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老教師為評高級職稱再去上課,當班主任,是誤人子弟嗎?

2020-12-12 樓臺明月

看到這個提問,我不禁笑了。40多歲如果就稱為老教師的話,就被認為不具備上課能力的話,我們學校2/3的老師都該靠邊站了。

40多歲的教師老不老,能不能勝任一線工作

因為學生連年增長,去年我們學校招聘了15名青年教師,為學校注入了青春和活力,40多歲的教師可以稱為老教師了。在此之前,剛過40歲的老師,還是學校的年輕教師。班主任、公開課、各種競賽,40多點的老師還是主力。像明月這樣奔五的老師,在九年級帶畢業班的大有人在。不要認為老師誤人子弟了,論教學成績,老師月考得過第一;論教學藝術,學生喜歡語文課,喜歡語言表達;論與同學們的相處,學生和老師像母子,又像朋友。所以40多歲的老師上課、當班主任,只要能力不差,完全沒有問題。

班主任工作做到實幹、巧幹,並非苦不堪言

班主任工作,的確千頭萬緒,但也並非像別人想像的那樣苦不堪言。班主任就像單位領導,要從大局上對一個班級的工作做出規劃,但未必每一件事都親力親為。班內一些事務,可以充分發揮班委會的作用。班主任主要親自處理班上特殊情況,與家長溝通交流等事情。班級建立一開始,只要安排到位,分好班級小組,選好小組負責人,確定班委成員,明確班委及小組負責人每一位同學的責任,培養起他們處理本職工作的能力,班主任日常就起一個督促檢查的作用。

職稱評定對教師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再說職稱,這是教師都非常看重的,一是榮譽,一是收益。能夠評上高級職稱,一般會認為,這樣的老師業務能力不會差;更重要的,工資和職稱掛鈎,直接關係到你的收益。40多歲的專業人才,按道理說,經驗豐富,性情沉穩,精力尚可,正是事業最鼎盛的時候。所以,無論先前你出於什麼原因沒有身處一線,目前有這樣的機會,完全可以付諸努力,力爭取得好的業績,爭取參評高級職稱。

離開一線一段時間,業務能力不一定差

我們學校有位女教師,學歷不高,教學、管理班級特別有一套。她教的班,永遠的鐵第一。你認為人家靠的是「死盯活纏」吧,人家作業量不大;你認為人家靠的是擠佔課餘時間吧,多餘的課人家一節不多上;你認為她教的科目成績高,別的科目一定慘不忍睹吧,跟她同班的任課老師成績都居於前列。

先前我就奇怪啊,人家得了什麼妙招,把班搞得這麼好?後來跟她合作,才發現,她特別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上課效率特別高。

就是這樣一位優秀教師,由於家庭遇到特殊情況,沒有精力再擔任班主任了。後來,學校照顧她,又答應了她的請求,讓她到學校後勤工作。崗位一調就是五年。前年,因為學生增加,學校增班,教師人手不夠,她的個人問題這時也已經得到解決,她又回到一線崗位。不了解她的新老師,開始還質疑她的教學能力,一個月下來,她教的兩個班月考成績超出別的班一大截,新老師才對她刮目相看。

結束語:40多歲的「老教師」,是教育的中堅力量。即便是為了評職稱回到一線崗位,並且擔任班主任,只要認真負責,也無可厚非。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憑本事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考慮什麼值得不值得呢!

