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山,地處北緯31°大別山北麓。三面依傍高山,一面瀕臨淠水。陰涼溼潤、通風多霧的小氣候孕育出獨特的生態環境,金山藥嶺名山茶,在這裡,以霍山石斛為代表的無數珍稀植物落地生根。
米斛生長有極苛責的條件,在長達5年的生長周期裡,不僅需要山水的靈氣與適宜的空氣溼度,更需要峭壁上的石頭或松木作為其根的蝸居處,因此李時珍有雲「霍斛珍如玉石,但少如星辰」。
五大特殊原因決定了霍山米斛在石斛界的至尊地位。
一:不籍水土,緣石而生
你知道嗎?真正的霍山米斛不是生在在土裡,而是生長在石頭上或參天古樹的縫隙中。目前仿野生米斛也是模擬原始米斛的成長環境,可謂是在石頭夾縫中成長起來的「仙草」。
七小斛-生長在石頭上的霍山米斛
二:秉山之靈氣,水之精華
霍山米斛的生長對環境的要求非常嚴苛,海拔300-900m多風通霧的小氣候模式僅僅是米斛的基礎配置,要想米斛長得好,依傍大別山腹地,用剮水澆灌必不可少。
天然剮水
三:5年藏養,只長5公分
也許濃縮的都是精華!與其他石斛相比,5年只長5公分的米斛特有的專利。這也是區別米斛和其他石斛的重要方式之一。
生長中的七小斛霍山米斛
四:形如累米,幹之成團
範瑤初雲,「霍山屬六安州,其地所產石斛,名米心石斛。以其形如累米,多節,類竹鞭,幹之成團,他產者不能米心,亦不能成團也」。
七小斛-18道非遺工藝
每一個合格的米斛,都要經歷挑雜-剪根-去葉-分揀-炒制-剝葉鞘-清洗-攤晾-繞條-加箍-烘焙-緊胚-復焙-放胚-去箍-整形-打毛-分級等霍山18道非遺工藝的加持,留下經得起「蹂躪」的米斛,才能成為我們看到的楓鬥。所以「成團不易,吃米斛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