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四個月睡眠倒退 | 和睡渣寶寶死磕到底

2020-08-20 大力媽咪育兒

養娃第五個月,我是在強大的信念和無限的耐心中度過的,因為我的寶寶突然「不會睡覺了」。幾乎一整個月的時間,我啥也沒幹,都耗在娃身上了。

回憶起那一到入睡就大哭,哄睡時長動輒一兩個小時,即便睡著也寸步不敢離開的時光,內心還是有點怕怕的

讓人欣慰的是近來他睡得還行,幾乎沒有哭鬧,整體來說比較省心省力,讓我一個人在家的情況下每天還能有六七個小時自由支配時間。

雖然我覺得他如今睡得好很大部分原因是「長大了」,睡眠能力自然提高,但我為此做的功課幫助我避免了一些可能會讓他養成壞習慣的行為。所以,我的努力一定沒有白費(給自己鼓掌)。


一個小「睡渣」


滿4個月,他開始頻繁夜醒要奶,大概三天後恢復。過了幾天,晚上醒來後再入睡困難,並且一兩個小時就會醒,我與睡渣的幾百回合「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娃子花式虐娘之就不好好睡


1⃣️ 哄睡時間長,持續哭鬧,往往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睡著

2⃣️ 睡著後45分鐘/一個半小時必哭,能否成功接覺全憑運氣

3⃣️ 原來給奶就睡,現在奶完也不睡,即便很困

4⃣️ 抱著睡著了,一沾床就醒,原本給個奶嘴就安靜下來,現在也不靈了

5⃣️ 睡著一會兒後突然大哭,閉著眼睛一頓嚎,怎麼哄都哄不好,叫醒止哭,再度哄睡又開始哭

6⃣️ 不認人,但到晚上睡覺時只要我哄,我媽抱著就越哭越兇

7⃣️ 下半夜一小時一醒,需要輕拍幫助接覺

8⃣️ 凌晨2點到4點這個時間段特別容易醒來,一醒就至少一兩個小時,最長記錄4小時

9⃣️ 白天小覺短,基本不超過45分鐘。需要及時拍哄,接上了就能睡1.5-2小時,沒接上就完全醒來。但時間太短明顯沒睡夠,醒來的時候也就比較鬧

……


啊,要不是看他長得還算可愛,巴掌可能早就下來了(真香……



用知識武裝自己


因為不甘心什麼都不幹,祈禱他「大點就好了」,或者認命「帶孩子就是這麼累」,我開始瘋狂補充嬰幼兒睡眠知識。從公眾號小土大橙子,到她的書《嬰幼兒睡眠全書》,後又買了兩本《嬰幼兒睡眠聖經》和《實用程序育兒法》。



我有wx讀書app的無限月卡,免費讀。

書裡內容基本在公眾號裡都有了,大家看公號就行。


《嬰幼兒睡眠聖經》這本書,雖然書的內容很多很豐富,但看完我的印象就是書裡大多是「當孩子想睡覺的時候,把他放下後不管,即便他哭,哭著哭著自己就能學會睡覺」的例子。但是任他哭上一兩個小時這種事,我是做不出來的。所以這本書,我看完就放下了。


《實用程序育兒法》是我覺得的確很「實用」的一本,裡面提到的「抱起-放下法」「噓-拍法」,我用過都有效。還有「EASY模式」,對我啟發也很大,不過書裡是理想模型,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了一定的調整,白天大體上能按照EASY來實行。


EASY:


Eat,吃

ActActivity,玩

Sleep,睡

Yourself,你自己的時間


就是說,按照吃-玩-睡的模式來安排寶寶白天的活動。睡醒來餵奶,然後玩,玩累了帶去睡覺。


如果寶寶出現睡眠問題,或者出於預防的目的(避免不自覺間養成壞習慣),建議大家適當了解一下不同月齡嬰幼兒的睡眠特點,出現問題採取相應的辦法。當然更希望你的寶寶是個天使,自己就可以睡的很好啦~

