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生茶是綠茶嗎?從一個小故事引發的深度思考

2021-02-08 茶友網 原普洱茶網

  前陣子,雲大人類學系的韓同學來茶葉進化論找我喝茶聊天。她是安徽人,本科在浙江學茶。

  期間,發生了一段很有趣的談話:

  她說:「之前有個外國朋友在學校的茶會上喝到雲南的普洱茶,竟然說這是綠茶!我說不是,這是普洱,沒想到他一直認為這是綠茶!」

  我莞爾一笑,問:「你們喝的是生茶吧?」

  她說:「是。」

  我接著說:「那沒錯啊,是綠茶呀,Green Tea!」

  「No!No!No!生茶怎麼會是綠茶,明明是普洱!」韓同學說。

  「你怎麼用英語跟他說的?」我問。

  「Fermented Tea!(後發酵茶)」韓同學回答。

  韓同學來喝茶不只一次了,雖然我一直希望她來上課,但由於人類學課業繁忙,至今沒能來到。

  如果來上完課,或者聽過《普洱茶史綱》這一講,就不會有上述關於普洱茶是不是綠茶的疑問了。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喝的到底是多少年份的生茶,但對於那位外國友人來說,普洱生茶是綠茶(Green Tea)這點事實,是不會改變的,因為生茶確實是綠茶。

  1、語言描述上的問題

  在茶葉進化論的課上,講到這點,李揚首先指出,語詞間產生的認知誤差,主要是由於漢語的邏輯向來較為模糊的問題。

  「漢語並不是一個邏輯性強的語言系統,相對於歐陸語言,顯得更為詩意,這是為什麼古代中國詩詞造詣那麼高的原因。」李揚在課上說。

  課上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茶經》中『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這一句話,到底是指山水比江水好,江水比井水好呢?還是指山泉水要取山頂上的,江水要取江心的,井水要取井底的呢?這就反映了漢語的模糊性。」

  開頭那個「普洱茶是不是綠茶」的問題,就起源於漢語表述的不清晰。

  2、邏輯線上的綠茶與普洱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爬梳一下語詞的邏輯關係。

  首先,「綠茶」這個詞,表述的是什麼?表述的是茶葉的加工工藝。

  茶葉的加工,可以歸納為六種工藝:綠茶、青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換句話說,只要採用綠茶工藝製作出來的茶葉,都屬於綠茶。

  △常見的綠茶工藝有蒸青、烘青、炒青、曬青四種

  普洱生茶的工藝,可歸納為哪一種?曬青綠茶,往上一層就是綠茶。

  綠茶,有其明顯的特徵,比如綠湯綠葉、香氣清鮮等等。那位外國同學之所以認為他喝下的那杯普洱茶是綠茶,估計就是由於這個判斷。

  話說回來,「普洱茶」又是什麼?

  如果從字面上來簡單拆分,是「普洱+茶」,也就是指普洱這個地方產的茶。雖然這個解釋上我們默認普洱是一個地名,但不妨礙歷史上「普洱茶」確實是指普洱府的茶。

  △1729年改土歸流後,「普洱茶」的產銷路線圖(源自網絡)

  那「普洱」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從漢語角度出發,顯然看不懂,因為這就不是一個漢語詞彙,而是源於傣泰民族的詞彙。

  關於「普洱」詞義的研究,有許多文獻及研究資料可供搜查,比如楊海潮先生的《普洱音義考》等,這裡暫且略過。

  △課件節錄PPT

  對於現在通常認知的普洱茶來說,普洱茶就是指特定區域生產的黑茶或曬青綠茶(通常是雲南),同時,「普洱」本身連接了品質意義上的表述,也就是說,普洱是指雲南生產的具有特定品質的黑茶或曬青綠茶。

  這種特定的品質特徵,使得我們很容易就把「普洱」跟「綠茶」放在一個邏輯序列裡去比較,從而產生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普洱茶要不要列為第七大茶類?」

  畢竟普洱茶跟江南綠茶,喝起來真的差很多。

  △「這是一個典型的漢語民族才想的問題。」——李揚

  總的來說,「普洱」更多表述的是地域概念,而「綠茶」則是針對茶葉加工工藝。

  我們說這茶是「普洱茶」的時候,更多是在講這個茶是雲南臨滄、保山、普洱、西雙版納等地區生產的具有特定品質特徵的茶。

  更簡單來說,普洱茶是一個地方特色產物。

  同時,普洱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所指代的茶都有些區別,是個流動的概念,具有文化、地域、品質特徵。當代我們所說的普洱生茶工藝屬於綠茶範疇,邏輯上沒有問題。

  3、生茶與普洱茶之間的關係

  儘管從語言邏輯上解決了普洱茶跟綠茶的關係,但仍然會有疑惑,既然生茶是綠茶,那什麼是普洱茶?普洱茶跟生茶的關係又是什麼?

