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2020-09-09 中國青年報

真正的貴族教育,首先是家庭培育,最終滲透到骨子裡。貴族教育就是把一種精神傳給孩子,傳遞給他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百折不饒、勇於擔當的精神,這勝過任何物質上的東西!一位著名作家曾說:「我們希望有兩份永久的遺產能夠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是根,另一個是翅膀。」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意識裡,富與貴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但事實上這是兩回事兒。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

許多有錢人把孩子送到英國上貴族學校,希望可以接受貴族教育,但是他們發現貴族學校的學生竟然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飯,每天還要接受非常嚴格的訓練。他們怎麼也弄不明白,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貴族教育究竟有何聯繫。

其實,真正的貴族跟物質奢華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繫,並不意味著養尊處優、悠閒奢華的生活。

貴族,實質是一種精神上的高貴,內心和靈魂的高貴,可以這麼說,精神的貴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貴族,因為真正的貴族精神和錢財無關。

儲安平在其《英國採風錄》中記述了他對英國貴族和貴族社會的觀察,他說:「凡是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他們都看不起金錢……英國人以為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是一個真正高貴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難、甚至能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他不僅僅是一個有榮譽、而且是一個有良知的人。」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這裡的「大人」,可以說是古人眼中的「貴族」。

真正的貴族教育,首先是家庭培育,最終滲透到骨子裡。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這是因為物質是非常容易弄丟或壞掉的,財富往往是有聚有散的。但精神是一種可以流傳的東西,可以作為傳家寶代代流傳下來。那些興盛了幾百年的大家族,無一不是有自己的家訓,有自己家族的精神,因為這才是最珍貴的東西。

真正的貴族教育就是把一種精神傳給孩子,傳遞給他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百折不饒、勇於擔當的精神,這勝過任何物質上的東西!

一位著名作家曾經這樣說:「我們希望有兩份永久的遺產能夠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是根,另一個是翅膀。」

根是什麼?那就是信仰,一種對善和德行的持久信念。

孟子說:「窮不失義,達不離道。」要讓孩子很早就懂得,一個人要乾淨地活著,優雅地活著,有尊嚴地活著,不應該為了一些眼前的現實利益,去背信棄義,去不擇手段。

還有一個是翅膀,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帶著孩子飛翔,讓孩子學會飛翔,送給他們一對會飛翔的翅膀。就像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的: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曾國藩說:「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

若真想為孩子好,不是留給他一座金山銀山,而是把創造的權利交給他,讓他去流汗、流淚、流血,讓他在無人撐傘的雨中奔跑,讓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來源:中國婦女報

