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交了燃油稅 為啥還要路橋費

2020-12-25 搜狐網

  已經交了燃油稅 為啥還要路橋費

  ■重慶一些私家車尾部貼著「2300路橋費全國最貴」標誌 重慶路橋通行費收費方式已沿用7年 目前每車每年至少2300元 詳細收支情況沒有充分公開 市民質疑———

  燃油稅改革後,養路費和部分公路收費被取消,但重慶卻仍然統一按車輛收取路橋費,每車每年至少收取2300元。這些費用憑什麼而收?又流向何處?在機動車保有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已經徵收近7年的重慶路橋費,近來日益受到社會各界質疑。

  ■車主:承擔了納稅義務,為什麼還繳路橋費?

  賴先生最近新買了一輛小排量汽車,車價只有7萬多元,但他還得交一項固定費用:路橋費2300元,如果不交就不予機動車年審。

「燃油稅改革後,這筆錢交得不清不楚,我們車主都很有意見!」

  2002年7月1日,重慶市政府正式實施新的路橋通行費收費方式,次年7月,重慶市政府又將內環高速路和北碚區的4條收費公路納入年票車輛通行範圍,從2004年1月起,路橋年票費上調15%,二(即小轎車)、三、四、五類車的路橋年費,因此分別上漲為2300元、2990元、3450元和3910元,這項政策持續至今。

  全國取消養路費後,車主們對路橋費繼續徵收的合法性產生質疑。今年以來,重慶城市道路上出現一些車輛,其尾部貼著標誌「2300路橋費,全國最貴」,在行駛中昭示旁人。

  車主杜先生說,國家今年開徵燃油稅取消養路費,重慶2300元路橋費中,有哪些屬於「費改稅」的路段和橋梁?這一部分是否應該從收費路、橋中扣除?否則,所有的車輛既要支付燃油稅,又要支付路橋費,就是重複交費。

  ■專家:不交路橋費不給年檢,屬濫用行政許可權

  「據統計資料,2008年重慶職工平均工資26985元,路橋費是2300元/年,是平均工資的8.5%。單項固定開支如此之高,是重慶市民難以承受的。而且,這種不分出行情況、無論用路多少,一律收取固定費用的做法,明顯有失公平。」西南政法大學教授譚宗澤說,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輛檢驗除法定條件外,任何單位不得附加其他條件。「重慶市機動車不交路橋費就不予年檢的規定,明顯是濫用許可權力,是違法的。」

  重慶市工商聯道路運輸商會也認為重慶徵收路橋費嚴重違法。2004年《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規定,不得強行收取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按車輛收取某一期間的車輛通行費。

  重慶市人大代表劉放表示:「收取路橋費並非不可以,但政府應該及時公開收支情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政府應該公開這方面的信息。」

  ■主管部門:此事敏感,不能接受採訪

  記者近日聯繫採訪路橋費收費管理部門——重慶市市政管理委員會,該委宣教處副處長謝存榮表示,他請示了有關領導,由於此事敏感,不能接受記者採訪。

  對於收費信息公開,重慶市人大代表彭應吉告訴記者,重慶主城區的車輛由20萬輛增加到目前的90萬輛,收費相應大大增加,但是政府有關部門卻沒有公布路橋費的任何收支情況。他和十幾位代表曾經聯名提出批評建議,要求公開路橋費收支明細,但有關單位只是口頭向他們簡單解釋了一下,連個書面材料都沒有。

  ■文/新華社「新華視點」

  記者 郭立

  ■供圖/新華社

  