  國家標準在這個問題的解釋上,已經很自我圓滿了,來看看: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按其加工工藝品質特徵,普洱茶分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兩種類型。就是說,普洱茶是在特定區域,採用特定原料,運用特定工藝生產出來的生茶和熟茶。

  這個解釋雖然簡單,但仍然解答不了我們前面提出的問題以及現實茶江湖上會遇到的問題。

  因為對於「普洱茶」,我們缺乏更實際的參考標準或者思路。

  不妨試著回答兩個問題:生茶為什麼是普洱茶?普洱生茶為什麼是綠茶?

  能夠一次回答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恐怕只有一個:

  「因為普洱茶是能夠越陳越香的茶,而只有曬青綠茶和黑茶,才能滿足普洱茶越陳越香的要求,所以普洱茶的類目下包含生茶(曬青綠茶)。」

  因此,也不用想當然爾地疑問:既然生茶是綠茶,那麼為什麼西湖龍井或者鳳山毛尖不是普洱茶?甚至去想在騰衝做的烏龍茶是不是普洱茶。

  當然,這裡的越陳越香具有特定指向,是指普洱茶在陳放中「湯質越來越厚、喉韻越來越深,體感越來越強」的過程。

  微生物轉化的原理(越陳越香)

  微生物活動裂解茶葉的纖維,將本來不溶於水的物質切斷使之可溶於水,於是湯質越來越厚。

  纖維鏈中的蛋白質脫離出來,產生游離胺基酸,於是喉韻加深。

  整個過程中溶於水的總能量物質增多,於是體感變強。

  不是隨便一款茶放個三十年都可以滿足這種「越陳越香」。一款非正確的曬青工藝製成的生茶,越陳越香的潛力也會大打折扣。

  至於開頭說到的「後發酵茶」,其實是指黑茶。

  由於生茶的加工並不包含短期或長期的人工發酵,所以按照六大茶類來區分,仍然是綠茶。茶葉的加工屬性,製作時就已經定性了。

  4、除了熟茶,普洱茶都屬於綠茶

  講到這裡,普洱茶的歸屬概念已經相對清晰了,可以做個小結:

  普洱茶,依據加工工藝,可分為生茶和熟茶。生茶採用曬青工藝製成,屬於綠茶;熟茶在曬青綠茶製成後進行後發酵,屬於黑茶。

  至此,我們可以大膽從邏輯上說,普洱茶除了熟茶以外,都屬於綠茶!

  5、普洱茶要不要列為第七大茶類?

