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義務教育 ,才不只是99%的公立小學

2020-12-15 1905電影網

原標題:日本的義務教育 ,才不只是99%的公立小學

1.

日本幼兒園費用全免的消息刷屏時,大家都在羨慕日本的義務教育管得之寬,終於連幼兒園也下手了。儘管這個政策跟日本的義務教育其實關係不大。

但不得不說,日本如今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教育公平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主要就該歸功於他們嚴格的義務教育。

再精確一點,應該是歸功於從上世紀80年代最早一批接受教育改革的「寬鬆世代」開始的義務教育,這場改革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公平教育」。

「寬鬆世代」大致是指上世紀80年代末到今天出生的日本年輕一代,有點類似國內經常被吐槽的80、90後至今的一代。在「寬鬆世代」以前,二戰後出生,6、70年代日本經濟騰飛時期成長起來的一代則被稱為「團塊世代」。

日本現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小學6年+初中3年),最早就是從「團塊世代」出生的戰後時期誕生的。

但那時候日本的中小學生們,處境並不比現在。

戰後日本經濟復甦,隨即迎來一場人口的爆發式增長,跟人口增長不匹配的則是教育資源的不足。80年代以前的日本中小學生們,也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填鴨式」教育,目的就是在由教育資源不均導致的殘酷競爭中,打敗眾多同齡人,獲得不多的能夠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那時候的日本高中不是高中,而是「受驗地獄」,青少年們奉為圭臬的還是「三當四落」,意思是每天睡四小時的人,必定大學落第,而每天只睡三小時的人,才有可能跨入大學的大門。

在「三當四落」的口號和激烈的「受驗戰爭」中,日本的填鴨式教育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也因此帶來日本教育界的集體反思,為80年代以後教育的轉型和減負埋下伏筆。

2.

現在提起日本的義務教育,人們大多驚嘆於他們城市和鄉村能保持同等資源水平的公立中小學,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尤其是最讓國人羨慕的他們的素質教育(體育、藝術等方面)——與基礎知識學習並重,還常常伴隨著各種青春熱血故事。

以實行義務教育最普及的公立小學為例,公立小學是日本最常見的小學,佔全國小學總量的99%。學校全部實行學雜費減免制,家長需要負擔的主要是學生的制服費和每天的午餐費(日本的小學每天會為學生提供午餐,每所學校都有專門的營養師、配餐師),午餐費由家長負擔一部分,政府負擔一部分,收入低的家庭還可以申請免費。

跟我們一樣,日本的小學也按片區招生,法律規定不允許跨區上學,只要年齡合適,學生入學不需要接受選拔考試。跟我們不一樣的是,日本沒有學區房,反而學校大多根據當地人口密度來建立,這樣可以保證絕大多數本區域的孩子只要步行15到20分鐘就能到達學校。

而為了在劃片區實施義務教育的同時,保證教育公平的實現,法律也規定了各種保障性政策。

比如學校的硬體設施方面,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可以說日本全國範圍內的公立小學資源都比較平均。

滋賀縣的一個小島衝島上,有且僅有一所小學「近江八幡市立沖島小學校」,這個學校今年被報導時全校只有13個學生,卻擁有完整的令人羨慕的教學設施:電子化的教室(電子黑板、投影儀、52英寸電視)、室內體育館、室外體育館、50米長的標準遊泳池、擁有6臺顯微鏡和1臺高倍望遠鏡的科學實驗室、配備了鋼琴的音樂教室、館藏5000冊圖書的圖書館、以及一個小農場。這種程度的硬體資源,放眼國內,可能連城市中的小學都難以望其項背,而這的確是日本公立小學的普遍水平。

日本《教育基本法》明確規定,學校基礎設施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建設和維護,國庫負擔一部分費用。教學樓會依照最高安全標準建設,每當發生地震、海嘯等災難時,災區的中小學就會成為主要避難場所。

而每個地方政府也都會下大力氣建設當地的中小學設施,因為如果中小學設施不「硬氣」,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可能就不會選擇在當地居住,造成地方經濟不景氣。畢竟日本的戶口遷移不受限制,無論是農村的孩子想到城市上學,或是城市的孩子轉校到農村,都不是什麼麻煩事。

甲醛房這樣的情況不但不會出現,就算出現了,家長們也可以帶著孩子輕鬆轉學,該焦慮的反而是擔憂人才流失的地方政府。

至於軟體方面,國內家長最焦慮的學校的師資力量不均問題,在日本的公立小學裡也幾乎不存在。

日本的中小學被嚴格禁止實施精英教育,沒有重點非重點學校之分,也沒有快慢班之分。公立學校的教師、校長都屬於國家公務員,必須通過國家考試上崗,並由國家直接發放薪水。在「同薪」的基礎上,所有教師和校長,在一定地域內還要實行輪換制,教師每6年就會被調換到新學校任教,校長每5年甚至會跨區域換崗,且地域不限城市和農村。雖然老師們辛苦一點,但這也保證了在學生就近入學的範圍內,所有公立學校的師資水平都是相近的。

3.

