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貴族教育,首先是家庭培育,最終滲透到骨子裡。貴族教育就是把一種精神傳給孩子,傳遞給他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百折不饒、勇於擔當的精神,這勝過任何物質上的東西!一位著名作家曾說:「我們希望有兩份永久的遺產能夠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是根,另一個是翅膀。」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意識裡,富與貴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但事實上這是兩回事兒。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
許多有錢人把孩子送到英國上貴族學校,希望可以接受貴族教育,但是他們發現貴族學校的學生竟然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飯,每天還要接受非常嚴格的訓練。他們怎麼也弄不明白,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貴族教育究竟有何聯繫。
其實,真正的貴族跟物質奢華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繫,並不意味著養尊處優、悠閒奢華的生活。
貴族,實質是一種精神上的高貴,內心和靈魂的高貴,可以這麼說,精神的貴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貴族,因為真正的貴族精神和錢財無關。
儲安平在其《英國採風錄》中記述了他對英國貴族和貴族社會的觀察,他說:「凡是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他們都看不起金錢……英國人以為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是一個真正高貴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難、甚至能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他不僅僅是一個有榮譽、而且是一個有良知的人。」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這裡的「大人」,可以說是古人眼中的「貴族」。
真正的貴族教育,首先是家庭培育,最終滲透到骨子裡。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這是因為物質是非常容易弄丟或壞掉的,財富往往是有聚有散的。但精神是一種可以流傳的東西,可以作為傳家寶代代流傳下來。那些興盛了幾百年的大家族,無一不是有自己的家訓,有自己家族的精神,因為這才是最珍貴的東西。
真正的貴族教育就是把一種精神傳給孩子,傳遞給他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百折不饒、勇於擔當的精神,這勝過任何物質上的東西!
一位著名作家曾經這樣說:「我們希望有兩份永久的遺產能夠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是根,另一個是翅膀。」
根是什麼?那就是信仰,一種對善和德行的持久信念。
孟子說:「窮不失義,達不離道。」要讓孩子很早就懂得,一個人要乾淨地活著,優雅地活著,有尊嚴地活著,不應該為了一些眼前的現實利益,去背信棄義,去不擇手段。
還有一個是翅膀,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帶著孩子飛翔,讓孩子學會飛翔,送給他們一對會飛翔的翅膀。就像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的: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曾國藩說:「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
若真想為孩子好,不是留給他一座金山銀山,而是把創造的權利交給他,讓他去流汗、流淚、流血,讓他在無人撐傘的雨中奔跑,讓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