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齡四十多年的老教師,為了評上高級職稱去當班主任,值不值得?

2020-08-19 黃老師說事

「我是一名中師生,在十七歲的時候就走上了鄉村學校的三尺講臺,如今我已是教齡有四十多年的老教師。在我這個年齡段,如果是為了評上高級職稱去教主課、當班主任,到底值不值得?」有人問。

早期的中師生,堪稱鄉村教育的「脊梁」,他們的中考成績超過重點高中學校的錄取線,但並沒有選擇去高中學校就讀,而是去讀中等師範學校,然後三年後直接走上鄉村學校的工作崗位,為鄉村的基礎教育撐起一片天。


剛才所說到的這位老師為鄉村的教育事業奉獻了四十多年,現在也已經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齡,他現在如果真的去爭取高級職稱,「性價比」如何?

在我個人看來,這種「爭取」可有可無,基本上是不值得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臨退休教師為了評職稱當班主任,各方面都吃不消。.

已經有了四十多年的教師,就算從17歲開始任教,按照41年的教齡來算,現在也已經58歲了,那麼再過一兩年就退休的老教師,各個方面都已經退化了:眼睛已經花了,不戴老花鏡已經連改作業都存在一定的難度;記憶力嚴重衰退,在上課中說過的話估計用不了多久就忘得差不多了,那麼一個題目重複講多遍,學生不厭其煩,教學效果也是奇差無比;管理學生方面,快要退休的老師同樣在精力上吃不消,這一點就算「寶刀未老」的老教師也必須面對現實。


其次,最後幾年教學生涯不斷折騰,退休待遇不會提高多少。

我們知道,教師退休待遇和在職時的職稱有關,在多年以前退休前一個月領多少工資,退休之後依然領取多少工資,在那個時候是領取在職100%的工資。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退休教師基礎養老金的發放公式已經發生變化: (參保教師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教師月平均工資+教師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教師的在職繳費年限×1%。


這個公式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的在職繳費年限」,也就是教師越早評上高級越好,因為越早評上高級職稱,每年以高級教師的待遇來繳費的時間也就越多,退休待遇才會越好。而老教師在最後一兩年即便評上高級教師,退休後的養老金或許會增加少許,但肯定所增加的退休金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教齡四十多年的老教師到從教生涯的最後一兩年才想要評高級職稱,「性價比」是不高的。


第三,老教師要有自知之明,把機會讓給年輕教師不丟臉。

從教四十多年的老教師已經瀕臨退休,很多學校的校長都會選擇讓這種教師「退居二線」:專門從事副科的教學,比如教音樂、體育、美術、品德與社會之類無關痛癢的科目。到了這個年齡段的老師,我覺得在評職稱方面最好看得淡一些,機會讓給年輕人我覺得並非是一件多麼丟臉的事情,畢竟再過一兩年左右就退休了,退休回去能夠健康長壽才是最重要的。


