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要想在南京主城區買到每平方米1萬多元的商品房,幾乎不可能。近日,有市民向晨報84701110熱線反映,在南京板橋就有一家樓盤賣低價新房,但是這個樓盤的售樓處非常神秘,根本不對外,你想進入看房必須得有人推薦,否則休想看到樣板房。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樓盤呢?晨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找不到推薦人就無法看房
根據知情人指引,晨報記者來到了這家樓盤,它坐落在南京板橋新城大江路2號。雖然有多棟20層左右的房屋正在建設中,但是從外觀看,只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這裡看不到在建商品房樓盤的宣傳,連工程公示牌也找不到。一位路過的男子介紹說,別看這是一家生物公司,裡面可是在售賣商品房的,售樓處就隱藏在公司內,從外面看不到,一般人進不去。
在這家公司高高的圍牆外,每天都有想購房的市民前來打探信息,可又苦於沒有人推薦進不去。一位想購房的市民說,他也是通過他人推薦才得以進去諮詢買房事宜的,沒有人推薦連公司的大門都進不去,「今天我來,他們又不認識我了,找不到推薦人就是不讓進。」
記者看到,大門內幾名年輕男子正在打牌,聽到記者打聽售樓處,他們非常謹慎,「來幹嗎的?誰讓你們來的?」「我們來看房子的,正在聯繫售樓處。」記者忙回答說。
經過熟人的電話引薦,一位銷售人員才來到了大門外,這名銷售人員引著記者來到了一棟圍著安全網、腳手架還沒有拆掉的在建樓房下,記者進去後才發現豁然開朗,原來裝飾一新的售樓處就隱藏在這棟樓房內,顯得很神秘。記者看到,售樓處外的牆上張貼著宣傳廣告,這個樓盤名叫「復興SOHO LOFT」。走進售樓處內,樓盤沙盤、客戶洽談區、VIP區、籤約區和客戶接待室等一應俱全。不過,凡是有人進來都會再盤查一番。晨報記者仔細查看發現,按規定既然是樓盤銷售商品房,必須公布張貼商品房銷售許可證以及相關土地、規劃和建設許可證等,然而在這裡這些文件並沒有看到。
單價1萬出頭能買「商品房」?
在售樓處,銷售人員在對前來想購房的市民「審查」通過後,會滔滔不絕地介紹起所賣房子的情況來。「我們房子是每平方米1萬出頭,還買一層送一層,很便宜的。是公寓,屬於商業用房。」銷售人員說,他們一號樓總共是三梯九戶,90套房源,一號樓是他們年後剛推出來的,現在就拿出五層對外轉讓,拿出45套房源,現在剩下的也就是30套左右。「都是剛需來買房。年前賣得便宜些,賣掉很多了。」銷售人員說,他們一共有6棟樓,其中3、4號樓是員工的福利房,不對外銷售,其他三棟樓的所有房源已經全部賣完了,在售的1號樓有50多平方米到120平方米的房源,單價在12000元左右。
售賣樓房卻籤「入駐協議」
記者了解到,目前周邊的樓盤普遍價格在2萬元每平方米左右,這家復興樓盤為何如此便宜呢?銷售人員介紹,「我們這裡樓盤是50年的產權,有房產證,但是土地證是一個大的集體土地證。」
在售樓處內,銷售人員怕想購房的市民不敢買又說,他們雖然無法提供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但開發商會和購房者籤訂一個「入駐協議」,因為該樓盤有一定的特殊性。
「現在對外不是以買賣形式,我們是以籤約入駐招商的形式,因為科研用地,國家不允許對外買賣,只允許對外招商,拿著我這個合同,可以到房管局去辦房產證。」銷售人員邊說邊拿出一份《入駐協議書》來,一再說籤了這份《入駐協議書》,別怕有任何購房風險。在銷售人員提供的《入駐協議書》上,記者看到,如果在這裡買房,必須付全款,銀行無法提供貸款。
辦不了土地證 購房者後悔
銷售人員介紹,正是由於該樓盤的特殊性,所以不是任何人都能進來。隨後,銷售人員帶著記者參觀了樣板房,他們表示,買50平方米只需要60萬,但可以使用的面積卻達到了100平方米。
就在記者調查期間,一位已經交了首付的購房者向記者投訴說,經過多方了解,他們發現這處樓盤的銷售根本就是違規的,他已經後悔在這裡買房了。
「根本就辦不到土地證啊,因為這裡是科研用地,科研用地是不能出售的。我要求他們把15萬的首付歸還給我。我當初購買是看中了它的房型,沒有想到會這樣。」購房者說。
主管部門:科研用地建房不能對外出售
據了解,位於南京板橋的這家生物技術公司,其主管部門為南京軟體谷。記者從軟體谷規劃建設局了解到,生物技術公司出售的這幾棟房屋的地塊是2006年競得的,土地確實不是商業性質的,因此根本就不能對外出售,無論是以商品房還是招商入駐的形式對外出售,都要被制止。
南京軟體谷規劃建設局規劃科彭科長說,「這裡的土地都是科研性質的,科研性質的是不能對外銷售的,我們肯定要叫停,這完全是這家公司的個人行為。」
軟體谷規劃建設局表示,其實最近他們已經接到了多起投訴,建議購房者可以將購房證據提供給他們。下一步規劃建設局會聯合多個部門對該公司的行為進行調查和查處。交匯點南京晨報記者 盧斌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