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美美的「正能量」:我不希望,孩子的人生太正確

2020-08-27 喵媽不嚴肅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1.

黑龍江鶴崗男孩「鍾美美」在網上一夜爆紅,翻完他所有視頻,全程姨母笑,這個小孩,真的太有趣了。

小戲精的模仿,都是鍾美美本人親自編排和錄製的,年紀輕輕能夠有這樣清晰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除了才華,肯定還有背後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但是,不久之後,鍾美美模仿老師的視頻就下架了。6月3日,他上傳了模仿志願者的新視頻,特別正能量,但有趣好玩的程度下降了不少。

據《新京報》報導,當地的教育局承認學校有與鍾美美接觸,希望能從正面來引導孩子,去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

這種引導的做法,挺值得玩味的。孩子的模仿,也是一種表演和創作。硬是把他往正能量方向拽,也許這個集才華與可愛於一身的孩子,會從此變得乏味而平庸。


2.


最近看的一部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面的父母個個都是偏執狂控制狂,深信自己的教育觀絕對正確,不允許孩子有任何的想法和掙扎。

順藤摸瓜地看了這部劇的原著,作者細膩而簡樸的文字,讓我更有代入感,裡面每個被父母控制的小孩所承受的痛苦與哀愁,也許就是你我曾經經歷過的。

茉莉是個很優秀的女孩,她們一家是村裡矚目的焦點,她的父親繼承祖業,事業做得很大,有身份有地位,她的母親是臺北的大小姐,這樣的組合和家世,一般都很看中門面和面子。

茉莉五六歲歲時,她母親就說,長大一定要考臺北最好的女校北一女中。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小茉莉上初中時,媽媽定下了她的成績標準要90分,少一分打一下。


有次,茉莉數學不及格,考捲髮下來,她嚇得手腳發軟,回到家,母親看到成績單,抄起電視櫃旁的藤棍,一陣猛打。

但是她哥哥,有次只考了58分,她母親只是摸摸哥哥的頭,鼓勵他下次繼續努力。

她問母親,為什麼她和哥哥的標準不一樣。她母親回答:「在這世上,女生表現90分和男生表現80分,在外人眼中是差不多的,即使你拿了90分,放在心底就好,在男人面前不要太驕傲,一旦你太強硬,壓過男人的鋒芒,日子就很難過了。」

她母親言下之意是,女人要事事以男人為先,即使優秀也不能太獨當一面,要不男人會不喜歡。

茉莉很爭氣,考上了北一女,過了三年考進了臺灣最好的大學,入學後,成績始終拔尖,大四時被張教授相中,加入他的科研項目,茉莉是研究室裡最年輕的面孔。

後來她考上了研究所,因為反應快學習能力強,成為張教授的左右臂膀,教授很賞識她,建議她到美國念博士,並願意幫她寫推薦函。

那又怎樣?茉莉還是逃不過母親控制欲的魔掌。

當她告訴母親,她有赴美讀博的想法時,母親強烈反對,她的一套理論又出來了:」你現在都24歲了,再念上去,等到你拿到博士,都快三十了,誰要娶一個三十歲的女博士?「

母親安排她和一個醫生結婚,這個醫生畢業於名校,有社會地位,但相貌平平,性格木訥乏味,茉莉不太喜歡想反抗。

她母親又給她列舉嫁給該醫生的好處:大莉莉八歲,質樸靜默,不會沾花惹草,沒婆媳關係煩惱,還很賺錢。


茉莉的人生,每一步都被母親計劃算計好的,雖然生命是她自己的,但人生體驗好像是母親的。

茉莉迫於母親的壓力,跟醫生結婚了,被丈夫要求當家庭主婦,生了孩子後恍恍惚惚,她習慣在深夜躲進廁所裡哭,她咬自己的手抑制哭聲,哭到頭暈眼花時,她想起自己在實驗室的工作多美好,那個空間有一種穩定的邏輯和秩序,她在其中可以找到歸屬感。

可是當前的生活讓她很挫敗和困惑,她無法歸納出另一種邏輯與秩序。在女兒、媳婦、母親的角色裡,她不知道自己是誰。

茉莉的人生從世俗眼光來看,挺令人羨慕的,有好的學歷光環,嫁的老公也體面。

但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她迷失自我,過得行屍走肉,掉的眼淚比笑容多。她的人生是父母想要的,但不是她的。


3.