相關焦點

  • 燃油稅爭議贊成意見佔多數 未先降價為防囤油
    燃油稅費改革方案引發的市場熱議仍在繼續。首都經貿大學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昨日在參與人民網訪談時表示,目前燃油稅爭議的問題至少有六個方面,但總體上還是贊成意見佔多數。而之所以沒有先降價是為了防止囤油。  賈康表示,各方在爭論中提到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為數不少。
  • 一年用油超1500升就不划算車主認為燃油稅高
    費改稅方案引發業內專家廣泛爭議新華報業網訊 可以說,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出來的同時,很多車主已經開始為明年的養車成本算帳了。「1元燃油稅太高,一年用油1500升就不划算了!」南京一位車主陳先生聽說新消息的第一時間,他腦中的一串計算公式已經有了答案。
  • 燃油稅系列報導:燃油稅何時出臺費疑猜
    今年9月份,據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透露,燃油稅出臺時機已經具備,作為本屆政府任期內重要任務之一,應該會在明年3月份實施。這一來自高層人士的關於燃油稅徵收確切時間的表態,頓時讓被數次熱炒又數次流產的燃油稅代替養路費徵收問題又成了一次回鍋的盛宴,沸沸揚揚了數日。
  • 燃油寶有用嗎?是不是交「智商稅」,看完你就明白了
    車主朋友可能都聽說過,燃油寶這個東西,當你加完油之後,美女加油員就會給你說:「哥,你試試這個燃油寶吧,清除積碳動力強,真的很好用。」在網上,也是充滿各種燃油寶的帶貨視頻,那麼燃油寶有用嗎?有些人說買燃油寶的人,都是在交智商稅,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 燃油稅究竟何時推出? "擇機推出"已是第四次
    這一消息將已經議論了7年之久的燃油稅改革問題再次擺到人們面前。    時間    「千呼萬喚不出來」    此前,每到年底或年初,有關燃油稅將擇機出臺的說法就會出現在媒體上,但最終都是養路費照徵,燃油稅「千呼萬喚不出來」。
  • 財政部專家:實施燃油稅涉及地方利益分配
    消息人士透露今年12月1日或明年1月1日都是很好的時間窗口,實際上,在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一年多以來,權威部門和人士多次表示燃油稅將擇機出臺,高頻率放風之下,業內專家稱,燃油稅開徵時機已經基本成熟。  據媒體報導,在燃油稅開徵的最新討論方案中,費改稅的內容已經逐步縮小到公路養路費等交通維護和建設方面的7種相關收費,但不包括過路、過橋費。那麼,開徵燃油稅之後,對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什麼影響呢?讓我們來算一筆帳。
  • 完善燃油稅改革 燃油稅今年擇機開徵
    完善燃油稅改革方案  根據草案,2007年我國將穩步推進稅制改革,抓緊完善燃油稅改革方案並擇機實施,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研所副所長靳東升:按照方案設計,對汽油、柴油開徵燃油稅之後,養路費、客運附加費等多項行政收費同時停收。
  • 燃油稅如果年內開徵 已繳養路費應該怎麼退?
    燃油稅如果年內開徵       燃油稅如果年內開徵
  • 美國日本怎麼徵燃油稅
    美國是較早徵收燃油稅的國家,從1919年俄勒岡州開徵汽車燃油稅為開端,到1929年所有的州都已開徵燃油稅。除各個州徵收燃油稅外,美國聯邦政府也徵收一定的燃油稅。  美國聯邦燃油稅的納稅人包括進口商、混合燃料的生產商、油氣管道運營商、油輪運營商、分銷商、煉油廠、油氣儲存庫(站)。
  • 徵收環境稅有理可行 與燃油稅合併更為合理
    針對汽車對能源的消耗,現在已經採取了措施,即用徵收燃油稅的辦法予以節制與補償,但是對於汽車危害環境問題,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節制與補償措施。實施燃油稅既體現了對汽車消耗能源的補償,也體現了公平原則,即多用車,多補償。對環境汙染也應當體現這兩個原則,即多用車多汙染,就要多做補償,增加徵收一定的「環境稅」,一方面是對社會的補償,一方面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汽車使用有所節制。
  • 中青報:請公布燃油稅帳單
