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說,這些唯美的六言絕句,你一首也沒讀過!

2021-02-19 原鄉書院

六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近體詩的範疇。根據每句字數,絕句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相比,六言絕句比較少見,即使如此,六言絕句不乏名篇。

《歸山作》

【唐】顧況

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作者回到山中,有這樣一番景象:空空的山林有雪似乎在等待著,小道旁只有我一人歸來。雪似乎在等著你,多麼自然而愜意呀。

《春景》

【唐】李白

門對鶴溪流水,雲連雁宕仙家。

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

 

有點像《獨坐敬亭山》!美不勝收之極,只是讀過李白傳之後,他所有的幽意都不可信了。

《春眠》

【唐】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尤眠。

懶人出好詩!而且符合「春困秋乏」的自然規律,桃紅、柳綠、花落、鶯啼,可以想像輞川是多麼好的隱居之地,必須去看一看。

《山行》

【唐】杜牧

家住白雲山北,路迷碧水橋東。

短髮瀟瀟暮雨,長襟落落秋風。

有人說這首《山行》好過那首《山行》。尤其是落落秋風吹長襟,極富畫面感,遺世獨立的孤獨感撲面而來。 

《尋張逸人山居》

【唐】劉長卿

危石才通鳥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

「澗水浮來落花」,循著落花的蹤跡尋找桃源,沒有預約,想去就去,這樣的訪客情景只能令我們羨慕了。 

《答樂天臨都驛見贈》

【唐】劉禹錫

北固山邊波浪,東都城裡風塵。

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

想起劉禹錫,我就想起這隻魚的眼睛,那是說話不饒人的主。終歸是「波浪」「風塵」之後,才能體會到「故人」情深,或者說「故劍情深」。

《剡山夜月》

【唐】朱放

月在沃洲山上,人歸剡縣溪邊。

漠漠黃花覆水,時時白鷺驚船。

 

山中夜月,令人嚮往,有點像《鳥鳴澗》,白鷺不時地驚動了船隻,好一幅靜謐的場景。

《過山農家》

【唐】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簷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穀天晴。

這是一首訪問山農的紀行六言絕句。六言絕句一體,整個唐代作者寥寥,作品很少。顧況的這首六言絕句質樸清淡、蕭散自然,寫出了地道的農家本色。

《小江懷靈一上人》

【唐】皇甫冉

江上年年春早,津頭日日人行。

借問山陰遠近,猶聞薄暮鐘聲。

江上年年的春早,渡頭每天都有許多人,想借問目的地還有多遠,只聽到一陣日暮的鐘聲。

《客中春思》

【唐】李中

又聽黃鳥綿蠻,目斷家鄉未還。

春水引將客夢,悠悠繞遍關山。

《詩經》裡的黃鳥是很重要的鳥,《小雅·黃鳥》則是懷鄉之作,「言旋言歸,復我邦族」,在這首詩裡,遠行的人在夢中思念家鄉,悠悠之情繞遍關山。

中國文壇精英盤點之90後專輯

在後臺回覆:90後,即可閱讀

原鄉書院回顧,點擊可直接閱讀

原鄉書院總目錄

原鄉專欄,在後臺回復作家名即可閱讀

花解語|張國領|楊建英|楊華|卓瑪

名家專輯,在後臺回復作家名字即可閱讀

畢飛宇|陳忠實|池莉|曹文軒|遲子建|格非|馮驥才|韓少功|賈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澤|劉慶邦|沈從文|蘇童|三毛|鐵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憶|徐則臣|餘華|嚴歌苓|閻連科|史鐵生|張愛玲|張承志|