公立小學如此,同樣屬於義務教育範疇的公立中學同理。在嚴格的政策法規保障下,日本的中小學在推進教育公平、普及義務教育方面無疑是成功的。

但也因此導致了一個問題,因為是義務教育,公立學校更加注重教育的均衡,為了讓全體同學共同進步,公立學校的老師上課往往就低不就高,既不讓學生掉隊,也不太鼓勵拔尖。

公立學校的寬鬆教育,輕鬆愉快,卻也意味著「學習不足」。對於學習能力強、或是有上名校打算的的同學來說,僅靠課堂上的知識遠遠不夠。

於是就不得不提另外的教育選擇,那就是除了佔比99%的公立小學以外的剩餘1%。這1%則是日本文部省認定的國立學校、以及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學費最貴,入學難度高於公立學校,要提前經過選拔考試,大多是女子學校、文體類學校、語言類學校等,還有歷史悠久的名門貴族學校等。私立學校辦學特色偏重明顯,選擇送孩子進私立學校的家長,就相當於提前規劃好了自家孩子未來的一生,比如做運動員、演員等。

國立學校花費則比私立低,比公立高,但在三類學校中最難進,門檻很高,競爭非常激烈。國立中小學一般是大學(特別是教育類大學)的附屬學校,擔負著教育研究的重任,所以不同的國立小學教學內容也不同,有著明顯的學校特色和老師特徵。作為先進教育方法和內容的試驗地,國立學校的學生有機會接觸更深更難的知識,進入國立中小學,也就意味更多的未來上名校的可能。

國立學校入學也要經過考試選拔,難度比私立高,學費卻比私立低,屬於只要學生成績好,性價比就很高的一款選擇。因此,在依然重視學歷的日本社會中,十分受民眾的追捧。甚至有的國立小學因為報考的人多,即使考試合格也需要在合格者中再進行抽籤,抽到者才能最終獲得入學資格。比如位於東京的御茶大學附屬小學,2011年的報考人數高達2961人,而最終卻只錄取了55人。

在日本民眾的心中,這兩類學校雖然不在義務教育的範疇,甚至學費可能高出公立學校的2至4倍,但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日後能夠上名牌大學從而找到一份好工作,「望子成龍」的日本父母們還是希望讓孩子們考入這類的學校。

4.

至於沒考上國立、私立學校的孩子們,除了義務教育以外,也還有一條提升之路可以走,就是參加課外的補習班。補習班在日本叫做「塾」,一般由私立大學或其他社會機構開辦,商業化,學費普遍較高。

前幾年很火的電影《墊底辣妹》,就是講了一個學渣在經過補習班的進修後,成功考入私立名校慶應大學的故事。

比起輕鬆的義務教育,犧牲課餘時間補課,或是讀私立、國立名校的孩子們,相對而言學習的壓力更大,家庭所要負擔的經濟壓力也更大。

但說到底,在可能選擇更好的教育方式以前,全日本的孩子們至少還有一根平等的義務教育的底線。在義務教育的範疇內,大家起碼是從同一起跑線上出發的,無論是東京還是北海道,城市還是鄉村。

