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堅持每天10公裡的深度跑步愛好者跑出心臟問題:過量負荷不可小覷

2020-12-24 騰訊網

作者 | 戴劍松

慧跑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近期,一則廣為流傳的事情吸引了小編的注意!

杭州的金先生(化名),現年50歲,從40歲開始跑步瘦身,逐漸愛上跑步和馬拉松運動。

現在保持著隔天沿錢塘江跑10公裡的習慣,馬拉松最好成績是3小時20分鐘,可謂相當地快!有一次跑了8公裡後,突然眼前一黑,暈倒了!

還好很快就能起來。過了幾天,他進行了第二次嘗試,這次他特意佩戴了心率帶,跑了快一半,金先生再次感覺眼前發黑,和上次暈倒相似的感覺襲來,他連忙停了下來,這時一看心率,速度不快心率竟有170。

後來,金先生到醫院做了檢查,被診斷為房顫,醫生分析這與金先生長期跑步,心臟超負荷有關,並建議金先生要限制參加長時間劇烈運動。

此新聞的真偽尚不得而知,如果確有其事,雖不至於讓跑者對號入座,倒也值得大家警惕。

一、什麼是房顫

什麼是房顫?

房顫是心房顫動的簡稱,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房顫表現為心跳頻率往往快而且不規則,有時候可達100~160次/分,不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明顯不整齊,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

房顫本質只是一種臨床表現,誘發房顫的病因很多,包括高血壓病、冠心病、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栓塞、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

二、跑步是最有益心臟健康的運動之一,但這是有前提條件的

眾所周知,跑步是最有益心臟健康的運動之一,可以顯著提升心臟功能,促進心臟節省化工作。

早在2007年,美國運動醫學會就提出了著名的觀點——Exercise is Medicine(運動就是良醫),也就是說運動可以像傳統的醫學治療手段一樣,有效地防治一些常見的慢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部分類型癌症和抑鬱症等等。

大量研究也已經證實:堅持耐力運動的人群身體功能障礙的發病率顯著低於不運動的人群,且他們的平均壽命也比不運動的人更長。

既然跑步有益心臟健康,但為什麼這位金先生長期跑步不僅沒給心臟帶來益處,反而導致心臟出現問題並且誘發房顫呢?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不在於跑步本身,而在於長期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運動負荷,可能超出了心臟的承受和修復能力,從而使得心臟出現病理性改變。

跑步的益處

在運動科學領域有一個重要觀點就是運動量相對越多,健康收益越大,這個被稱為劑量效應關係(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因此,我們鼓勵大家積極投身運動,運動越多,所能獲得的健康收效也就越大。

但問題來了?

運動量是不是可以無限增加?

同時也能帶來健康好處的無限增加呢?

顯然不是這樣的。

正如藥物有最大的安全劑量,運動也是如此,超過一定的運動量就會對機體產生不利的影響,抵消運動帶來的一部分好處,甚至弊大於利。

我們絲毫不懷疑經常跑步、多跑步對於健康的好處,但這不能超越過量跑步的邊界。

當然,這個最大跑量是多少?

並沒有統一觀點,一般來說,精英跑友能承受的最大跑量大於普通跑友。

也就是說,運動量與健康之間實際上是U型曲線關係,運動不足有害健康,適量運動有益健康,而過量運動可能又會帶來不少對於健康的負面影響。

運動量與健康之間是U型曲線關係

三、耐力好要以強大的心臟為支撐,但並不是每一個耐力好的人心臟都完全健康

耐力運動時,機體需氧量持續增加,正常情況下為滿足機體對氧的需求,心臟工作能力也會相應增加,運動時心臟工作能力是安靜時的5-7倍;

當長時間需要心臟以如此大的強度工作就會對心臟造成極大的負荷,為滿足如此大的負荷,心血管會產生相應的適應性變化。

比如表現為心腔容積增大,心肌增厚,心臟質量增加,我們把這種情況稱之為「運動員心臟(athlete heart)」。

傳統觀點認為心臟體積大、強而有力能滿足高心率下有氧代謝需求,是人體對於大負荷運動產生適應的一種表現。

事實上,越來越多研究發現,這些心臟結構變化並不是全都是好的方面。

例如

高水平耐力運動員退役後,即便幾年內不參加比賽及大強度訓練,其心臟也不能恢復到正常大小,耐力運動員中有些人會發生心律失常。

科學家因此推測耐力運動引起運動員形成「運動員心臟」,而這些結構變化又可能為心律失常建立了基礎,進而可導致心臟功能障礙。

有時,即使是專業的心臟病大夫,也很難區分運動員的心臟增大是適應良好還是已經發生了心臟疾病,所以常常被誤診,這需要細緻專業的檢查。

普通大眾跑者健身性質的跑步不太可能像運動員那樣發生「運動員心臟」,但那些跑量較大、跑步較多的資深跑者,卻有可能存在心臟發生某些不良改變的風險;