博爾赫斯|村上春樹|川端康成|馬爾克斯|卡佛|福克納|卡夫卡︱卡爾維諾


相關焦點

  • 史上最佳六言絕句,別致而唯美
    根據每句字數,絕句分為五言、六言、七言其中五言和七言較為常見而六言絕句就顯得寥寥無幾了。
  • 六言絕句,比五言七言詩還美
    六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近體詩的範疇。根據每句字數,絕句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當前所言近體詩一般很少涉及四、六言。和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相比,六言絕句比較少見,從唐詩看,有四絕、六絕,唐宋及以後諸代,六言絕句不乏名《歸山作》【唐】顧況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 範成大最經典的一首六言絕句,寫得很唯美,最後兩句美得令人心醉
    南宋時期要說在詩歌方面哪些詩人的成就最高,可能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會同時想到中興四大家,而這四位詩人,他們分別是陸遊、楊萬裡、範成大、尤袤,他們的詩作也最抒情,而且也是代表了那個時代最高的文學成就。那這其中陸遊和楊萬裡的成就最高,另外則是範成大和尤袤。
  • 這些六言絕句,比五言七言詩還美
    六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近體詩範疇。根據每句字數,絕句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相比,六言絕句比較少見。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六言絕句,短短24字,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六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相比,六言絕句比較少見,且佳作不多。其中,王維的六言組詩作品《田園樂七首》,可以算是鳳毛麟角了。而在王維的《田園樂七首》中,又以《田園樂·桃紅復含宿雨》最為著名,尤其是深受宋人所稱道。
  • 範成大這首經典的六言絕句,通篇寫得很唯美,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不過我個人還是偏愛範成大,雖然他的作品名氣不如前兩位,但是有一些經典的作品同樣膾炙人口,譬如這首《喜晴》,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情感細膩,生動有趣,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令人驚豔,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那自然也是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上學時沒讀過的六言絕句 韻律太優美 李白一寫就是春夏秋冬四首
    李白寫的詩流傳至今有九百多首,他的詩歌成就以樂府、歌行及絕句為最高,特別是在絕句方面,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擅作五絕,王昌齡長於七絕,唯獨李白在五絕與七絕兼長並舉,對並不常見的六絕也是信手拈來,可謂獨步天下。李白創作的六言絕句,韻律優美,含義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 六言絕句!南宋一首古詩形式少見,對田園風格描寫卻很到位
    但這樣的七言絕句我們已經見過太多,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是一首寫梅雨時節江南景色的六言絕句。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這首古詩就是範成大的《喜晴》,每一句都是六個字。更難能可貴的是,每兩句都能夠形成鮮明的對照,每一句都是絕對。
  • 六言絕句概論
    常見體:【平聲韻】《一》絕句押平聲韻《A》六言絕句仄起首句不押韻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D》六言絕句平起首句押韻格式: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 劉禹錫高水平的一首六言絕句,開篇的兩組疊字句,寫得氣勢磅礴!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六言絕句,這種詩體比較少見,也比較難寫好,白居易和劉禹錫都嘗試過,畢竟他們都是當時最著名的才子,無論什麼樣的題材到了他們手中,那都是能夠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雖然現在我們很難考證出,這首詩創作的確切時間,但是可以肯定,此詩是他們晚年的作品。
