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記錄:福州老城區三坊七巷,文脈昌盛,近現代名人璀璨若星河

2020-12-22 景致記錄

如果真有文曲星下凡,如果又碰巧聚集在了一處,那還真是盛況空前。這樣的巧合,原本只應該出現在小說之中。不過,在現實生活裡,還真出現了這樣的巧合。

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福州老城區三坊七巷5A級國家旅遊景區

三坊七巷,位於福州市南后街兩旁。從晉朝起,就有貴族、士大夫階層的人居住在這裡。

三坊就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

七巷就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南后街牌坊大街上,有好幾棵福建特有的大榕樹,枝幹極其粗壯。街道上,長條形的石板鋪地,乾淨整潔。

不用擔心會走錯路,每一條坊口、每一條巷口,都立著一個石刻牌樓。牌樓上標有每一座坊、每一條巷的名字。

第一坊是衣錦坊,歷朝歷代,福州在外面做過大官的人,衣錦還鄉之後,都喜歡居住在衣錦坊內。衣錦坊內,有一座水榭戲臺,始建於1573年,期間陸續增建,到清朝道光年間,面積已經達2000多平方米。

第二坊是文儒坊,小巷蜿蜒,依舊是青石板鋪路,灰白的牆壁,青色的脊瓦,朱紅色的大門。小巷內,細長的樹木拼命伸長枝椏,在高高的牆上探出頭來。

有一朱紅大門的匾額上,題寫著「六子科甲」。這裡是陳承裘的故居。陳承裘是鹹豐年間進士,他樂善好施,每逢過年,必定慷慨解囊幫助窮人。他家六個兒子都登上了科甲,具有「父子四進士,兄弟皆科甲」之稱。他的長子就是宣統皇帝的老師陳寶琛。

夕陽西下之時,文儒坊特別適合拍照,有不少人常常蹲在巷口打卡拍照。看那夕陽,又大又圓,射出刺目的光芒,形成了七彩光帶。人走進去,如同走進了光環裡,整個人都連帶著發光發亮起來。難怪這裡出人才呢。

第三坊中的光祿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改成了大道。明清時期,在光祿坊居住過的名人,有畫家、書法家、考古家、詩人等。近現代有小說翻譯家林紓、著名作家鬱達夫。

在古代,坊就是市民住家的地方。

三坊七巷中的七巷,如今只剩下五巷。

郎官巷,在南后街東側。郎官巷,窄窄的一條小巷,其名字由來,卻是因宋朝大臣劉濤,他的子孫數代都是郎官命名的。郎官,通俗地說就是翻譯家嚴復的故居,也在這小巷內。

塔巷的牌坊上,有一座小小的寶塔。塔巷越往裡走,巷子越窄。塔巷的五代閩時坊內,建有育王塔和塔院,這也是塔巷名字的由來。走進小巷,頭頂上有彩燈連著的油紙傘,每到夜晚,燈光閃爍之時,一定非常漂亮。白天從油傘下走過,悠然如夢恍若昨。

楊橋巷,是七巷中最北的一條巷。一條跨河的雙拋橋旁,有兩棵大榕樹,在空中枝葉相連。楊橋巷裡,有一處宅院,院落清雅別致。這座宅院裡,出了兩位名人。

冰心故居與林覺民故居是一處。林覺民在黃花崗起義光榮犧牲後,他的家裡人怕受到清政府迫害,就搬走了。房子賣給了冰心的祖父。冰心在這裡居住的時間並不長。巧的是,林覺民就是林徽因的叔叔。看來這兩位才女,還是有緣的啊。

這麼多名人聚集的三坊七巷,真是璀璨如星河!

