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省(海南本島)海岸線修測成果》顯示
    海南島最新「周長」:1944.35千米
    海南日報海口2月6日訊(記者陳雪怡 特約記者鄧韶勇)一條蜿蜒閉合的海岸線圈出一個四面環海的海南島,這道「線」究竟多長?省政府近日公布的《2016年海南省(海南本島)海岸線修測成果》顯示:海南省(海南本島)海岸線總長1944.35千米,自然岸線長度為1272.61千米,佔海南本島岸線總長的65.45%,遠超於全國自然岸線保有率約35%的平均水平。
    海岸線是海洋與陸地的分界線,指平均大潮高潮時水陸分界的痕跡線。記者今天從省海洋與漁業廳了解到,相較於2008年海南省(海南本島)海岸線成果確定的1822.84千米,本次修測後的海岸線總長度增加了121.51千米,增幅6.67%。據本次海岸線修測成果,除了海岸線總長度增加外,我省的防潮堤岸線比例大幅提高,紅樹林岸線比例提高明顯。「相較於2008年海南省(海南本島)海岸線成果,2016年海南省(海南本島)防潮堤岸線比例從3.5%上升為10.25%,是原比例的3倍,以及紅樹林岸線比例從8.43%上升為11.62%,比例提高較為明顯。」省海洋與漁業廳海域管理處處長陳剛介紹道。
    海南島海岸線「長了」121.51千米,原因何在?陳剛解釋道,主要原因包括測量精度提高、人類活動影響、自然環境變化等。據承擔本次岸線修測任務的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相關人員介紹,相較於2008年海南省(海南本島)海岸線成果,本次海岸線修測測量精度更高,實測點更密,成圖比例尺更大,更為精確地體現了海岸線的實際狀態,反映在數據成果上即海岸線走向更為曲折。該因素是本次修測海岸線總長度較大幅度增加的最主要原因,經測算,該因素造成海岸線長度的變化佔海岸線長度總變化的78%。
    海岸線長度的變化,不僅源於測量技術的提高,還因為測量方式更加細緻。據悉,本次海岸線修測採用了最新高解析度航空航天遙感影像、網絡RTK實測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手段,採集數萬張照片反覆比對,測定海南省海岸線的位置、走向、長度和類型,並對每一段岸線進行了人工徒步丈量測繪,綜合技術資料、人工考察結果、歷史狀況與現狀,最終得出岸線長度的精確結論。
    省海洋與漁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廳將根據海岸線自然資源條件和開發程度,將海岸線劃分為嚴格保護、限制開發和優化利用三類,提出分類管控要求,制定自然岸線保護與利用的管控年度計劃,並將任務分解到市、縣,將嚴格保護岸線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