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教學設計

2020-12-14 高考網

  本文題目:高二政治教案: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宇宙中各個部分都可以分為相互對立的兩半:地分為高山和平原,水分為淡水和鹹水…… 「沒有那些非正義的事情,人們也就不知道正義的名字」。「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 ——古希臘·赫拉克利特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老子《道德經》

  「假如沒有小偷,鎖會達到今天這樣完善嗎?假如沒有假鈔票,鈔票的製造會有這樣精美嗎?」

  ——馬克思教學資源,完全免費,無須註冊,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202"> 光的讚歌(節選)

  作者:艾青

  每個人的一生

  不論聰明還是愚蠢

  不論幸福還是不幸

  只要他一離開母體

  就睜著眼睛追求光明

  我們從千萬次的蒙蔽中覺醒

  我們從千萬種的愚弄中學得了聰明

  統一中有矛盾、前進中有逆轉

  運動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

  甚至光中也有暗 甚至暗中也有光

  【學習目標】

  班級

  姓名

  ▲了解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理解矛盾的含義、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含義

  ▲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及其指導意義

  【學習重難點】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

  【學習過程】請根據下面的提示,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做好自學和預習哦。相信你一定行的!

  教學資源,完全免費,無須註冊,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問題探究一:

  1、他為什麼不敢剪?

  2、通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呢?

  問題探究二:

  A.樂極生悲、否極泰來 B.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失敗乃成功之母

  C.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D.「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彭端淑《為學》

  選取其中的一個例子,試用矛盾的觀點進行分析。

  問題探究三:

  從中國古代老子「小國寡民」的構想、陶淵明對「世外桃源」的嚮往,到英國莫爾的「烏託邦」,他們都在期望發現或建設一個沒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這樣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們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種空想。為什麼「他們的理想只能是一種空想」 ?我們應如何對待現實生活存在的矛盾?

  問題探究四:

  兩千多年前,我國有個叫公孫龍的思想家牽著一匹馬出關,把關的人對他說,法令規定不許帶馬出關。公孫龍說:「我牽的是白馬,不是馬!白馬和馬是兩回事。」

  思考:公孫龍的論斷有無合理性?從哲學角度看它錯在什麼地方?

  【知識清單】

  1、 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2、 矛盾含義: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這就是矛盾。

  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

  3、矛盾的基本屬性:鬥爭性和同一性

  同一性(統一性)鬥爭性(對立性)

  區

  別含義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連結的屬性和趨勢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

  表現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

  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滲透、包含),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哲學上講的「鬥爭」與生活中講的「鬥爭」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係

  條件相對的,有條件的絕對的,無條件的

  聯

  系①同一性以鬥爭性為前提;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為同一性所制約.②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

  4、矛盾的普遍性

  (1)表現: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②矛盾的普遍性也可以理解為:同類事物具有的共同的本質和屬性(共性)

  【提示】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不能說任何兩個事物都構成矛盾的雙方。

  (2)方法論要求——正確對待矛盾

  ①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②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5、矛盾的特殊性

  (1)含義: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個性)

  (2) 具體表現: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這些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②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證關係(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係)

  (1)二者相互區別: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各種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點、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質」。

  特殊性即個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特性,或叫「特殊本質」。

  (2) 二者相互聯繫

  ①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

  a 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

  b 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特殊性包含著普遍性。

  ②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場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3)方法論要求

  是關於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

  【鞏固練習】

  1、(2009廣東深圳模擬)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蘊含的哲學觀點是( )

  A.矛盾雙方的相互排斥和對立 B.矛盾雙方的相互分離的傾向

  C.矛盾雙方的相互包含和轉化 D.矛盾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

  2、(2009廣東華南師大附中模擬)世界上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治發展道路和政治發展模式,這是因為( )

  A.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B.矛盾具有同一性和鬥爭性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

  3、(2009江蘇海安高級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南京市金陵中學模擬)「山寨」是2008年最火的網絡詞語。山寨產品一方面以其低廉的價位、完備的功能、新 穎的外觀佔據了一定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存在著仿冒、造假、侵權等問題。如何使「山寨」接受「招安」變成正規軍,成為網友們熱議的最「雷」話題。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事物總會向其對立面轉化 B.事物總是在曲折中前進的

  C.事物總包含著優點和缺點兩個方面 D.要在矛盾的鬥爭性中把握其同一性

  4、右邊漫畫告訴我們( )

  A.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

  B.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鬥爭

  C.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

  5、下列選項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語是( )

  A.不見高山,不顯平川 B.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C.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D.燈不拔不亮,理不辯不明

  6、下列表述中,能夠體現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是( )

  ①對症下藥、量體裁衣②欲擒故縱、聲東擊西

  ③因地制宜、因時制宜④物極必反、相反相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老子·二章》中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說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東西是美的,醜就產生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善的東西是善的,惡就產生了。這說明( )