朋友們,你們覺得教齡四十多年的老教師適合當班主任嗎?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教齡四十多年的老教師,為了評高級職稱去當班主任,值得嗎?
    曾經有位老教師在網上詢問過網友一個問題:我是一個中書生,在我17歲那年,就開始在農村學校裡面講課了。到了現在,我已經差不多有四十多年的教齡了。我想知道,假如我現在為了評高級職稱,選擇去當班主任,這值得嗎?
  • 教齡30多年的老教師,教出的學生很多已是高級職稱,自己還是初級
    幾十年來的教學工作,已經不知道培養了多少優秀學生,其中很多學生畢業出來工作後,都已經先後評上了高級職稱。但培養了那麼多高級職稱人才的自己到現在還是初級職稱,因此感到很委屈。從那些老教師的評論中,可以看出,他們大部分都是在農村學校任教。能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農村學校工作,確實是需要一顆能耐得起寂寞的心。俗話說得好,像這樣紮根農村學校幾十年,即使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 小學職稱評定新標準:評高級教師按教齡!是否真的有利?
    教師職稱評選對於教師們來說就是一塊心病,也是近幾年社會上廣泛熱議的話題。教師工資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現在教師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因為教師的工資難以養家餬口,所以師範畢業的男學生大多去謀其他職業了。職稱評選改變了往年論文、計算機、能力的審核標準。學歷放低,教齡也成為重要的考核標準。中專、大專學歷也能評高級教師。這對教師們來說是可喜的消息。也了解到,很多老教師會放棄崗位職稱的評選,優先爭取高級教師。
  • 教齡25年老教師棄評副高職稱!教師職稱評定何時取消?
    曾老師所在的學校老教師多,比曾老師年紀大的老師還有五六十人,每年就那麼四五個副高名額,還不知道要輪到猴年馬月呢。 曾老師說,這些就是橫在他和副高職稱之間的幾塊大石頭。如果要晉升副高職稱,他必須像那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樣,去拼。他說,他擔心副高沒到手,老命早沒了了。 他釋懷地說:「晉升副高太難了,我不評了。
  • 評了職稱才算教齡? 退休教師教齡被「砍」了20年
    反映  發放一次性補貼教齡竟從評職稱時算  一位不願具名的退休老教師稱,他們幾個老教師從1980年-1983年間走上講臺,一直在一線教學崗位上執教,從未間斷,都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間退休,教齡早已超過30年,大部分都被評聘為高級教師了。
  • 教師三十年教齡,假如可提前退休或者評高級職稱,你會怎麼選擇?
    但是,當這項政策真正來到的時候有些人卻糾結了起來,因為教齡滿三十年的農村教師可以不受當地高級職稱名額的限制,直接評聘為高級職稱。一旦獲得高級職稱,每月的工資就可以比平時多領一千元左右,這對於那些幹了二十多年長期領三、四千元工資的老師來說幾句誘惑力。
  • 職稱是困擾廣大教師多年問題,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很優秀嗎?
    職稱是困擾廣大教師多年問題,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很優秀嗎?職稱問題是困擾廣大教師多年的問題,也是身為教師最具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當下教育熱點爭議問題之一!對於這個問題,說一說我所在學校的情況吧!第一個案例:去年學校的書記是一名女教師,不到40歲。也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幹上去的。剛開始是語文老師,專業知識能力強,帶班好。然後從一線教師到學校中層,最後成為學校的書記!在大概差不多35歲時就評上了高級職稱!
  • 40多歲老教師為評高級職稱再去上課,當班主任,是誤人子弟嗎?
    40多歲如果就稱為老教師的話,就被認為不具備上課能力的話,我們學校2/3的老師都該靠邊站了。40多歲的教師老不老,能不能勝任一線工作因為學生連年增長,去年我們學校招聘了15名青年教師,為學校注入了青春和活力,40多歲的教師可以稱為老教師了。在此之前,剛過40歲的老師,還是學校的年輕教師。
  • 有人問40多歲的老教師為了評職稱去當班主任值得嗎?
    這個問題有點可笑,四十多歲的老師可以稱老教師了嗎?再說四十多歲正是最有優勢的教師,為什麼就不能當班主任呢?我也是一名老師,一直到55周歲退休還在第一線工作的,一直擔任高年級語文學科教學,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如果是因為評職稱而去當班主任,也不是不可以啊,畢竟評選要求是有做班主任的年限規定的,除非是不想評選。
  • 評上職稱就賦閒?部分中小學教師評上職稱後就轉崗
    評上職稱,相當於「多年媳婦熬成婆」「職稱之爭就是利益之爭。」一位高校教師說,老師的收入、住房公積金、職業年金的數額與職稱掛鈎,職稱高低還會影響課題申請、論文發表等職業生涯的全部環節。 許多教師為了評上職稱用盡辦法,不僅學著努力鑽營,更用造假蹭獎等方式增加評上可能性。