相關焦點

  • 日本有錢人都念私立?NoNoNo,公立小學才是真拼爹
    之前的兩期,我們詳細介紹了日本國立小學校的種種乾貨(戳>>> ),而這一次,終於輪到普羅大眾都很關心的公立小學了。日本從明治15年(1882年)開始實施「全國統一化教育」,起初是「下等4年、上等4年」共計8年的小學教育模式,而後經過了大正時代以及昭和時代的動蕩和變革,才慢慢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說到日本的公立小學,可能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和國內的「菜場小學」劃等號。畢竟它課時又少,教學內容又淺,似乎進去就是「自毀前程」。
  • 日本的義務教育對外籍小朋友友好嗎?
    只要日本長期在住,小孩子上學的費用和日籍是一樣的,沒有差別。至少姐姐家的孩子沒有遇到過,差別待遇。Q3:學費多少?真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費嗎?公立小學、初中的學費是免費的,教 科書也是免費領取。午餐費、雜費等是一個月一結算的。
  • 日本小學教育如何做到均衡化
    公立小學軟硬體都力求均衡  公立小學是日本最常見的小學,佔全國小學總量的99%。它實行義務教育,學生就近入學,而且法律規定不允許跨區上學,學生入學不需要接受選拔考試,年齡合適就可以入學。日本1955年制定的《關於義務教育諸學校國庫負擔設施費法》規定,小學生上學距離上限是四公裡,初中生上限是六公裡,農村亦然。
  • 在日本上公立小學需要交費嗎?
    問:我的孩子明年4月就要在日本上學了。我們選擇的是公立小學。我們知道日本實行的是義務教育制度,但又聽日本鄰居說上學也還是要交錢的。都需要交什麼費用?應該怎樣交呢?  答:不錯,日本的小學的確是實行義務教育,不需要交學費。但上學總還是要有各種各樣的費用支出。
  • 日本的9年義務教育是怎樣的?
    01 日本的教育制度日本教育體制為「六三三四制」:小學6年+初中3年為義務教育,高中三年屬於非義務教育,大學四年為高等教育。日本學校簡單來講可以分為三大類:公立學校、國立學校、私立學校(包括國際學校- 公立學校 -優勢是義務教育階段免學費和教材費,僅需支付餐費及課外活動的費用。
  • 日本如何監測義務教育質量
    熱點視線   日本如何監測義務教育質量 ■李協京   前不久,日本公布了今年的全國學力測試結果。相較於2007年第一次測試舉行時的爭論不斷,今年的全國學力測試似乎已經走入了常態。今年,99%的小學和96%的中學參加了考試。這一考試已被日本文部科學省制度化,成為監測義務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   學力測試考什麼   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前期曾進行過針對不同年級的全國學力統考,由於導致地區之間的排名競爭而引起教育界及社會的強烈反對,在1964年統考結束後便停止了這一考試,其後只通過抽樣調查監測義務教育質量。
  • 日本の公立&私立學校的差距
    慶應義塾是日本第一所向學生收取學費的學校,具有特殊的意義,說明學校教育具有私有財產性質。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思想家康多塞侯爵主張教育不應作為私有財產,而應作為公共財產提供。他認為「公共教育是社會對公民的義務」,這一觀點在日本明治時代被廣泛接受,並成為公共教育的思想基礎。在這方面,我認為文化部第一部長森有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森有禮將小學教育定為義務教育,不收取學費。
  • 帶孩子去日本上學,到底選擇公立還是私立?
    也就是說,義務教育主要由公立學校承擔,中小學的最大目標是讓所有學生達到最基本的學業水平,這也是義務教育的目的之所在。而更改層次的教育,則讓私立學校發揮重要作用。公立學校靠國民的稅金來運作,因此不能像私立學校那樣基於各自的建校精神來實施獨特的教育。
  • 義務教育免學費,小學一年級開學交600元合理嗎?公立學校應該交哪些...
    小學一年級開學時要交600元,這個費用高不高?說實話,因為不知道你到底交了哪些項目的費用,因此沒法回答你。如果是公立學校,交600元,就要看清是什麼費用了,公立學校是免學費的。如果是私立學校,交5600元也非常正常。
  • 日本的公立和私立學校有何區別?
    日本是一個很重視教育的國家,從小學到大學都分別有國立、公立和私立學校。日本的教育法規定:國家、地方公共團體和學校法人,都可以設置學校。國家設置的學校稱國立學校,如橫濱國立大學;地方設置的學校稱地方公立學校,如橫濱市立大學。學校法人所設置的學校叫私立學校,如早稻田大學。
  • 定居日本,你選擇給孩子上公立、私立、中華還是國際學校