  在邏輯上,這是一個不成立的問題。

  普洱茶要不要列為第七大茶類,首先要看普洱茶的製作工藝是不是超出了六大茶類的範疇。

  由於普洱生茶是綠茶工藝,熟茶是黑茶工藝,完全囊括在既有六大茶類之下,所以沒有增設為第七大茶類的理由。

  問題既已不成立,更不必談須不須要。

相關焦點

  • 普洱生茶需要「萎凋」工藝嗎,為什麼?
    想必大家對普洱茶很熟悉,它是雲南名茶,用的是雲南大葉種,採摘鮮葉後經過殺青、揉捻、曬乾工藝製成曬青毛茶,如果此時不經過人工發酵,靠陳放後期自然發酵的話,不管壓餅還是沒壓餅,都是生茶。如果讓毛茶經過人工發酵工序,那麼便是熟茶。
  • 普洱生茶和熟茶,區別在哪裡?哪種更適合你?
    但凡知道普洱茶的茶友,都知曉普洱有生茶和熟茶之分,但是很多人卻又不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普洱茶保健功效也聽說不少,但始終一知半解,在選擇生茶和熟茶時總是迷茫,不知道到底哪種茶更適合自己。其實生茶和熟茶是各有千秋,簡單來說,從一開始,只是是工藝上的區別。
  • 普洱生茶與熟茶刮油效果,誰好?
    喝普洱茶減需要注意選擇生茶還是熟茶,雖然都是普洱茶但是效果卻是不同的。生茶與熟茶的刮油效果哪個好呢?普洱茶雖說普洱生茶與熟茶都是具有減肥功效的,但是生茶與熟茶的製作工藝不相同,熟茶會在生茶的製作工藝上多出渥堆發酵等工藝,普洱熟茶滋味純和、具有獨特的陳香、茶性溫和,保健功能好。
  • 普洱生茶好還是熟茶好?看完你就明白了
    最近有朋友會問,普洱茶喝生茶好還是熟茶好,有什麼分別嗎?其實針對於這個問題來說,沒有哪種好或者哪種不好,只能說,生茶和熟茶他們分別都適宜哪類人群,哪種體質,而且它們的功效也是各不相同的。下面先給大家講一下從做工和工藝來說,它們有什麼分別。
  •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製作工藝
    普洱生茶和熟茶,製作工藝有何不同?普洱生茶盒熟茶的製作工藝普洱茶的製作工藝簡單分為一下幾個:鮮採茶葉經殺青、揉捻、乾燥後,即成毛青(滇青),也就是生茶,而熟茶則還要經過「渥堆」這道工序。普洱生茶盒熟茶的製作工藝生茶經過殺青揉捻乾燥後,成為毛料,普洱茶乾燥採用曬青工藝,即在陽光下自然晾乾,這道工序和綠茶的烘青有明顯差異,曬青可保持茶葉內含物質儘可能小的遭到破壞,為後期轉化提供更多空間,這也是普洱茶越陳越香的原因之一。
  • 紅茶綠茶白茶黑茶普洱烏龍……哪種才是減肥小能手?
    文 | 王春玲迄今為止,茶葉被研究得最多的功能是減肥,無論是不發酵的綠茶, 還是發酵程度位於茶葉之首的普洱熟茶都有助於控制體重。綠茶和普洱茶都是控制體重的能手,如果我們想保持身材,日常調理,建議一天飲用一小罐4克綠茶或者普洱熟茶。雖然綠茶和普洱熟茶一個未經發酵,一個幾乎徹底發酵,但二者的所含成分都具有保持體重的明確作用,這也是中國茶葉的神奇之處。
  • 普洱生茶熟茶區分大揭秘
    想知道的朋友,一起來看這期吧~▼大眾消費者對普洱茶的認知,往往是普洱熟茶。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根本不了解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區別。普洱生茶年份小於五年的普洱生茶,餅面大多時候呈現出墨綠色或者青綠色。幹倉存放的生茶,甚至存放十年內的餅面也呈現墨綠色。這些茶泡出來的湯色金黃明亮,有的朋友甚至會覺得它們的茶湯很像泡濃的綠茶。
  • 和靜泡茶心法|普洱生茶
    借茶修為·以茶養德泡茶技法指南茶品:普洱生茶(2016和靜通圓)茶具:白瓷蓋碗茶水比:1:20-25左右,即120ml蓋碗選用5-6g茶葉水溫:潤茶採用90-95度熱水,泡茶採用沸水。注水手法:潤茶採用覆蓋式或壓塊注水,需一定力度。
  • 普洱茶入門進階—普洱生茶、熟茶和紅茶的區分?
    這是兩個啼笑皆非的故事,在雲南,不懂普洱茶的人很多,但是裝懂的人又不少,從這幾年的經歷來看,雲南人對普洱茶知識的掌握程度甚至還沒有外地的朋友多,雖然雲南是普洱茶的產區。雲南人習慣以顏色來命名茶,大多人都喝綠茶,喝普洱生茶。
  • 普洱選生茶還是熟茶?對身體有益才是好的!
    對於新入茶圈的小白來說,以為生茶存放一定時間就會變成熟茶。但其實真相是這兩者的區別在於工藝的不同。新茶隨著長時間自然氧化發酵被稱之為生茶,而熟茶則是人們利用人工渥堆發酵技得來的茶。
