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緒化教育,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兩個方法樹立榜樣

2020-08-30 小九育兒小達人

導語:現代生活中,孩子的話題一直是主旋律。很多家長也會聚集在一起,談談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家長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很是重要,家長對於孩子出現犯錯很多都是選擇打罵孩子,或者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之間進行爭吵。這樣不和諧的教育方式都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我的一個朋友小劉脾氣稍微有點急,生活中遇到一點小事,就會經常和家屬進行吵架。但是小劉的孩子小天還比較小,每次見到爸媽吵架都是捂住耳朵。甚至小天還會出現砸桌子的現象,朋友認為不對孩子打罵小天就能健康成長,但是家庭環境的好壞,也影響了小天的心理健康。

家長是和孩子在一起最長時間的人,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成長,尤其孩子年紀還比較小,是喜歡摸索、愛動的時候。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把家庭弄得亂七八糟,就會對孩子進行打罵。這樣孩子也會害怕家長。漸漸的孩子會失去摸索周邊的技能,孩子思維能力還有思考能力都會下降。最重要的是孩子心理受到重創,見到家長就害怕家長打罵,這樣孩子也會變得唯唯諾諾,孩子出現膽小、害怕的心理現象。

很多家長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導致稍微有一點小事都會蔓延到家裡。這樣家長就會出現吵架的現象,甚至有的家長對孩子發脾氣,把孩子都嚇了一跳,這樣孩子在家裡都會變得不敢說話。家長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這樣孩子也會慢慢地沾染家長的情緒,孩子也會容易情緒化。時間長孩子也會出現家長這樣經常會亂發脾氣,甚至還會出現和別的孩子打架這樣的行為。

有的家庭是二胎,家長在孩子教育的方面還會出現偏心的狀況,對孩子的教育不能一視同仁。這樣孩子心理感受不到家長的關愛,內心會出現偏差。甚至還會出現討好家長的現象。但是家長如果視而不見,孩子的內心就會出現失落,孩子就會慢慢的變得有些自卑、不愛交流。這樣孩子慢慢的心理出現問題,內心不能承受太大的壓力。

有的家長對待孩子有些不誠信,都會對孩子放空話。經常說一些,你只要做好這個,或者老是等家長回來,家長就會買東西給你吃。這樣家長放孩子鴿子,導致家長說話沒有誠信,孩子也會對家長沒有信任,這樣孩子就會和家長之間的交流也會變少,嚴重的是孩子也會慢慢的像家長成為一個沒有誠信的人,影響孩子和同學之間的交流。

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的心理成長呢?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答應孩子的事要做好。

誠實守信是立足社會的準則,很多家長忘了這一點,對於孩子也老是糊弄。家長這樣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影響很大,生活中家長要做一個一諾千金的人。就算家長和孩子說些玩笑的話,只要孩子完成家長就要兌現。不然家長滿足跑火車,孩子也會慢慢的向家長看齊,等孩子全身都是毛病的時候,想要改正就難了。

第二個方法:教育孩子要溫柔,多鼓勵孩子。

家長對於孩子嚴厲能夠有效促進孩子學習,但是家長和孩子直接會有一定的距離,造成孩子害怕家長。所以家長對待孩子要比較和氣,做什麼都要和孩子講道理。生活中孩子遇到什麼問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刺激孩子的自信心。

這樣孩子的自信心上升,孩子的心理抗壓能力也會變強。這樣孩子遇到問題不會出現退縮,孩子也能勇敢的承受,孩子的抗壓能力就會變強,家長也不會擔心孩子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

總結: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扮演中最重要的角色,孩子長時間和家長在一起,也受到家長很重的影響。所以家長不要在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再教育,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在教育著孩子。所以說家長要自己做好,這樣家長成為一個道德楷模。

孩子也會學習模仿家長,漸漸的成為第二個家長。所以說想要孩子身心健康,將來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教育分不開。

