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之反間計,長平之戰孝成王中計,葬送四十五萬士兵

2020-12-22 文史400

反間計,三十六計第三十三計,敗戰計第三計。「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這句話就是三十六計中對反間計的概括。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疑陣之中再布疑陣,使敵方安插在我方的間諜為我方向對方傳遞假的情報,打擊敵人,這樣的助力就來自於內部,便不會導致自己失敗。這一計的前提是要有間諜。

這一計策的名字出自《孫子兵法.用間篇》:「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從這一篇的名字中就能看出《孫子兵法》這一篇講述的是對間諜的使用,反間計則是利用敵方的間諜為自己傳遞假的情報。

著名的長平之戰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因為這一戰中趙軍因為趙括的指揮不力,葬送了趙國四十五萬大軍,趙括自己也因為這場戰爭而死去。趙括是因為中了敵人的調虎離山之計的緣故,而從本能夠堅守的城池中出來而葬送的。但是當時在趙括之前還有一位大將廉頗,這是一位十分有經驗的將軍。他讓秦軍十分的頭疼。當時的趙國賢臣藺相如已經病倒了,當時的秦國利用了自己在趙國的間諜放出的風聲。說秦國的將領最怕的是趙奢的兒子趙括當主帥。當時的孝成王知道後就想要將廉頗換成趙括。藺相如知道後也勸阻了。但,沒有動搖孝成王的決心,於是乎,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拉開了序幕。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劇情叫做蔣幹盜書,這件事發生在赤壁之戰的前夕。當時曹操知道周瑜是當時有名的軍事奇才,很是欣賞他,想要拉攏過來,收歸己用。曹操帳下的蔣幹自稱是周瑜的好友,想要幫助曹操勸說周瑜。周瑜見到蔣幹之後,周瑜就在心中密謀了一個反間計。蔣幹來到江東前來面見周瑜,周瑜設宴熱情的招待了蔣幹,蔣幹本想著在宴會中向周瑜提及曹操的是,周瑜很聰明,沒讓他說出口。在宴會上周瑜假裝喝醉了酒。蔣幹將周瑜送回房間中,看到桌上有封信。蔣幹一看,這內容是蔡瑁、張允與周瑜的裡應外合之計。這時,周瑜說夢話翻了個身,蔣幹嚇得立馬上床睡覺。不一會,有人想要見周瑜,周瑜起來看蔣幹是否沉睡,認為蔣幹沉睡了之後,就在外面和人商議。蔣乾沒聽清內容,但是隱約聽到了蔡瑁、張允的字樣,就認為這裡應外合的計策是真的。於是蔣幹連夜的返回到了曹營,曹操知道後很是生氣,就下令將蔡瑁、張允給砍了。當清醒之後就知道上當了。

