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有助於減少體內的慢性炎症,認知行為治療最佳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袁波 阿爾茨海默病

一項對50多個臨床試驗的綜述發現,心理和行為療法可以作為減少體內致病炎症的有效非藥物療法。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雜誌》(JAMA Psychiatry)上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在增強免疫系統方面優於其他心理療法。

這項新研究的資深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壓力評估與研究實驗室主任George Slavich博士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和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的兩位同事研究了通常用於治療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幹預措施是否也可能促進與身體健康相關的生物過程。

他們檢查了56項隨機臨床試驗的結果,這些試驗涉及超過4000人,在這些試驗中,接受心理治療幹預的參與者也接受了免疫評估。研究人員分析了所接受的心理治療的持續時間和類型,包括小組治療還是非小組治療,以及治療是如何影響各種炎症標誌物和身體其他免疫系統過程的。

研究於6月3日發表在《JAMA Psychiatry》雜誌上

Slavich說:「人們首先會選擇服用藥物來治療慢性炎症,但藥物可能很貴,有時還會有副作用。在這篇綜述中,我們想知道心理治療是否也會影響免疫系統,如果是的話,哪種治療在長期內有最有益的效果。」

Slavich和他的同事比較了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這些試驗研究了幾種幹預措施的效果,包括CBT,CBT加藥物,悲傷和喪親支持,兩種或多種心理治療的組合以及心理教育等。

「這似乎是精神凌駕於物質之上的一個例子,」Slavich說,「像CBT這樣的心理療法可以改變我們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而改變這些認知反過來也會影響我們的生理。這項研究的結果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觀點,並表明心理療法可能是一種有效且相對負擔得起的策略,可以降低個人罹患包括炎症在內的慢性疾病的風險。」

George M. Slavich PhD

為了更好地了解身體對慢性炎症非藥物治療的反應,研究人員觀察了臨床試驗的幾個免疫結果。在這些結果中,促炎性細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在心理治療尤其是CBT中受影響最大。這些細胞因子是值得注意的,因為它們幫助免疫系統癒合身體創傷和抵抗感染。但是如果它們持續升高,就會導致慢性炎症,增加患心臟病、癌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等身體疾病的風險,以及精神健康問題,如焦慮症、抑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精神分裂症、自殘和自殺。

Slavich說:「有很多人更願意使用非藥物幹預來改善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在某些情況下,因為醫療原因他們不能服用某些藥物,另一種情況是他們需要的藥物太貴。還有一些人更喜歡採用更全面的方法來改善健康狀況。」

Slavich說,這些發現為心理療法在這方面的幫助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他說:「在我們檢查的所有幹預措施中,CBT是減少炎症最有效的,其次是多種或綜合幹預。此外,我們發現CBT對免疫系統的好處在治療後至少持續6個月。因此,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經過充分測試的、非藥物幹預的方法來改善與免疫相關的健康,CBT可能是你最好的選擇。」

認知行為治療(英語: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 CBT)是一種心理治療的取向、一種談話治療,以目標導向與系統化的程序,解決喪失功能的情緒、行為與認知問題。不同的治療方式,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以及其他依照基本的行為和認知研究組合而成的療法,都可以稱為「認知行為治療」。CBT一種心理社交幹涉療法,在應對精神病患者中是應用最廣泛的基於證據治療原則的方法。CBT聚焦於開發個人的應對機制,在面對解決當前問題和改變認知(例如觀點,信仰,態度)中無用的模式,行為,和情感調節。其起源於治療重性抑鬱障礙,現在用於多種精神健康問題。

——維基百科

參考文獻

Sour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Los Angeles Health Sciences

Psychological therapy helps reduce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body

Reference:

Shields GS, Spahr CM, Slavich GM.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and Immune System Fun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JAMA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June 03, 2020.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0.0431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上的醫療信息僅作為信息資源提供與分享,不用於或依賴於任何診斷或治療目的。此信息不應替代專業診斷或治療。在做出任何醫療決定或有關特定醫療狀況的指導之前,請諮詢你的醫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心理短片丨什麼是認知行為治療(CBT)?
    ·經驗迴避的後果(2)案例實操·一例諮詢案例·行為實驗、行為激活,減少迴避(3)作業·一次行為的探險,做一件和平時的慣用行為不一樣的行為,看看發生了什麼改變?5、愛恨相交的語言——融合&解離(1)基本理論·認知融合的困境,什麼是認知融合?常見的表現有什麼?
  • 心理諮詢師用認知行為治療技術,建立來訪者的案例概念化
    如何建立案例的概念化,建立概念化是心理諮詢師的一個基本功能,也是區別專業心理諮詢師和業餘心理諮詢師幫助來訪者的差別。幫助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提供幫助,比如安慰、傾聽等。但是專業心理諮詢師會用專業的治療理論形成一個對來訪者問題的理解,從而形成案例的概念化。
  • Human Reproduction:認知行為療法與藝術治療結合治療不孕
    這可能是由於男性或女性的因素,每一個都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案。藝術治療會使夫妻面臨許多心理壓力。因此,最近ESHRE心理學和諮詢指南發展小組建議在不孕症治療期間提供心理社會支持作為輔助治療。 不孕症的定義是在12個月的無保護的常規性交後仍未實現臨床妊娠。這可能是由於男性或女性的因素,每一個都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案。
  • 國際大師課 | 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OCD)
    此次課程源發於中國心理學會在國內長期推廣、王建平老師授課的《認知行為治療(CBT)連續培訓項目》,是在CBT大框架下,為學員提供的一次針對性更強、更加系統深入的學習內容。強迫行為是指為了減少強迫思維引起的痛苦而實施的重複行為,例如過度地洗手、檢查爐灶門鎖或過多地向他人(如,精神領袖)尋求確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強迫症是發達國家中造成功能受損的十大原因之一。
  • 帶你走進認知行為治療
    沙龍在中醫科主任醫師郭曉娟幽默的主持中開場,心理科副主任醫師蘇豔麗就認知行為治療(CBT)個案概念化問題,為全院名青年醫師開展了題為「認知地圖:個案概念化」的講座。此外,蘇豔麗副主任用典型案例具體講解了行為功能的宏觀和微觀分析、認知概念化、核心信念、中間信念和行為策略、治療目標的設置。
  • 4月開課|你值得成為牛轟轟的認知行為治療師 (認知行為治療系統培訓第二季)
    ✔目前中國大陸獲得ACBT認證的認知行為治療師,包括楊發輝老師在內,只有三位!✔而認知行為治療培訓師(督導師)只有一位,就他!!✔他的資質是由世界認知行為治療之父貝克親筆籤名認證!!!・應用心理學心理分析方向博士・專家諮詢師、中國首位國際認證認知行為治療師和培訓師(督導師)・認知行為治療學院(美)(ACBT)認證認知行為治療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師專委會常委兼副秘書長・中英(牛津大學)認知行為治療培訓項目中方督導師・持續12年至今,跟隨現任世界認知行為治療聯盟主席Keith.Dobson教授每兩周一次的一對一親自系統督導
  • Nat Med:有效控制慢性炎症或有望治療多種人類疾病
    2019年12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22家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對嚴重慢性炎症進行早期診斷、預防和治療或能有效降低人群患慢性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
  • 焦慮症患者都需要做認知行為治療嗎?
    「吃藥後還需要進行行為認知治療來糾正認知,才能真正治癒,保證不復發」。這句話是用來騙人的,不管說這句話的人,是營銷號、精神科醫生,還是網絡大神,目的都一樣,想要你掏錢。正確的說法如下:「因心理認知問題誘發的焦慮症,吃藥治療到神經系統基本恢復正常運行後,建議同時進行行為認知治療,以鞏固藥物的療效,加快痊癒的速度,並可減少痊癒後復發的機率。」
  • 認知行為治療第三次之後的會談結構丨心理筆記
    認知行為治療的第三次會談與第二次模式相同。依照問題和目標持續相同的模式內容。治療會談中的轉換。在往後的會談,治療師會逐漸增加個案的責任。不斷提醒個案治療中的角色分配,若個案不願負責任,要討論不願意負責任這個自動化想法是什麼。從自動化思考轉移到自動化思考與潛在信念並重。
  • 什麼是心理治療?
