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周坡糖廠舊址

2020-12-22 內江新聞網

 

內江糖業興盛紅火的時期,有八大國營糖廠,位於內江縣(現市中區)朝陽鎮的朝陽糖廠便是其中之一,而地處朝陽鎮周坡村的周坡糖廠則是朝陽糖廠的分廠。近日,筆者前往周坡糖廠舊址探訪。

在高速公路客運中心乘坐內江至擁共的客車,經永安鎮,過張家場,一個小時後到達周坡村。順著司機指的方向望去,在公路外的山坡下,有一個不大的院子,三排青瓦平房呈「凹」字形坐落在平壩上。一根二三十米高由青磚砌成的四角煙囪,醒目地矗立於右側平房盡頭。這個小小的院落就是周坡糖廠舊址。

院子大門緊閉,無法進入,只好在外繞著院子觀看。平房為磚石結構,外牆由青磚砌成。房子不算破敗,青瓦青磚的色調彰顯著它的年代。據了解,原周坡糖廠建於上世紀60年代。之所以選址於此,應該是考慮到蔗農運送甘蔗方便。據居住在廠旁的一位大媽講,當時,朝陽鎮大面積種植甘蔗,原周坡糖廠的生產原料均來自本地。那時,到了收甘蔗的季節,這裡很是熱鬧,絡繹不絕的蔗農用馬架扛著甘蔗送到廠裡。

院子周圍有田土、池塘和村落,還有一大片掛滿果實的柑橘林。白鷺、白鶺鴒、黑水雞等多種鳥兒,遊玩或棲息於房屋、煙囪之上和田野、池塘、樹林之間。順著院牆自然生長著幾簇甘蔗,仿佛在告訴人們:這個院子曾經與糖業有關。

路遇曾經在原周坡糖廠打零工的陳大爺,他告訴筆者,原周坡糖廠主要生產紅糖,當地甘蔗品質好,生產的紅糖品質也好,還出口國外。他嘆息說,糖廠後來垮了,熬糖的灶房也被拆了,看不到了。

本來,想進入院裡看看,但緊閉的大門讓筆者有些失望。據陳大爺說,現在這個院子被一個村民用來搞副業,養了一些兔子,老闆住在另一個地方,人不在時,都是大門緊閉。

中午,就在筆者準備離開的時候,趕巧遇上老闆回來。待筆者告知來意後,老闆開門,熱情地引筆者進到院內。院內非常安靜,只有狼狗的叫聲響起時,方感覺到它的生氣。院子差不多一個籃球場大小,中間栽一棵黃葛樹,時值冬季,黃葛樹葉子稀疏。院子兩側的平房裡養著兔子,院子裡還散養著一些雞,儼然成為一個養殖場。

凹形開口的一方砌有圍牆,這個位置以前應該是建有房子的,陳大爺說,這裡就是糖廠灶房。而院門左側正對缺口的那排房子,是糖廠以前堆放煤炭的房間。既然是糖廠,少不了甘蔗壓榨車間。據資料介紹,原周坡糖廠只有一臺日榨30噸的榨機,但是由於採用了單機復榨四次、滲水兩次的工藝,出糖率達到了13.6%,成為當時行業調研的對象(《甘蔗糖業》1975年06期《單機復榨提高出糖率》),可見,原周坡糖廠在當時是有點名氣的。榨機到底放置在哪裡呢?這裡是否還存在一些與製糖有關的痕跡?

筆者巡視一周,未發現有製糖機器設備及灶臺的影子,五十多年過去了,只有那根煙囪,還能讓人感受到曾經生產的氛圍。後來,筆者從原朝陽糖廠廠長馮九高處了解到,進門左邊的那排房屋,以前不僅堆放煤炭,還是廠辦公室所在,還有庫房和職工宿舍。進門右邊那排房屋,則是原料房,而原料房對面那排房屋就是榨房。據馮九高介紹,原糖廠灶房共有六口灶、六口大鍋,經過六道熬糖工序最終制出紅糖。由於土質原因,當地甘蔗含糖量高,製成的紅糖品質好,原周坡糖廠一度是四川省優質紅糖生產基地。

離開時,遠遠回望,原周坡糖廠那四合院,靜靜地匍匐在田野之上,當年的紅火景象只存在於當事人的記憶和遊人的想像中。周坡糖廠早已成為歷史,但內江紅糖作為一個品牌,生產依然在延續。如今,內江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文化旅遊業發展方興未艾,重塑「甜城」美名已成為內江人的普遍共識和努力目標,我們相信,「甜城」這個歷史悠久的名號會更加響亮!