比如有些跑者安靜時心率明顯偏低,甚至過低,或者存在心律不齊,而這些往往平時是沒有不適表現的。

四、跑馬這樣的大強度耐力運動可能導致訓練不足者心肌損傷

耐力運動是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馬拉松比賽或者為了馬拉松備賽而進行的大強度耐力訓練卻有可能會對心血管造成不利的影響。

研究發現:持續超過1-2小時的大強度耐力運動會導致心臟承受過度負荷,這就使心肌過度伸展,造成心肌微損傷。

研究顯示:馬拉松比賽後心肌損傷的標誌物,如心肌鈣蛋白、MB型肌酸激酶、B型腦鈉肽上升了50%,這無疑是提示馬拉松這樣的極限強度耐力運動導致了心肌受到一定損傷。

雖然這一變化在1周內可恢復到基礎值,但經年累月的過度大強度運動和重複損傷,可導致心肌纖維化(所謂心肌纖維化是指心肌彈性下降,收縮能力受損),進而引起心律失常。

此外,長期大強度耐力運動也會加速心臟「衰老」,如冠狀動脈硬化、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大動脈血管壁變硬等,眾所周知,冠狀動脈硬化是導致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

五、不重視訓練/跑馬後恢復,頻繁參賽讓心肌疲勞和損傷雪上加霜

當然,跑友們看到上述跑步導致心肌損傷的內容大可不必過度驚恐,參加了那麼多馬拉松不都好好的嗎?

事實上,大強度耐力運動後心臟標誌物濃度上升的意義仍不明確,有學者認為,它完全是一個短暫性的有利變化,反映的是心血管對大強度耐力運動的適應性變化。

一次大強度耐力運動所造成的心臟損傷是可逆性,如果給予充分的恢復和修復時間,這些損傷可以得到修復,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更健康強大的心臟。

倘若休息不夠,恢復時間不充足,那麼,運動對心臟造成的急性可逆性微損傷則會堆積,最終導致心肌纖維化、心律失常等等。

這就如同大強度跑步引發了膝蓋細微損傷,通常都是可以修復的,而反覆過量跑步,膝蓋就容易出現修復不足和疲勞積累而引發勞損。

六、即使不是跑馬,超出自身能力的過多跑步也可能會引起心臟異常

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明:短期大強度耐力運動和長期大強度耐力運動對心臟有不利的影響。

大強度耐力運動時心輸出量可增加到安靜狀態下的5-7倍,要達到如此高的心輸出量,心臟的4個腔室會過度伸展,導致心肌纖維撕裂,造成細微損傷;

而且運動時應激激素持續升高,再加上運動時,導致細胞損傷的自由基產生增多,兩者通過誘發和增加炎症反應來惡化這一損傷,最終形成瘢痕組織,使心血管硬化。

長期大強度耐力運動能引起右心房和右心室的擴張,運動後心臟會恢復原來大小,但如果心臟伸展和恢復的重複出現,就有可能發展成為慢性結構改變:包括心臟擴張,並伴隨著心肌纖維化。

這些變化可能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且累積很多年,但慢慢會變成定時炸彈,有時疲勞、身體在疲勞狀態下跑步,一次跑馬就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舉例來說

大家可能第一反應會覺得從沒跑過馬拉松的人更容易猝死,其實不然,根據統計,馬拉松賽事中猝死的人往往是那些跑過馬拉松賽的選手。

美國運動醫學專家對美國Twin City和Marine Core兩個馬拉松比賽數十年中猝死者所做出的統計結果表明猝死者均為男性。

這兩個馬拉松多年以來總計發生了14例猝死,猝死者中是第一次跑馬拉松的人竟然只有2位!!!而猝死者絕大多數都是有著多次跑馬經歷的人。

正應驗了那句俗語:「淹死的都是那些會水的人」。

那為什麼多次跑馬者中猝死者不在少數,原因可能是長期過量運動,使得他們的心臟已經發生了沒有症狀的不良改變,最終在某一時刻誘發了猝死。

七、事實上有很多數據顯示跑者未必個個心臟健康

2017年,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組委會為了做好跑者服務,提升大眾跑者健康跑馬意識,與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合作開展賽前體檢,約有300名跑者自行預約並前往體檢,經檢查已發現6名跑者存在一定問題,不適宜參加馬拉松比賽。

