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良好師生關係的「3個錦囊」

2020-12-11 sweet小生活

我們通常有一種習慣性的說話態度:關係越陌生,說話越客氣越有禮貌;關係越親密,說話越隨意越無顧忌,甚至以「互損」為樂。

師生之間,由於自認為相互了解,自認為老師永遠都是為學生好,自認為對方不會責怪不應計較,所以,很容易將「風刀霜劍」刺出去。

其實,師生間的關係並不是堅不可摧,往往需要精心呵護。那麼,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呢?

錦囊一、尊重優於指責

師生間相處幾年後,與對方說話的語氣和態度就顧及較少。原本關心愛護的話語,說出來卻可能變成埋怨與指責。這樣的現象次數多了,時間久了,關係危機和感情裂痕就產生了。

如果還不及時反省,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可能形成「塔西佗陷阱」,就像塔西佗評價一位古羅馬皇帝說話一樣:「一旦皇帝成了人們憎恨的對象,他做的好事和壞事都同樣會引起人們對他的厭惡。」師生之間亦是如此。

當一個人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說假話,做好事還是做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這就是說,一個人說話,如果長時間地用指責和不滿的語氣、語調、言辭、態度,再配上不好看的臉色,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師生間的任何小問題,如沒收手機、懲罰性作業、學習不達標不準吃飯、違紀違規挨批評時幾個小時不準上廁所等等,都可能變成影響相互關係的大麻煩。即使親密無間的兩個人也是獨立的兩個個體,也會有各自的感受。所以,無論多麼親密的人,也會被言語刺殺得很不是滋味。

說實話,向學生發脾氣、說狠話,是最愚蠢和最懦弱的行為。你的「脾氣」和「狠話」,只是當時把他們唬住了,或者說他們只是在表面上產生了害怕感,而沒有打心眼裡產生尊敬感!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老師常常感嘆,「學生在校時,我把心都掏給他們了,可是他們離開學校才幾年,就不跟老師聯繫了!」

如果換一種說話的語氣和方式,多一些關心,少一些指責,多一些換位思考,少一些主觀臆斷,師生間的情緒會大不一樣。

面對學生,不要輕易動氣,遇到矛盾,不要輕易叫嚷,心平氣和就事論事,多考慮對方心理,不要因為自己面對的是天天相見的人,說話就不注意分寸。相互尊重很重要!當然,如果學生所做之事,從原則上都無法通過,那就得嚴格要求了!

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用尊重的方式說話,對孩子的成長教育影響可大了。

錦囊二、認可優於否定

帶有情緒的語言,既可給人溫暖,也可帶去傷害,就看是什麼情緒!

有形的傷痕是皮外傷,是表面的,幾句「好言」的膏藥就治好了。言語的傷害卻是無形的,是內傷,一般「膏藥」難以「到達骨髓」,所以言語的傷害比皮肉的痛苦更具有殺傷力!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這裡把「父母」換成「老師」,道理也一樣。

有不少老師喜歡「打擊」教育,喜歡用「過激過狠」的言語進行所謂的「激將法」教育,比如「你寫不滿1000字的檢討就去跳樓」「你幾何學不好,代數也學不好,你家真是幾代都學不好」,或者每次考試都出「怪題、偏題、難題、可左可右的題、讓人意想不到的題」,把學生「考得暈頭轉向永遠恢復不了元氣」……

這種「打擊式」教育不能從根本上達到「激將孩子」的目的,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消極影響。經常被打擊的孩子,往往十分自卑,常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的情緒之中,嚴重的會成為孩子輕生的誘因!

這種打擊所造成的傷害,不僅體現在當下,而且會透過綿長的歲月,時時刺痛孩子的心。就如三毛學生時代遭受數學老師的傷害一樣,幾十年都難以擺脫!

清朝教育家顏元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數過不改,也徒情傷;獎長易勸,也且全恩。」在孩子犯錯的問題上,更能體現老師的教育能力。更何況,孩子犯錯誤對於老師來說,並非一定就是壞事。老師可以通過這些錯誤,了解孩子的不足,發現孩子那些不易察覺的問題傾向,並及時糾正。

經常認可孩子,給孩子積極的暗示與鼓勵,孩子會表現得越來越出色。

心理學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認為: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讚美時,他便覺得社會在支持他,從而增強了自我的價值,變得自信、自尊,隨即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儘快達到對方的期待。

教育心理學中的翁格瑪麗效應也認為:在被表揚的情況下,受表揚者會不斷進步。

因此,老師與孩子說話時,站在認可的立場上,尊重、讚美、支持孩子的想法,即使孩子的想法有錯誤,老師也不能馬上武斷地打斷他們的說話,而是在耐心聽完他們的說法後,再平靜、客觀、商榷性地說出不同意見或建議性地提出修正意見,這樣,師生關係才能和諧、幸福、快樂、美滿,學生才會打心眼裡記住並佩服老師的包容博愛和理性大度!