  • 教齡滿30年就可評定高級職稱,這種辦法是否合理?
    關於職稱評選方面的問題,近幾年來,一直有人建議當教師的教齡滿30年後可自動評選高級職稱。這種建議看起來是非常美好的,而且獲得了很多網友的支持。但是仔細想想,這種辦法是否合理呢? 首先,如果教師教齡滿30年就可以被評為高級職稱的話,這個時候的教師已經接近退休的年齡了。評選高級職稱給他們帶來的好處是非常有限的。
  • 關於評職稱,幾位教師朋友的真心話
    幾位教師朋友的心裡話,不知道和你想的一樣嗎?你現在是什麼狀態呢?老郭:我是從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師了!個人覺得,高職稱與優秀教師並不能劃等號!有些人為了職稱,一門心思寫論文,搞公開課。但這些功夫做得好,學生不一定接受。真正優秀的教師必定是把功夫用在教學上,把愛和時間花在學生身上!小北:今年過完生日就滿40了,最大的八零後,從教近二十年,成績數一數二,至今初級拿著不到3000的可憐工資!早就對支撐看淡了,也從不參加任何比賽評選,有人說我不上進,還有人說我不缺錢,其實都不是,只是覺得不停地折騰自己不如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 55歲老教師,再過5年就退休了,還有必要爭著去評職稱嗎?
    今天有一位老教師私信我,說:「我今年已經55歲了,再有5年就退休了,校長突然找到我,要我去擔任班主任,說可以考慮為我評職稱。我還有必要為評職稱去擔任班主任嗎?」職稱是很多老師心中的痛。許多老師評不上職稱,並不能說明老師不優秀;當然,評上職稱的,也不見得就一定優秀。
  • 教師評職稱很難?到底有多難?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評職稱,歸根到底是因為評職稱太難了:第一難:指標難。每到職稱評定季,上面會給各學校單位部門分晉級的指標。許多時候是指標太少或者沒有。三五個人得一個晉級指標是常事,十來個教師一個指標也不希奇。有的規定,退休一個高級才能晉級一個高級,致使有的學校多年無指標。
  • 對於老教師們來說,高級職稱不一定有那麼重要,讀完你就明白了
    對需要晉職的年輕老師來說,職稱等級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工資待遇的多少,有很多平時的福利、績效工資、取暖費等,都與職稱掛鈎,而對於沒有晉升高級教師的老教師來說,很多人認為,高級職稱就像一張名片一樣,有一定的身份意義。
  • 教齡滿30年直接晉升高級職稱,不少人反對,但為何農村教師支持
    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那麼多的評比獎勵,自己上了點年紀一直待在低層小學,縣級以上的評優選先機會幾乎沒有,如今一切都是向年輕人看的社會,自己更是沒有了獲得縣級以上獎勵和賽課的機會,生源的限制,別說縣級獎勵了,即使是鄉鎮級獎勵面對全是留守兒童的鄉村教師要獲得獎勵都不容易。於是一些老教師將晉升職稱的希望寄托在了教齡滿三十年可直接晉升農村低層高級職稱的政策上。
  • 老教師堅守教育崗位多年,既不要榮譽也不評職稱,為何選擇辭職?
    我的高中班主任王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作為一名高中數學老師的她多年堅守在中學教師的崗位上,既不求榮譽也不評職稱,只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學生的工作中,令我十分敬佩。王老師從教多年,不到18歲的時候便來到學校裡從事教育工作,如今已經快要50歲的她有著接近30年的教齡。前幾天,我計劃和一些關係不錯的同學在今年的教師節去母校看望一下王老師的時候,才知道她已經待業在家很長一段時間了。
  • 教師評職稱該以教齡為主,還是以證書為主?
    職稱或許一直是老師們心中最大的痛,特別是目前加工資與職稱大有關聯——高級裡的七檔與一級的八檔工資相差並不很大,尤其是教齡相差不大,只是暫時未評上高級的一級老師。我覺得,教齡代表一個人的參加工作時長,證書大多數代表某個人曾獲取過的榮譽——如果是真評本事獲取,我贊成優先。但僅以題中所講兩項之一為主肯定不公平,也沒有說服力(題中說的證書,我權當獲獎證書)。我們這裡是兩者都要算進去,並要加上其它條件,相當於綜合打分。
  • 教齡滿30年的教師,讓他們直接晉升為高級職稱,是否可行?
    教齡滿30年的教師,讓他們直接晉升為高級職稱,是否可行?教師職稱的初衷就是為了鼓勵教師終身從教,保證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既然如此,對於那些教齡滿30年還沒評上高級的教師,是不是應該讓他們直接晉升為高級職稱?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按教齡直接晉升?教師表示支持,這個方法合理嗎
    名額有限這幾乎是所有學校中都面臨的重大困難,高級職稱,遠遠超過了上級部門所設置的比例。所以,學校就提高了職稱評定的條件。名額的限制導致了後來教師難評職稱,很多年輕的教師,有實力的教師,甚至很多教師,直到退休也沒有評上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