相關焦點

  • 教齡四十多年的老教師,為了評高級職稱去當班主任,值得嗎?
    曾經有位老教師在網上詢問過網友一個問題:我是一個中書生,在我17歲那年,就開始在農村學校裡面講課了。到了現在,我已經差不多有四十多年的教齡了。我想知道,假如我現在為了評高級職稱,選擇去當班主任,這值得嗎?
  • 教齡四十多年的老教師,為了評上高級職稱去當班主任,值不值得?
    「我是一名中師生,在十七歲的時候就走上了鄉村學校的三尺講臺,如今我已是教齡有四十多年的老教師。在我這個年齡段,如果是為了評上高級職稱去教主課、當班主任,到底值不值得?」有人問。在我個人看來,這種「爭取」可有可無,基本上是不值得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臨退休教師為了評職稱當班主任,各方面都吃不消。.
  • 55歲老教師,再過5年就退休了,還有必要爭著去評職稱嗎?
    今天有一位老教師私信我,說:「我今年已經55歲了,再有5年就退休了,校長突然找到我,要我去擔任班主任,說可以考慮為我評職稱。我還有必要為評職稱去擔任班主任嗎?」職稱是很多老師心中的痛。,有申報高級職稱資格的就達12人,而實際情況,學校已經兩年沒有申請高級職稱名額了。
  • 有人問40多歲的老教師為了評職稱去當班主任值得嗎?
    這個問題有點可笑,四十多歲的老師可以稱老教師了嗎?再說四十多歲正是最有優勢的教師,為什麼就不能當班主任呢?我也是一名老師,一直到55周歲退休還在第一線工作的,一直擔任高年級語文學科教學,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如果是因為評職稱而去當班主任,也不是不可以啊,畢竟評選要求是有做班主任的年限規定的,除非是不想評選。
  • 不給學生上課的校長,能否評上高級教師職稱?答案就是這麼現實!
    有一個朋友問我:「聽說教師評職稱要看工作量,然而那些不給學生上課的校長,能否評上高級教師職稱呢?」作為十幾年來一直和校長帶同一個班級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我對這個問題有一定的發言權。按照原則,不上課的老師,哪怕是校長,也沒有評上高級教師職稱的資格,因為職稱評聘的方案中對教學工作量有明確的規定。就算你是校長也不例外。但是,那些不給學生上課的校長就真的評不上高級教師的職稱嗎?能當上校長,一般情況下,連眼睫毛都是空的,區區工作量這一「絆腳石」就讓他們無可奈何了嗎?
  • 職稱是困擾廣大教師多年問題,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很優秀嗎?
    職稱是困擾廣大教師多年問題,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很優秀嗎?職稱問題是困擾廣大教師多年的問題,也是身為教師最具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當下教育熱點爭議問題之一!對於這個問題,說一說我所在學校的情況吧!第一個案例:去年學校的書記是一名女教師,不到40歲。也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幹上去的。剛開始是語文老師,專業知識能力強,帶班好。然後從一線教師到學校中層,最後成為學校的書記!在大概差不多35歲時就評上了高級職稱!
  • 教師評職稱很難?到底有多難?
    評上中教一級之後六年可評高級職稱。教育方面:評上一級後再幹三年班主任。教學方面:課時滿,成績突出。教科研方面:省級核心刊物三篇。有綜合表彰可以加分。補充說明:以上發表的文章需要在知網上能查到,現在發表論文成了教師評職稱最困難的一環。另外不是到年限和條件符合就可以評的,要看當年你學校裡的職評數。
  • 我40歲了,還是個初級教師
    我聽了心中暗喜,心想我就選七年級語文,從低年級教起,別因為我經驗不足而誤人子弟。結果他們提供的卻是七年級英語、八年級物理和八年級信息技術這幾門課程。於是我聽從領導建議,花了兩年多的時間考了個物理教師資格證。2017年,當我帶上全部證件和榮譽證書去參評中級職稱的時候,中心校的校長和主任們又告訴我,因為我今年才要求在各種檔案上把語文專業修改為物理專業,相當於重新給自己定為物理初級教師,根據文件精神,我還要再等三年才有參評資格,也就是2021年,我才可以參評一級職稱。
  • 教師三十年教齡,假如可提前退休或者評高級職稱,你會怎麼選擇?
    但是,當這項政策真正來到的時候有些人卻糾結了起來,因為教齡滿三十年的農村教師可以不受當地高級職稱名額的限制,直接評聘為高級職稱。一旦獲得高級職稱,每月的工資就可以比平時多領一千元左右,這對於那些幹了二十多年長期領三、四千元工資的老師來說幾句誘惑力。
  • 關於評職稱,幾位教師朋友的真心話
    幾位教師朋友的心裡話,不知道和你想的一樣嗎?你現在是什麼狀態呢?老郭:我是從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師了!個人覺得,高職稱與優秀教師並不能劃等號!有些人為了職稱,一門心思寫論文,搞公開課。但這些功夫做得好,學生不一定接受。真正優秀的教師必定是把功夫用在教學上,把愛和時間花在學生身上!小北:今年過完生日就滿40了,最大的八零後,從教近二十年,成績數一數二,至今初級拿著不到3000的可憐工資!早就對支撐看淡了,也從不參加任何比賽評選,有人說我不上進,還有人說我不缺錢,其實都不是,只是覺得不停地折騰自己不如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 高級教師要帶班要上課要上一線,否則就撤銷職稱,不能搞一刀切