相關焦點

  • 情緒化教育帶來的後果——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如何,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決定著孩子身上的品質和精神。正因為如此,家庭教育成為了中國父母最大的難題。到底父母該如何的教育孩子,採取哪些方法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成長,成為了許多父母當務之急最應該解決的事情。
  • 情緒化教育,是給孩子最毒的毒藥
    這裡每天和你一起分享好聽、好看的童書來源 | 碧讀好書指南(ID:renshengbidu)《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裡有言: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如何做好孩子的成長榜樣
    這些優秀的學子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老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作為老師和家長,如何做好孩子成長的榜樣。還是榜樣沒有力量?不夠感人?……我認為都不是,對於孩子或學生而言,對他們能有直接影響的人是離他們最近的、每天都能與之接觸的那些人,他們樹立起好的榜樣才能更直接有效地影響孩子們的成長與未來。在家,父母是離孩子們最近、與孩子接觸最頻繁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做事態度決定孩子進入學校後過集體生活時的態度與習慣。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我是一名80後的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事。隨著孩子的出生,一天天地長大。我們開始約束自己的言行,讓自己的生活習慣有規律。以前,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有情緒,發脾氣。有了孩子,脾氣不敢表露出來了,夫妻之間有矛盾在外面解決再回家。怕影響到孩子,我們處處要以身作則,注意維護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孩子信任父母的起點。
  • 父母當孩子的榜樣太累了!孩子追星好嗎?
    緩解焦慮,一起成長。導讀|本文就對孩子是否需要榜樣教育,以及怎樣做好榜樣教育的一點思考。比如偶像是否可以成為榜樣?榜樣是否應該多元化?要注意的點!自從當上父母以後,壓力就很大。不得不戒掉一些壞習慣,比如玩手機、吃外賣、熬夜。經常被書本和學校教育: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 《我是孩子的榜樣》第四章 共同成長,走進孩子的心靈<導讀>
    歡迎關注《我是孩子的榜樣》一書,我是作者翼卿(幫助更多家庭解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問題和孩子無法向父母說出的心理話。為千萬家庭更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第四章 共同成長,走進孩子的心靈<導讀>我們處於知識文明階段,社會不斷迅速發展的科技時代。知識信息結構日漸扁平化。
  • 孩子的成長密碼,是一個靈魂觸碰另一個靈魂,成長需要榜樣
    這些優秀的學子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老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作為老師和家長,如何做好孩子成長的榜樣。一提到榜樣兩字,大家在每個年代每個時期每個歷史背景下都能找到代表一個時代的優秀人物。
  • 樹立正確的榜樣,是當爸爸一生的職責
    ,記在心上,爸爸的做法明顯不妥,在孩子面前,以後還有什麼榜樣可言······在孩子的成長中,爸爸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的三觀,如「標杆」一般是孩子學習和前進的動力。樹立正確的榜樣,是爸爸一生的必須堅持的事業。
  • 孩子容易過度緊張,影響心理成長,兩個方法克服焦慮情緒
    對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小文的父母也想著讓其做出改變,但始終起不到任何效果,讓他們感到非常的頭疼。可想而知,出現這種心理後,對孩子的影響是有多大。老師也曾向其父母反應過這種情況。但父母也表示自己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孩子做出改變,就這樣一直拖著,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這種情況不僅僅會產生這種影響,在一些事情上,還會導致孩子發揮失常,沒辦法正常的發揮自己的水平,從而導致在一些事情上不能展現出自己的真正實力。
  • 家庭教育成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因素,父母到底該怎麼做?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孩子的成長,父母的焦慮》焦慮白皮書中顯示,中國父母的焦慮度高,對於所關注的方面,焦慮度都在80%以上。 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又在各方面影響著一個孩子的一生的成長。 家庭是孩子成長開始的地方,一個優秀的子女肯定離不開家庭的教育。而家庭作為個體最先接觸的環境,也是孩子出生之後接受教育薰陶的第一場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產生深遠的影響。
