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禁止帶手機入課堂,智能手錶能戴嗎?網友熱議:家長執行才是關鍵

2021-02-13 上觀新聞
今天(2月1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最新出臺的《通知》,為中小學校科學有效加強學生手機管理提供了支持與指導。不過,也有家長疑惑:智能手錶能戴著進校園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對於智能手錶,各校做法不一。西南位育中學黨委書記金琪說,目前學校允許學生經申請後可把手機帶到學校,但一到學校就必須關機,出了學校方可開機。根據學生自主修訂的學生守則, 一般不在教室開機,若有校園、社團活動需要使用手機拍攝等,需申請後佩戴工作證或有老師監管下使用,如需和家長聯繫的,經老師同意後在辦公室打電話,但智能手錶不能帶到學校。虹橋中心小學校長唐曉安說,智能手錶學校並沒禁止,總有個別家長放學後不能準時來接孩子,他們給孩子備著,方便必要時聯繫。「其實,課間孩子很少會用這種智能設備,多數孩子都在正常休息或遊戲。我教的班級就有一名學生申請帶手機,但在校確保關機。放學後,他等在校門口時開機,用手機打車,他父母不能放學接他,於是他每天都自己用手機打車回家。」南洋模範中學黨委書記陳宏觀說,學校目前可以讓學生戴智能手錶進校,但僅能使用手錶的功能。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還注意到,《通知》中強調,學校要將手機管理納入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裝置,應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班主任溝通熱線等途徑,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對此,央視新聞發表評論指出,要將《通知》其落到實處,難點可不少。首先,要改進作業布置方式;其次,發現問題切忌簡單粗暴處理,不能摔手機、砸手機;同時,家長也需全力配合。

有網友打趣,「學霸和學渣之間只差一個手機」,現實雖非這般簡單,但也提醒我們,提高學生專注力、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很重要,各方都得努把力。

在信息化時代,手機等移動網際網路終端成為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主要渠道和工具。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是信息化時代人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但學生手機使用管理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制宜。學校應將手機使用管理的要求明確告知每位教師、每個學生,然後由教師監督、學生互相監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的五部校園法中,《學生在校使用手機規定》這一部就是關於手機的管理規定。校長傅松說,雖然智能手錶沒有歸入管理,但近年來學校明確學生手機進校後,在各班放入手機籠,放學離校前取走。
學生在校如果要使用手機聯繫的話,一般是使用班主任的手機,或使用辦公室電話、門衛間電話。高中全部這樣操作,初中各年級方法略有不同,因為初中生年齡較小,家長要求不一樣,各班有自管會,根據家長學生意見,實行初中各班級制定的管理規則。「但進校關機、離校才能開機,這條是統一的。」在天一小學,通過模擬聽證會的形式引導孩子們討論過這個話題,包括如何正確使用,但不建議在教學區域使用手機管理時間以外的功能,倡導學生學習自我管理。「正面引導學生自己討論,形成校內學生使用規則,培養孩子辨別能力。」校長呂華瓊說。鼓勵學生參與制定規則,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本身也是一個教育過程。對於手機使用,在不該用的時候要管住自己,該用的時候要正確使用,時時處處提醒自己控制手機的使用時間,做到非必須不使用,挖掘好學生手機使用管理中蘊含的教育價值。在2020年上半年防疫期間,那些平時注重培養自制力的學生,其自我管理的能力較強,能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等移動網際網路終端,把在家裡的學習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合理規劃利用時間,不沉溺於手機遊戲。禁止將手機等電子設備帶入校園,也是各國基礎教育的普遍共識和做法。2018年7月,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一項禁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期間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英、美、德等國家也以剛性校規限制學生校園使用手機。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不僅為了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也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身心健康發展。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說,「我們發現,學生在校需用手機的情況多半是與家長聯繫,比如:東西忘記帶了、接送問題等,如果學校能提供一些便利服務,讓學生與家長聯繫得到,同時養成學生不丟三落四等好習慣,先分析孩子帶手機或智能手錶的原因,今後進校園不帶手機或智能手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寒暑假期間,很多家長將手機當作免費的「保姆」,放任子女無節制地使用手機,手機依賴的壞習慣一旦養成,就需要花費大量力氣才能糾正。部分家長自己也為難:「雖然教孩子管好手機使用,但自己也忍不住要長時間玩手機。」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長首先要自己做到。所有家庭成員都要遵守手機使用的管理規定,做到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家長帶頭遵守規定,主動用閱讀、運動等正能量活動充實個人生活,以戶外運動、家務勞動、社交活動等分散注意力,不僅讓子女對手機管理規定心服口服,也引導子女養成限時使用手機、非必要不看手機的好習慣,防止手機依賴。

