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居民們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
9月2日下午3時,記者跟隨社工楊雅倩和她的同事馬鵬燁一起走訪了興華苑社區兩戶獨居老人家庭。
今年74歲的社區居民沈阿姨身體不錯,楊雅倩經常會上門給她送一些報紙來,並跟老人聊聊最近發生的新鮮事,陪老人讀讀報。隨後記者一行走進今年71歲的周阿姨家,她正握著歌本練習歌曲《桃花朵朵開》,楊雅倩便陪著老人一同唱了起來。
楊雅倩今年26歲,學習社工專業的她大學畢業後進入保定善和社會工作事業發展中心駐興華苑社區綜合服務點工作,至今已經三年多了。她告訴記者,作為保定市首個廉租房社區,這裡居住著很多老年人、殘疾人和低收入者,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能夠幫助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滿足他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讓居民們的臉上都能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自己守住了,才能保證品質」
技有限公司制曲區車間內,工人徐晶正在操作攪拌機曬醬,最低溫度43攝氏度。
長9米的曬醬池需要上午下午各攪拌一次,雖然機械代替了舊時的人工打耙攪拌,但在40多度的高溫下,記者很快汗流浹背。在這樣的溫度下,徐晶每天工作8個小時。對於自己的崗位,徐晶頗為喜歡:「早習慣了,再說高溫去溼治病,我原來腰疼,來這兒工作反倒好了。」
今年34歲的徐晶以前在北京從事食品工作,槐茂作為老字號來到定興老家,於是選擇回來上班。制曬車間溫度高,衛生要求更高,徐晶帶著6個組員需要每天清潔地面、池面,就連地溝也要每周清潔一次。工作一年多,因為積極負責,徐晶還當上了組長。
「自己守住了,才能保證品質。」徐晶說。
●星級衛生間裡幹勁兒足
位於競秀公園東門旁的公共衛生間。這個時段,公園的遊客不太多,這次打掃之後,基本上當天就不用再整體清掃。一邊幹活兒,王玉森一邊跟記者聊起了天。
今年59歲的王玉森身體看上去十分硬朗,家住郊區的他,每天早晨6時騎車從家來到公園上班,已經有三年多的時間。雖然工作有些辛苦,但他卻樂此不疲。
「今年1月份,升級改造後的競秀公園正式亮相。除景觀改造之外,配套設施也進行了全新升級。」在王玉森看來,從老舊的旱廁到如今的星級衛生間,這樣的飛躍式跨度讓他感覺工作環境也升級了。
「雖然遊客高峰期時,忙得根本閒不下來。但是工作環境好了,幹勁兒也更足了,衛生間乾乾淨淨的,來如廁的遊客心情也好啊!」王玉森憨笑著對記者說。
●忙忙碌碌12小時,輕鬆背後是心累
9月2日新學期開學第一天,下午4時10分,新市場小學低年級學生陸續放學,卓慧教育託管中心老師管鳳早早在學校門口等候。
一個一個地核對人數,對完人數排成隊列,孩子們排著隊伍走向小飯桌……從事小飯桌行業13年,管鳳已經習慣了跟孩子打交道。「每天早上7點半小飯桌開門,我得幫著做飯的工作人員準備中午的飯菜。因為是給孩子吃,衛生上不能有半點馬虎。所有食材都是網上配送,米麵油肉蛋也都是大廠家的。」管鳳告訴記者,她們的小飯桌由16名老師管護90餘名孩子,每天吃飯、休息、接送、輔導作業都得讓家長滿意。一般到晚上8時許,送走最後一個孩子,她一天的工作才能結束。
管鳳稱,做小飯桌老師是個需要耐心的工作,看似輕鬆熱鬧的背後,也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好在,這個工作我喜歡。」
●3D列印技術改變生活
在中關村·創新中心B座9樓,保定翰陽科技有限公司3D列印製造中心內,今年25歲的王子龍坐在電腦前,正在設計牙齒隱形矯治器3D模型。作為一名3D列印工藝工程師,他主要負責模型設計、產品生產等工作。
王子龍說,利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可以實現產品訂製化、個性化生產,「比如牙齒隱形矯治器,我們可以將每個患者的咬合牙齒模型掃描成三維數據,用專業軟體設計後,通過2至3個小時的3D列印製成樹脂3D數字模型,再壓膜做成患者需要的矯治器。這樣製作出的產品精度很高,矯正效果更好。」
王子龍說,3D列印是一項面向未來的技術,這項技術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事、醫療等各個領域。相信未來,3D列印技術會越來越多的改變人們的生活。
來源:全保定網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