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齡四十多年的老教師,為了評高級職稱去當班主任,值得嗎?
曾經有位老教師在網上詢問過網友一個問題:我是一個中書生,在我17歲那年,就開始在農村學校裡面講課了。到了現在,我已經差不多有四十多年的教齡了。我想知道,假如我現在為了評高級職稱,選擇去當班主任,這值得嗎?
-
如果20年教齡自動升中級,30年教齡升高級,利大還是弊大?
「如果20年教齡自動升中級,30年教齡升高級,你願意當鄉村教師嗎?」有人問。20年教齡自動升中級職稱,30年教齡升高級職稱,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這樣實行對教師隊伍建設有沒有用處?如果20年教齡自動升為中級職稱,30年教齡升為高級職稱,我相信很多人都願意當鄉村教師,職稱評聘如果這樣執行的話,至少比十多年一直在卡職稱評聘的名額要好很多倍。
-
教師三十年教齡,假如可提前退休或者評高級職稱,你會怎麼選擇?
但是,當這項政策真正來到的時候有些人卻糾結了起來,因為教齡滿三十年的農村教師可以不受當地高級職稱名額的限制,直接評聘為高級職稱。一旦獲得高級職稱,每月的工資就可以比平時多領一千元左右,這對於那些幹了二十多年長期領三、四千元工資的老師來說幾句誘惑力。
-
35年教齡農村教師:教師職稱差一級,退休金就差一千?
對於教師來說,「職稱」二字,就像是一座大山,從踏上講臺開始,一直到退休,都會影響著他們。在職期間,工資是跟職稱掛鈎的,而且職稱工資佔總工資很大的比重;退休之後,養老金是跟在職期間繳納的養老保險多少按比例發放,由於職稱高的在職期間養老保險要交的多一點,所以退休之後,職稱高的教師退休金也會比職稱低的要高出不少。職稱差一級,工資退休金都差一千多?
-
教齡四十多年的老教師,為了評上高級職稱去當班主任,值不值得?
「我是一名中師生,在十七歲的時候就走上了鄉村學校的三尺講臺,如今我已是教齡有四十多年的老教師。在我這個年齡段,如果是為了評上高級職稱去教主課、當班主任,到底值不值得?」有人問。在我個人看來,這種「爭取」可有可無,基本上是不值得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臨退休教師為了評職稱當班主任,各方面都吃不消。.
-
39年教齡快退休了,還是二級教師,是我無能還是職稱病了?
一位教齡39年的老教師,很快就要退休了。他很有些心有不甘,幹了一輩子教師,現在職稱還是二級,就這麼以二級教師退休了,是自己無能呢,還是職稱制度有病呢?他自己也常常想,上課不錯,學生考試也挺好,沒落過人後,不是那麼不堪。
-
教師評職稱該以教齡為主,還是以證書為主?
職稱或許一直是老師們心中最大的痛,特別是目前加工資與職稱大有關聯——高級裡的七檔與一級的八檔工資相差並不很大,尤其是教齡相差不大,只是暫時未評上高級的一級老師。我覺得,教齡代表一個人的參加工作時長,證書大多數代表某個人曾獲取過的榮譽——如果是真評本事獲取,我贊成優先。但僅以題中所講兩項之一為主肯定不公平,也沒有說服力(題中說的證書,我權當獲獎證書)。我們這裡是兩者都要算進去,並要加上其它條件,相當於綜合打分。
-
28年教齡一級教師痛問是否合理?34年教齡一級教師用四個字吐心聲
近日,一28年教齡,仍然是一級職稱的教師,在網上痛問:職稱晉升無路,是否合理?我地34年教齡依然是一級的教師這樣回答:「如果28年教齡的一級教師評不上高級職稱不合理的話,你讓我們這些即將退休的老教師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
-
教齡滿30年的教師,讓他們直接晉升為高級職稱,是否可行?
教齡滿30年的教師,讓他們直接晉升為高級職稱,是否可行?教師職稱的初衷就是為了鼓勵教師終身從教,保證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既然如此,對於那些教齡滿30年還沒評上高級的教師,是不是應該讓他們直接晉升為高級職稱?
-
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制度,按照教齡自然晉升
近年來,多地實行中小學教師職稱申報和評審向農村學校教師傾斜政策。例如,堅持在鄉村學校教學的教師,教齡滿30年直接申報副高職稱,滿20年的直接申報中級職稱。如今,湖南出臺新政策「專用通道」。試行)>的通知》稱,該省已開通紮根鄉村中小學教師評職稱專用通道。
-
調整教師工資結構,兼顧職稱與績效、教齡,你認同嗎?