網友:很多作業沒必要通過手機布置

《通知》能否執行,家長是關鍵

對於這則通知,大多數網友表示支持,「真的沒有必要用手機布置作業」。
@OnlybabygirlOn:真的不要用手機布置作業,小孩子每天以這個為理由跟家長要手機說是看群裡老師發的作業,看著看著就去玩遊戲了@53度農夫山泉:都是藉口,沒手機的時候布置作業也沒耽誤@全是甜份:強烈要求學校不允許布置只有電子產品才能完成的作業!還有不少教師,也在網上表達了支持,「學生有了手機之後,教師的工作量明顯增加」。@NaCl-salt:班主任表示支持!我也受不了每天領導在群裡催哪個班還沒完成安全教育平臺、青驕第二課堂、禁毒知識競賽……。學生或者家長沒有做完的,我真的只能一個一個打電話通知@圓圓肥肥的小Q:先讓教育局別老發布各種網上知識競賽活動吧也有人認為,用不用手機與學生成績好壞關係不大,「有的學霸也是從小就配手機」。
@Polaris-:可是我身邊很多成績好的同學從小就是手機自由的@向神明問聲好:是自律性的培養 其實很多學霸都是手機自由的 反而是中間層的孩子家長管手機最嚴

更多的網友則指出,「家長才是這則《通知》能否執行的關鍵」。

星不散xy:根源難道不是家長都言傳身教嗎,家長都在那玩手機,還天天跟孩子說不要玩Mr-Biscuit:家長也需要密切配合,不然回家報復性玩手機……曉竹xz:家長也要帶頭…現在很多家長就孩子面前總是低頭玩手機…不跟孩子互動或者陪他玩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你還會讓小朋友帶手機去學校嗎?