此外,睡眠問題往往並不只是影響睡覺,睡-玩-吃,三個環節是緊密聯繫,互相影響的,吃不好就睡不好,睡不好也很難玩得好。所以,可以從睡眠入手,幫助寶寶建立起良好的作息。


做好記錄


從2月23日(寶寶4個月10天)開始用手機備忘錄寫睡眠日記,到3月末的記錄顯示他已經能睡的不錯了,4月後不再記錄睡眠(改做輔食記錄啦),因為他已經睡的很好不需操心了。

統計下來,我寫了11567個字,當中包括他睡的好的、睡的不好的,我都採取了什麼措施,哪些有用哪些無效,還有我的情緒變化(有瀕臨崩潰的時候)。


寫得這麼詳細的好處,還有一個是能從中看到自己的成長,對寶寶有足夠多的耐心,對爸媽老公家人卻不足。意識到此,先是內疚,然後就是努力讓自己更加柔軟,對家人回以更多的愛。


每個月都會對「育兒即育己」這句話重新感受一番。


除了日誌,我還用了一個app(Baby Tracker)來記錄寶寶每天的活動,吃奶、換尿布、睡覺。總是記不住上一次餵奶是什麼時候,寶寶哭的時候不確定要不要餵奶,或者醒來已經多久是不是該安排睡覺,做個記錄就清楚多了。



距離上次餵奶才過一小時,那就不餵奶,嘗試其他方式安撫。

醒來已經2小時,觀察一下是否出現睡眠信號,是的話果斷帶去睡覺。

慢慢的他形成了自己的生物鐘,現在基本每天睡覺、吃奶、換尿布的時間都差不多了,我也就能更好的預測他的需求,及時滿足之~

度過了那段「睡渣時期」,這個app也就沒再開啟過,餵奶、安排睡覺大致心理有數了。


「抱起-放下法」&「噓-拍法」


我的寶寶有時能奶睡著,但更多時候不行,而抱睡著也很容易放下醒,於是我就堅定一定要培養他躺在床上睡著的能力。

這不是那麼容易,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堅持,這個「足夠」可能約等於無窮大吧。


內心有時是這樣,但仍要面帶圍笑


我採用的方法是「抱起-放下法」結合「噓-拍法」。

簡單來說,就是寶寶哭鬧時抱起來哄,當他不哭了就放下,在耳邊發出長長的「噓~」的聲音,並輕拍。

這不容易,可以說是很考驗人,因為你不知道要這樣抱起-放下多少次,我忘了最多可能十次都有了。重複太多次的時候筋疲力盡而且心很累,我會選擇放棄哄睡,讓爸媽陪著玩會兒,或者給奶,一般這時候都能奶睡著。下次再來。

後來他抱起的次數越來越少,只要「噓-拍」就能睡,再後來不用噓了,有的時候拍也不用,自己吃著奶嘴就睡了。


除了這個哄睡的主要方法,還有一些輔助的:


1⃣️ 布置睡眠環境,燈光調暗(白天拉上窗簾,減弱刺激,但是不要太暗,避免和夜晚覺混淆)