  • 普洱生茶熟茶,如何科學存放
    雲南普洱茶,是一個很為奇妙的茶類,同一產地,同一原料製作,卻能產生兩種不同的茶葉口感,生茶,與熟茶,生茶以清新的茶香,回甘生津的口感,贏得各地茶友的追捧。而熟茶,以厚重的韻味,獨特的陳香,也有很大一部分茶友喜愛。生茶,熟茶,同是普洱茶,那存放之時便有了疑問,生茶與熟茶,可以存放在一起嗎?
  • 這樣的普洱生茶,可能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這就是21優品要給你推薦的天籽金蘭普洱生茶。普洱生茶,因為沒有經過人為的發酵加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葉原本的芬芳,茶氣、香氣比一般的茶葉更濃烈。普洱生茶裡加入了特別的天籽金蘭。一般的生茶讓人感覺氣味激烈、衝撞。這款普洱生茶經過特別處理,既有飽滿的茶氣,又有清朗明淨的感覺。初嘗覺得香氣撲鼻,細品之下茶湯溫潤、輕柔,有長而有力的回甘。
  • 普洱生茶憑什麼比熟茶貴?原因在這裡!
    普洱茶按照工藝的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其中熟茶是在1973年昆明茶廠人工渥堆技術試製成功時正式誕生的,而普洱生茶作為貢茶在周朝就開始進貢朝廷。有人認為正是歷史的原因,讓淵源久遠,且貴為貢茶的生茶比熟茶的價值和價格高。
  • 普洱生茶價格為什麼比熟茶貴?
    大家都知道普洱茶有生茶與熟茶之分,真正意義上的熟茶是誕生於1973年的昆明茶廠,在此之前沒有渥堆熟茶的說法,只有老茶。生茶是新鮮的茶葉採摘後,經殺青、揉捻、毛茶乾燥後以自然的方式陳放,未經過渥堆發酵處理的茶。
  • 春天適合喝普洱生茶還是熟茶,看常年喝普洱茶的人怎麼說
    乾隆皇帝是一個極其愛茶之人,據說在他傳位於嘉慶皇帝之時,有大臣哀嘆到「國不可以一日無君」,而乾隆皇帝則手握茶杯調皮的回應「君不可一日無茶。」賞遍天下名茶的乾隆皇帝依然對普洱茶愛不釋手,足見得普洱茶的魅力之大。
  • 普洱生茶如何存放才會好喝?
    喜歡普洱茶的人都躲不開普洱生茶,普洱生茶未經渥堆發酵,以自然的方式陳放,新的生茶口感猛烈,大多數人不敢多喝,隨著歲月沉澱,生茶不斷轉化,開始展現生普獨特的滋味和魅力,甜而回甘的口感,俘獲了大批茶客挑剔的口味。
  • 洱頌普洱生茶好還是熟茶好?
    洱頌普洱,始終如一。洱頌普洱探鏡求索,從心歸璞,傳承著茶道,亦是傳承著人道。生茶與熟茶是普洱茶的分類,與碧螺春、鐵觀音等等都無關。普洱茶有其獨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經過殺青、揉捻、乾燥等幾道工序。鮮採的茶葉, 經殺青、揉捻、乾燥之後,成為普洱毛青。毛茶製作後,因其後續工序的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普洱茶有生熟之分,熟茶比生茶多了一道發酵的過程,是兩種不同的口感,那到底是生茶好還是熟茶好呢?
  • 眾所周知的普洱究竟屬於哪一茶類?
    普洱茶的歷史由來首先我們來說一下普洱的故事。喜歡喝普洱的朋友或許都知道普洱是一款茶品的名稱,又可以分為熟普、生普、餅茶、沱茶等。但是或許有部分朋友不知道的是普洱原來是一個地名,也是滇南黑茶命名為普洱的原因。
  • 喝普洱生茶好,還是熟茶好?你喝對了嗎?
    但普洱有熟茶和生茶之分,不少小夥伴會問小暖,究竟是和生茶好還是熟茶好呢? 這裡,我們根據製法的不同將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 生茶,茶性較刺激,是新鮮的茶葉採摘後以自然的方式陳放,未經過渥堆發酵處理的茶。 採摘後以自然方式發酵,放多年後茶性會轉溫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種製法。
  • 淺談 紅茶、綠茶、普洱茶適合何時飲用
    悠閒的打開手機刷了一眼手機,突然想起來幾天前有茶友問我的問題:紅茶、綠茶、普洱茶,哪一款更有益於長期飲用?嗯。~讓我思考一下。喝口茶吃口蛋糕避免思緒太餓而停止不動了。而春夏兩個季節則比較適合綠茶以及普洱存放較為新鮮的生茶,首先他們的發酵度較低含有的胺基酸比例較高,且具有清熱解暑的性格比較適合春夏二季,且綠茶是追求鮮爽度的茶品在剛剛採摘製作好的夏季飲用是口感最為完美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