八、建議跑者有條件進行必要的心臟健康檢查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跑步對於心臟都是有益的,堅持跑步運動可以讓心臟獲得多方面的健康和功能方面的有益改變;

但是對於那些堅持大運動量跑步,跑量較高,有較為強烈的馬拉松PB願望,或者希望參加馬拉松比賽的跑者來說,還是有必要到醫院進行必要的心臟健康體檢,這個頻率最佳為一年一次。

這對於發現潛在的心臟疲勞或者心臟器質性改變,還是有篩查意義的,以下是建議跑者進行的心臟檢查項目。

1、12導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是反映心臟興奮的產生、傳導及恢復過程的客觀指標。

其檢測結果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心臟的基本功能,心電圖不僅可以鑑別診斷各種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同時也可以反映心肌受損的程度和心臟各腔室的結構功能狀況。

在運動訓練中,其作為一種廉價有效的監測工具對於運動性猝死的預防和篩查有著重要的意義。

義大利為了減少運動性猝死事件的發生,在法律中明文規定,在全國範圍內要求12至35歲的運動員在從事運動之前必須接受正規的心血管疾病篩查;

其中就包括標準12 導聯心電監測,這一措施使得義大利運動性猝死事件的發生率得到顯著下降,取得明顯成效。

2004年和2005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及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相繼模仿義大利建立了運動前心血管疾病篩查標準化方案,其中也包括標準12 導聯心電圖。

許多馬拉松比賽要求參賽者必須提供心率、血壓和心電圖檢查報告,因為這三項指標能夠以比較低的成本和較為客觀地方式評價你的心臟風險。

2、運動平板測試

運動平板測試是心電圖負荷試驗中最常用的一種,它是目前診斷隱匿型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臟疾病最常用的一種輔助手段。

許多心臟疾病患者,儘管心臟儲備能力已下降,但靜息時往往沒有心肌缺血現象,心電圖可以完全正常。

此時,通過運動的方法給心臟以負荷,增加心肌耗氧量,誘發心肌缺血,從而出現缺血性心電圖改變,就叫做心電圖運動試驗,目前採用最多的是運動平板測試。

在進行運動平板測試時,通常以最大心率或亞極量心率(85%-90%的最大心率)為負荷目標,前者稱為極量運動試驗,後者稱為亞極量運動試驗。

運動中持續監測心電改變,運動前、運動中每當運動負荷量增加一次均記錄心電圖,運動終止後即刻及此後每2分鐘均應重複心電圖記錄直至心率恢復至運動前水平。

進行心電圖記錄時應同步測定血壓,有時還會監測攝氧量,以評價最大攝氧量水平。

3、心臟彩超檢查

超聲心動圖是利用超聲的特殊物理學特性檢查心臟和大血管的解剖結構及功能狀態的一種無創測量技術。

超聲心動圖可以比較清晰地分辨心臟解剖結構,同時還可以觀察血流灌注情況,評價心臟功能。

超聲診斷技術已經成為無創診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引起臨床的重視。

當然跑者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磁共振檢查等等。

九、總結

下半年跑馬季又要來了,跑友們又要忙活眾多比賽了。比賽是充滿樂趣的,但追逐比賽、追馬可能就有問題了。

有些跑友一個月參加兩三場馬拉松,有的甚至參加背靠背的馬拉松。更有一些自媒體或者跑步大神鼓吹「如何才能更好的參加背靠背馬拉松」,這簡直是在拿生命開玩笑,因為背靠背的比賽會導致嚴重的疲勞,無論對於心臟,還是肌肉關節。

所以,每月最多1場馬拉松,賽後恢復理想時間為3個月,連續跑馬對大多數跑者都是不適合的。

不忘初心,科學跑步、量力而行、健康為本是每一名跑者需要經常提醒自己的。

杭州這位資深跑者的房顫問題給那些過度關注跑量,長期堅持大運動量跑步,而又不重視恢復、休息和科學訓練的跑者敲響了警鐘!

