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正中見流動,挺勁中寓秀雅」這樣的篆刻你可曾見過?

2020-12-23 古泉覓珍

黃牧甫篆刻章法美

平正中見流動

章法是篆刻藝術中最重要、最具魅力的環節之一。章法以篆法為基礎,通過精心設計,表現作品藝術構思,與之相應的刀法則是對創作構思每一細節的實施。在具體作品的創作中,各種表現手法大多是綜合使用,互為因果、互相映發,最終共同營造出作品的藝術風貌。在作品的基本樣式和和印文結篆風格類型確定以後,印文的排列組合方式是作品章法的最初雛形。一切精細入微的構思,刀石間的磅礴氣勢和細如毫顛的妙趣皆由此生發。

挺勁中寓秀雅

黃牧甫篆刻用刀犀利勁挺,章法化險為平,平中寓奇。它的特點是:「平正中見流動,挺勁中寓秀雅」。本來平正方直,再加上光潔,是最容易造成板滯的。但黃牧甫卻以此見長,用他特有的藝術手法,克服了板滯之嫌,其中很有些奧妙。這個「奧妙」,就是他運用了哲學上的辯證法於篆刻藝術。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充滿著矛盾的,矛盾推動著事物的發展。篆刻藝術也如此。

黃牧甫篆刻

在篆刻中,「平」和「險」,「正」和「斜」,「粗」和「細」,「疏」和「密」等等,都是矛盾著的兩個方面。黃牧甫善於利用這些矛盾,使之辯證地得到統一。在一方印中,往往用一、兩個字造成他們的對立面,在一、兩個字中,又往往用其中一、兩筆(也稱為險筆)造成它們的對立面。把這些辯證地統一起來,就取得了平中有險,正中有斜,密中有疏,方中有圓,靜中有動,巧中有拙,「看似尋常最奇崛」的藝術效果。在矛盾中求生動,這就是黃牧甫篆刻藝術的「奧妙」所在。

黃牧甫篆刻

從印面效果來說看似平正,而實則氣象萬千,波瀾恣肆。老一輩篆刻家鄧爾雅評其章法為「尤長於布白,方圓兼用牧甫相衡,參伍錯綜,變化不可方物。」每方精彩的印中都不乏有作者的匠心,這種看似不經意,實則苦心經營的巧思匠心在看似平正板滯的黃牧甫篆刻作品中更為重要。然而就大多數印章而言,牧甫章法安排的基調是以漢印均衡法為之,取橫平豎直,讓長短直線作平行而微妙不等距的疏密處理,間以弧線或斜線破其雷同呆板,或以線條輕重點撥出精神,輔之以邊框的粗細結合求其平衡,從而構成印章章法的技巧玄關。平易中見欹側,板滯中含巧思,這是黃牧甫篆刻作品中章法美成功運用的結果,也是黃牧甫篆刻風格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篆刻章法中的起承轉合往往靠的是字與字之間的聯繫呼應,黃牧甫在處理章法的呼應聯繫上總是善於把多種矛盾因素組合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而又極具匠心。

黃牧甫篆刻

綜上,學習黃牧甫印藝應追尋勁挺犀利、光潔遒妍的意味,在平簡規整中求其參差變化,要觀原拓以辨其章法、用刀的機巧,體察他所做的嘗試對篆刻藝術創作的借鑑意義。更得關注黃牧甫的書法和繪畫的藝術特徵,尤其是篆書的筆法和結體,這樣才能從全方位及更深層次上體悟黃牧甫印章藝德魅力所在。在今後的學習中,應該多臨習其代表印作,辯證地分析他的印作,汲取其精華,剔除拙劣的部分,運用「揚棄」的學習方法。在實踐中不斷改進,使自己的技藝不斷提升。

