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看到餐桌上放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鮮湯,會不會讓你一身的疲憊感都散去,尤其在冬春季,湯既能驅寒,又能增加食慾。
煲湯往往選擇富含蛋白質的新鮮食材,最好用畜類骨頭。
做法為:原材料洗淨入鍋,一次性加足冷水先,用旺火煮沸,再調小火煮20分鐘,撇去浮沫,加姜蒜等調料,待水再沸後用文火慢熬,使原料裡的蛋白質充分溶解,湯色呈乳白狀,冷卻後可凝固便為好湯了。可怎樣才能使湯鮮味美呢?
煲一碗好湯要注意些什麼呢?
用心選材,新鮮原生態好的食材是熬好鮮湯的關鍵。為了保證湯品的口感,必須選新鮮、無異味、少血汙的新鮮食材,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排骨、魚類等。這類食材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也是鮮湯的重要來源。
但是新鮮並不特定「肉吃鮮殺魚吃跳」。而是指畜類處理後較短時間內,此時肉質中的各種酶使蛋白質等充分溶解,可易於人體吸收,營養豐富且口感極佳。
炊具很重要 熬鮮湯效果最佳的還是傳統瓦罐。瓦罐經高溫燒制而成,具有通氣性好、傳熱穩定、保溫效果好等優點。熬湯過程中,瓦罐將熱能均勻的傳遞給食材,而恆溫的環境,有利於食物與水分子互相滲透,從而讓鮮美的口感得到更好的提升。火候要掌握得當 熬湯的訣竅在於旺火煮沸,小火慢煨。這樣才能更好的釋放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讓熬出的湯品更為鮮美。文火慢煨,讓營養物質充分溶解,此時湯色清澈且口感濃醇。
注加水的方式一般加水量是熬湯食材的3倍,且食材與水皆從冷水狀態共同受熱。不宜用熱水來熬湯,若開水與肉同煮,肉類外層的蛋白質馬上凝固,導致裡層的蛋白質不能充分釋放到湯裡。還有一點,切記不可在熬湯的中途往鍋裡加入涼水,原湯的口感便會被破壞,鮮美不足,湯色也不顯清澈。
調味品重要嗎? 熬湯時宜最後放鹽,鹽分有很強的滲透作用,使得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質凝固,鮮味得不到釋放。若想在湯中放入蔬菜,應現放現吃,以免破壞維生素C。湯中的調味品不宜過多,以免喧賓奪主,影響湯本來的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