  A.善和惡不是客觀的,是人們頭腦裡主觀自生的東西 B.美與醜、善與惡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C.在美醜、善惡的矛盾中,美與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D.美與醜、善與惡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記者招待會上,多次引用古語、詩文和典籍。其中有兩句分別出自唐詩《涇溪》和《新唐書·魏徵傳》,即「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根據材料回答8—9題:

  8、以下語句與上述兩句詩文體現的哲理相同的是( )

  A.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9、國泰民安是中國人歷來的社會理想,而要長治久安就必須居安思危,因為「思所以危則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則安是因為( )

  ①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是不同質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是同質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可以互相包含 ④安和危作為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歌德的一首小詩:「少年,我愛你的美貌;壯年,我愛你的言談;老年,我愛你的德行。」這首詩蘊涵的哲理是( )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各有特點

  C.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統一的 D.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特點

  11、「白馬非馬」論的錯誤在於( )

  A.否認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聯繫 B.否認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區別

  C.否認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誇大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12、在現實工作和學習中,不敢正視矛盾和揭露矛盾,而是迴避矛盾和掩蓋矛盾,這些表現實際上是( )

  A.否認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B.否認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C.否認意識具有能動性 D.否認矛盾是既對立又統一的

  13、毛澤東指出:「沒有什麼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一分為二,這是個普遍現象。」毛澤東上述論斷的含義是( )

  ①在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們的思維中,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②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兩點,即優點和缺點、成績和錯誤③複雜的事物包含著許多矛盾,其中有一個矛盾處於支配地位④矛盾存在於事物發展過程中,並貫穿於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題號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圖1 羨慕

  【走近高考】

  1、2011浙江卷·30.從辯證法的角度看,漫畫《羨慕》(作者:周中華)中

  雙方改變處境的努力最終失敗的原因有( )

  ①只注意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而忽視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發展的曲折性,而忽視其前進性

  ③只注意願望與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視其鬥爭性

  ④只注意願望與效果的鬥爭性,而忽視其同一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011安徽卷·9. 中國既是茶的故鄉,又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茶葉因生長

  環境的差異而帶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專家根據多年的經驗品一品便知茶

  葉的產區在哪裡。這表明( )

  ① 一事物區別於它事物就在於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覺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認識是在實踐中不斷的深化和發展的 ④人為事物的聯繫形成後不在人的意識之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1江蘇卷·30.當今,各地城市建設除了追求「人文、生態、宜居」的目標,還注重展現個人魅力、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這種城建思路體現的哲理是( )

  A.思維與存在的關係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係

  4、2011天津卷·7. 「太極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是由黑白兩個魚形紋組成的圓形圖案,俗稱「陰陽圖」(見圖2),該圖看似簡單,卻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意蘊。其內涵主要有( )

  ①一分為二的觀點 ②絕對同一的觀點

  ③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的觀點 ④矛盾雙方相互貫通的觀點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2011全國卷新課標·23.民間諺語寓意深遠、代代相傳,凝聚著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看菜吃飯,量體裁衣」這兩句諺語的哲學道理是( )

  ①矛盾的兩個方面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 ②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確認識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離開對具體矛盾的具體分析就不能正確解決矛盾

  A.①② B.①④ C. ②④ D.③④

  6、(2009·浙江)春秋時期,齊國國王命令大臣們必須穿絲製衣服,但國內只準種糧食而不準種桑樹,齊國蠶絲需求量大,價格上漲,鄰近的魯、梁等國紛紛停止種糧改種桑樹。幾年後,齊王又命只準穿布衣,且不準賣糧食給其他國家。結果,魯、梁等國因饑荒而大亂,不戰而衰,齊國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擴張。魯、梁等國不戰而衰的慘痛教訓給我們的啟示是,看問題、辦事情( )

  ①既要看到運動的絕對性,更要看到靜止的相對性  ②既要注重量變,更要促成質變

  ③既要認識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鬥爭性  ④既要重視局部,又要統籌全局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題號123456

  答案

  7、(2011·江蘇·35)2011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主題是「包容性發展:共同議程與全新挑戰」。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推動共同發展,共建和諧亞洲》的演講。他指出,亞洲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經濟結構性矛盾、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還存在,如何處理好發展問題依然擺在亞洲人民面前。

  會議還探討了「包容性發展」的內涵和具體策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呼籲亞太地區的國家要加入到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巴西總統羅塞芙主張各國應創造條件實現經濟增長和包容性發展,南非總統祖馬提出發展中國家應加強合作,共迎機遇和挑戰等。

  「包容性發展」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哪個道理?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

  9.1《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學案答案

  課後作業:CDDAA DBACD AAB 高考例題:AABBC C

  材料題:①矛盾的鬥爭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關係的原理。

  ②世界各國的發展既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歷史傳統,又是相互依賴、相互貫通的;世界各國在差異和包容的對立統一中向前發展。