書裡還有一對姐妹的故事,她們的母親同樣可怕。

姐姐是個高才生,十五歲考上第一志願高中,成績經常全校前三,在臺灣大學最熱門科系就讀,研究生有很多知名大學發出邀請。但她的妹妹,是個學渣,成績一塌糊塗。

她們的母親本身也是個學霸,但結婚後幾乎放棄了事業,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轉移到她和妹妹身上。

因為母親自己在高考時吃過數學的虧,在培養大女兒時,很注意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在大女兒還很小時,已嘗試教她簡單的加減原理,念幼兒園時,對三四位數的加減更加運算自如。但母親並不滿足,很快提高難度,從書店買了很多數學練習題,但那時孩子才五六歲,對這些運算感到吃力,出錯率越來越高。

孩子很怕看母親喜怒無常的臉。

大女兒做數學題的水準,直接影響母親的心情,出錯率高,母親就會失落和沮喪,出錯率低,母親才會綻放微笑,給她讚賞。

姐姐後來說,母親兩極化的反應,讓她成了一個非常好勝、得失心很重的人,為了和喜怒無常的母親相處,她也變得很敏感,很擅長察言觀色。

母親一直給她洗腦,所有科目裡只有數學和英文重要,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掌握好這兩科在臺灣的教育系統裡就會無往不勝。

她其實很想學好語文,但她在語文方面的用功,母親不屑一顧,覺得沒用。她很少反抗母親的做法,只有順從,她母親才不會嘮叨,她也按照母親的方法,一步步成為學霸,取得不錯的成就,人人都誇獎母親的教育成功。

於是母親在妹妹的教育上,如法炮製。

但妹妹不管是外表還是天賦都與姐姐天壤之別,姐姐可以整個下午蹲在書桌前只為解出一道數學題,但妹妹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你給她筆做數學題,她會給你一張畫。

姐姐擅長邏輯,但妹妹擅長抽象的美感。

母親沒有因材施教,依然用高壓式的方式訓練妹妹的數學,期望她成為學霸。

不論母親怎麼強迫,妹妹就是不想做數學作業,在家裡經常被打,在家裡找不到溫暖,越來越喜歡在外結交朋友,時間都花在打扮上,成績一落千丈。

其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成為學霸的,很多父母喜歡把小孩好的、壞的打包成一團,忽略了其中的個人特質,也忘了將他所處的環境納入考慮。

一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打造出一個世俗眼中的成功模範,也可以將一個小孩的天賦摧毀殆盡。


4.


成功的定義,不應該如此狹隘。

孩子是一張白紙,成人的標準,是對孩子身上的色彩的剝奪,提前讓他們變成無趣的大人。

奧斯卡短片《Alike》講的也是同樣的問題,故事裡,兒子欣賞在上學路上拉琴的人,想停下來欣賞,但父親卻說「學校才是你該去的地方,這個追求夢想的人,不過是被社會拋棄的異類。」他在紙上畫出路上見到的拉琴人,但被老師指著紙上的ABCD說,「這才是你該學習的東西。」


孩子日復一日低被家長和學校馴化,身上蘊藏的巨大潛能,漸漸地被成人無情地磨滅了。

回過頭來看,對鍾美美的幹預,無疑是對創造力的扼殺。

在《Alike》的最後,爸爸意識到孩子的失落與壓抑,開始反思自己。

後來,他不再在乎別人的眼光,牽著兒子的手帶他去看感興趣的事物,孩子心底的色彩被保護了,兩人都很開心。

這是一個溫暖的ending,但現實生活可能殘酷得多。

童年只有一次,失去就沒有了。但願每個人都能夠反思,因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童年也有過屬於自己的祈願。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回顧往期精彩文章