相關焦點

  • 真正的貴族教育: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許多有錢人把孩子送到英國上貴族學校,希望可以接受貴族教育,但是他們發現貴族學校的學生竟然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飯,每天還要接受非常嚴格的訓練。他們怎麼也弄不明白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貴族教育究竟有何聯繫。其實,真正的貴族跟物質奢華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繫,並不意味著養尊處優、悠閒奢華的生活。
  • 真正的教育是挖掘孩子的天性和潛能,讓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所以教育就是社會改造,教師就是社會改造的領導者。 「不做無學;不做無教;不能引導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導人做之學校,是假學校;不能引導人做之書本,是假書本。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 【薦讀】朱永新: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有了一種對孩子當下生活的尊重,對孩子本身作為人的尊重,我們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會變化。二、幫助孩子樹立自信是家庭教育的關鍵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要能夠了解孩子,發現孩子,悅納孩子,遵從兒童天性,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和自我成長,這是最關鍵的。現在很多父母把別人家的孩子作為標杆,喜歡用自己孩子的短處去比較別人孩子的長處,這樣就很痛苦。
  • 致力於讓每一位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致力於讓每一位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文章摘要:希望學校的每一個孩子都真正成為一個&34;,成為最好的自己,讓他們陽光,讓他們有正能量,讓他們對未來有信心,還要讓他們樂觀地面對失敗、面對挫折。&34;和&34;是兩個概念。教,教授的是知識;育,培養的是文化。
  • 馬雲:真正的教育是想辦法讓每一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馬雲在演講中表示,一個優秀的老師總能發現學生身上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優點,老師的鼓勵能讓學生更加自信。他也分享了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稱他在小時候逃課很少,但是同學都在逃課,逃課很重要的原因,老師不好,他覺得跟學生沒關係,這個老師如果上課不夠有藝術、不夠投入、不夠花心思,那個課確實沒有味道。馬雲表示,真正的教育是我們要想辦法讓每一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 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努力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不要在花一樣的年紀荒廢了青春,真正能激勵我們前行的並不是勵志語錄,而是身邊朋友的積極上進與充滿正能量的人同行!作為父母親的我們往往經常用一個標準——上清華北大哈佛的標準來培養孩子。
  • 王佳玫: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12月3日,2020年度央廣網教育峰會在京舉行。本次教育峰會以「乘風破浪 聚教未來」為主題,邀請相關部門領導,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及媒體人士,共同分享和探討新形勢下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道路、模式,為行業發展尋找新的機遇。
  • 馬雲:課堂應人人嚮往,真正的教育是讓每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真正的教育是我們要想辦法讓每一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我希望我們的孩子有情商,有智商,有愛商,有擔當的責任,敢做自己。」馬雲希望真正把「教」和「育」能夠變成一門藝術,去開啟很多孩子的智力。馬雲談及自己擅長的英語原因,他認為很重要的一部分y是英語老師給他的鼓勵。「我的英語老師那時候學的是俄語,他早上到教師進修班學英文,下午來教我們課。
  • 忻府區新建路學校:做最美的教育,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
    教育感言:尊敬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研究每一個學生,發展每一個學生。在教育生涯中,孩子們帶給了我無限的快樂,讓我感受到了幸福 。在學習中,我和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做最好的自己!創最好的班級!在生活中,我主動接近學生,努力成為他們的朋友,最終走進他們的心靈!
  • 教育細節,讓你成為自己孩子的教育家
    他認為,在羨慕他人成功育兒經驗的時候,尤其要關注到其中細節,琢磨這些細節背後真正的理念,並將其融入自己的育兒生活中,才能有自己的育兒體系,成功養育好自己那個獨特的孩子。2正確解讀細節背後的教育理念還有個例子是:孩子早晨把褲子穿反了,媽媽卻不管,也不提醒,因為她相信孩子自己如果感覺不舒服會換回來。
  • 適合教育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踐行「適合教育」辦學理念...
    曾先後榮獲省級「特級教師」「勞動模範」「五四青年獎章」「教學名師」和「中小學教育技術專家」等榮譽稱號。2010年,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長提出:「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好的教育,是讓每個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我國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 孩子真正需要什麼教育?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適合的教育」,不僅是江蘇教育的應然要求,也是世界趨勢。因此,楊念魯先生說:「最好的教育是適合的教育,什麼叫適合的教育,每個孩子自身的特長,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充分的張揚,充分的展示和實現,這就是最好的教育。」基於此,落後的教育觀念必須深度裂變。
  • 盧梭《愛彌兒》:教育如何順應自然,使孩子成為真正的人?
    在書中,盧梭塑造了一個孩子「愛彌兒」,把愛彌兒的成長發展分為嬰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4個階段,因為兒童發展具有差異性和階級性,他主張在不同階段對兒童實施不同的教育,分別是自然意識教育、自由意識教育、勞動意識教育、理性意識教育。盧梭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即平等、自由、善良人,也是真正的人。
  • 一位臺灣母親的深切感悟:最好的教育,還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
    本文由小花生網友@雙寶娘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原文標題: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我的爺爺是清末廣西道師範畢業的,
  • 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家長們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劇中的主角之一顧佳是一位既能教好孩子、又能支持老公事業的全職太太,可謂「裡外一把手」。顧佳在劇中用自己的行為詮釋很多咱們耳熟能詳的道理,經過一馬當先來給兒子無可代替的教育。著名作家託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典範上,歸結到爸爸媽媽自己日子的端正和完美上,用心的爸爸媽媽,都一馬當先,善於引導孩子。爸爸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莫過於做好孩子的典範。
  • 教育路上,家長和老師應該成為最好的搭檔!我們一起努力,成就孩子
    在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應該成為最好的搭檔,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給孩子最優的教育! 1 教育,不能一味地對孩子讓步 「老師,你別那麼兇,孩子上學已經很累了,你再兇他會厭學的!」
  • 李崇建:教育孩子如何成為他自己
    分享TEDx上一位臺灣老師--李崇建的視頻演講《教育孩子如何成為他自己》,孩子需要學習,其實父母也需要學習如何跟孩子更好地相處,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我是一個老師,我經常要和孩子談話,也要和父母談話,偶爾也會和老師談話。我常常看到孩子面臨抉擇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不知道我自己要什麼。」或者「我不知道我自己要選擇什麼。」
  • 馬雲:雲谷的使命不是追求成功,而是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很難培養孩子成功,但是可以教會孩子幸福 馬雲說,雲谷的使命不是追求成功,而是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我們真正應該給孩子的,是幸福的能力,有給予別人幸福的能力,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還能學會享受幸福。家長的責任是要讓孩子找到自己一生的熱愛馬雲認為,培養孩子一定是投資,而不是炒股投機。「炒股是明天就漲停,後面掉下來就不管了;孩子是慢慢長大,不可能一夜漲停。」
  •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能培養孩子什麼?
    教育者在對被教育者施以教育的過程中,實際上是一種首先完成自我救贖的過程,積極努力地去發現自己的知識缺陷和能力不足之處,想方設法地去彌補與完善;然後再把獲得的成功經驗和正確認知,教育傳遞給下一代,特別重視讓真知灼見得以有所承續和發揚光大。如此一來,才算完成了真正的教育過程!
  • 靈商引航:做好自己,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劇中的主角之一顧佳是一位既能教好孩子、又能支持丈夫事業的全職太太,堪稱「裡外一把手」。顧佳在劇中用自己的行為詮釋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道理,通過以身作則來給兒子無可替代的教育。著名作家託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用心的父母,都以身作則,善於引導孩子。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莫過於做好孩子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