  • 王維的詩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這首經典的六言絕句,無一字不唯美
    說起王維你最先想到哪首詩呢?是那首膾炙人口的《相思》,還是充滿哲理的《終南別業》?那麼我個人是會想到他的這首六言絕句《田園樂七首.其六》,這首詩同樣很經典,寫得也很唯美。詩人以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尋常之物,以及尋常之景,短短的24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 絕句特點六字訣
    絕句特點六字訣如今,學寫舊體詩的人,多從絕句入手,以為此體最省 力,僅四句,一首七絕才二十八個字,隨便湊一湊就成了。殊不知絕 句是一種「成如容易卻難精」的體裁。正因為它簡短,所以最難藏拙, 不像律詩倒還能以對仗來遮飾。
  • 王維一首經典的六言絕句,開篇疊字句用得巧妙,最後兩句天真爛漫
    五絕和七絕很人都讀過,其實除了這兩種類型之外,還有就是六言絕句,這一種類型很多人讀得比較少,流傳下來的作品也沒有前者多。盛唐詩人王維在晚年就寫過一組有趣的《田園樂七首》,所採用的就是六絕的形式,而且寫出了新意,七首詩每一首都美得令人驚豔,以其中的第四首詩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秋日美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 「詩詞鑑賞」極美的六言絕句,不輸五言七言詩
    六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近體詩的範疇。絕句是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根據每句字數,絕句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當前所言近體詩一般很少涉及四、六言。和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相比,六言絕句比較少見,從唐詩看,有四絕、六絕,唐宋及以後諸代,六言絕句不乏名篇。
  • 中華好詩詞之九《六言絕句》56首,昨夜敲詩未就,今朝有句相隨
    》56首【本期目錄】一、六絕56首發表二、六言絕句寫作要點三、曉東淺談六言絕句四、六言絕句古詩賞讀二、六言絕句寫作要點六言絕句:遵循135不論、246分明平仄交替規律,句以對仗為佳,不限孤平孤仄,儘量避免三平尾,不限韻種。格律詩詞的其他「詩病」和「禁忌」,可根據主題特點和詩詞意境需要自行取捨,不作統一要求。
  • 王維的一首六言絕句,意境優美,不輸七絕、五絕
    唐詩發展成熟後,一般以五言詩和七言詩居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以及七言絕句、七言律詩。六言詩在唐詩中比較少見,在整個古典詩歌歷史上,也比較少見。但是少見不代表沒有,唐代素有「詩佛」之稱的大詩人王維,就曾寫過一些六言詩。
  • 杜牧兩首風流絕句,一首抱得美人歸一首錯失美女無比遺憾
    杜牧的詩和美女有關係的有很多,今天講杜牧的兩首七言絕句,分別有兩個故事。唐詩有的是獨立的,比如懷古詩或詠物詩,只要讀懂這首詩就有收穫了;有的唐詩不是獨立的,是某個事件的一部分,孤立出來就會不知所云,比如張九齡的《詠燕詩》,這首詩是張九齡能從容退出政治漩渦的關鍵(另有一篇講述過了)。杜牧的這兩首絕句也是故事的一部分,放到原來的故事中去,才能體會到它的妙處。
  • 杜甫的一首《戲為六絕句》,是對初唐四傑最高的評價
    詩聖杜甫曾經寫過一組《戲為六絕句》,其中第二首是針對初唐四傑的評價,詩中寫道: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可以說,杜甫的這首詩是對初唐四傑最高的評價和讚賞。初唐四傑的出現,使得詩歌有了很大的變化,內容也更為廣泛,從狹隘的風花雪月、你儂我儂擴大到山川河流和人生哲學。更重要的是,詩風也有了很大的變化,詩歌本身不再無病呻吟,而是賦予了更強大的生命力。盧照鄰和駱賓王的七言歌越發辭賦化,氣勢壯烈,而王勃和楊炯的五言律詩更加規範化,尤其是駢文也更加出色,頗有靈動之感。
  • 絕句應該怎樣創作?先讀李商隱一首七絕,再慢慢說
    但是他說五言絕句難於七言絕句則見仁見智,對此胡應麟說,「五言絕調易古,七言絕調易卑,五言絕即拙匠易於掩暇,七言絕雖高手難於中的」,正是說五言絕句一般人還能夠做到「掩暇」,但七言絕句即便是此中高手也難做到經常寫出佳作。今天就來讀一首李商隱的七絕,再看看詩人創作時的路數,藉此再說說對於我們喜愛讀詩詞,並喜歡自己創作詩詞的朋友怎樣進行絕句的創作。
  • 杜甫的這首七言絕句,人人都會背,但真能讀懂的人卻很少!
    說起古詩來,估計每個人都有那麼幾首能夠倒背如流,而能寫出這些詩句的詩人,無不都是驚才絕豔之輩。像是被稱為「詩聖」的杜甫,一生憂國憂民,寫下許多反映社會現實的詩句,正是因為他的詩,都反映當時社會現狀,就被後世將其稱為「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