品牌,都非常有知名度, 另外,在大家的印象中,德系車結實安全,高速也特別平穩,非常放心, 一到國內市場,德系車就燒機油,「水土不服」嗎?
  • 德國格德寶工程師揭秘,德系車為什麼在中國燒機油?
    德國發動機設計的汽缸壁通常採用的是網狀紋,目的就是讓機油滯留在紋路裡,對活塞運動提供潤滑充分保障,活塞和汽缸壁之間有一個間隙,一般發動機設計強化的程度越高,這個間隙就留得越大。渦輪增壓發動機,渦輪增壓器帶來動力提升的同時,也會導致發動機的溫度升高,如果「機油高溫粘度不夠」就會產生蒸汽並通過曲軸箱強制通風閥吸到燃燒室進行燃燒。
  • 為什麼日系車有密封條,德系車卻不用?是德系車偷工減料嗎?
    也有的車主非常喜歡德系車,因為德系車比較穩定,而且品質也足夠保障,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家也會拿德系車與日系車做比較,比如日系車上都有密封條,可是大眾汽車上卻沒有密封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德系車在密封條上都會偷工減料嗎?
  • 德系車為什麼在中國如此受歡迎?單單這一點,很多車企都做不到
    在國內,說起高端汽車品牌,大多數的人首先就會想到德系車,很多有錢人在買車的時候都會選擇買奔馳、寶馬、奧迪,都會覺得這些車比較高貴,也成為了身份地位的象徵,即使在低端市場,國內最受歡迎的就是大眾,而大眾也是德系車,也有很多車主都會覺得買德系車特別的有面子,德系車在中國市場上的影響是非常的大,德系車為什麼在中國如此受歡迎?
  • 河洛典故:盛名之下 其實難副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意思是說,很有名望的人,其才德很難與他的名望相符。這個典故與東漢名臣黃瓊有關,出自《後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意思是說,很有名望的人,其才德很難與他的名望相符。這個典故與東漢名臣黃瓊有關,出自《後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為什麼很多人都建議買日系車?它真的比德系車好嗎?看完就明白了
    為什麼很多人都建議買日系車?它真的比德系車好嗎?看完就明白了我自己經手了不少的購車案例,目前預算最低5萬,最高40萬,主要都集中在10~20萬這個價格區間。其實對日系的偏好不只限於,大家用錢包投票的時候,也是很理智的,你看喊著堅決不買日本車的人那麼多,到了自己花錢的時候,他們也要貨比三家的,所以才會有2017年7月的銷售數據中,合資品牌前五名中,本田,豐田,日產分列第2到4位的結果。第一是大眾,第五是別克。
  • 德系車一到中國普遍都燒機油,為何在歐洲很少見?終於知道原因了
    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各種汽車品牌層出不窮,現在國內的汽車大致可以分為德系車、日系車、法系車、國產車等車型,其中德系車的質量在廣大消費者中是有口皆碑的,不過,雖然德系車的質量廣受好評,消費者的認可度也很高,但是也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燒油嚴重,但是德系車的製造技術也不得不讓人稱讚
  • 德系車有什麼優勢?它真的比國產車好嗎?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
    德系車有以下優勢:01 品牌影響力大德系車有眾多的國際品牌,奔馳、寶馬、奧迪、大眾,這些品牌在國際上都享有盛譽。特別在中國,這幾個品牌的銷量已經佔了乘用車的總銷量的一半多。可見,德系車的品牌影響力有多麼巨大。02 德系品質深入人心德國人做事細緻、嚴謹,具有工匠精神,做出來的產品品質非常好。小到不鏽鋼具刀具、家用器具,大到汽車飛機,德國的工藝品質都是享譽世界的。在中國進入比較早的是大眾汽車,早期推出來的是桑塔納、捷達車型,憑藉著皮實耐用品質,幾十年如一日,在市場上保持著競爭力。
  • 廣東人喜歡日系車,北方人喜歡德系車,深層次原因令人詫異!
    中國汽車市場逐漸出現了兩極分化,以廣東為代表的南方人喜歡日系車,而德系車則稱霸了整個北方汽車市場,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難道是中國南/北方人性格差異顯著?德系車、日系車的質量真的是由於韓系車、美系車、法系車?都不是!
  • 德系車有BBA,日系車有豪華三劍客,那韓系車有什麼?
    很多車系都有豪華品牌,比如說德系BBA,日系豪華三劍客——豐田雷克薩斯,本田謳歌,日產英菲尼迪,美系則有凱迪拉克和林肯,而韓系車則有些寒酸,起亞和現代似乎只生產主流家用車。事實上,現代起亞是世界第五大車企,整體實力非常強大,旗下豪華車也早已問世。
  • 法蘭克福車展德系車企瘋狂秀新能源肌肉,中國新能源拿什麼來抗?
