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錢人都念私立?NoNoNo,公立小學才是真拼爹

2020-09-11 東和品築

/文:迦若月


哈嘍~被升學問題攪得腦仁疼的小和又來了!


之前的兩期,我們詳細介紹了日本國立小學校的種種乾貨(戳>>> ),而這一次,終於輪到普羅大眾都很關心的公立小學了。


畢竟要在茫茫多的公立小學(僅東京都內就有1273所)中挑選優秀學校可不簡單,而且,拔尖的那幾所還真不是你想進就能進(儘管不用考試和抽籤)。


所以,有關日本的公立小學校,還是有相當多可聊的話題。今天就讓我們來康一康吧。



公立小學校=「菜場小學」?


日本從明治15年(1882年)開始實施「全國統一化教育」,起初是「下等4年、上等4年」共計8年的小學教育模式,而後經過了大正時代以及昭和時代的動蕩和變革,才慢慢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說到日本的公立小學,可能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和國內的「菜場小學」劃等號。畢竟它課時又少,教學內容又淺,似乎進去就是「自毀前程」。


其實沒有這麼誇張,因為是義務教育,日本公立小學的目的也就是讓所有孩子得到最基礎的教育而已,自然不可能貫徹「精英教育」的那一套東西。


只不過同為公立小學,好的公立小學和不好的公立小學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稍後會講。


根據2008年改定的《學習指導要領》,日本公立小學的課程被設置為國語、社會、算數、理科、生活、音樂、圖工、家庭、體育這9門,此外再加上道德、外語和綜合學習時間


而今年更是準備全面啟動「編程課」,可見公立小學的教學內容也是在日漸豐富。



要說它和私立、國立小學最大的區別,應該是體現在教材上。


公立小學使用的教材是由當地的教育委員會決定,而國立和私立都可以自行選擇。


此外,私立小學的教學方針比較具有一貫性,也不太可能伴隨校長的更替而出現變化,並且孩子基本都能直升本家高中甚至大學,家長几乎不用擔心考試的問題。


再加上私立和國立的學生家長通常都比較熱心於教育,孩子之間的學習氛圍比較好,所以許多家長會選擇私立或國立。


但除上述差別之外,其實不少公立小學也沒有差很多。


而且據調查,有超過80%的日本人都認為小學念公立沒關係(甚至有認為公立能更好地鍛鍊孩子的),等到中學受驗時再考好的私立或國立中學就行。


當然,抱有這部分想法的家長通常都會讓孩子去上塾(補習班),所以日本人也會戲稱自己國家為「塾文化社會」。


公立小學校的優缺點


丨離家近,容易交到朋友


公立小學都是就近讀書,哪怕是一年級孩子都完全能夠自己上下學,而且同學之間由於住得近平時都玩在一起,也比較容易交到朋友。


丨費用低,能為將來儲蓄


公立小學學費和教科書都是免費的,甚至還能申請各種各樣的補助,對許多家庭來說可以省下不少錢為將來考大學作「夢想儲蓄」。


丨師資不穩定,變數大


公立小學可能會經常面臨教員的更換,甚至是校長的更替。這樣一來,學校的教學方針可能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水平也不穩定。


傳說中的「名門」公立小學校?


那麼前文提到過,公立小學校也分三六九等,所以你一定很好奇優質公立小學在哪裡,又該如何尋找。


△東京都部分「名門公立小」名單


以上是東京都內有名的小學,尤其其中的番町小學校、白金小學校、青南小學校被稱為「東京3大名門小學校」。


這些小學的私立中學受驗率高達70~95%,換句話說,就讀於其中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準備考私立的。


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的家長不但熱心於教育,還有相當的經濟實力。


好了,問題來了——


據文科省的「兒童學習費調查」和日本政策金榮公庫的「教育費負擔事態調查」顯示:一個孩子如果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念的國、公立,教育費大約在1213萬日元左右;而如果全部就讀於私立,教育費總額則平均約達2749萬日元。


所以,大部分選擇公立小學的家庭都是因為教育費用便宜,也不用受到有錢人的「優越感」打擊等等因素……


這不矛盾嗎?


不矛盾!