相關焦點

  • 探訪廣東觀音閣62年歷史糖廠 黑糖出口日本30餘年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惠州12月11日電 題:探訪廣東觀音閣62年歷史糖廠 黑糖出口日本30餘年&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記者:康孝娟&nbsp&nbsp&nbsp
  • 探訪湘潭大學舊址王家山社區——我院社會調研團暑期三下鄉活動
    8月12日,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調研團在肖信華老師的帶領下赴湘潭大學舊址—王家山社區,進行調研。 本次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參觀舊址、了解湘潭大學建校歷史、與社區人員進行交流等內容。 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肖老師以及王昕偉博士在帶領實踐團參觀舊址時,詳細介紹了當時的歷史背景以及建築特色。從他們的講述中得知,1958年6月,湘潭大學在原湘江煤礦舊址上創建,同年8月,湘潭縣縣委毛禹居老人赴京向毛主席、黨中央匯報湘潭大學籌建情況,並請毛主席題寫校名。
  • 探訪世界首個日軍慰安所舊址「大一沙龍」
    中新社上海2月13日電 題:探訪世界首個日軍慰安所舊址「大一沙龍」  中新社記者 許婧  坐落在上海虹口東寶興路125弄的三棟小樓,是國際學術界認可的世界首個日軍慰安所舊址「大一沙龍」,這也是存在時間最長的侵華日軍「慰安所」。  與上海其他上了年紀的小樓相差無幾的是,它的外觀上並無特別之處。
  • 探訪教育舊址 緬懷救國先師
    上周末,省立文理學院(華南師範大學前身)舊址——連州東陂鎮西塘村陳氏宗祠內,來自廣州和佛山的孩子們向連州文史專家曹春生連續問了好幾個問題。關於抗戰,原先只見諸書本和影視,如今歷史就在眼前,激起了他們的求知慾。這是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品粵遊徑」研學營之南方報業小記者走進連州「烽火課堂」的活動現場。
  • 阿麗拉糖舍-糖廠改造的豔驚四座的大美酒店
    酒店位於陽朔縣灕江岸邊,由一所廢舊的糖廠改造而來,故取名「糖舍」。酒店投資人楊敬強是一個十足的旅行控,年輕時就喜歡週遊各地, 因此也喜歡上了體驗不同酒店的風格。在事業有成後也有想法在一些地方建立酒店或客棧。但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管理人員,因此一直未能如願。在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他從該糖廠的產權人那裡購下了這個舊址,避免了糖廠被拆掉的命運。
  • 王則柯:探訪國立中山大學舊址
    他們還要探訪曾經隱姓埋名的皇宋趙氏古村、南海翰林松塘村、開平碉樓,還將遊覽原教會學校嶺南大學古建築群,遊覽黃埔軍校舊址,拜謁康有為、孫中山、梁啓超故裡和學術大師陳寅恪故居。最後他們還會一起漫步海陵島十裡銀灘,回歸大海的懷抱,徹底放空自己……我提了一個意見,就是也要看看民國時期老中山大學「石牌新校」建築群,並且表示樂意義務導遊嶺南大學建築群和老中大精華建築。
  • 雲南雲縣糖廠新型防塵設備 "水土不服"成汙染源
    多年帶來幸福的糖廠為何突然成了汙染源?記者探訪得知,原因竟是糖廠今年2月剛花重金安裝的防塵設備。  尋因 糖廠新防塵設備不防塵  70多歲的李大爺是一位從幸福糖廠退休的老職工,他認為這裡煙塵大的原因之一是幸福糖廠正在進行技改擴建。「糖廠生產區的燃料多年來都是用甘蔗渣,進入這個榨季後,燃燒過的甘蔗渣怎麼就從煙囪上面的出煙口,與煙霧一起排放出來,掉落在地上。這是過去從來不曾見過的汙染現象。」
  • 全國糖廠產糖量排名出爐,廣西的糖廠無敵
    近日,中國糖業協會發布了2018/19年製糖期全國食糖產量集團及糖廠排名。在排名中,廣西的製糖集團及糖廠數量最多,全國食糖產量排行榜十強中(集團),廣西的企業佔了6個,而全國糖廠食糖產量排行榜中,前50強中,幾乎都是廣西的糖廠了。
  • 暨南大學辦公樓舊址等入選歷史建築(圖)
    暨南大學辦公樓舊址。資料圖片  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暨南大學辦公樓舊址、華南農業大學亞太地區桑蠶培訓中心、華僑糖廠舊址等80處建築進入了被入選為廣州市歷史建築推薦名單。7月1日上午,廣州陳建華市長主持召開了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和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2014年第一次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廣州市歷史建築(第二批)推薦名單》。
  • 南勝糖廠記憶