運動有益身心,但風險亦不可忽視!

相關焦點

  • 男子20年堅持每天遊泳2公裡 不料心臟遊出大問題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馬遙遙)六旬男子20年堅持每天遊泳2公裡,近期遊泳時突感心悸不適,隨後來醫院檢查,沒想到心臟出了大問題,冠脈造影提示前降支血管重度狹窄,最終在植入了兩枚支架後才化險為夷。
  • 每天堅持跑步能使血壓降多少?跑不夠10公裡,跑了5公裡管用嗎?
    至於需不需要跑10公裡,或者是跑多少公裡就能取得這樣的效果,一起來分析一下。血壓是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在心臟收縮時給血液施加了一定的壓力並傳遞給血管,這是平常所說的血壓中的高壓;而心臟舒張時血液回流入心臟,血管中的血液量減少,血管受到的壓力減小,即我們通常說的血壓中的低壓。
  • 每天堅持跑步,身體會怎樣?會跑出膝關節損傷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跑步的習慣,雖然大家一開始對運動都抱以牴觸心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就會慢慢發現,原來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那麼為了健康,付出一些時間和精力,也是值得的。作為公認的養生方式,跑步有著強身健體的作用,為了靈活關節,增強體質,很多人都風雨無阻,堅持跑步。
  • 10公裡路跑紀錄再被刷新,你的跑步成績,能排到第幾級?
    在昨天,世界10公裡路跑紀錄在僅僅時隔6周之後再度被刷新。來自肯亞的羅納克斯·基普魯託在瓦倫西亞伊比利亞10公裡路跑賽裡跑出了26分24秒的成績,平均配速達到2分38秒,將此前由烏幹達運動員Joshua Cheptegei創造的世界紀錄提升了整整14秒。
  • 50分鐘跑完10公裡,在「跑步界」屬於什麼水平,進來對比一下吧
    最近有朋友問小編,一個人用時50分鐘跑完10公裡大概什麼水平,在跑步界屬於什麼段位呢?天啊,一般人能夠跑完1000米就都累得氣喘籲籲了,更何況是跑十公裡呢,不管時間是多少,只要能夠跑完十公裡的肯定是大神啊,哪裡還分什麼段位啊。其實,筆者作為一位一名純業餘的跑步愛好者,跑齡5年了,對這個問題特別有發言權。
  • 每天跑步半小時,一個月會發生的7種變化!
    3公裡也就意味著你的配速在6公裡/小時,就算是長期沒有健身的小夥伴,稍微堅持個一周左右,也能夠橫輕鬆地跑到這個速度;半小時能夠跑到5公裡的話,那就是10 的配速,基本可以算得上是業餘跑步選手中大神了,很多馬拉松選手平時鍛鍊跑步都是這樣的速度。
  • 男子每天堅持跑步6公裡,為何身體反而變差了?原因出在哪?
    大家在步入中年之後,就會下意識地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因為身體的小病小痛,讓我們逐漸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說到鍛鍊身體,很多人都會想到跑步,所以在公園或者體育場上,經常會看見很多人在跑步,說到跑步,大家腦海中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的好處,例如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能力等等。
  • 跑步的好處及最佳時間 每天跑步多少公裡合適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跑步是一項非常方便、大眾化的運動,對於器材、場地的要求較小,而且益處多多,所以許多朋友都愛跑步。每個人對跑步的認知都不一樣,而被廣泛討論的幾大問題中有一個就是每天跑步多少公裡合適,那麼這到底有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字呢。
  • 40歲高管每天狂熱跑步跑出肺癌?
    近日,國家癌症中心發布2018年全國最新癌症報告,全國惡性腫瘤發病首位的就是肺癌。而在浙江以及杭州的最新癌譜中,肺癌同樣位居第一。  原發性肺癌的高發主要有兩部分原因——  內因:基因決定,有些人天生容易得肺癌。  外因:室外大氣汙染、菸草煙氣、廚房油煙氣、室內裝修氣體、生悶氣等。
  • 10公裡26分24秒,平均配速2分38,你的跑步成績能排到第幾級?