2⃣️ 音箱播放催眠曲或者白噪音,用來抵消環境噪音

3⃣️ 晚上入睡固定睡前儀式——餵奶、換尿布、穿睡袋,抱著走動唱一遍小星星,然後放小床。有時放下後他看著還很清醒,就說會兒故事或說說話~


寫到這感覺關於睡眠主題的才剛開個頭,已經1600多個字,下次繼續吧,to be continued……

相關焦點

  • 睡眠倒退期,寶寶變睡渣
    什麼叫睡眠倒退呢,就是明明是天使睡眠寶寶的,但是四個月的時候突然成了睡渣。那今天鈞媽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關於睡眠倒退的事兒。4個月的睡眠倒退期主要原因,是因為寶寶睡眠模式的變化:由嬰兒睡眠模式向成人睡眠模式轉換。睡眠時間從過去白天7個小時,晚上睡9個小時,過渡到白天睡3-5個小時,晚上睡10-12個小時。
  • 家裡娃變身「睡渣」,夜裡總是睡不好,媽媽怎麼應對睡眠倒退
    睡不好的原因就是,最近寶寶變了,晚上睡覺沒一會兒就醒來了,醒來我不哄睡不著,結果孩子是睡了,自己總被打斷睡眠。其實這是孩子開始睡眠倒退了。睡眠倒退期其實經常會有媽媽有這個感覺,孩子到了4個月左右,慢慢睡眠會變淺,晚上容易醒不說,想把孩子哄睡也特別難。
  • 3個月前睡整覺,4個月後成睡渣,天使寶寶也要邁過睡眠倒退的坎兒
    ,其中有幾位家長的留言非常值得關注:媽媽1:原來是個天使寶寶,結果四個月開始就越來越睡渣,一晚上睡覺總閉著眼睛哭,到底為啥?媽媽2:三個月的時候睡得很好了,四個月的時候忽然睡眠倒退了,一晚上醒來七八次,剛開始的時候帶寶寶去了幾家醫院看醫生,結果都沒用,晚上還是半個小時就醒來,我睡著不動也不管她哼哼兩分鐘必哭,於是我試著輕輕拍拍她或者輕聲說話安撫她,立馬就哭,已經沒辦法了。
  • 淺談睡渣寶寶的睡眠
    寶寶一放下就醒怎麼辦?寶寶頻繁夜醒是什麼原因?寶寶每天要睡多久?寶寶百天小覺要睡幾次?寶寶不要睡小床怎麼辦……關於睡眠的話題,每次只要在母嬰群裡一提總是會引來幾個被睡渣寶寶折磨得日漸憔悴的媽媽。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我曾經也是那個,只要天黑就恐懼的媽媽們的一員。韓韓從剛出生就有了睡渣的苗頭。出生前三天,就是半個小時醒一次的樣子。
  • 寶寶夜醒頻繁、愛哭鬧?4個「睡眠倒退期」,這樣應對效果好
    思思(化名)的寶寶剛滿4個月,可自從寶寶滿4個月以來便開啟了「睡渣」模式。3個月時思思到處誇自己生了個天使寶寶,白天吃完就睡,偶爾醒來也是自己玩玩,很少哭鬧,從出月子後晚上就開始睡整覺的習慣,哪知到了4個月卻開始頻繁夜醒、愛哭鬧,弄得全家人手忙腳亂。
  • 寶寶睡眠倒退告訴了我們什麼?
    昨天一位媽媽在群裡問起了她4個月的寶寶睡眠變糟糕的原因,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4個月的睡眠倒退。 在寶寶兩歲之前,大概有4次睡眠倒退,4個月睡眠倒退,7、8個月睡眠倒退,1歲睡眠倒退,2歲睡眠倒退。其中,4個月的睡眠倒退是非常特別的。 這種特別其實對我們的養育是有啟發的。今天我就聊聊睡眠倒退這件事給我們的養育的啟示是什麼?
  • 3個月睡整覺,4個月頻繁夜醒,寶寶睡眠倒退期媽媽很崩潰
    根據研究表示,我國0-4歲的孩子中有20.17%都存在睡眠問題。對於爸爸媽媽而言,最難受的就是哄孩子睡覺,而睡著後頻繁夜醒更是讓人抓狂和無奈。小蘭的孩子三個月的時候睡覺很安穩,幾乎是能夠睡一整晚,身旁的人怎麼動他都不會被吵醒。但是,孩子到了四個月之後,每天睡眠都非常的淺,稍微有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孩子就醒了。