    那就是部分省開始查高級教師上課情況了,相關部門不僅要查課表看高級教師是否在一線上課,還要翻閱他們的備課教案,有的地方查一學期教案,有的地方要查一年甚至兩三年教案。一言概之,開始查高級教師是否在上課了,工作量是否過輕。
  • 評高級教師職稱,做好這幾點,爭取指標希望大
    老師們,又到評職稱的時候了!雖然網上有不少關於老師評職稱消灰色的言論,但是要相信大多數地方大多數的老師還是憑實力評上高一級職稱的。我鎮就有十多個四十小几的老師先後憑自己實實在在的條件,評上了高級。符合評高級教師條件的同仁們,如果想爭取就積極準備起來吧,不要想太多,把我們自己能做的先做好。
  • 我的學生我的班(4):誤人子弟老教師
    不能開學初課沒辦法很快的安排除了上級部門做事情有些拖沓之外,還和相當部分的老教師的有直接的關係。很多人都認為老教師是學校的寶,但實際上,我不說別的學校,在我學校,老教師是學校沉重的負擔。教學上不行,這倒未必說他們不懂得上課,而是他們上課已經不再把學生放在眼裡,不管學生聽不聽,自己只管講自己的課,不管學生懂不懂,他們就只管講自己的課。
  • 40人述職爭奪5個高級名額?中學高級職稱評審需要什麼條件
    「學校100多人夠資格評高級教師,近40人上臺述職,最後爭奪五個名額,你怎麼看?」這是我在悟空問答看到的一個問題。而且這所學校同時有100多人夠資格評高級教師,這所學校的規模該有多大啊!按現在教師的年齡結構,同時有100多人夠資格評高級教師的,學校的辦學規模真不是一般的大。一般來說,除非是學歷超群,大學本科畢業入職教育線,高級的評審資格怎麼說也要十年才具備,按職稱評審的基本條件要求,還必須在取得中級職稱滿5年後,才有資格評中學高級(副高)。
  • 教齡25年老教師棄評副高職稱!教師職稱評定何時取消?
    他的同事陳老師,一直做班主任,一直是學校的老黃牛,也終於晉升了副高職稱,工資比曾老師高了八九百。但陳老師幾乎沒空管自己的孩子,孩子跟他也不親,而且逐漸厭學了。小學畢業沒考上重點初中,讀了初中就輟學打工去了。 曾老師說:「我同事陳老師雖然晉升了副高職稱,雖然比我多了近千塊錢工資,但比比我的兒子和他的兒子,我比陳老師值!每個月千把塊錢能買到他兒子的未來嗎?」
  • 高級女教師60歲退休,動了誰的奶酪?
    、高級女教師60歲退休的話題很多,說得最多是不外乎幾點:一是高級女教師55歲不退休,佔了高級指標和崗位,導致年輕的老師職稱評不上來;二是女教師拿了高級職稱後,只象徵性上課,或只上副科,重的活都是年輕的做;三是高級女教師55歲不退休,就別想著學校照顧,要按滿負荷工作量安排;四是能評上高級職稱的,享受了不少的潛規則的好處,優秀和先進全給拿完了。
  • 小學職稱評定新標準:評高級教師按教齡!是否真的有利?
    教師職稱評選對於教師們來說就是一塊心病,也是近幾年社會上廣泛熱議的話題。教師工資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現在教師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因為教師的工資難以養家餬口,所以師範畢業的男學生大多去謀其他職業了。職稱評選改變了往年論文、計算機、能力的審核標準。學歷放低,教齡也成為重要的考核標準。中專、大專學歷也能評高級教師。這對教師們來說是可喜的消息。也了解到,很多老教師會放棄崗位職稱的評選,優先爭取高級教師。
  • 評上高級職稱,意味著萬事大吉?高級教師都安於現狀了嗎
    好多教師,終其一生的目標,就是能夠評定上高級職稱。這是因為,高級職稱就意味著高收入,比其他教師同行,每個月多收入一兩千元。因此,不少教師為了評上高級,絞盡腦汁弄論文,巴結校領導,為自己多弄一些市級以上的榮譽,想辦法多參與公開課,拿到更多的獲獎證書,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
  • 上級查高級教師課,老教師「中槍」,是該按規定撤銷職稱還是調崗
    鑑於此,一些地方開始查高級教師代課情況了,原來國家對各級各類職稱教師的代課是有明確規定的,高級教師不僅要代課還要當班主任帶班,肩負學校教學研究和培養年輕教師的責任,高工資待遇是和責任聯繫在一起的。相關部門為落實國家規定,要求高級職稱的教師必須有一定量的授課任務,否則就對其不評聘高級職稱崗位,對應的高級工資就會被取消。
  • 職稱怎麼「評」出好老師
    比如揚州中學的那些老師,對不起,你要在這裡只能做中級,你要想評高級,到其他中學去,到農村學校去。   所以,評聘嚴格合一,再結合確定一個地區和學校的合理職稱比例問題,每個學校按照教師人數設置崗位,評聘結合,有利於推進學校和區域的教育均衡發展。這樣,相對薄弱的學校也可以評中級,可以吸引人才,優秀年輕教師就有動力到鄉村薄弱學校。我覺得職稱比例要相對合理,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