秦漢磚刻「海內皆臣」zhuan

相關焦點

  • 仲夏夜「寓」見你 A Meet in Midsummer Night
    仲夏夜「寓」見你杭州萬豪行政公寓1周年慶雞尾酒會A meet in midsummer nightMarriott Executive Apartments Hangzhou1st year Anniversary cocktail party仲夏夜在炫酷的EFC(歐美金融城)「寓」見炫酷的人A midsummer nightMeeting
  • 金石篆刻大家朱復戡篆刻作品欣賞
    當年的朱復戡在書法篆刻方面的影響,或許不遜於同輩中的任何一位大家。 他曾回憶吳昌碩對自己的教誨:「把《說文》九千三百五十三字,記得滾瓜爛熟;又把石鼓、詔版朝夕摹寫,有此基礎,再上溯三代金文。吳昌老的金玉良言,我實踐了一生,受用了一生。」朱老曾先後為何珊元與汪統治印各百餘鈕,其中印文相同者就有十數方,如何避免雷同,除了在布局上做文章外,古漢字本身的變化,也是其篆刻的亮點。
  • 初學篆刻,一定要分清楚這兩種字體
    其實我之前已經寫過一篇較為詳細說明繆篆的文章,文中曾提到過摹印篆的概念,也基本界定清楚了繆篆與摹印篆的區別,我認為是足夠了。但忽然又有人提這樣的問題,使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再把摹印篆的概念解釋一遍。字法很重要,甚至可以說字法問題是學篆刻的頭等問題,也是入門必須搞清楚的問題,否則篆刻初學者很可能連入印文字的正確性、統一性都無法解決,何談更進一步的學習。
  • 石安印話(第46期): 印史上一生刻印過萬的篆刻家(2)
    當我們把視線投向明清以降數百年文人篆刻的印史長河時,會發現其中不乏一些卓有成就的熠熠閃光的的「明星」,而在數以千計終其一生勤於治印的群星中,有閃亮如啟明之星,或有僅見微光乃至一閃而過之流星,但無論哪種,因其參與到中國印史的發展歷程,而得以在印史中存有一席之地。
  • 講堂 ▌布丁說篆刻之三十五《篆刻經典細讀:沈野<印談>的讀書筆記》
    學篆刻,必然要接觸和學習前人的印學理念,以前我曾將吾丘衍《三十五舉》全文逐字逐句做過介紹,那是第一本印學專著,今天,我們再來談第二本較為重要的印學著作
  • 篆刻46個小知識,你都知道嗎?
    另有一些特大的印,上面可插入木柄,是專門用來烙在馬身上作為印記的,也有可能為大件物品發送的封用印記。他的作品對黃牧甫、吳昌碩有很大的影響,吳昌碩曾說過,「學完白(鄧石如)不若取經於讓翁(吳熙載)」。其推崇可想。 吳熙載的篆書飄逸勁健,表現在篆刻上用刀迅疾使刀如筆,筆意圓轉流動,氣勢酣暢淋漓。每字結構的轉折連接處和線條的延續處,都充分表現了書法的用筆。邊款多作單刀草書,象他的書法墨跡一樣娟美,都可說是別開生面。
  • 篆刻趣味故事
    此為蘇東坡《赤壁賦》的名句,邊款記錄了鄧刻此印的由來,鄧石如童將此石置於爐上烘烤,石紋幻現出赤壁之圖,見蘇髯先生泛於蒼茫煙水間」,於是就在印面蘇東坡的名句。此印曾由平潮收藏家葛昌楹收藏,1962年捐贈給西泠印社,現藏於杭州印學博物館刻在石側赭紅色的斑紋處,所以印文下緣參差不如山水長卷上的題跋。
  • 「慶祝海南解放70周年」朱玉佳書畫篆刻作品展
    朱玉佳老師朱玉佳,七一年出生於新疆,八九年由新疆塔城入伍復員後自費學習書畫,以篆刻為職業,菏澤學院聘為兼職教授,現在菏澤專業治印。朱玉佳自幼酷愛篆刻藝術,自費在新疆教育學院、西安美院、西安碑林博物館學習篆刻技能。
  • 篆刻經典細讀:沈野《印談》的讀書筆記
    學篆刻,必然要接觸和學習前人的印學理念,以前我曾將吾丘衍《三十五舉》全文逐字逐句做過介紹,那是第一本印學專著,今天,我們再來談第二本較為重要的印學著作,即明代沈野的《印談》。沈野是江蘇蘇州人,而中國的印學在晚明時期,蘇州是地理上的中心。
  • 黃士陵篆刻的魅力何在:黃士陵專場在京拍出四千多萬
    「瓦存室存珍:黃士陵篆刻名品及重要印譜」專場拍賣昨天在中國嘉德舉槌。澎湃新聞獲悉,此專場總成交4084萬多元,黃士陵的53方篆刻作品成交額為2912萬多元,成交比率100%。丁仁、高野侯、葛昌楹、俞人萃輯《丁丑劫餘印存》(成字部)724.5萬元成交,拔得頭籌,並創出篆刻印譜全球最高成交紀錄。黃士陵印到底有何魅力?
  • 諸文進:陳巨來篆刻藝術概論
    其時餘尚學其篆法刻印,先生謂餘曰:「你最好專學漢印,不必學我,學我即使像極了,我總壓在你頭上……」自後餘即以專仿漢印為事。」 趙叔孺先生於篆刻,誠為近世之大宗師,論者以其與吳昌碩、黃士陵、王福廠、齊白石,並稱「近代篆刻五大門派」。趙叔孺治印之淵雅合度,恍若畫中工筆,與吳昌碩之酣暢寫意,正可謂旗鼓相當,可相映成趣的。