錦囊三、感恩優於抱怨

家長雖然給不了孩子所有,但所給的一定是他們力所能及範圍內最好的。

不論貧窮還是富有,父母都會傾其所有給予子女富足。因此,面對家長,不要說「爸爸應該是那樣的爸爸,媽媽應該是那樣的媽媽」,而要說「你們帶孩子真不容易,感謝你們的全力付出,我們還要共同繼續努力,讓孩子儘快變得更好!」老師這樣一說,家長心裡暖乎乎的,回家面對孩子一定是春風和煦,孩子也會信心倍增。老師、學生、家長都處於一個尊重、信賴、感激的氛圍中,再對孩子進行一些「可行」的「嚴格要求」,孩子很快就會好起來!

時代不同,思想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各自的經歷不同,工作生活環境不同,老師與家長之間總有觀點、想法不同的地方。但是,不能嫌棄他們落後,不能埋怨他們老土,也不要屈服於權勢仰人鼻息,多一些尊重、理解和交談,多一些包容、理性與感恩。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它能使父母獲得情感。」換做老師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家長之間,不也是一樣嗎?

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他們的不安,安撫他們的焦慮。與家長說話不要抱怨,不要「意氣爆表」給他們添堵,言語上多些體貼與感恩。和顏悅色平心靜氣真誠關愛,理解對方難處,這樣的以心換心相處,老師、學生、家長,沒有處不好的關係!

換一種說話方式,冷靜不冷漠,堅定不堅硬。

良好的師生關係,幸福的師生生活,需要好好對待愛你與不管你愛不愛的學生,因為心中有愛,你每句話都會有溫度也都有力度。

請改變說話方式吧!

尊重優於指責,認可優於否定,感恩優於抱怨……

(來源:中國教育學會)