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名門公立小」往往才是真·拼爹的實力現場。和普通公立小學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某大手不動產曾做過一份東京23區「學區年收排行榜」,統計了23區內各公立小學所屬學區家庭的平均年收。


之所以做這樣一個大型調查,是因為許多有孩子的家庭在購房時都會詢問片區內的學校好不好,但國家又規定不動產公司只可以透露從家到學校的距離,其他一概「無可奉告」。


所以用統計年收的方式,就可以讓客人知道這個地方有多少和自己「相匹配」的家庭,價值觀和家庭環境是否大致相同,孩子們能不能玩到一塊兒,大人之間會不會扯皮……


結果顯示,從榜首的港區到第7名的中央區,平均年收均超過1000萬日元。就連吊車尾的荒川區都要達到753萬日元。


而「名門公立」呢?集聚在那些區域的,更是年收1500萬日元以上的家庭。


公立小學和私立、國立都不一樣,不需要考試也不用抽籤,只要住在學區內就能上,租房都ok,戶籍在那就行。


那麼去的人多了,自然就導致了周邊房價的水漲船高;房價高了,富裕階層自然就越來越多;而富裕階層又進一步帶動整個周邊生態環境的提升……


所以到最後,名門公立小所在學區必然是富人區,反過來說富人區也必然會有名門公立小,這兩者已經成為了捆在一根繩上的螞蚱。



是不是很奇怪?印象中的有錢人不應該都念高大上的私立嗎?為什麼要跑來跟土味公立死磕?


試想一下,假如你現在買得起富人區的高檔公寓,周邊環境一流居住體驗極佳離公司還近,關鍵對面就是優質小學,裡面的孩子也都非富即貴……你還需要千裡迢迢送自家娃去上私立嗎?


能住得起學區房的,要私立做什麼?


一名教育研究家曾分析過:「想考慶應幼稚舍(慶應大學附屬小學)的人很多,但能進去的寥寥無幾,而且大部分父母更想讓孩子進早慶*以上的大學。所以與其拼小概率進慶應幼稚舎,不如用公立+塾的模式來鍛鍊孩子的學力,考上「御三家」*後直指早慶以上的大學。」


*早慶:早稻田和慶應,代指日本私立大學群。

*御三家:代指最好的三所中學。

男子御三家=開成/麻布/武藏;女子御三家=櫻蔭/女子學院/雙葉;新御三家=駒場東邦/海城/巢鴨…


這也是很多富裕階層的真實想法,名門公立小+名門私塾(如SAPIX)的組合已經能吊打不少私立小學校了。


退而求其次的其他選擇?