    類型心理治療有多種方式和方法:行為療法行為療法幫助患者理解行為的改變如何導致他們的感受發生變化認知療法可以幫助治療諸如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認知行為療法CBT(CBT)將認知和行為治療結合起來,處理思想和行為。
  • 認知行為治療師系統培訓項目 招生簡章
    認知行為療法又叫CBT,由A.T.Beck在60年代發展出的一種有結構、短程、認知取向的心理治療方法,它的主要著眼點,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認知問題上,通過改變患者對己、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心理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學CBT?
  • 藥物治療VS心理治療,看看大數據怎麼說——世界衛生日
    ,衍生出各種流派和方法,除了廣為人知的認知行為療法外,其他心理治療方法,如精神分析、系統家庭治療、人際關係治療等均在抑鬱症患者中應用。因為流派眾多,本文以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療法作為例子(本文提到的所有治療方法僅為舉例,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治療方式)。 認知行為療法(CBT)是Beck於20世紀60年代發展出的一種結構化心理治療方法,經實證檢驗在對抑鬱症, 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療方面有明顯效果。這也是治療抑鬱症被使用最多的心理療法。
  • 楊發輝丨如何成為靠譜的認知行為治療師
    學習認知行為療法,成為認知行為取向的心理諮詢師。據對北京心理諮詢市場的調研顯示,北京62.6%的諮詢師為認知行為取向,認知行為療法以它的短程、高效深受諮詢師和來訪者的認可。但是認知行為療法易學難精。督導!!!督導!!!還是督導!!!
  • 雙相情感障的心理治療
    許多雙相障礙患者希望通過尋求心理治療來改善自己的症狀。那麼,雙相障礙可以用心理治療嗎?療效怎麼樣? 其實,在急性抑鬱期和維持期,聯合心理教育、認知行為治療、人際社會節奏療法等心理治療均可以有效降低雙相障礙患者疾病復發率、減少住院次數和藥物使用量,可以穩定情緒、增強社會功能和治療依從性。
  • 認知治療培訓班招生
    > 國際上80%以上的心理諮詢師必須掌握的心理學流派   ----CBT認知行為治療一、學習理由:1. 認知行為治療的評估、案例概念化及治療的基本要素 3. 2、講師受訓經歷:2009年開始學習並用運用認知行為治療技術,2009年參加香港大學碩士研究生家庭治療師吳劍媚認知行為治療培訓班,開始接觸並運用認知行為治療。2010年創辦一米陽光心理諮詢工作坊。2011至2014年參加北大六院叢中教授精神分析連續培訓,並接受個案督導。2016至2017年完成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陳福國教授認知行為療法全部相關課程。
  • 盆腔炎最佳治療方法 盆腔炎如何治療
    患上盆腔炎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呢?盆腔炎的症狀表現是什麼以及盆腔炎的危害有哪些。一起了解一下。盆腔炎最佳治療方法1.藥物治療急性盆腔炎主要用這種方法醫治,可通過靜脈滴液、口服藥物和肌肉注射等多種方式實現。
  • 九江市第五人民醫院開展「青少年抑鬱」門診團體認知行為治療項目
    目前藥物治療可修正患者身體已出現的神經遞質功能紊亂,認知行為治療(CBT)則可通過改變個人非適應性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來減少失調情緒和行為,從而改善疾病,是國際上公認的抑鬱症首選心理治療方法。因此藥物合併心理治療的模式能幫助患者有效預防疾病復發,改善其生活質量。項目特色:組建專家團隊,從門診評估、藥物幹預、心理治療、家庭康復、門診隨訪等提供全流程服務。
  • 團體心理治療
    ,其中一名或多名治療師通常與5-10名患者會面,以治療精神障礙,改善特定症狀,教授特定行為技能,或增強心理健康。其他理論包括心理動力學、自我心理學、客體關係、以人為中心、行為、人本主義、存在主義、群體作為一個整體或系統、交互分析和格式塔。每個治療小組都是一個獨特而複雜的人際舞臺。與只有一個患者治療師二元關係的個體治療相比,群體有許多關係系統:多患者治療師和患者患者二元關係、三元關係、亞群體、群體治療師和群體整體。
  • 5種有助於輔助治療,抑鬱症的健康零食,讓我們遠離心理疾病!
    5種有助於治療抑鬱症的健康零食 你知道改變你的飲食可以幫助你治療抑鬱症嗎?在一天中添加更多健康零食會改善你的心情。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向你展示幾種可以幫助你治療抑鬱症的健康零食。
  • 抑鬱症的最佳治療方法
    說到抑鬱症,其實患有抑鬱症的人是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點的,一般他們都容易多思多慮,容易悲觀憂鬱。可是每個人背後引起這些表現的經歷和原因卻各不相同,有自己的個性化特點,所以對於抑鬱症的治療一定是一個綜合治療,但是卻要有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整體來講綜合治療主要從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來共同考量。1.生物治療包括藥物治療,這個是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