相關焦點

  •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教案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設計是試講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試講離不開一篇好的教學設計,然而,在實際備考過程中,許多考生對教學設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學設計到底應該包括哪些環節。因此,今天中公教育的老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這一框題的教學設計,希望對考生有所啟發,有所收穫。
  •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說課稿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說課稿「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以後的教師職業生涯中,大家都要經歷說課這個環節。
  • 高二政治教案:《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教學設計
    高二政治教案:《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教學設計 2018-11-15 08:50:27 來源:精品學習網
  • 高二政治教案:《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二政治教案: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學習要求:  1.按考點要求自主、全面複習知識點內容,特別注意鞏固基礎知識記憶;  2.自主、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6分):  1.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繫、變化與發展的內在關係是  A.聯繫構成事物的變化,變化的實質就是發展  B.事物的相互聯繫構成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  C.事物的聯繫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動力  D.發展是事物變化的趨勢,事物的變化決定了事物的變化與發展
  • 高二政治教案:《社會發展的主體學案》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二政治教案:社會發展的主體學案  【學習目標】  了解 人民群眾的含義 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理解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群眾是通過改革實現社會變革的,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不改變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政治關係,只變革具體制度。不像在階級社會中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推翻舊的生產關係、舊的社會制度來實現。  ◇課堂練習: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必須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
  • 高二政治教案:《聯合國》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二政治教案:聯合國  一、教材分析  在國際社會,國際關係的主體首先是國家,但眾多國際組織,特別是政府間國際組織也充當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3、明確聯合國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聯合國的了解,提高搜集資料和分析資料的能力  2、對聯合國作用進行評價,學會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聯合國作用的了解,能夠居安思危,樹立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立志貢獻的志向  三、教學重點難點
  • 高中政治《社會發展的規律》教案
    教學設計是教師的一項必備技能。在教師資格面試前的備課階段,撰寫一篇質量較高的教案是試講成功的一項重要影響因素。很多考生對於如何寫教案總是很頭疼,教學目標究竟如何制定,教學重難點如何定位,教學方法如何選擇,教學過程如何設計……這一系列的問題的確都需要考生認真思考和準備。
  • 高二數學教案:《導數的幾何意義》教學設計
    高二數學教案:《導數的幾何意義》教學設計 2018-11-21 16:18:08 來源:網絡整理
  • 高二政治教案:《美國的利益集團》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二政治教案:美國的利益集團  一、教材分析  《美國的利益集團》是高二政治選修3中的一課,也是專題三的最後一課,對整個專題起到補充和總結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美國利益集團的分類  2、 美國利益集團的地位與活動方式  3、 美國利益集團的作用  4、 理解美國利益集團的實質  (二)能力目標  闡釋利益集團的政治作用,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 高二英語教案:《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教學設計
    高二英語教案:《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教學設計  內容簡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NSE高中教材必修1第二單元的Pre-reading
  • 高二政治教案:價值觀
    高二政治教案:價值觀 2013-01-17 13:0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高二政治教案:《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二政治教案: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一、教材分析  本專題介紹了具有代表性的國際組織,已經學習過了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本節介紹的是其另外一個重要成員  這種全新的合作方式以磋商代替談判,以論壇承諾代替法律協定,避免高度機制化和強制性對各方形成約束,從而平衡不同發展水平的成員的權益和要求,促進共同發展與繁榮。APEC通過獨特的方式推進成員之間加強合作。所謂APEC方式,就是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願的原則;單邊行動與集體行動相結合。
  • 高二歷史教案:《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教案》教學設計
    高二歷史教案:《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教案》教學設計 2018-11-16 08:36:39 來源:學科網
  • 高二英語教案:《Period 2 Speaking》教學設計
    高二英語教案:《Period 2 Speaking》教學設計 2018-11-21 10:56:53 來源:網絡整理
  • 高中政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設計在教師招聘和資格證考試中,教學設計是試講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試講離不開一篇好的教學設計,然而,在實際備考過程中,許多考生對教學設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學設計到底應該包括哪些環節。
  • 高二政治教案:《文化創新的途徑》教學設計
    ②初步運用辯證觀點說明文化的傳承發展中應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  2.過程與方法:  ①運用多媒體現代技術手段展示文字材料、視頻、圖片等,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充實。  ②運用合作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 高二歷史教案:《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教學設計
    高二歷史教案:《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教學設計 2018-11-16 08:43:40 來源:學科網
  • 教案和教學設計的區別
    教案——堂教學的實施方案,即教師根據所授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教案一般有表格式、描述式、畫圖式和畫圖加表格式課堂實錄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體現怎麼設計。 一、教案和教學設計的相同之處 1.兩者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的確定,都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而制定。
  • 高二地理教案:《北方地區》教學設計
    高二地理教案:《北方地區》教學設計 2018-11-16 09:45:12 來源:精品學習網
  • 教師招聘高中政治《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教案
    教師招聘高中政治《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教案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設計是試講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試講離不開一篇好的教學設計,然而,在實際備考過程中,許多考生對教學設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學設計到底應該包括哪些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