  • 戲曲大師梅蘭芳10幅書法欣賞,勁健秀雅、剛柔相濟!真藝術大家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了許多近代當代的「跨界」書法家了,而今天課代表要介紹的則是著名戲曲大師梅蘭芳先生的書法作品。大字勁健瀟灑,小字端莊秀雅、剛柔相濟,確有梅蘭之姿!翰墨之香!遠非當今走穴撈金、沽名釣譽、譁眾取寵的所謂「書法名家」可比。有書友表示看了梅蘭芳先生的書畫作品,才明白什麼叫真正的藝術大師,以及傳統文化修養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梅蘭芳先生真可謂:滿腹經綸飽學才溢,梨園文翰俱堪大方!
  • 名家風採——曲璞先生的篆刻藝術
    藝術簡介曲璞,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師從當代著名書畫篆刻家王鏞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擅長書法,篆刻,中國畫。作品多次參加和入選全國各大型書法、篆刻、中國畫作品展,出版有著作多種。明清印人在宗法漢式的創作思想中,與刀法多有創造,而不同的刀法是各種流派篆刻的重要區分所在,故明清篆刻家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刀法。自鄧石如起提出「印外求印,印從書出」的主張,把篆刻藝術推向了一個廣闊的天地。又鑿印、鑄印、玉印、封泥印以及磚瓦,石刻文字等表現出不同質感的線條美,把篆刻刀法的創造,也推向了一個廣闊的天地。
  • 《現在去見你》:還有想要見的人,就去見,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現在去見你》:還有想要見的人,就去見,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這部影片是韓國一部改編自日本小說《相約在雨季》的溫馨治癒奇幻愛情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女主在離世前與丈夫和兒子許下約定,她將會在下一個雨季回來,天真無邪的孩子一直在等那一天,終於等到下雨天,孩子跑到列車短時停靠的簡易車站,竟然真的看到了回來的媽媽
  • 錢君匋篆刻「三絕」
    錢君匋珍藏上百方無悶趙之謙、倦叟黃牧甫、苦鐵吳昌碩的印章,其篆刻也取法這三家,並出入漢印、古璽,熔鑄古今,時見新趣。同時,「無倦苦齋」的室名,也表明了錢君匋致力於篆刻的決心,篤學好古、孜孜不倦。無論是白蕉還是錢君匋,都曾多次請教於黃賓虹,也都得到了勉勵。如黃賓虹稱讚白蕉「大作篆刻深厚不落纖巧家數」,也對錢君匋報以期許:「精讀史書,觀摩名作,日習篆書,書中求印,膽識過人,自不會蹈襲舊作。弟其勉之哉!」
  • 書法篆刻:什麼是印章的「味」?
    只是,不少藝術家,包括在方寸之地拓展的篆刻家,仍在一邊繁衍增加千百年積澱下來的被視為慣性的技藝,這種習慣無法和心靈的其他方面統一和諧起來而獨自地、習慣性地自行其是,於是善於鋪陳印章形式的千態萬狀。這樣便使篆刻土壤上可品味的追求薄弱起來。
  • 端莊中寓靈動,平正中寓含奇姿,皇象章草《急就章》書法欣賞
    此本章草和楷書各書一行,字形規範,筆力剛健,寓變化於統一,其字結體略扁,各字間均不牽連。有些筆畫下筆尖細,重按後上挑,出鋒鐮利,形成不規則的三角形,成為其字的重要特點。此書點畫簡約、凝重、含蓄,筆意多隸,筆劃雖有牽絲,但有法度,字字獨立內斂。橫、捺、點畫多作波磔,整篇氣息古樸、溫厚,沉著痛快,縱橫自然。
  • 中國傳統藝術—秦漢篆刻的特點
    一.秦印特點秦印字體以小篆居多,白文的印面有邊欄界格,如「口」格、「日」格、「田」格等,將文字放置格中,規矩整齊,秦印的特點是疏密處理恰當,章法險峻得勢,字形細而雄勁,刀法犀利而不失筆意。單個文字以方形為基本,方中寓圓,內圓外方,單個筆畫平直是篆刻的特點。印文筆畫與筆畫間的空隙相等。筆畫少的字,筆畫空隙略大,筆畫多的字,筆畫空隙略小,自然而然地在印面上就產生了一定的疏密關係。印文中筆畫的轉折處以方為主,或大或小,略帶圓意自然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