  • 五個月寶寶一晚上醒8次?「睡眠倒退」,是娃成長的裡程碑
    一方面,「睡眠倒退」是孩子成長的裡程碑。二寶在四個半月左右開始逐漸告別「哪兒哪兒都能睡」的狀況,對睡眠環境更加敏感。之前如果我們在逛商場,只要拉上嬰兒車的棚頂,無論環境怎樣,他都會安然睡著。但是4個月開始就做不到了。這其實和孩子的注意力轉向外部世界,開始探索有很大的關係。
  • 本以為寶寶過百天就能睡整覺,卻不想還要經歷可怕的睡眠倒退期!
    我們這個群裡的寶媽孩子都差不多大,大的半歲左右,小的3個月左右,正是因為孩子所處的年齡段差不多,因此對於這個問題,絕大部分寶媽都表示:本來2個月就只夜醒一次了,以為很快就能睡整覺,不料卻遭遇了可怕的睡眠倒退期。我家寶寶馬上4個月了,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 寶寶一晚醒6次,抬腿翻身折騰人,睡眠倒退別慌張,4種方法搞定它
    前兩天接到兩個媽媽的睡眠諮詢,諮詢的要點都是關於寶寶的睡眠倒退,其中一個寶寶是3個多月,之前睡眠非常好,媽媽抱著孩子走兩步搖一搖就睡著了,然後輕輕的放在床上,媽媽就可以幹自己的事情去了,總體來說,寶寶還是非常好哄睡的,屬於天使寶寶的類型,媽媽很省心,但是最近寶寶卻一反常態,到了原本該睡的時間卻怎麼也哄不著了,寶寶打挺哭鬧,抱著也不是放下也不是,勉強哄睡著以後也就睡20多分鐘醒了,夜晚醒來次數增多
  • 讓「小睡渣」變成「天使寶寶」,這位兒科醫生有一套
    有一個曾經是睡渣如今是飯渣的狗年寶寶讓寶媽兒科醫生為我們來講講這套秘籍吧摸清寶寶睡眠特點寶媽寶爸們趕緊拿來小本本記好哦睡渣蛻變秘籍打造適宜睡眠的環境家長做好筆記家長還要注意做好筆記,把每天寶寶的作息記錄下來,就能清楚得知道寶寶的作息規律,每天的吃奶量,活動時間,從剛出生的按需餵養,逐步引入「吃-玩-睡」的作息規律。同時儘量安排寶寶儘早入睡,很多小月齡的寶寶入睡再晚早晨也是定點醒,這時候安排儘早入睡可以保證寶寶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 兒科醫生教你如何將睡渣「練成」天使寶寶
    一碰到床就醒、一點聲音就被吵醒、要抱著一邊走一邊搖……睡渣「小寶寶」有五花八門不好好睡覺的習慣折磨著家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醫生,教你如何將睡渣寶寶練就成「天使」。寶寶的醒睡間隔也會逐漸延長,大多數3個月內寶寶白天醒1-2 小時,3-6個月寶寶間隔1.5-2.5 小時,6月-9個月寶寶間隔2-3小時,在這個時間後一般需要再次入睡。寶寶睡眠規律的形成也是有規律的,3個月之內,出門容易入睡,3個月之後,外界環境對嬰兒睡眠的影響增強,反而不容易在外入睡,此時晝夜顛倒等現象也逐漸消失。4-6個月期間是睡眠規律形成的關鍵時期。
  • 寶寶睡個覺這麼磨人?你聽說過睡眠倒退期嗎?
    經常聽到網上說,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睡眠不足容易猝死。寶媽們無奈的自嘲:在睡覺與養生方面,哪個媽媽不是每天在作死的路上徘徊。之前只聽說過敏感期,猛漲期,長牙期等等,很少聽說睡眠倒退期。細細一看,我去,還不是一個倒退期,是四個甚至五個!怪不得我家睡渣磨娘精總不按套路出牌。一起看看吧。
  • 一晚上醒5次的寶寶終於睡「整夜覺」了,3招搞定睡渣寶寶