有人說,只因這裡是風水寶地,所以才會人才輩出。其實不然,人才輩出,這跟這些家庭對教育的重視是分不開的。

相關焦點

  • 福州的三坊七巷,源自唐宋的古老街區
    到福州之前就聽說這是一座歷史名城,但對於福州作為歷史名城的內涵其實並不清楚,到福州後始知三坊七巷乃福州市歷史名城的重要標誌之一,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坊巷。福州三坊七巷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古代坊巷建築群的一部分,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故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 中國城市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築博物館,福州三坊七巷,是這三坊
    三坊七巷,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是我國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被譽為「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保護面積達四十公頃,位於福州市老城中心,是福州老城區經歷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極為珍貴,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三坊七巷:最美的古巷裡,藏著福州人最愜意的生活
    旅行中的那些愉悅和美好,常常如影隨形,不時在心底回味,不如索性記錄下來, 多年以後再翻讀,會不會歷久彌新?對於喜歡遊走於古街、古村、感受古老的文化氣息我來說,三街七巷也是我來了福州,最喜歡逗留的景點之一。在寫福州西湖公園的時候,就有讀者給我留言,問三坊七巷值得去嗎?
  • 尋味福州,三坊七巷究竟有什麼好逛的
    這些歷史文化名人在特定的情境中,真實地向我們走來,令人感受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的含義。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菸袋斜街,山西祁縣晉商老街,被譽為三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百年古街,千年巷陌,古風遺韻。歷史,在這裡濃縮和訴說,仿佛有了歷史的穿越感,更感到守望的艱巨與意義。
  • 福州三坊七巷入選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試點
    記者 葉義斌 攝 臺海網7月24日訊 據福州日報報導 記者23日從市商務局獲悉,商務部22日公布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入選。接下來,福州市將根據商務部高品位步行街建設要求,從四方面發力,高標準、高質量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著力將三坊七巷步行街打造成承載閩都文脈、匯集城市智慧、充滿生機活力的海西城市會客廳。
  • 福州三坊七巷景觀改造_2020年福州三坊七巷景觀改造資料下載_築龍...
    福州三坊七巷景觀改造專題為您提供福州三坊七巷景觀改造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福州三坊七巷景觀改造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82張 本資料為:[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保護與修複方案文本(街區改造)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保護與修複方案文本 1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保護與修複方案文本 2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保護與修複方案文本 3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保護與修複方案文本
  • 名人古屋老字號「三坊七巷」攬客有道
    坊內有200多座古建築 外地人到福州必看   「如何活化」成全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典範   歷史文化保護巡城記(三)   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覺民、冰心……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不約而同地聚集在福州市的三坊七巷,它是名副其實的「閩都名人聚居地」。   三坊七巷佔地約40公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組成。
  • 福州旅遊攻略:到福州旅遊除了三坊七巷,你還可以去這個地方
    這是林則徐紀念館,在三坊七巷的周圍交通方便,容易到達,館內分為了好幾個亭,各個亭子各有特色,御碑亭的北邊為樹德堂,裡面有林則徐坐像。樹德堂的西面為南北花廳,廳的西面有兩層的曲尺樓,原為林家子弟讀書的地方,樓前有草坪、魚池、假山、花木等。
  • 大美福州:這裡有古色古香的三坊七巷,還有鮮美可口的特色美食
    它的省會福州也正是小編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一個地方,福州有著榕城的的美譽,因近千年前福州這裡榕樹遍植大地,綠蔭滿城,所以也就有了榕城這個美譽。福州的名字其實是因為一句美句而改過來的,古時說福建「因州北有福山」,所以因此而得名。下面小編就帶您去了解一下這裡優美的風景和美味的小吃吧!
