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孩子三年級了!看著他每天穩重、自信地走進學校,我不由感嘆:兒子長大了!直到有一天,孩子耷拉著小臉回到家裡,我才知道,原來是新學期第一次習作《秋天的一處景物》被楊老師「無情」地打回了。由於缺少觀察,兒子的幾行作文的確是有些簡單,更不要提突出秋天的特點了。打回不害怕,我親自帶著兒子觀察一番,又指導他進行了修改,添加了一些優美詞句,興衝衝地交了上。可是兒子回來的反饋是「應該再真實些」。一時間,我也亂了方寸——真實?猛然間想到一句話「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對啊!孩子的習作不就是應該寫自己內心想說的話、愛說的話,不說空話、套話,不刻意追求、模仿他人說話的腔調兒嗎?於是,我和孩子認真看了楊老師第二次批改的稿子,重新看了看頓時覺得當時真是太著急了,老師已在原稿的字裡行間明確的批註了應該寫些什麼,末尾也已寫明要「真實」。怎麼就忽略了呢?經過一番努力,最終作文通過了。由此反思,我該如何配合老師輔導孩子來寫作?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可能不太成熟,但很希望在這個欄目中和大家探討交流。
越來越覺著與孩子共成長的過程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踐行中重新的認識自己,理解自己,充實自己,承認自己,而不是一味的只挑剔著「孩子」。我不是超人,我的孩子也不是完美。習作好似一座橋梁,通過作文觀照彼此的內心,讓他說出他想的、看的、聽的、嗅的,與孩子更好地溝通,促幫助孩子健康發展!
這是基於我自己從小就愁寫作文和孩子第一次的作文被反覆打回後,我潛意識裡注意到:千萬不敢讓我的孩子怕寫作文。即便每到作文時,也是耗時長,也會不同程度的「雞飛狗跳」,但我努力克制,從中「修行」!但凡發現他說的好時,不惜讚美之詞並把寫的好在哪裡明確的給他贊出來。
每次作文前,楊老師總會安排寫前的談話或預習:如觀察小動物,給爸爸媽媽講講它們的樣子;看看家裡的影集,回憶回憶你最喜歡的一張照片的拍攝過程等等。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打開話匣子,有話可說。在課堂上講完之後,也會針對本次習作發出明確的習作要求。這時,我總會提醒孩子,仔細想想老師課堂上講的方法和要求,不要急於動筆。實在寫不下去的時候先根據老師的要求回答問題,說著說著就會體會到「柳暗花明」。
例如:寫《一張珍貴的照片》時,我在想那麼多照片是我我選哪張,怎麼寫?他寫前毅然選了一家四口的一張,並告訴我這是和弟弟的合影。可說作文時除了描述照片後就沒話了,於是我把寫作要求列印出來,一起逐條看、逐條說。當回答要求中的第二條問題時,他有點不耐煩地說,「沒什麼故事啊?不就是給咱們一家四口照相嘛!」此刻我卻被他點醒,事情太多了,還得取捨呢,不回憶都忘了!於是我就提醒「那天天氣如何?」「暑假裡熱的程度?」「照相的阿姨當時什麼狀況」……就這樣話匣子一下打開了——「這個特殊的阿姨不容易,肚子裡裝著兩個小寶寶,她的肚子有三個足球那麼大……」那段時間孩子正參加年級的足球聯賽,直接拿足球作比倒也十分形象。所以說孩子不是沒話而是還沒挖掘出來!
寫小動物的作文時,兒子非要寫「只打過照面兒」的倉鼠。細想之下我帶他去了花市,讓他邊看邊拿手機錄下來,以備回去之後的作文。果不其然,要寫時發愁了:滿滿一窩的倉鼠該寫哪只?我提示先讓他說說「猛然看到那麼多自己喜歡的倉鼠時是什麼心情?」他答:「想成為其中一隻的主人。」(這句話點出了他的真實想法,於是變為了此篇習作的結尾。)「當時箱子裡的它們都是怎樣的?」兒子描述時用到了「有的……有的……」的句式:說他們擠在一起很可愛,有的露著頭、有的縮成一團有的怎麼怎麼樣,接著有一隻受到了驚嚇猛的抬起頭鑽了出來……「那麼你注意到這是怎樣的一隻?」這樣一步步的從整體的印象開始到專注一隻的詳寫,再到看到有意思的事情發生,然後寫了寫它的習性,最後結尾,就這樣一篇具體的習作就寫好了。
在寫植物的習作中,他選擇了看倉鼠的那天花市臨近關門時買的多肉植物——千代田之松。買時我還問一片的多肉為何首選這盆?他說像鑽石!沒想到寫《我喜歡的植物》時,這盆小多肉剛好派上了用場,他一邊拿在手裡端詳著一邊說著:「葉子大大小小緊密地挨在一起就像拍全家福時一樣。」我說:「我感覺怪怪的,能否換句話?」他辯解說:「中秋節咱們在奶奶家拍全家福時就是這樣的!每個人站得親親密密,它和我們多像啊!」哦,我為此一驚,生活中我們遺忘的的點點滴滴他竟然在此刻被喚回了,真是想不到啊!
在一次又一次的觀察中,引導他發現事物的特點,鼓勵他大膽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表達心裡最真實的感受,慢慢的,兒子的習作就生動了。
好文章需要千錘百鍊。即使被打回需要重寫,也不可盲目地套用範文,簡單了事;要好好看看老師的批註、提示,了解修改的方向、意見。平時要讓孩子多讀讀老師的批語,特別是每次作文的眉批、旁批,因為每次老師都會批出好詞好句,並在旁邊做簡評,哪個詞用得好,哪個修辭更恰當、更形象、更新穎,怎樣的句子有童趣,對比之下一目了然。久而久之,孩子會慢慢體會到怎麼寫才生動,也就學會根據提示來學會修改作文了。
當然,要寫好作文離不開豐富的閱讀和日常的積累,在平時的閱讀中,我按照老師課堂上做批註的要求,鼓勵他用螢光筆、彩鉛隨時畫出好詞好句和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熟讀之下,孩子自有漸進之體會,慢慢打通寫作思路,寫自己想寫的情景,說自己喜愛說的話,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力求在習作中貼緊現實生活,抒發真情實感,充分體現自己的語言個性,讓習作之路不再崇山峻岭,變得一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