    到糖廠工作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都以是一糖人為豪!當然普通老百姓是無法企及的,那時人家都是內招的。        糖廠裡面,一般不讓閒人進去的,尤其是小孩子。兒時的我們對糖廠充滿嚮往,覺得那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
  • 「學好本領上前線」——探訪安吳堡戰時青年訓練班革命舊址
    原標題:「學好本領上前線」 ——探訪安吳堡戰時青年訓練班革命舊址 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陝西有著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精神富礦,無數革命志士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前赴後繼,抒寫出感天動地的歷史篇章。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悲壯三秦大地。深厚的紅色基因,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 鹽山滑雪糖廠懷舊 臺灣企業別樣的私家博物館
    鹽山滑雪糖廠懷舊 臺灣企業別樣的私家博物館     一年四季來臺灣鹽博物館七股鹽山桃園金蘭醬油博物館、彰化溪湖糖廠觀光工廠、臺南鹽博物館等,這些跳脫傳統刻板展示套路、極具個性化的臺灣企業博物館,成為企業品牌和文化推廣的重要策略,也成為大陸居民赴臺遊的熱點線路。  在臺南市七股鄉臺灣鹽博物館,遊客可全方位體驗南部的「鹽味生活」。博物館內分四層樓,內設鹽田風光、鹽井探訪等主題,對於喜歡探險的小朋友絕對是一段難忘的旅程。
  • 探訪大連最早的城市社區——露西亞町舊址
    儘管如此,露西亞町舊址仍值得你前往一探究竟,徜徉在這異國風情的建築群之中,你會感覺你又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那個滄桑時代。 在露西亞町舊址中,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歷史建築有: 1.東清輪船會社舊址,勝利街35號,位於北廣場正中央,正對著勝利橋,建於1900年,德國民居建築風格,現為大連美術館,是大連的地標之一。
  • 探訪紅色舊址,走進馬氏莊園
    文|沈蘭蘭 圖|侯錦寬 時間:2020.8.4為學習紅色文化,發揚偉大革命精神,8月4日上午十時許,河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憶崢嶸歲月,傳紅色精神」實踐團來到紅色聖地安陽馬氏莊園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部舊址開展「探紅色足跡,尋先烈精神」主題實踐活動。隊員乘車到達實踐目的地後,與當地負責人溝通聯繫,在當地有關部門允許下開始了本次實踐學習活動。
  • 臺灣彰化溪湖糖廠,搭上糖廠五分車駛上懷舊的甜園軌道
    但位於溪湖市區不遠處有座溪湖糖廠,這可是遊客鮮少觸及的一個區塊。說到糖廠,我們印象總是停留在好吃的糖廠冰,又或者是如高雄糖廠可以體驗搭乘五分車。隨著現代人養成走馬看花打卡就好的旅遊習慣,已經很少人願意去考究這些曾經帶動臺灣風華的糖廠歷史。回溯臺灣早期,其實各地普遍種植著大量的甘蔗,這些甘蔗多為用來製糖,並且外銷至日本等地。
  • 百年糖廠的「文藝復興」
    原標題:百年糖廠的「文藝復興」  新華網臺北12月7日電(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一座生產了近百年的老糖廠,11年前停工,眼看就要在時光流逝中被荒廢、被遺忘。就因為一個鼓樂團的進駐,它獲得重生,並開始「文藝復興」。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臺南市仁德區的十鼓文化村。
  • 記憶中的四川:「甜城」—內江糖廠
    隨著內江糖廠2001年宣布破產,人們不禁要問,內江還「甜」嗎?內江糖廠曾經的製糖規模亞洲第三、西南第一,在全國處於龍頭地位。因此,內江市也被人們叫甜城。《漢安竹枝詞》曾經寫道:「天下蜜餞出漢安,人間美食在甜城。坊間婦孺煮蜜餞,始信漢安是甜城。」漢安就是指的今天內江。
  • 廣西糖廠開榨加速
    生意社11月26日訊   11月24-25日廣西分別有農墾糖業集團良圻製糖有限公司、農墾糖業集團星星製糖有限公司、廣西崇左市湘桂糖業有限公司、伶俐糖廠順利開榨。截至11月26日不完全統計廣西有8家糖廠開榨,已開榨糖廠產能合計53300噸/日,同比減少6700噸/日。
  • 廣西超過40%的糖廠已經開榨
    據不完全統計,11月25日,廣西又有6家糖廠開榨,分別是鳳糖集團鳳山、柳城、羅城糖廠,崇左扶南東亞糖業、農墾集團紅河、黔江糖廠  6家糖廠開榨,這也使25日成為自09/10榨季廣西開榨以來單日開榨糖廠家數第二多的一天,至此截止到11月25日,廣西已經有42家糖廠開榨,開榨糖廠已經超過全區糖廠總數的40%,較上榨季同期減少4家;開榨糖廠日設計產能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