  • 福州三坊七巷,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歷史名人輩出之地
    提到福州的三坊七巷,首先有必要了解南后街,「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后街。客裡偷閒書市去,見多未見足開懷。」這是清末舉人王國瑞描述南后街的一首詩,詩中作者將南后街比為北京正陽門外琉璃廠,生動體現了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風貌。
  • 遊福州三坊七巷及於山
    福州位於福建省的東部、閩江下遊,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也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沿「烏山路」步行經過並參觀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紀念館,又稱林則徐祠堂、傑出的新聞工作者鄧拓故居後,到三坊七巷遊玩。
  • 參觀三坊七巷,傳承紅色精神
    2020年6月24日星期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赴福建省福州市調查隊前往福州三坊七巷進行歷史調研學習,在調研的同時進一步學習十九大精神,為使同學們深入的了解了福州的歷史名人以及中國在抗擊毒品方面做出的努力。
  • 福州行記·三坊七巷
    去福州的前一晚沒睡好,又得清早五點半出發去趕飛機,所以一路上都是迷迷瞪瞪的,在飛機和機場大巴上睡了一路,但是當我推著箱子轉過安泰河,走進三坊七巷路口的時候,瞬間就醒了:這才是真正的古城街道呀,這才我想去的那種坊市呀!
  • 福州三坊七巷,明清建築博物館,活的博物館
    福州三坊七巷,明清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這個從唐末五代開始形成的古老街區,就嵌在福州市最繁華的市中心,一千多年過去了,這裡儼然成為中國現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南后街是最熱鬧的一條街,百年老店同利肉燕、永和魚丸、木金肉丸等都在這條街,愛好美食的人們可千萬不能錯過。老街的古建築保留得很好,時間充裕的話一定要慢悠悠地在小巷子裡閒蕩穿梭一下,會時不時得有驚喜發現。
  • 福州三坊七巷中的「三坊」是石雕牌坊的意思嗎?
    在福州的三坊七巷的門口,大家可以看到屹立在那裡的很大的石雕牌坊,這個牌坊可以說是比較的好看,而且還透著一些些的古韻,說到這裡就要來說石雕牌坊的建築特點了,這個特點是包含了許多的方面的,但是在大致上還是可以分為三類的,但是在三類當中其實分的並不是那麼的分明,這三者之間是有著很好的聯繫的。
  • 福州「三坊七巷」,是哪三坊?哪七巷?很多海內外遊客都慕名而來
    福州的「三坊七巷」,保留了中國傳統民居的特色。民 國版《福建通志》的總纂、近代詩家《石遺室詩話》作者 陳衍就是住在「三坊七巷」中的「文儒坊三官堂」。他曾自吟一聯云:「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都位於「八一七北路」(舊稱「南街」)以西,南后街東西兩邊的一大片居民區,舊屬侯官縣的轄地。 所謂「三坊」,是指衣錦坊;、文儒坊和光祿坊;這三坊都位 於南后街的西面。衣錦坊:舊名通潮巷,因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 此,遂名「祿錦」。後又有裡人王益詳任江東提刑,始更名 「衣錦坊」。
  • 中國東南部港口城市福州,三坊七巷,值得你來觀光
    位於中國東南部港口城市福州的三坊七巷擁有數百年歷史的豪宅,相當於帝國時代的貝弗利山。三房七巷始建於唐朝(618-907),在明清(1368-1911)興盛之前,曾是這座城市最富裕的社區。今天,它是福州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
  • 上下杭為何能與三坊七巷媲美,兩者現在成為最能代表福州的網紅點
    那麼福州的三坊七巷則是一位氣宇軒昂而又鍾靈毓秀,滄桑裡帶著睿智,沉默裡帶著俊朗的英才。我無數次地走過雨中的江南小巷,悠悠,綿綿的愁緒蔓延,任你的油紙傘開出一朵朵相思花。而在午後的陽光下,燦爛,甚至有點熱。當你徜徉在福州市區一隅的三坊七巷,面對的是一段寧靜悠遠的歷史。
  • ...重點文物修繕_傳承歷史文脈 福州古厝新生_新聞頻道_福州新聞網
    改造後的鰲峰坊彰顯古城風貌。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文 池遠/攝 通訊員 彭輝  兩千多年來,鼓樓區「擁三山入懷中,撫二塔於膝下」,文物古蹟遍地,名人墨客流連。  地處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鼓樓區自覺肩負起傳承和保護文物古蹟、文化遺產的的使命與責任,在延續歷史文脈中推進城區高質量發展。  修繕提升 彰顯古城風貌  在福州開啟一場文化之旅,繞不開鼓樓。在這裡,三坊七巷、三山兩塔等地標濃縮了福州歲月更迭與文化精髓。
  • 福州三坊七巷英文指示牌出錯 故居翻譯少「R」
    「故居的翻譯應該是Former Residence,但是三坊七巷不少英文指示牌少了一個『r』,英文裡也沒有fomer這個單詞。三坊七巷是福州的旅遊名片,這樣的錯誤可不應該有。」昨日,記者在福州市12345政府公共服務平臺上看到了市民的這項投訴,實地查看後發現,三坊七巷內多個指示牌存在這樣的英文翻譯錯誤。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三坊七巷,根據市民的提醒,在與南后街交叉的宮巷,找到了一塊錯誤的指示牌。宮巷入口的牆壁上,掛著一塊名為「宮巷景點導覽圖」的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