對普通人來說,念名門公立小的門檻不可謂不高。


拿港區立南山小學校來講,學區內不是總戶數793戶的六本木新城住宅區,就是元麻布中心豪宅,在那裡買套房基本都要上億日元。


△六本木新城住宅區,3億6800萬≈2355萬rmb


就算你說那我不買,我租房總行吧?看看這房租——


△六本木新城住宅區,103萬≈6.5萬rmb


再看看南山小學校門口接娃去上塾的那些專業主婦(誤)貴婦,不是帶著外國人保姆,就是每天在君悅東京吃一頓3000日元的午餐……


至少小和在看完後只想感嘆一句:「名門」不愧是名門,吾等庶民不配讀書。


果然「學區房」這東西,哪怕你漂洋過海,也依然陰魂不散。


所以普通人想找個好一些的公立小學就不可能了嗎?那倒也未必。除了名門公立小之外,還是有許多相對優質的公立小學校可供選擇。


下一期我們就將進入「正片」,聊一聊那些「性價比高」的公立小學到底在哪裡?如何選擇?也許能為許多正發愁自己應該把家安哪兒的家長提供一些參考。敬請期待。


-∑nd-


同小和一起深度遊日本。我們一塊兒看社會、聊經濟、體驗這裡的衣食住行吧~

了解日本房地產投資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帶孩子去日本上學,到底選擇公立還是私立?
    私立學校總體來看,日本的私立學校相對來說比較自由,在教學內容、教學理念和學校體制等方面,私立學校都有更多的獨創空間。在日本,私立小中小學最大的特點其實在於其特有的「直升梯式」升學系統:(1)私立學校設立的小學、初中與高中、大學,那些原則上是連續著的,進入該小學的學生,許多人會一直念到大學。
  • 日本國公立和私立大學的深度比較
    日本的大學分為三種:國立、公立和私立。總共有六百多所大學。國立大學和公立大學通常被合併稱為國公立大學。就大學數量而言,私立大學佔日本大學總數量的大半,公立大學共168所,私立大學共584所。國公立大學是由日本政府或地方政府出資設立的,所以地方公立大學對地方學員會有一些優惠;私立大學是由企業運營,一般為個人財團、募捐的方式出資設立的。學費:這個很重要,關心大家錢包的都是很重要的。
  • 日本的義務教育 ,才不只是99%的公立小學
    原標題:日本的義務教育 ,才不只是99%的公立小學1.日本幼兒園費用全免的消息刷屏時,大家都在羨慕日本的義務教育管得之寬,終於連幼兒園也下手了。儘管這個政策跟日本的義務教育其實關係不大。
  • 美國公立小學如何拼爹? | 青禾旅讀
    青 禾 旅 讀 育兒育己,學以致用
  • 日本の公立&私立學校的差距
    現在,一些家長允許他們的孩子從小上私立學校。有初中和高中的國有和私立中學也很受歡迎,上私立學校的學生也在增加。由於全國性初中所佔比例較小,可以說大部分在民辦初中。公立小學和初中不需要交學費,而私立小學學費昂貴,每年要花100多萬日元,私立初中每年學費在50萬至70萬日元之間。
  • 日本私立小學殘酷現實:一場智力財力和精力的家庭角逐戰
    我同事在日本的進學路,算是相當順利了,從幼兒園開始一直私立到高中,之後直接京都大學本碩博。她說:這輩子最難的考試,就是小學入學考試。從幼兒園第一天開始,每天放學後去私塾2個小時,才考上關西一所有名的私立小學。
  • 日本公立義務教育的一大「弊端」
    權當了解下日本社會,吃瓜看熱鬧也不錯。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家長,經常會有這樣的焦慮,就是總感覺日本的公立中小學,不怎麼教文化課,放學還特早,作業也特少。整天這樣玩呀玩,那長大了可怎麼辦呢!特別是很多家長都是中國式應試應試教育走出來的,唯恐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對這事特別焦慮,甚至會想著,要不要把孩子送回中國讀小學。
  • 日本的公立和私立學校有何區別?
    日本是一個很重視教育的國家,從小學到大學都分別有國立、公立和私立學校。日本的教育法規定:國家、地方公共團體和學校法人,都可以設置學校。國家設置的學校稱國立學校,如橫濱國立大學;地方設置的學校稱地方公立學校,如橫濱市立大學。學校法人所設置的學校叫私立學校,如早稻田大學。
  • 濟南私立小學學費6萬多,公立小學出了什麼問題
    最近濟南一私立小學收費六萬,學生家長表示有點負擔。私立小學在最近幾年不斷地擴張和增加學費,到底公立小學出了什麼問題?曾經有這樣一個學生這樣講述「義務教育」——「我上了小學才知道原來分享是這麼快樂,原來不用佔別人的便宜也可以活下去,原來幫助別人是真的自己會開心而不覺得吃虧的。」這就是九年義務教育帶給年輕一代最直接的認知。那麼為什麼在九年制義務教育下,私立學校會越來越多呢。
  • 幼兒園入園公立私立費思量,想想還是去搶個公立幼兒園的名額吧
    我老婆原打算讓女兒在她上班的地方上一家私立幼兒園,方便她上下班時接送,但是考慮私立幼兒園的教學環境和夥食問題,另外那裡離家也太遠,騎電動車接送不安全,而且颳風下雨時娃也遭罪,還是打算報家附近的公立幼兒園,所以她一早就去排隊了。這家柳鋅幼兒園也是今年剛轉公立的,剛剛才在柳北之音微信公眾號上看到這條消息。
  • 幼兒園入園公立私立費思量,想想還是去搶個公立幼兒園的名額吧