    不同進學路線的詳細說明第一種路線:公立小學、公立初中,公立高中,全程公立學校這是在日本絕大多數正常孩子的標準進學路線,從小學開始全程公立學校直至大學,所謂的學區也是只針對公立學校而言才有學區這種說法日本的義務教育階段也是9年制,分為小學6年(7到12歲)和中學3年(13到15歲),全程公立相比較其他所有類型的學校的學費都是相對最便宜的(注意這裡只是學費部分最便宜,加上補課費未必,後面會說)。國內所說的「初中」,在日本的叫法是「中學」、「中學校」、「中等部」等等。
  • 孩子上小學是選擇公立小學,還是私立小學
    現在各地的幼升小又開始報名了,面對著公立小學和私立小學,家長們不知該如何選擇?我認為孩子上小學,同等條件還是上公立小學好。第一幼升小沒有入學門檻,孩子的基礎是一樣的。公立學校由於其自身辦學時間長,很多都是幾十年歷史,師資力量雄厚,校園配套建設齊全,這些條件是私立民辦學校無法達到的。第二民辦學校都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為了達到招生的目標,把學校包裝成高大上,宣稱貴族學校,培養貴族氣質的孩子,收費動轍每年一兩萬元起步。
  • 定居日本,你選擇給孩子上公立、私立、中華還是國際學校?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不包含幼兒階段教育,即小學前的不會寫,小學前的教育不管公立私立都是在純玩,對未來幾乎沒有影響,離家近更重要,第一種路線:公立小學、公立初中,公立高中,全程公立學校第四種路線:中華學校小學部和初中部,日本高中;或全程中華學校第五種路線:國際學校小學部,私立一貫制初高中;或者全程國際學校一般來說在日華人的孩子們在日本走這六種路線,六選一,下面我具體解釋一下,邊解釋邊分析,看完你基本上對
  • 九年義務教育下,為什麼私立學校越來越多?私立真的比公立好嗎?
    我國推行義務教育也有很長時間了,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不收學費,極大地減輕了家庭的負擔。但目前好像動輒就上萬收費 的私立學校在大眾中卻越來越吃香了。小編隨機採訪了一些家長對於私立小學的看法:上好的公立小學那是的學區房才行啊,我們一家人都是從外地搬來的,攢錢買學區房太不現實了,私立學校的學費雖然高,但是也比買房子便宜啊,所以還是選擇了讓孩子上私立小學。
  • 移居日本如何給孩子辦日本公立學校入學手續?日本要買學區房嗎?
    很多朋友移居日本,都是為了給子女換個教育環境,那麼移居日本後如何給孩子辦理日本公立學校入學手續呢? 需要像國內一樣買學區房麼?首先我們來了解下日本學校的教學結構:1.日本的學校結構在日本,義務教育階段是從滿六歲到滿十五歲為止的九年間必須要進入學校學習。
  • 孩子小學階段選擇上公立小學?還是去私立小學?您覺得呢?
    小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在公立小學學費是全免的,基本上公立小學是不敢亂收費的!雖然有些家長經常吐槽,家長群裡總有些人以各種名目來收取費用,但是作為學校是不敢亂收費的!私立學校讀過的都知道,收費很高!至於有些家長認為,高收費是因為高質量的教學和個性化的服務,這裡暫不討論!
  • 才幾百塊錢,不用再為擠不進公立園而發愁
    這兩天有一個新聞讓我們非常羨慕,那就是我們鄰邦日本的育人革命。從10月1日開始,日本進入到了一個幾乎教育全免費的境界,0到2歲的嬰幼兒,家庭特別困難的,政府出資養育,3到5歲的幼兒上幼兒園全免費,接下來小學中學跟咱們國家一樣九年義務教育。
  • 公立初中為什麼不香了?——九年義務教育的異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優秀的初中生源突然就集中到了私立初中,公立的初中變得灰頭土臉,追根溯源的話,大概要從老牌的公立初中開始辦私立初中開始,口子一開,優質的老師去了私立初中,優質的生源也慢慢向私立初中聚集,然後產生了虹吸反應,私立初中很快成長壯大,絕大多數小學生的家長都在未雨綢繆,要讓孩子上哪個私立初中,因為上好的初中,才有可能考上好高中,上一個好高中,才有可能考上好大學……
  • 幼兒園改為義務教育的必要性
    小學以前和初中以後是非義務教育,需要學生家庭承擔部分費用。據2016年的數據,全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小學17.8萬所、初中5.2萬所,小學在校生9913.0萬人,初中在校生4329.4萬人。義務教育是當前國際上普遍奉行的做法,但各個國家的義務教育內容也不盡相同。
  • 日本留學移民必看|一文讀懂日本教育
    在日本,小學6年加初中3年為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高中普及率為98%。在日本25至64歲人民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為48%,是世界第四。在學術領域,截至今年,日本人一共拿了27個諾獎。這也證明了日本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