歡迎留言告訴小觀

相關焦點

  • 孩子戴了智能手錶 家長能監聽課堂這事你怎麼看?
    可近日,小8發現,有些校園裡出現了些「不和諧」的動靜——家長通過智能設備來監聽課堂。  使用監聽功能課堂情況全掌握  家住勞動路的楊女士有個讀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拗不過孩子「跟風趕潮流」的心思,她也給孩子買了一塊可以通話、定位的智能手錶。不過,楊女士沒告訴孩子的是,這款手錶還可以實現一種監聽功能。
  • 電話手錶們要涼涼?這個省立法規定中小學生禁止帶手機進教室!
    當天,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了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山東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條例》中將在校課堂學習時長、運動時間、電子產品使用、校外培訓機構規定等寫入,明確規定中小學生嚴禁將手機等電子產品帶入教室。
  • 電話手錶能進海口校園嗎?部分學校對手機「關門」對手錶「開門」
    日前,#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喜提熱搜。兒童電話手錶集電話、遊戲等功能為一體,海口家長、老師對電話手錶的態度怎麼樣?小學允許手錶進校園嗎?(受訪者供圖)採訪中,海口網記者獲悉,有的電話手錶還有一個「上課禁用」的功能。家長可以進行設置,限制電話手錶的使用時間,能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在上課時間裡玩手錶的情況。「手錶是用來通訊的,我在手機上進行了設置,孩子用不了其他功能。」市民吳女士說道。
  • 戴上電話手錶孩子能否更安全
    新學期伊始,被稱為「防丟神器」的電話手錶悄然流行。記者發現,省城一家重點小學,45個人的班裡,有11個學生戴著款式各異的電話手錶。智慧型電話手錶一時引發熱議,不少家長十分認可,覺得能夠提高安全性;也有人表示擔憂,電話手錶會助長孩子攀比之風,分散上課注意力,隨時監控課堂也不尊重老師。
  • 兒童智能手錶媲美手機
    近幾年,兒童智能手錶逐漸普及,在中小學生群體中,幾乎人手一塊。上下學時間段,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孩子們用智能手錶和家長通話的場景。11月19日、20日,記者走訪市場,了解了一下兒童智能手錶情況。比兒童手機好用記者走訪了大興路華為手機專賣店、香港路怡信數碼港、外環路財富國際廣場等地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兒童智能手錶有華為、小天才、優學派、乖乖仔等品牌,有通話、定位、學習、遊戲、視頻聊天等功能,價格在每塊69元至1600元之間,其中,全網通的兒童智能手錶要比非全網通的兒童智能手錶貴。
  • 湘潭教育局發布「禁機令」,中小學生使用手機要寫申請表?
    學生們禁止帶手機入課堂,關於這個消息,小編想到了以前小編在上高中的時候了,那時小編的高中班主任就規定我們不能使用使用手機,然後要求我們在每周日晚上要把手機給交了,在放假的時候就發給我們。其實在那段時間,有些同學是真的上交了,有些同學就用自己不要的手機去濫竽充數。
  • 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帶手機入校大家怎麼看?
    針對中小學生上學是否可以攜帶手機、老師是否可以使用手機布置作業等問題作出明確要求。通知一出,隨即衝上熱搜,引發諸多熱議。對此,萬州的家長們對此怎麼看?各學校怎麼做的?同學們怎麼說?日前,記者進行了採訪。
  • 立法禁止16歲以下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建議你挺嗎?歐洲多國已實行!
    趙志忠認為,智慧型手機進校園與網吧進校園無異,導致很多中小學生沉迷於網路遊戲、電子小說、網絡社交等,學生在課堂上往往心不在焉,學習效果極差。「『手機攀比』之風在校園裡瀰漫……」海口很多中小學生家長表示無奈,不同智慧型手機價格差異巨大,孩子互相攀比智慧型手機的好壞,追求物質享受,嚴重影響樹立正確價值觀。
  • 智慧型手機校園管理難,專家建議立法對16歲以下中小學生禁用
    海南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趙志忠建議,儘快立法禁止16歲以下中小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中小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多宗罪」「孩子一直鬧著要手機,我正在猶豫要不要買。」海口市一名小學四年級學生家長吳女士告訴記者。
  • 這個國家禁售兒童智能手錶,家長都不淡定了!這組攻擊試驗父母必看!
    此消息迅速上了熱搜榜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銀小齋:我倒覺得小孩子不戴智能手錶也很危險,戴了可以被爸媽定位反而安全。@褚柒寶寶:戴了手錶又能怎麼樣呢?@柚子-茶77:隱私還涉及不到吧,主要關心電話手錶有沒有輻射等安全問題關於兒童智能手錶安全性的擔憂由來已久……當下的各款兒童電話手錶的功能不少,不僅能打電話、發微信,還有實時定位以及監聽功能。
  • 禁止中小學生帶智慧型手機入校!該不該禁,該如何禁?
    河南5名學生當眾把手機扔進水桶銷毀,校方聲稱:皆為自願10月30日,河南洛陽。一段5名學生當著幾千名師生的面,將手機丟進水桶裡銷毀的視頻引發熱議。對此,宜陽縣雙語實驗學校校長回應稱,學生可以帶手機,但需要交給班主任保管。
  • 立法禁止16歲以下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管用嗎?
    一篇政協委員提議的報導在網上引發熱議——立法禁止16歲以下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管用嗎?「應儘快立法禁止16歲以下少年使用智慧型手機。更不允許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關於青少年玩手機的危害的話題再次引起社會熱烈討論。話題源自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趙志忠提交的《關於立法禁止16歲以下中小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建議》。趙志忠認為,智慧型手機進校園與網吧進校園無異,導致很多中小學生沉迷於網路遊戲、電子小說、網絡社交等,學生在課堂上往往心不在焉,學習效果極差。
  • 中小學生禁帶手機後,火了可測溫的小尋AI學習手錶Y2 Pro
    寫在前面:對廣大家長來說,在2月4日,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教育工作的40項重點任務內,一則「禁止將手機帶入課堂」的要求,既明確了中小學生是否允許攜帶手機進入校園
  • 從手錶端和手機端,深度解析智能手錶產品及其需求
    通過此配置可以發現,其硬體配置與目前低端智慧型手機幾乎相同,而且從目前智能手錶的發展來看,智能手錶更多是以智慧型手機為模板,將功能簡化,屏幕縮小,以更便攜的方式戴在手上,但是簡配便攜後的體驗並沒有產生顛覆式的影響,因此從上圖銷量趨勢來看並沒有持續增長
  • 教育部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入校,你同意嗎?
    學校應當告知學生和家長,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生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二、細化管理措施。學校應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裝置。
  • 又一個手機廠商表示要推出智能手錶產品,網友:有那麼吃香嗎?
    據外媒報導,一加創始人兼執行長劉作虎透露,一加正在研發智能手錶。劉作虎表示,一加正在與谷歌緊密合作,為一加智能手錶開發更好用的Wear OS系統。一加旨在打造一個生態系統,讓智能手錶、Android TV、Android手機之間能夠無縫連接,形成生態閉環。
  • 兒童戴智能手錶家長能「聽」到一切 老師「壓力山大」
    家住在市中區的劉女士說,她為開學就上三年級的兒子購買了一款智能手錶,是希望能隨時聯繫上孩子,「現在的手機都是智能機,個頭大,帶著不方便,小孩帶手機很多時候都成玩具了。這款手錶主要就是打電話用。」  在拿到智慧型電話手錶後,市中區三年級小學生小慶表現得非常開心:「這個手錶感覺好棒,我太喜歡了!我隨時可以跟爸爸媽媽聯繫,我下樓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的時候,媽媽可以直接找到我。」
  • 你支持「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嗎?
    02討論如今,大多數中小學都是禁止學生攜帶智慧型手機進入校園的,對於「手機能不能進入校園」這個問題,大家也持有不同的態度有些家長和老師視智慧型手機如洪水猛獸,有些則認為手機也可以成為學生的學習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支持學生帶手機進校園 1.手機作為一種通訊工具,學生帶手機進校園,有問題可以方便與家裡人溝通。
  • 法國手機禁入小學初中校園 值得我們借鑑麼?
    7月30日,法國國民議會表決通過關於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法案。這一禁令將於今年9月開學時生效。 按照新規,在校小學生和初中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活動時均不得使用手機,除非出於教學目的,或是殘疾兒童的特別需要。
  • 小學生基本告別智慧型手機,我們該拍手稱快嗎?
    如今走在路上看手機的人無處不在,甚至很多都還是學生。其實學生擁有自己的手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甚至有很多學生把手機帶到了課堂上。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該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另外老師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