相關焦點

  • 讀史筆記 長平之戰
    碎片化多,系統性少,更有應缺乏學術研究精神,總覺比較淺顯,不夠深入,也不想翻閱其他資料,怕有些想法早已有之,有剽竊之嫌。姑且記之以自娛。說起長平之戰,我們經常想到「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提到趙括。可這事發生在戰國時期,那會還沒紙。雖然這場「長平之戰」以趙國戰敗告終,我們很多時候都為趙國臨陣換將而扼腕,派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去領兵,不輸才怪。
  • 三十六計之反間計,挑撥離間不算啥,策反回去才牛掰
    三十六計之反間計,挑撥離間不算啥,策反回去才牛掰嗨,大家好,我是老孫,今天跟大家講一講三十六計中的反間計。在三國時期,赤壁大戰之前,周瑜他就是利用反間計殺死了叛將蔡瑁和張允的。在當時,老曹帶領自己的10萬大軍準備渡過長江,想要佔領南方的土地。當時孫劉聯盟抗曹,但他們的兵力要比曹軍少得多,老曹的軍隊都是由北方的士兵組成的,會陸地戰爭,不太會水中戰。 剛好自己部下就只有兩個精通水戰的將領,蔡瑁和張允。
  • 三十六計:反間計
    三十六計:反間計 中國日報網 2020-12-02 15:28
  • 防範《三十六計》中反間計的要點:注意信息保密,確保人員可靠
    《三十六計》按計名的順序排列,一共分為了六套,其中在敗戰計裡有著這麼一計:古往今來間諜在一場戰爭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能夠將敵人安插在我軍之中的間諜為我方所用,那麼在這場戰鬥中我方的勝率將會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 王齕奪取西壁壘後秦軍換將並實施反間計也說明自己的形勢不利
    在長平之戰進行到第三個年頭,即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軍統帥王齕發動了一次開戰以來最猛烈的攻勢,六月,秦軍發動進攻,攻下兩座趙國堡壘,俘虜四名軍尉。廉頗下令修築新的壁壘,構建新防線。可是到了七月,該防線又告失守,兩名軍尉被俘虜,趙國陣地被秦軍摧毀。這樣,長平防線中的西壘壁落入秦人之手。
  •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三計:反間計,看周瑜如何套路蔣幹讓曹操中計的
    計策理解反間計出自《三十六計》的第三十三計,是一種應對、利用間諜達成目的的策略。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唐代杜牧解釋反間計時,說得特別清楚:「敵有間來窺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賂誘之,反為我用;或佯為不覺,示以偽情而縱之,則敵人之間,反為我用也。」
  • 長平之戰的背後隱藏著秦國的驚天大陰謀
    秦昭襄王於是秦昭襄王不幹了,原本是囊中之物的上黨郡,到嘴的肥肉居然被趙國拿去了,於是以此為藉口率軍攻打上黨郡,接著就引發了著名的長平之戰,然後就有了白起坑殺趙國45萬軍隊的慘案,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獨自抗秦,直到滅亡。原本引發長平之戰的原因就是上黨郡太守馮亭將上黨郡獻給趙國,那麼問題來了,馮亭為什麼要將上黨郡獻給趙國呢?
  • 長平之戰,遠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趙國失敗的原因在這裡
    長平之戰(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是秦國軍隊在趙國的長平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最後以趙軍的失敗告終。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其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是戰國歷史的重要轉折,也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 反間計在《三國演義》中的應用,周瑜巧妙設計除掉赤壁之戰隱患
    前言:反間計是《三十六計》中的一條計謀,在三國演義中被多人使用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反間計主要的特點就是以假亂真迷惑對手,在迷惑對手的同時讓對方高層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行動,這樣的情況下施行計策的一方將大大受益。
  • 秦國施反間計讓趙括領兵,並不就是認定,趙括是十足的無用之人