-來撩-

我是喵媽
有個逗比兒子三喵
非主流職場婦女
愛說大實話
聊職場
聊情感
聊女人處境
聊不嚴肅的育兒經
如果你也有話想聊
歡迎分享

走之前記得點個「在看」哦

相關焦點

  • 當地教育局承認學校與鍾美美接觸:希望引導孩子拍正能量作品
    因為神模仿老師一度引發關注的黑龍江鶴崗男孩「鍾美美」,近日卻大量下架模仿老師的視頻。當地教育局回應,承認學校與鍾美美接觸,表示是希望從正面引導孩子,去拍一些正能量作品。 當地教育局回應新京報記者,承認學校與鍾美美接觸,表示是希望從正面引導孩子,去拍一些正能量作品。
  • 【李滄校長漫談】「鍾美美」現象之我見 第貳期
    針對此事件,我有以下幾方面的認識:第一,無需過分解讀孩子的這種行為。模仿是人的天性,何況是正處在少年期的學生,他們正在有意識的認識這個世界,他們的模仿絕大多數是不帶功利色彩的,並沒有太多所謂的深層次用意。如果我們用成年人的思維去揣摩,反而是想多了,想複雜了。第二,要正確處理個別學生「過於直白」的模仿表達,做好正面引導。
  • 繆可馨和鍾美美,兩起「正能量殺人案」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最近,「正能量」這個詞在公眾視野中很扎眼的出現了兩回:一次是在江蘇常州,五年級小學生繆可馨的作文本上,袁老師批了五個大字,「傳遞正能量」;一次是在黑龍江鶴崗,當地教育局約談了鍾美美,希望這個因模仿老師在網絡上爆紅的初二學生能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
  • 思想界|「鍾美美」模仿老師視頻下架,是弘揚正能量還是限制創作才華?
    在《「鍾美美」爆紅:孩子眼中的老師究竟是什麼樣的?》一文中,澎湃作者白晶晶引用了語文特級教師張麗鈞看到視頻之後的反思:「那職業性的冷漠強硬、居高臨下、盛氣凌人、頤指氣使、唯我獨大、不容置喙……所有這些,都能使我不由自主地憶起過往的某個片段——我做班主任時,不也這副德行嗎?」
  • 鍾美美因模仿老師而走紅,曾被批不夠正能量,如今登上國家電視臺
    鍾美美走紅網絡後,也引起了當地教育局的注意,教育局認為鍾美美的表演不夠正能量,希望他能少拍一些模仿老師的東西,多拍一些宣傳疫情間好人好事的視頻。對於鶴崗教育局稱鍾美美模仿老師的視頻不夠正能量的說法,很多官方媒體和網友都表示不認可,大家都認為鍾美美的模仿貼近現實,不應扼殺孩子的天性,而視頻裡的老師也非常可愛,並非教育局說的那麼負能量。
  • 鍾美美模仿教師被約談!愛模仿的孩子更聰明,但該如何正確引導?
    當地教育局也承認了,學校與鍾美美接觸,希望引導孩子能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愛模仿的孩子更聰明0-6歲是孩子的「模仿敏感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處於高速發育的階段,會對來自外界的信息變得十分敏感。有時候孩子會模仿動物的叫聲,有時候還會模仿電視上明星的模樣。扮演得太像,能把一家子人都引得哈哈大笑。 而從鍾美美一系列視頻,我們可以看出,這個男孩子很聰明,在模仿方面有一定的天賦。否則也無法做到,只用一個視頻,就能瞬間帶所有人回到學生時代。
  • 【李滄校長漫談】「鍾美美」現象之我見 第三期
    孩子模仿的過程,是學習和適應的過程,這也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而我們要做的,除了要包容他們的與眾不同外,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樹立正確榜樣,給予充足的愛和自由,讓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長。
  • 學生網紅「鍾美美」爆紅,抖音粉絲207萬,快手147萬,你怎麼看?
    孩子媽媽表示:「我不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火了,他就是個孩子。」 人們應該「從正確的角度去欣賞他的表演」。不必對孩子的這個行為大加指責,包容「鍾美美」這樣的孩子,更能顯示教育的公平性和開放性。釋放孩子天馬行空的創作才華這不是素質教育提倡的嗎?
  • 「鍾美美」模仿老師:人們敏感的反應想起了阿Q
    不是孩子模仿得像不像,也不是孩子的表演天賦好不好,而是孩子的模仿內容無意間撩撥了中國教育界的敏感神經。在這個系列視頻中,我們看到「鍾美美」有時模仿老師接主任電話的情景,有時模仿老師搞突擊檢查,有時模仿老師抱病上課,舉手投足和語氣神態,無不令人捧腹。
  • 鍾美美模仿老師視頻被約談,教育是否矯枉過正?
    結果令人瞠目結舌:班主任田老師並不認為鍾美美在模仿自己,且覺得模仿這件事本身十分正常。現在娛樂平臺這麼多視頻,各種題材都有,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班主任田老師在採訪中對記者表示。對於鍾同學對表演的熱愛,田老師在支持之餘,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鍾同學能夠在堅持表演的同時,提升文化水平和文化底蘊,未來的道路能走得更遠。
  • 被教育局約談的「影帝」鍾美美,究竟扎了誰的心?