  • 【巾幗心理課堂】親子親密關係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這就是今天我要同朋友們討論的親密關係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的話題。01 什麼是親子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親密關係指的是兩性之間,男女之間的一種親密關係,是心理學的一個流派,也叫關係心理學。在這裡引入的親子親密關係是指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密關係,簡單說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 好的家長,總會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媽媽聽後,明白了是自己勸說朋友的場景對李禾禾的影響十分的深刻。 另外還有一次,秦女士在和朋友交談的過程當中,總是會說感謝一詞。第二天,秦女士在拿給禾禾東西的時候,李禾禾居然也很有禮貌地說:「謝謝!」 通過這兩件事情,讓秦女士深刻地意識到,父母的言行對孩子來說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 如何去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不妨可以試試下邊幾種觀點與方法
    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天時光裡,對於每一位孩子來講都是與媽媽相處的時間相對於與爸爸一起相處的時間總和還是比較多的,但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十分合理的,對於孩子們來講,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爸爸對於孩子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父愛不同於母愛,尤其是對於男孩子來講,父愛會在孩子各個時期對孩子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與不同尋常的意義。
  • 父母情商課  第14堂: 教孩子樹立自信心
    關鍵是要看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其做事的態度、方法等,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是否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等技能,能否在做事是準確把握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感受。能否熟練掌握做事的動作技巧等。父母要從這些方面發現孩子的優點,鼓勵讚美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點,在不擅長的地方進行彌補。只注重結果,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會給孩子帶來錯誤的認知。孩子會因為一時的領先而驕傲。
  • 如何擺脫害怕心理,讓信任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孩子害怕成績不好會被父母罵,害怕把事搞砸。在害怕的驅使下,也許孩子可以把每件事做得很完美,但卻給孩子帶去很大的壓力,這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那麼,如何讓孩子擺脫害怕的心理?最好的方法是與孩子建立信任,讓信任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 做出改變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影響孩子的一舉一動
    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調皮,不好管教;也有很多的孩子會抱怨父母,覺得爸爸媽媽不能理解自己這裡就是親子關係中出現了問題,親子關係,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影響著孩子今後各方面的發展,比如人格、毅力、人際交往等等,對孩子未來人生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那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呢?
  • 父母教育孩子要體現在那些點上才能更好給孩子樹立榜樣?
    大家好: 我是小編微社,今天我們來討論下父母教育孩子該體現在那些重要點上,才能更好樹立榜樣呢?第一點》 看圖片 ↘如何以身作則: 首先,家長們做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在行動上表現出來你的《積極性》不要做一件事就要太隨便喊孩子或者父母來做
  • 父母若不能給孩子做榜樣,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的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問。是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還是陪伴孩子「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還是給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班,培養孩子全面發展? 其實呀,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榜樣。很多人都說,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這不僅僅來自於長相,更多地是對父母一舉一動的模仿,一言一行的重複。
  • 父母的自我成長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派克的另一句話,說得言簡意賅: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一個孩子,很難擔負兩個人的成長任務,這樣的狀態,註定會出問題。選擇與孩子一起成長,意味著我們要重新審視三組最基本的關係,要面對人生的問題,尋求答案,完善自我。我們並非過了18歲,便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人,在某些時刻,我們只是大號的孩子。我們成長中積累了很多暗傷,許多成長任務並沒有完成,與孩子相處,這些問題再次浮出水面,這也是很好的線索。
  • 4歲小男孩教英語視頻走紅網絡:父母樹立起來的榜樣,孩子是能看見的
    4歲的孩子,在父母都是中國人並且非海歸的前提下,只是依靠家庭培養,能夠說出這麼一口純正的英語,確實十分厲害!很多網友看完視頻,在誇讚小男孩英語水平厲害之餘,也紛紛對小男孩爸媽的教育方式豎起了大拇指。小小年紀就能說這樣一口流利的英語意味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