    在昨天,世界10公裡路跑紀錄在僅僅時隔6周之後再度被刷新。來自肯亞的羅納克斯·基普魯託在瓦倫西亞伊比利亞10公裡路跑賽裡跑出了26分24秒的成績,平均配速達到2分38秒,將此前由烏幹達運動員Joshua Cheptegei創造的世界紀錄提升了整整14秒。
  • 每天堅持跑步5公裡,3年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而當我們隨著跑量的增加,成為一名跑者時,我們就能真正愛上了跑步,每天享受了跑步,離不開了跑步,而這才是他們堅持跑下去的動力。只要長期堅持,我們一定會感受到跑步對身體日積月累的巨大作用。 堅持跑步1周 每天5公裡,這是開始改變的一周,七天時間或許無法改變很多事情,但是你的身體開始發生正向的改變,跑步的初體驗讓你的心率加快、血液快速流過全身、身上多餘的脂肪開始燃燒。
  • 每天花1小時跑步10公裡兩個月沒瘦下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跑步機上每天以每小時10公裡的速度完成一小時長跑,兩個月後會瘦嗎?粗略地回答:會瘦。但一個人是否可以將體脂降下來,不完全取決於運動這一個因素,還有飲食。運動和飲食,對應著熱量的消耗和攝入,確保每天的熱量消耗超過攝入才是關鍵。
  • 持續9年每天晨跑10公裡,跑步到底有什麼好的?
    早上5:30起床、穿衣、喝水、扣上腰包、拿起手機、戴上手錶、走出家門,來到北陵公園裡熟悉的道路上進行熱身準備,6:10和跑友們準時開跑……「我每天晨跑的距離在10-25公裡,身體素質提高了很多。期間,有兩次要趕早班飛機,凌晨3點就先出門跑步。」
  • 每天堅持跑步5公裡,一段時間後,身體會有什麼變化?趕緊看看
    跑步是鍛鍊身體的方式之一,不少人會通過跑步讓身體更強壯,體質更好。你有沒有觀察過,那些堅持每天跑步5公裡的人,身體會出現什麼變化?就有人每天都跑5公裡,在一月後,他的身體出現了很多不一樣的變化,之後,他便堅持下來,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 每天堅持跑步2公裡,用時10分鐘,這樣的方式真的能減肥嗎?
    每天堅持跑步2公裡,用時10分鐘,這樣的方式真的能減肥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時尚麗人行」,小編是一個專注於研究時尚,麗人,健身,減肥的時尚健身達人,一直關心著關於減肥健身,時尚圈的那些事,天天為大家呈現最新最全的時尚健身類話題!
  • 有些人跑步10公裡很輕鬆,自己跑3公裡喘不了氣,如何成為跑神?
    導語:跑步是許多人都會選擇的運動,也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簡單便捷的運動,只需準備一雙跑鞋,就能幫你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長期堅持跑步的人,每天堅持跑步30分鐘以上,不僅能為我們瘦身減肥,還會提高身體健康,給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好處。
  • 跑步鍛鍊15年,心臟卻出問題了?警惕長期高心率運動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跑步鍛鍊15年,心臟卻出問題了,怎麼回事?10月底收到跑友留言,從2005年開始跑步多年,今年年初發現心臟不適,2月去醫院檢查,出現了左心房右心房都有點超限,主動脈輕度反流。他說,這麼多年跑步,幾乎跑起來心率就是160以上,前兩年經常跑半馬,半馬成績也在150之內。
  • 瀋陽:每天跑10公裡 「跑」進醫院
    &nbsp&nbsp&nbsp&nbsp吸菸加過度運動心梗了 支架後走200米得休息五次&nbsp&nbsp&nbsp&nbsp46歲的於先生很注重健康,不吸菸不喝酒,還經常跑步運動,十年前開始他加大了運動量,每天跑10公裡。
  • 全力跑步10公裡,你的成績在什麼水平?
    全力跑步10公裡,你的成績在什麼水平? 10公裡跑多快才算快? 選擇了一些數據作為參考, 努力跑步十公裡,來看下你在第幾級?
  • 黃磊半年時間脫胎換骨,每天堅持跑步5公裡,他收穫了什麼?
    在節目,黃磊介紹到從1月1日開始到節目錄製當天,黃磊已經累計跑了397公裡,明天就能突破2020年跑量的400公裡。眉宇間透露著對跑步的熱愛,和一個跑步愛好者對跑步這件事的驕傲。同時,黃磊也在節目中說出了自己2020年的一個小目標:1.跑量一千公裡;2.五十歲之前完成一次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