    原標題:請公布燃油稅帳單   公眾往往只把眼光盯在公路收費與還貸上,可在目前的公路還貸體系中,除了直接向機動車主徵收費用之外,還包括了燃油稅。   燃油稅是指政府對燃油在零售環節徵收的專項性質的稅收,是從油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養路等費用,其基本原理是:耗油越多證明其享有使用公路的權力越多,因此,包含在油價中上交的燃油稅就隨之增多,對公路養護所盡的義務也就越多。   當初推行燃油稅的一大理由,就是要改變過往養路費為主導的模式,轉換為燃油稅。
  • 各國上調燃油稅屢屢遇挫,如何才能讓消費者買帳?
    智利前財長貝拉斯科(Andrés Velasco)近日在Project Snydicate撰文稱,實際上,不僅是法國,提高燃油價格對各國政府來說都是個燙手山芋,最終效果都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燃油價格上漲很難被補償。文章指出,馬克龍並不是第一個因為燃油稅而陷入麻煩的總統。
  • 買一輛車都有哪些稅是要交的?
    本來要降的油價擱淺了媒體又吹風收擁堵費各種稅費令購車者百上加斤大家有沒有想過買一輛車到底我們交了多少稅?知乎上曾經有一個經典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買日本車。有一位用戶,如下回答。大家都知道,稅很多,但是你們對要交的稅都了解嗎?
  • 美國眾議院披露基建計劃,聯邦燃油稅25年來首次提高
    美國聯邦政府及大多數州的公路項目均依賴公路使用者稅(highway-user tax)收入作為主要資金來源。這其中包括燃油稅、輪胎稅、重車稅以及載貨汽車、掛車、客車購置稅等。而燃油稅佔比最大,大概為80%。
  • 燃油稅何時開徵?財政部部長細說根由
    「燃油稅即將」出臺的消息在社會上已經被翻炒了幾遍,可就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財政部長金人慶在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出臺燃油稅堅定不移,但是需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  金人慶說,實行燃油稅有利於減少汽油和柴油的消耗,也有利於對空氣和環境的保護。
  • 燃油稅何時出臺 消極等待不是辦法
    燃油稅正式的信息一直猶抱琵琶,外界長期處於信息饑渴狀態,如果有關方面能夠直面公眾,正本清源,至少可以避免過多的猜測與誤解      誤讀與猜測  歲末年關,燃油稅再次成為熱點。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新一輪的討論熱潮始於去年11月22日媒體的一次誤讀。
  • 海外各國燃油稅:高稅率與高福利相伴隨
    早在1932年美國國會就立法確定燃油稅徵收,最初燃油稅是上繳國庫的,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美國的汽車業與公路體系得到了完善。1956年美國國會通過立法設立「公路信託基金」,從此以後所有徵收所得的燃油稅被存入此基金,專用於聯邦各地的公路修建。
  • 法國政府對燃油加稅應對氣候變化,結果卻引發大規模抗議
    抗議的主要對象是柴油稅的上漲。今年早先時候,政府宣布將上調燃油稅,從明年一月開始,柴油稅將上漲 6.5 歐分/升(約合人民幣 0.52 元),而汽油稅漲幅較小,為 2.9 歐分/升(約合人民幣 0.23 元)。但事實上,從年初至今,柴油稅就已經上漲了 7.6 歐分/升,汽油稅也漲了 3.9 歐分/升。
  • 「燃油稅」或即將開徵 中國石油表示影響不大
    近日,受燃油稅消息刺激,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成品油買家需求回暖,看跌心態減弱,詢購增加。 中新社發 鄭雄增 攝十多年來,國內對徵收燃油稅的討論一直未曾停歇。近日,有消息稱燃油稅徵收在即,很可能在下月初就開始徵收,受此消息刺激,中石油、中石化雙雙上漲。「如果不考慮價格調整的因素,'燃油稅』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影響並不大。」
  • 專稿:鑑美日歐經驗 中國燃油稅徵收如何開局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近日稱國家將「很快開徵燃油稅」,業內流傳開徵時間將是12月1日和明年1月1日「2選1」,稅率則可能是30%、50%和100%之間「3選1」。11月20日,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確認國家正在抓緊實施燃油稅改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