相關焦點

  • 良好師生關係的三個維度
    師生關係是學校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之一。然而,當下的師生關係卻頗多亂象,如有的教師言行不符合教師的職業身份,有的學生對教師不太尊重。師生之間關係紊亂不清,勢必影響教育良好環境的營造。師生關係既要清晰權利和義務,又要考慮和諧的情感,良好的師生關係有三個維度。首先,良好的師生關係應是民主平等的法律關係。
  • 教師如何構建良好師生關係
    教師如何構建良好師生關係教師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在全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從根本上說,良好的師生關係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教育水平,取決於教師的文化知識、思想品德、教育技巧等職業素質。這是在教育過程中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思想基礎。(3)要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教師的道德素養、知識素養和能力素養是學生尊重教師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提高教育影響力的保證。(4)要發揚教育民主教師對學生應一視同仁,特別是教師能與學生心理換位,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善於理解學生,這是解決師生之間矛盾的關鍵所在。
  • 建設師生關係的技術
    建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一個極為普遍的願望,因此,人們也注重總結師生關係得以良好發展的經驗。綜合有關研究,我們總結出建設良好師生關係的基本建議。1.確立生命教育的理念要把學生當作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來看待,認為教育不僅僅只是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分門別類的知識從而為未來做準備,而更重要的是在於彰顯並提升學生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 怎樣的師生關係才叫良好師生關係?
    在一些人員比較多的地方,比如學校,都推遲開學,在疫情緩解後,部分校園開學了,但一些問題依然存在,又再次休息,現在又過上了暑假,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幾乎少之又少,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與學生還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麼?
  • 淺談良好師生關係的構建
    人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有三種關係尤為重要:親子關係、朋友關係、師生關係。在這其中,師生關係能影響到其他兩種關係。 教師對孩子的評價具有很大的權威性,家長也十分重視來自孩子教師的意見,師生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親子關係,也就是說,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師生關係好壞直接影響教育的效果。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共同探討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 從良好的師生關係開始
    好的教育,一定是通過教師和學生良好的互動關係產生的。如果我們的教育以糟糕的師生關係為結局,那麼無論學生們取得怎樣優異的學業成績,我們的教育都不能說是成功的。有趣的是,無論是OECD組織的PISA測試還是上海的綠色指標測試,都表明這樣一個事實,師生關係與學業成就之間存在著較高的相關性,這與古人說的「親其師,信其道」不謀而合。
  • 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所以,師生關係不能私利化。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精神高尚、得救或解放的希望在於教育。建立良好師生關係,教師要有成為一名好教師的願望。在當今飛速發展的世界裡,學生必須從自己所接觸的一切事物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但這些都不能代替教師給予學生的影響。好教師不僅傳授知識,為學生的生活做準備,而且影響他們的心靈,教導他們要誠實、有耐心、互幫互助、相互尊重,等等。
  • 建立良好的中小學師生關係
    建立良好的中小學師生關係人們常說師生關係就是教學質量,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師生關係好了,學生從心裡接納你這個老師,信服你這個老師,對老師的教誨、傳授的知識都會努力的接受。師生關係不融洽,學生很容易「不聽話」甚至叛逆。
  • 談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並不複雜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在教學過程發揮著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帶拉近了師生心靈的距離,使學生學習動機由單純的認知需要上升為情感需要,使教師工作動機由職業需要上升為職責需要。  良好的師生關係並不複雜: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
  •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良好的師生關係無論是對於老師,還是對於學生,都非常重要。師生關係好,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不僅能搞好學習,還能健康成長;老師不僅能搞好工作,還能身心愉快,對自己,對家庭有利。搞好師生關係是一門大學問。那麼,怎樣才能搞好師生關係呢?一、轉變觀念  從我國的蒙學教育開始,教師與學生的位置關係就是不平等的。
  • 良好的師生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2聽聞某學校有位老師,教學嚴謹,為人雷厲風行,學生們也很忌憚這位老師,她的課堂上幾乎沒有人敢不聽課,沒有人敢不記筆記,可是班裡那幾個調皮搗蛋的學生卻依然我行我素,雖一遍又一遍得訓斥,但他們還是上課睡覺說話玩兒手機,這位老師也是很頭疼,後來,有一位年長的班主任老師說
  • 2018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如何構建良好師生關係
    2018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如何構建良好師生關係 這是在教育過程中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思想基礎。(3)要教師自身素質教師的道德素養、知識素養和能力素養是學生尊重教師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教育影響力的保證。(4)要發揚教育民主教師對學生應一視同仁,特別是教師能與學生心理換位,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善於理解學生,這是解決師生之間矛盾的關鍵所在。
  •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在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關係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想要完成教學任務,使得教學工作進行的更加順利,學生能夠愉快的學習,就需要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新型課程改革下提倡的是人格平等,道德上互相促進的師生關係。那麼,對於即將成為新老師的我們,要怎麼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呢?對於這個部分的知識點,重點在於理解而不能夠死記硬背。
  • 教育現代化,從良好的師生關係開始
    好的教育,一定是通過教師和學生良好的互動關係產生的。如果我們的教育以糟糕的師生關係為結局,那麼無論學生們取得怎樣優異的學業成績,我們的教育都不能說是成功的。有趣的是,無論是OECD組織的PISA測試還是上海的綠色指標測試,都表明這樣一個事實,師生關係與學業成就之間存在著較高的相關性,這與古人說的「親其師,信其道」不謀而合。
  •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上篇我們談到了如何教孩子與同學相處,今天聊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係。 ………… 當父母面對自己的一兩個孩子都束手無策的時候,老師面對卻是幾十個,而且是常年面對讓我們父母頭疼的孩子。他們的壓力我們了解嗎? 孩子學習苦不苦?真的很苦! 老師累不累?真的很累!
  • 構建良好師生關係須校內校外合力
    師生關係是教育倫理的重要一環,師生之間發生激烈矛盾,往往緣於師生關係的失衡。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值得追問,其中的師生關係出了什麼問題?有的事件,緣於教師管理方法簡單粗暴。前一段鬧得沸沸揚揚的某地中學教師與學生互毆、從教室打到辦公室一事,起因在於學生考試成績不佳,教師當眾以「打手板」的方式懲罰。
  • 良好師生關係,圓您教師夢想(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新型的師生關係也日益受到重視,成為教師招考的熱考點。新型的師生關係可以讓我們以的視角正確認識師生關係,也為我們正確處理師生關係打下基礎。下面,中公講師和大家一起認識一下新型師生關係的特徵。1.尊師愛生現代教育中的「尊師愛生」並非封建等級關係、政治連帶關係、倫理依附關係,而是師生交往與溝通的情感基礎、道德基礎,其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與合作,順利開展教育活動。
  • 良好師生關係,需雙方共同努力
    我認為這樣的老師是令人尊敬的,這樣的學生是幸福的,這樣的師生關係是令人羨慕的。現在社會中也出現了許多師生關係緊張的負面報導,學生和老師爭吵起來甚至動手的情況也不在少數,所以師生關係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的關注。  我認為良好的師生關係是需要老師和學生兩方面共同努力,單靠一方做好是無濟於事的。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身為教育者應該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 「戒尺」回歸是對良好師生關係的呼喚
    持反對意見者尤其是一些家長擔心,懲戒權有可能會促使一部分本來就不懂管理藝術、業務水平有待提高的教師產生依賴心理而濫用這一權力,對師生關係產生負面影響。誠然,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因為適度的懲戒既是促使孩子更深刻地認知是非對錯,也是培養其規則與責任意識的必要手段。
  • 「網課」裡良好的師生關係,太甜了!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良好的師生關係不僅帶來輕鬆的學習環境,讓師生心情愉悅,還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剛升入初中的學生,雖然離開了小學,但是個子都還是小小的,有時說話還帶著稚氣,有的時候說話做事已經有了大孩子的模樣。跟他們說話交流的時候,他們活潑有趣的語言,能讓老師甜到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