    在這場被譽為汽車工業的「奧運會」上,德系車企在自己的家門口將法蘭克福車展活脫脫的變成了一場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秀肌肉大賽」。但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9年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6.9%,出現了最近兩年來首次負增長。8月份,中國新能源市場銷量也並未好轉,共售出新車8.5萬輛,比去年同期下滑15.8%。
  • 寧買德系車不買日系車,車主:開過告訴你就知道為什麼!
    德系車和日系車在我們國內的合資車市場有著很高的地位,兩者多年來一直在與「你和我活著」作鬥爭, 奔馳、寶馬、奧迪這些被國內消費者認可的豪華汽車都是德國品牌,所以德系車在大部分消費者心中增加了光環, 但是,日系車在高品質、高性價比、低油耗方面似乎更出色, 結果,購買a級入門轎車的人,選擇車很樸素也很合理
  • 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韓系車、法系車,分別都有哪些優缺點?
    這幾個車系可以說各有特點,今天我們分別來看一看!德系車代表品牌有大眾、斯柯達、奧迪、奔馳、寶馬等,德系車最大的特點就是機械素質高、行駛穩定性好、底盤紮實平穩、行車質感佳。不過隨著多年的發展,如今美系車在保證動力的同時,油耗已大幅下降,但小毛病確實還或多或少存在。美系是近幾年優惠力度最大的合資品牌,從普通品牌別克、雪佛蘭到豪華品牌凱迪拉克,營銷手段都出奇一致——通過「打骨折」促銷,來獲取市場份額!這樣做的效果很明顯,但保值率也隨之下降。
  • 你知道嗎,德系車都是在哪裡生產的?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德系車,小編認為,喜歡德系車只看重一點,那就是高速的穩定性,那種穩定性是德系的傳統強項。另外還有言論說南方人喜歡日系車,北方喜歡德系車,不過這都是說說啦。我們先來看大眾吧,大眾已經進入國內二十多年,如今也形成南北大眾之分,北大眾全稱為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大眾主要在長春、成都和佛山有三大基地,擁有轎車一到四廠、發動機傳動器廠、成都發動機廠以及衝壓中心等七大專業生產廠。而且一汽大眾仍有工廠正在建設當中。本來大眾就不夠賣的,如果全面四大基地建成能將從目前的160萬的年產量可提升至300萬輛。
  • 德系車都用雷射焊接,為什麼日系車還在用密封條?不是因為技術
    除了合資車與國產車,合資車中也分為兩派,那就是德系與日系。合資車中基本就是德系日系佔據話題榜,而其他車系沒有多少存在感。既然經常被用來比較,德系與日系自然是有很多地方不相同,而且給車主帶來的感覺也不一樣,比如德系車採用雷射焊接,車頂看上去光滑一片,而日系車卻依舊在使用密封條。
  • 德系車真是老大麼?那日系,美系,法系,韓系,國產誰又是老二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就是在等紅綠燈的時候,掃視一下周邊的車,總能看到好幾輛大眾車,甚至有一次我坐大巴車,又堵車,大巴車視野好,一眼望過去,大眾車的的數量完全可以佔到一定比例。從銷量上看,第一比第二不是多一點兩點,簡直是快翻了一倍。大眾車為什麼會賣的如此之多。這不光和大眾車的技術質量有關,還和中國人的消費心理有關。
  • 法系車的問題,僅僅是在國內市場水土不服嗎?
    距離菲亞特克萊斯勒FCA集團和標緻雪鐵龍PSA集團合併已經有一段時間,而且PSA還準備將法系車重返美國市場,時間節點定在2023年,這也讓很多美國消費者感到興奮不已,畢竟上一次法系車出現在美國市場,還要追溯到1991年。
  • 日系車比德系車使用機油少嗎
    【太平洋汽車網】日系車比德系車使用機油少。德系車由於 汽缸壁吸附的機油量多,導致在燃燒時 汽缸壁上留存的機油更多地被燃燒帶走,造成機油消耗更多,尤其是發動機低轉速時機油消耗會更大;日系車的 汽缸壁則是光滑的表面,不會有過多的機油殘留。加上 汽缸密封性較好,工作溫度正常,所以燒機油現象相對較少。
  • 為什麼都說日系車的耐用性比德系車要好呢?
    關於德國車和日本車的爭論一直存在著,焦點只是日本制的車皮薄餡大質量不好,安全係數不高,一撞擊就碎,德系車燒機油,經常維修等等,那真的是這樣嗎?可以證明,上高速的話德國車比較好,因為德國系的車的底盤調校比較好,最主要的還是風阻係數的設計,以及整體的底盤懸架的調校。
  • 為什麼德系車普遍燒機油,而日系車開20年都不燒?維修工這麼說!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在國內的汽車圈中,有不少人都習慣於基於汽車品牌所屬的國別來對它們進行分類,比如說德系車、美系車、日系車等等這樣,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這些同系車之間正還有不少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