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七班習作能力訓練的幾點嘗試
本學期,中文七班的隊伍不斷壯大,又加入了不少新的成員。學生在經歷了一個學期的閱讀和寫周記的起步階段,現在開始邁入寫作的門檻,要求又比上學期的寫話高出了一個層次。為了避免學生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提高寫作練習的積極性,我對孩子們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用筆記錄自己的見聞,表達最真實的感受!老師也可藉此機會,貼近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成為更好的良師益友。為此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降低要求,減緩坡度,循序漸進,學會正確使用漢字。
為了讓孩子們不害怕寫作文,能夠自由表達,我的作文不要求字數,只要格式正確,語句通順,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儘量寫漢字,就是好作文。記得第一篇作文,一位同學提筆忘字,滿篇拼音,大多還不寫聲調,後來實在讀不下去了,只能把學生叫到跟前,讀給我聽。現在寫了五周的作文,多數同學拼音越寫越少,漢字越寫越多,不會的字就問問老師或查查手機,有一多半同學基本不寫拼音了。寫作訓練促進了孩子們對漢字的理解和掌握,不但會寫會讀,更會使用,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
二、注意引導,增強自信,保護寫作積極性。
在習作起步階段,我注意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寫自己想寫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寫出自己的快樂,寫出自己的煩惱,也就是心情作文,生活作文,想寫多少就寫多少,讓孩子覺得作文並不可怕,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與寫作熱情,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我告訴學生,寫作文並不難,只不過是把我們平時所說的話用文字有條理地表達出來,比方說,你把自己做的一件有趣的事,說給別人聽,然後把話寫下來,就是一篇記事作文,或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介紹給同學,寫下來就是一篇寫物作文。
三、恰當使用評語,堅持正向評價,激發寫作興趣。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於作文,樂於作文。因此我在寫評語時,儘可能多的使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把學生作文中的優點挖掘出來,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有較高要求,基礎弱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要及時表揚,如這個詞用的不錯,這句話寫得真妙,這段話寫的真棒……有個別學生語言組織吃力,表達不通暢,我就從學生的書寫認真或使用拼音較少等方面給予充分肯定,讓學生建立信心,看到希望。
四、選題貼近生活,激發表達欲望。
本學期我們第一篇習作的題目是《開學第一天》 。孩子們剛剛開學不久,對新學期、新授課內容、新的老師、新的作息時間……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同學表達了開學的欣喜,也有同學在抱怨要每天早起,不如疫情時「過得舒服」。這是一篇課堂作文,多數孩子都在二十多分鐘的時間內完成。其中露西同學寫出了本學期上學的特點:「來到學校就開始消毒,量體溫。」寫出了見到老同學的欣喜和對新同學的希望,表達了:雖然學習內容更多更難了,但要在知識的海洋中努力學習的美好願望。整篇文章語句通順,富有層次,金句頻出,很有文採!
第二篇是《我最喜歡我的 》,要求寫出自己最喜愛的一個身體部位,並說明理由。通過這篇習作,我想告訴孩子們要悅納自己,感受家人對自己的喜愛和肯定,同時喜歡自己的身體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鈺博同學的《我最喜歡我的手》,除了寫出用雙手能做的各種活動,還寫到「媽媽最喜歡我的手,因為握著我胖胖的手,她感覺安全又溫暖。」既寫出了手的特點,又讓小暖男的形象躍然紙上,令人忍俊不禁。
第三周我們在學習第一單元遊記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仿寫,題目是《遊 》
或《逛 》,並強調了「遊」和「逛」的不同。丹妮同學的《遊巴黎》是很棒的一篇遊記,過程完整,敘述詳細,表達了自己高興的心情!也給我帶來了驚喜。
此次給大家展示的還有梓樂、鑫磊和朱慧同學的習作,因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展示更多習作,希望今後能把更多同學的佳作展示給大家。
五、重視課外閱讀,積累豐富詞彙,促進寫作訓練。
蜜蜂每釀一公斤蜜,需要飛行45萬公裡,要在100萬朵鮮花上辛勤採蜜;居裡夫人從8噸礦渣中,耗時四年才提取了0.3克的鐳,同樣的道理要寫出好作文,也如採蜜煉鐳一樣,應掌握豐富的素材。引導學生採集原材料,建立一個用於自己的材料倉庫,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有效手段,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尤其小學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的廣闊性,持久性比較差,常常對身邊的事物視而不見,而多讀書,勤積累,既可從中汲取寫作的知識和經驗,開闊自己的視野,又能獲得較好的寫作材料。本學期我們繼續開展讀書打卡活動,多數同學已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寫作方面進步明顯。
孩子們的寫作剛剛起步,任重而道遠,期待通過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手寫我口,我筆表我心,讓學生樂於表達,易於動筆,讓童心在寫作中跳躍,讓文採在妙筆下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