    9個月開始,經過大量看書學習,和別人請教,我終於讓「睡渣」寶寶,一晚上睡到亮了,白天有精神,才覺得輕鬆了不少。其實無數媽媽和我一樣,曾經都被孩子睡眠問題困擾,下面整理了幾個媽媽孩子真實的睡眠案例,一起來分析。
  • 「寶寶睡眠」拯救一碰就醒的睡渣娃,到底應該怎麼辦?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閨蜜思思覺得當媽最辛苦的就是:夜晚哄寶寶睡覺!最慘的時候,思思簡直被睡渣寶寶逼瘋,午夜凌晨,思思抱著寶寶在家裡遊蕩,自己睡著了,寶寶差點從手中掉下來。為啥別人家的寶寶是「天使寶寶」,每天按時睡覺,乖巧懂事,自家的寶寶就這麼難搞呢?夜醒這件事,可能不是寶寶的錯,而是爸爸媽媽的鍋。那怎麼拯救我們寶寶的渣渣睡眠呢?
  • 【中大科普】讓「小睡渣」變成「天使寶寶」,這位兒科醫生有一套……
    」總是別人家的娃莫急,莫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醫生周妍用「實戰經驗」總結了一套如何將睡渣練成「睡眠天使」的秘籍有一個曾經是睡渣如今是飯渣的狗年寶寶,有了寶寶以後面對了很多臨床上沒有遇到的育兒難題,結合自身專業學科優勢、深入相關領域的學習加實戰演練,對育兒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和經驗積累,希望和大家共享、共勉、共同進步。
  • 睡眠日|你家娃是「睡渣寶寶」還是「睡神寶寶」?
    夜間睡眠是不斷循環的,睡著之後並不都是深睡眠,而是有深淺、高低起伏之分的,往復循環。正常的寶寶晚上都會有2~6次短暫的覺醒,如果寶寶是睡神寶寶,那麼在短暫覺醒後,依靠自我調節和自我安撫能力,很快就能睡著了;如果是睡渣寶寶,在每一次覺醒的時候沒有辦法靠自己的能力過渡過去,總是需要家長的幫助,就會造成夜醒的次數比較多,持續時間較長。這也就是了解睡眠周期的重要意義。
  • 越長大越「磨人」,寶寶睡眠倒退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睡眠倒退是指寶寶在一段時間(一般1-4周)內,本來睡眠很好的寶寶突然又在夜間醒來,小睡變短或者直接少睡一個小睡。這只是階段性的回到原來的狀況,如果影響因素消除,很快就能重新回歸正常。但要是在發生睡眠倒退時無意間養成了一些新的不良睡眠習慣,也可能會長久的影響孩子的睡眠,給你造成了一些麻煩。
  • 深夜了為何你還不睡?因為我的孩子睡眠倒退!
    1陳小陳六個月大的時候忽然睡眠倒退,從原本酣睡一整夜的小天使變成了頻繁夜醒、必須抱睡奶睡甚至要來回踱步才能入眠的「睡渣」寶寶。由於大運動的飛速發展,小小的嬰兒床已容不下陳小陳施展拳腳。深夜裡,他回翻滾碰撞床欄的發出悶響與清脆而嘹亮的哭聲此起彼伏。並且在這個時期,他逐漸獲取人臉識別技術,「分離焦慮」開始萌芽——只要媽媽。
  • 「中大科普」讓「小睡渣」變成「天使寶寶」,這位兒科醫生有一套……
    寶寶睡眠蛻變記寶爸寶媽你家裡是否也有一隻「小睡渣」只打哈欠不睡覺超長待機熬「死」娘有一個曾經是睡渣如今是飯渣的狗年寶寶,有了寶寶以後面對了很多臨床上沒有遇到的育兒難題,結合自身專業學科優勢、深入相關領域的學習加實戰演練,對育兒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和經驗積累,希望和大家共享、共勉、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