    秦國施反間計讓趙括領兵,並不就是認定,趙括是十足的無用之人首先有人說,馬謖能夠被諸葛亮派去守街亭,是因為馬謖以前的表現可圈可點,是有業績的,這是諸葛亮信任他並派他擔大任基礎。因為秦國施展反間計,吹捧趙括,但吹捧也要有一定業績有事實做基礎,這樣別人才會相信。假如你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什麼業績也沒有,就因為學習成績好,就吹你比馬雲厲害,人家會信嗎?看一些文章說,趙括似乎很早就就隨他爹趙奢身臨一線作戰,表現也是很可圈可點的。藺相如阻止時也說趙王是以名使人。
  • 因為有他倆,長平之戰後虛弱的趙國依然可以吊打秦軍,全殲匈奴!
    長平之戰後,趙國為何還能殲滅秦軍30萬,全殲匈奴10萬騎兵?這個問題幾乎涉及到了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廉頗、李牧和王翦,還有戰國四君子中的三個,當然還少不了紙上談兵的趙括,毛遂自薦的毛遂等等一系列在後世如雷貫耳的名字。長平之戰的關鍵人物有白起、範睢、廉頗和趙括。
  • 王翦為什麼要用反間計除掉李牧
    王翦使用反間計除掉李牧只是秦國當時慣用的策略,這也是秦趙兩國綜合國力的切實碰撞。到了後期滅楚之時,基本上只剩下殘燕和齊國了,秦國已經不懼怕他們的聯合了,所以王翦可以耗費一年時間仔細準備一舉滅掉楚國。在秦國最後一次滅趙大戰開始前,韓國已經滅亡了,但此時魏國、燕國、楚國、齊國還存在,趙國在長平之戰時也是打的長期對抗戰,當時趙國因為沒有做好外交工作沒能拉來外援導致長平之戰的慘敗,這次趙國一定會吸取教訓,如果秦國和趙國長期拉鋸下去
  • 借《孫子兵法》解讀《三十六計》之離間計,制勝的關鍵在攻於心計
    《孫子兵法》作為古代歷史中較早出現的兵書,所以經常有人會將此與其他兵書進行比較,例如《三十六計》。其實這兩本書是相通的,可以借《孫子兵法》裡的謀略和思想來看待《三十六計》中的種種計策,這次我們就借《孫子兵法》來讀懂《三十六計》中的離間計。
  • 看內外因素五個維度如何分析長平之戰!
    我們通過長平之戰,看看「數境勢理命」五大因素是如何決定戰爭走向的?長平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60年,交戰雙方是當時的秦國和趙國。秦國的主帥首先是王齕,到後來換成白起;趙國這邊首先是老將廉頗,到後來換成趙括。人們對長平之戰的印象一般來說就是四個字——「紙上談兵」。
  • 長平之戰趙國元氣大傷,為什麼秦國不滅掉趙國?秦昭襄王怕了!
    在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就是秦國和趙國了,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以及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國力大增,在攻下巴蜀之地以後,糧食供應得到巨大改善,整個國家的戰鬥力非常強悍。而趙國也並不示弱,趙國經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之後,趙國軍隊為之一振,軍事實力得到空前高漲。
  • 流淚的英雄——趙括和長平之戰(下)
    長平之戰戰場和秦國、趙國之間的距離(衛星地圖)在這種苛刻和危險態勢下,趙括幾乎每一次決策,都和秦軍,尤其後來的白起的決策針鋒相對。秦軍為此吃夠苦頭。被譽為前秦時期的大軍事家、軍神的白起,也絕無僅有對趙括這個對手予以非常高的評價。官史說趙括無能,老鄉們說趙括無能,其實,這也是間接否認了白起的評價。
  • 趙孝成王接受上黨惹怒秦國,葬送趙國45萬精銳
    公元前260年,秦國和趙國在長平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雙方投入兵力共計105萬人。這場戰爭持續了五個多月,最終以趙國全軍覆沒告終。秦國作為長平之戰勝利的一方,也搭上了20萬人的性命。至於長平之戰的起因,還要從公元前262年趙孝成王趙丹不顧平陽君趙豹勸阻,執意接受韓國的上黨郡說起。秦國勞師伐韓,趙國坐享其成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嬴稷採用相國範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策略,繼續發兵攻打韓國,佔領野王,使韓國的上黨郡成為一座孤城。
  • 從三十六計學婆媳相處之道
    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三十六計之婆媳相處之道!一、調虎離山調虎離山乃是攻戰之計。老虎乃山中之王,在山中無人敢與之爭鋒。什麼原因?無它,主場優勢耳!想想如果婚後小夫妻還與公婆生活在一起,媳婦相當於家庭關係的新成員。職場新人是什麼樣,大家心裡都清楚。
  • 弄懂當年的「太白蝕昴」天象,就能明白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何會死!
    長平之戰前及長平之戰時,兩人之間的君臣關係看似那麼的魚水交融,賢君明將的形象躍立於紙面之上。但長平之戰後,秦昭王可以憑白起幾次據理力爭的抗命而毫不手軟地結束戰神的生命。白起在長平之戰後的表現也很詭異,一個長期衷心順從領袖意志的他居然為了一個職責範圍內的事情反覆違抗君令且態度強硬,哪怕以自己的性命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