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新媒體訊(全媒體記者 曹建明 吳文軍)「你家是哪裡的呀?我們送你回家好不好?」近日,在縣救助管理站內,站長盛海娟正和一名流浪老人交流。
這名約60歲左右的流浪老人,是上個月14日公安部門在縣城發現並送來的。盛海娟介紹,當時,老人不太願意交流,身體狀況也不好,救助站將老人安置在縣第四人民醫院醫治。為了多和老人溝通,讓他能夠儘早回家,近幾日,救助站工作人員將醫治好的老人又接到站內,並邀請醫生和心理諮詢師對其進行開導,爭取找到老人家鄉的線索。
今年以來,縣救助管理站已經成功救助流浪乞討人員46人次,其中疑似精神病、智障患者21人次,行動困難、危重病人1人次;護送返鄉16人次,幫助購票自行返鄉9人次,8人家屬到站接領,目前滯留1人。
容易發生走失流浪人員大多患有精神疾病,他們經常出走在外流浪,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連日來,縣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陸續來到全縣12名易流浪走失人員家裡,對他們進行回訪慰問,了解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並叮囑村裡及看護人要經常走訪,有問題及時和救助站聯繫。「天氣越來越冷了,你安安心心待在家裡,不能亂跑。」近日,在曹埠鎮甜水村1組精神二級殘人員殷德軍家中,盛海娟向他叮囑道。
岔河鎮興發村7組的曹鴻飛今年37歲,10多歲時他精神受到刺激,一直在進行藥物治療,偶爾會出走。年邁的父母親都拿他沒辦法,好幾次都是救助站人員及時發現並送到醫院治療,等病情穩定了再送他回家,他自己也表示很感激。今年,縣救助管理站以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為契機,在站內照料、救助尋親、安置落戶、源頭治理、提升隊伍素質等方面下功夫,壓責任、提質量、優服務,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得到及時妥善的救助。「我們實行全天候救助和全方位救助,安排專門人員、專門車輛,重點區域、重點路段、重點時段巡查,一般區域、一般路段、一般時段常規巡查,同時採取滯留安置、購買車票、轄區護送等方式妥善安置。對未成年人、殘疾人、老人及時安排護送返鄉,對精神病人、危重病人先救治後救助,對不願進站接受救助的人員,提供必要的救助物資和詳細的求助方式,做到救助及時、護送及時,沒有發生一起不良事故。」盛海娟說。
另外,「流浪人員回家」也同步溫情開展。縣救助管理站採取積極措施、嚴格救助程序,利用今日頭條、DNA比對、抖音尋人等手段開展尋親返鄉工作,通過救助QQ群、微信、全國救助尋親網等平臺發布尋親公告,積極主動、耐心細緻地查證尋親信息,並與公安、民政、周邊救助站及村部上下聯動、相互協作尋找親人線索。4日晚,豐利派出所送來一名流浪女孩,來自河南永城,她能說出自己和父母親的名字以及所在鎮村,但是救助站通過人口信息查詢後,發現這戶人家並沒有流浪女孩的名字。於是,救助站嘗試聯繫「永城信息港」論壇,發布尋人信息。5日下午,當地警方與救助站取得聯繫後,第二天一早,家人便趕過來把女孩兒接回了。
(責任編輯 郭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