老方說:我說了不算啊,依我之見,要麼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要麼搞個雙軌制,評和考可以主動選擇。覺得材料過硬的,你就評;覺得考試能力強的,你就考。小李說:你這種想法我看行,哈哈,可惜你也說了,你說了不算。老方說:我們都是在算快活帳,職稱指標不放開,考和評都沒用。
-
教師職稱按教齡晉升最合理!30年教齡老師,說出了心裡話
教師職稱按教齡晉升最規範!最有序,最人性化!為什麼要這樣說?30年教齡老師:說出了心裡話。 咋們雖然不是權威人士,但是有很多年的教學經驗,有資格有實力來說明這個問題,如果按教齡晉升職稱,傾向於一線教師,和農村教師,這樣就能激發大家的積極性,都願意在一線代課,都願意到農村教書。 否則僅從文憑,論文或者其他條件晉升職稱,就給很多人帶錯了方向。他們不再代課,或者說不到農村教學,全身心投入到職稱晉升這件事上。
-
一線教師,31年教齡,一直沒評上職稱,只因為差了這一條
一線教師,31年教齡,一直沒評上職稱,只因為差了這一條。每年職稱評審時,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一些教師因為種種原因,與職稱晉升無緣,直到年紀大了,也只是初級職稱退休,留下了深深的遺憾。對於這種現象,有的老師想開了,想想自己只要認真教書,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職稱的事情,不放在心上,日子也就好過多了。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按教齡直接晉升才是老師安心教育的好辦法
教師職稱,一線教師心中永遠的痛。現在教育的兩大尷尬:年老教師難評高級職稱,年輕教師難獲高薪待遇!有些教師到退休,仍然是中級職稱,甚至初級職稱的也大有人在,教師們經常吐槽:評個職稱太難了!,教育處主任是高級職稱;工會主席是高級職稱;還有一位58歲的普通老師是高級職稱,從其他學校調入我們學校,2年後就退休……他退休之後,才會有人晉升新的高級職稱!
-
職稱工資制,教齡工資制,孰優孰劣
又到中小學教師評審職稱的季節,網上有關職稱工資制和教齡工資制優劣的爭議,多了起來。本主看了十幾天,發現了些有趣的現象,噴職稱工資制的,多是教齡長又評不上高級職稱的人,因而大嚷要取消職稱制度,改為教齡工資制。而年輕教師因為兩樣都不沾邊,因而大喊按工作量計酬,為啥?年輕教師工作量最重且工資最低是也。 本主教齡三十一年,當年師範本科畢業任教至今,五十又四啦,兩鬢斑白,不復當年豪氣。
-
30年教齡享受高級待遇,對於教師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教師隊伍中,想要評上高級職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這就如同在基層公務員隊伍中,想要成為一名科級領導幹部一樣,難度不言而喻。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基層評聘高級職稱的名額非常少,競爭非常激烈,只有極少數教師才有機會。因此,有些非常優秀的老師,直到退休都沒有評上高級職稱。於是有人就提出,教師隊伍也可以參照公務員,在教齡達到一定年限的情況下享受高級待遇。
-
教師教齡滿30年後可自主選擇申請退休?我好期待……|百家故事
教齡滿30年後的中小學教師,有望可以自主選擇申請退休?我覺得這個想法倒是不錯,可以給一部分老師們在退休時間上有充分的自由選擇權,讓他們心裡感覺到一絲溫暖。我以為,至少這種說法比「延遲退休年齡」更靠譜一些。真正常年跟學生正面交道的,很少希望延遲退休年齡(即可能要60多歲才能退休)。這應該也是大多數真正一線打拼老師的心聲。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按教齡直接晉升?教師表示支持,這個方法合理嗎
教師要從獲得的榮譽,教學上的成績,班主任、論文以及工齡等多個方面做述職報告,多方考核各個的,才有機會通過申請,沒有通過的就只能等下一年。接下來,就是準備材料,這個材料也是非常龐大的,包括教師資格證書、專業知識能力、優質課、示範課還有教育教學等20多項材料,光是準備這些材料就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準備好了你還要分類意義,方便驗收查閱。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按教齡晉升職稱!這才能讓老師們安心做教育
有些教師到退休,仍然是中級職稱,甚至初級職稱的也大有人在,教師們經常吐槽:評個職稱太難了!在中國,大家希望教師們都終生從教,但現在的高級指標基本上被教育局和學校領導佔據,普通教師要評上高級非常困難,原因到底在哪裡?有能力也不一定能評上。被佔用的指標剝奪了其它教師的評選權力,評選上的高級教師又不從事教學工作,教師都在盼望:普通教師的高級出路在哪裡?
-
30年教齡,一級教師資格評了10年
對於職稱評定,他好像已經習慣了,當我們都說他很穩當的時候。他也只是「呵呵,呵呵」。「老費」原名費名才,八五級普通中等師範生,八八年畢業從事小學教育工作,今年剛好三十年教齡,還是二級教師,號稱「小二」,如果晉升成功就能是一級教師,變成「老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