    這兩天是柳州市中小學及幼兒園新生報名的日子,原本不該我等老鬼再關心的,兒子都已經高一了。誰曾想趕趟生了二胎後,又得重頭再來一次了。這入園的事,一直都是老婆在操辦,我沒怎麼關注,只是昨天看見一條新聞說柳南區某個幼兒園昨晚就有很多人排隊,即使下大暴雨都阻擋不了家長們,靠牆的60張顏色各異的小板凳在哪裡幫主人佔著位置,風雨無阻。看來想進公立幼兒園也不容易啊!
  • 定居日本,你選擇給孩子上公立、私立、中華還是國際學校
    第一種路線:公立小學、公立初中,公立高中,全程公立學校第二種路線:公立小學,公立初中,私立高中第三種路線:公立小學,私立一貫制初高中第四種路線:中華學校小學部和初中部,日本高中;或全程中華學校不同進學路線的詳細說明第一種路線:公立小學、公立初中,公立高中,全程公立學校這是在日本絕大多數正常孩子的標準進學路線,從小學開始全程公立學校直至大學,所謂的學區也是只針對公立學校而言才有學區這種說法
  • 選擇公立小學還是私立小學?
    村裡公立小學僅到二年級,如果在農村上學,要到鎮上去上學,電車騎行時間約二十分鐘,而且到了三年級,對於孩子的作業輔導,爺爺奶奶有些力不從心。在這個節點上孩子去哪裡上學,成了家庭的糾結點……下面簡單總結下在衡水這個五線城市,私立小學與公立小學的比較。
  • 郎鹹平:中國教育綜合了美國與日本的缺點
    美國教育的「拼爹模式」美國教育體系是什麼樣的?我把它叫作「拼爹模式」。各位千萬不要對美國有太多的幻想,美國的教育制度是全世界最不公平的教育制度。它不是看你的學習能力,而是看你的爸爸媽媽有沒有錢。也就是說,它是一個真真正正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你出生家庭的財富決定了你能夠上什麼樣的學校。
  • 美國教育也拼爹
    其他如家庭背景、長相、社會關係等,有的人生下來就已經大學畢業甚至研究生畢業了,而我們大多數人,才從幼兒園或小學剛剛開始。 讀完九邊的文章,感覺他主要就說了一個問題,就是劉瑜這樣的社會精英人物,常常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她可以這樣說,我們普通老百姓可不能跟著這樣做。真要跟著做了,本來家底就薄的我們的孩子,未來必定吃大虧。
  • 孩子上小學是選擇公立小學,還是私立小學
    現在各地的幼升小又開始報名了,面對著公立小學和私立小學,家長們不知該如何選擇?我認為孩子上小學,同等條件還是上公立小學好。第一幼升小沒有入學門檻,孩子的基礎是一樣的。公立學校由於其自身辦學時間長,很多都是幾十年歷史,師資力量雄厚,校園配套建設齊全,這些條件是私立民辦學校無法達到的。第二民辦學校都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為了達到招生的目標,把學校包裝成高大上,宣稱貴族學校,培養貴族氣質的孩子,收費動轍每年一兩萬元起步。
  • 定居日本,你選擇給孩子上公立、私立、中華還是國際學校?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不包含幼兒階段教育,即小學前的不會寫,小學前的教育不管公立私立都是在純玩,對未來幾乎沒有影響,離家近更重要,第一種路線:公立小學、公立初中,公立高中,全程公立學校第四種路線:中華學校小學部和初中部,日本高中;或全程中華學校第五種路線:國際學校小學部,私立一貫制初高中;或者全程國際學校一般來說在日華人的孩子們在日本走這六種路線,六選一,下面我具體解釋一下,邊解釋邊分析,看完你基本上對
  • 一年掙千萬,我為什麼讓孩子讀公立?有錢人也這麼焦慮了嗎
    這頭有錢人要把孩子送進公立學校接受「宮鬥教育」。你想,一個班的小孩,父母非富即貴,弄傷別人孩子,那都不是賠錢能了事的。學校哪敢收會咬人的孩子啊?教育本來是一個家庭的自由選擇,願意讓孩子讀國際學校,就讀國際學校;願意讓孩子讀公立學校,就讀公立學校;願意直接送出國讀小學,也未嘗不可。可孩子一「打輸」就把孩子送到公立學校,還是側面反應了父母內心的焦慮。
  • 送孩子去日本讀書,選公立、私立、還是國際學校?
    日本學校該怎麼選?首先來看一下日本的教育概況:日本的中小學以公立為主,而到了高中私立學校的比例增大,大學階段私立的更多,這是日本學校的特色。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學校種類分成4類:公立學校、私立學校、中華學校和國際學校,前兩者歸屬一大類,即日本本土學校,遵循的是日本課程,針對的是日本高考,後兩者歸屬另一大類,區別是挺大的。
  • 深圳家長想把孩子送公立學校,回到老家,找關係送私立學校!
    也有頂級私立學校給有錢人小孩讀的。廣東其他地方,現在學校教育資源差,老師待遇不好,優秀的人都出來打工,老師學歷不高,教學很糟糕,相對私立的就好很多。所以稍微有點錢會願意送到私立。在廣州,私立的學校比公立學校要好。網友評論:三四線不一定是農村,我老家也是這樣,大部分會選擇私立幼兒園,而不是公立幼兒園,有錢人都是讀私立小學,私立初中,私立高中,從不讀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