    鍾美美對此給出的解釋是:「我不想發那些了,我想換個風格,也是表演,但是不模仿老師了,我看他們挺多看膩了。」當地教育局的回應證實了傳言,當地教育局回應@新京報我們視頻,承認學校與鍾美美接觸,希望從正面引導孩子,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目前鍾美美已經轉而模仿起售票員、乘務員等職業,徹底對老師群體敬而遠之了。
  • 「鍾美美」帶來的英語學習啟示錄
    哭唧唧的說:讓我看看都是誰告的我,我不生氣。有二十位學生站起來,老師立即變臉:「這二十個人全部給我站出去,給你們家長打電話。」雖然孩子模仿得很好,但是突然一夜之間所有關於模仿老師的視頻都刪除了。傳聞因為模仿老師,影響到了老師的形象,因此被教育局約談。對此教育局回應的確和學校接觸了,希望學校能引導孩子多傳播正能量作品。
  • 「鍾美美」事件引發大眾討論,被約談使人氣憤?
    「鍾美美」是社交視頻平臺上的一個小男生,依靠著惟妙惟肖的模仿秀走紅。而進一步引發大眾爭議的就是「鍾美美模仿老師被約談」。很多人說,鍾美美模仿的老師簡直就是鍾老師,讓人感覺回到了念書時代。事實確實是,如果他憑空想像,而不是精心觀察仔細揣摩,是做不到讓這麼多人認可附和的。
  • 問教丨神模仿老師的「鍾美美」被約談,呼籲教育局寬容的輿論寬容嗎?
    近日,來自黑龍江鶴崗的男孩「鍾美美」,因為神模仿老師一度引發關注,但不久後相關模仿視頻便被刪除。據新京報報導,當地教育局回應稱,承認學校與鍾美美接觸,表示是希望從正面引導孩子,去拍一些正能量作品。雖然此前「鍾美美」曾就下架視頻作出回應稱,不想再發模仿老師的視頻了,網友會看膩,想發其他視頻。但可能這並非「鍾美美」的真實想法。很多網友認為,「鍾美美」下架模仿教師的視頻,與所在學校和當地教育部門「約談」有關。對此,有評論稱,「孩子是面鏡子,沒有完整的判斷和認知,只能本能地學習身邊的所見所聞。因此,約談一面鏡子有何用?
  • 鍾美美模仿老師,批評學生,離開教室,老師:我不敢
    我想說的是,現實生活中的老師並不像鍾美美和鍾美美視頻中的鐘美美那樣傲慢,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被無數生動的案例磨到了不稜角的地步,他們真不敢罵犯錯誤的孩子。01老師們已經熟悉《未成年人保護法》,文件規定不允許體罰或者變相體罰。老師敢說「你怎麼這麼不要臉呢,跟我滾出教室去!」
  • 鍾美美,讓我想起了愛迪生這句名言!他會是下一個周星馳嗎
    大家好,我是才妞有顏,一個長得還湊合的東北大妞,深耕於原創文章創作,喜歡我的可以關注我!小編歸納了下,對於「鍾美美」一部分人是持肯定態度的,認為他表演天賦很高,拍攝的那些視頻能夠引起我們對學生時代的回憶,無非就是娛樂和回憶而已,沒有必要上升到什麼高度。當然也有人是持其他態度的,認為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即使拍攝視頻也應該拍攝那些正能量的。也有觀點認為,過早的消費這種天賦成為網紅,可能並不會對他以後的成長有所裨益。
  • 13歲「鍾美美」火遍全網,媽媽卻說了一句話,值得家長們學習
    據了解,自從「鍾美美」走紅後,有不少商家已經找上門希望跟「鍾美美」籤約,想要讓他參加商業活動,但是都被鍾媽媽婉拒了。她認為,應該讓孩子在正確的階段去做正確的事情,不想依靠名氣來賺錢。同樣,對於名利,鍾媽媽也有自己的看法,她告訴兒子「鍾美美」:「紅,只是一陣的,沒什麼好驕傲;但是你不紅了,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鍾媽媽這樣豁達透徹的教育觀,讓不少網友拍手叫絕。教導孩子正確看待名利,並且沒有利用孩子的名利去斂財,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鍾媽媽的做法,是十分理智的。
  • 「鍾美美」下架老師視頻後,模仿志願者,少了點靈氣
    孩子說想換一個風格,怕大家把老師看膩了。當地教育局也表示向孩子傳遞了一些希望,希望能夠多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近日,「鍾美美」確實換了一種風格,拍了一個志願者的視頻。從視頻中,確實看到沒有了拍老師時的那種自然,感覺差了一些什麼。
  • 5年級小學生作文課後跳樓身亡:「正能量」扼殺了多少孩子
    她將孩子用心寫的細節描寫全部刪掉,告訴孩子要傳遞正能量。一個10歲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自己真實的想法在正能量面前被她貶的一文不值。可老師卻把可馨的作文刪改的體無完膚,作為成年人都覺得不舒服,更別說一個小學生了。特別是結尾醒目的五個紅字「傳遞正能量」!這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優秀且有趣的孩子,被「正能量」扼殺了。
  • 對網紅「鍾美美」有必要正確引導,但老師何必認為在醜化老師?
    近日,黑龍江鶴崗一初中男孩「鍾美美」因模仿老師的視頻走紅網絡。其中,他模仿了老師生氣發飆咆哮數落學生的樣子。很多網友認為,其「完美」地演繹了女性老師上課時的表現,表現女性人物兼職太到位,表現尤其出眾,甚至有人調侃稱其「影帝」,是個表演天才,長大後可以進軍娛樂演藝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