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情緒和情感的發展階段

2020-12-22 搜狐網
  4-6歲小兒情緒、情感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即4歲開始的兒童,情感的發展有3個特點:

  (1)易變性,即小兒的情感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支配,如遇到不高興的事易哭鬧,稍加勸導又破涕為笑,所以,這時兒童的情感不夠穩定。此外,小兒的情感也易受他人的感染,倘別的孩子大聲叫嚷,他也大聲叫嚷;別的孩子表現害怕,他也害怕。隨著小兒生活經驗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小兒情感的穩定性就逐步增長起來。

  (2)衝動性,即小兒不善於控制、調節自己的情感。

如當小兒第一次看到牆上的電插座後表現出很大的好奇心,雖然大人因危險而不讓摸,把孩子支開,但是小兒卻大哭大鬧,執意要去觸摸一下。

  (3)反應不一致,即同一刺激,有的小兒可以反應強烈,有的則無反應。

  2.第二階段即6歲左右的兒童,情緒、情感的穩定性有了很大的增長,表現出對父母的愛、對幼兒園老師的依戀,在集體中熱愛小朋友,愛做作業如畫圖;或喜歡講故事,愛小動物等情感。其次,情緒、情感的調節能力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像過去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而是能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外露(如疼痛後可忍住不哭),這為今後的個人涵養打下了最初的基礎。再有,由於環境需要而產生的情緒、情感開始發生和發展,表現在喜歡與成人一起,成人離開了,就很痛苦;受教育的影響,開始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還知道為什麼好和不好,能主動幫助他人,照顧比他小的弟弟妹妹等,這意味著小兒社會性情感中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形成。此外,也同時出現一些不良的情緒和情感,如當老師表揚某個小朋友時,容易產生嫉妒的情緒,看到別的小朋友穿戴漂亮,他也纏著媽媽要買好看的衣服的虛榮心等,這在教育中應注意克服。

(責任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兒童情緒與情感發展
    孩子的情感變化與自身的發展密不可分,一些家長和教師總是忽略了孩子的積極情緒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積極情緒會促進孩子的學習狀態、智力等的發展,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幼兒情緒情感表現形式分為兩種。(二)膽怯、呆板和漠然如果幼兒長期處於沮喪狀態,他們可能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這樣的孩子害怕表達自己的感受,不願對別人的情感表達做出回應。當握著孩子的手時,孩子的手一定是沒有握緊的,說明他從未向他人表現出愛。在幼兒園,我們會發現一些孩子說話困難,像是結巴或者口吃,但實際上是由於幼兒的心理壓力而導致的一種表達方式。家庭矛盾或教師的態度也可能導致兒童對事物的冷漠。
  • ...教師資格證考試:學前兒童情緒的發展——幼兒情緒情感發展的...
    2019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學前兒童情緒的發展——幼兒情緒情感發展的一般特點 根據2019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時間日程安排我們可知,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時間為11月2日,了幫助各位考生比較好的的備考教師資格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備考資料
  • 兒童情緒發展的四個階段
    上節課和大家分享了兒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今天和大家分享兒童情緒發展的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兒童都有自己正面和負面情緒的任務,所謂任務就是要設法解決發生在兩種極端情緒之間的衝突,只要孩子擁有比較偏向正面的情緒時,孩子的情緒發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四個階段彼此銜接,每個階段都是下個階段的基礎。
  • 你了解學前兒童情緒情感發展嗎?
    大家知道什麼是學前兒童的情緒情感嗎?它沒有一個明確的範圍界定,所以我們要藉助於所學的一些專業理論知識、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建構在龐大的社會背景下提出的一些具體要求。還是常說的三點,教什麼、怎麼教以及為什麼這麼教?
  • 【幼兒教師資格證】重點筆記:情緒與情感的發展
    2.林傳鼎的情緒分化理論我國心理學家林傳鼎認為兒童情緒分化的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泛化階段(0—1歲)這一階段兒童的情緒反應比較籠統,而且往往是生理需要引起的情緒佔優勢。0.5—3個月,出現了6種情緒:欲求、喜悅、厭惡、忿急、煩悶、驚駭。但這些情緒不是高度分化的,只是在愉快與不愉快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面部表情。
  • 嬰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
    ,就被包圍在各種社會關係、社會刺激之中,形成和發展著人的情緒情感、社會行為等。情緒的社會性參照對嬰幼兒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於0.5~1.5歲的嬰幼兒,其語言能力尚未發展,情緒的社會性參照能幫助嬰幼兒超越僅僅回應他人信息的階段,能通過這些信息來確定他人的內在心理狀態和偏好,並以此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情緒的社會性參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嬰幼兒的生活質量和發展機會。
  • 促進學前兒童道德情緒發展
    一是克制欲望的焦慮等消極情緒,具有自製性;二是激發與指導道德行為的讚賞等積極情緒,具有自發性。針對3—6歲兒童開展道德情緒研究,對於兒童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認知、行為和情感方面開展兒童道德情緒教育  3—6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
  • 關注嬰幼兒情緒和情感發展,杜絕暴脾氣寶寶
    在嬰幼兒的心理成長過程中,情緒和情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基本上是在0-3歲階段形成的。孩子對自我情緒的體會與表現,對他人情緒的理解與判斷,會影響孩子的同理心以及面對人、事、物時的共情能力,這些能力關乎到孩子一生的幸福感!
  • 6歲是人類情感和認知發展重要階段
    6歲是人類情感和認知發展重要階段 從這時起希望看到正義得到伸張 2017-12-26 科技日報 張夢然   英國《自然·人類行為》雜誌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導顯示,6歲是人類情感和認知發展的重要階段
  • 大學生情緒和情感發展特點
    隨著這些需要得到滿足與否,他們的情緒也更加複雜化和多樣化。大學生和其他青年人一樣感情奔放、鮮明、激烈而又豐富多彩,但由於他們獨特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環境,其情緒發展與其他青年人又有所不同。大學生的應激能力比其他青年要強些,而心境愉快或抑鬱、平靜或焦慮常常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為。
  • 繪畫心理分析 兒童繪畫心理發展階段
    從今天開始,我和大家一起學習繪畫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繪畫是一種非言語的溝通途徑;繪畫治療是以繪畫作為治療師和患者之間的中介物來進行治療,這裡的繪畫,可以是繪畫作品、可以是繪畫過程、可以是對繪畫作品的描述。這一講的主題是兒童繪畫心理發展階段。再開始講兒童繪畫心理發展階段之前,我們先來一些實在的乾貨。
  • 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和年齡關係
    > 另一方面,兒童心理發展和他的知識經驗有關,而知識經驗積累需要時間,時間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必要條件,年齡對兒童心理發展有規律性的制約。 兒童心理發展年齡特徵的穩定性根源於本質未變的制約因素:神經聯繫的建立是有次序的;兒童腦的發育是有穩定順序和階段的;人類知識經驗的掌握是有一定順序的,兒童也必須遵循;兒童從掌握知識經驗到心理機能發生變化,要經過一個大致相同的不斷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 孩子的情緒發展是有順序的,看看你家寶寶屬於哪個階段
    您現在所看到的是關於「兒童情感教育」的專題系列文章。鄰居家小男孩銘銘三歲多了,有一次在小區裡,遠遠就聽見銘銘的哭喊聲,媽媽在旁邊吼叫著:「不許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銘銘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不過有一個「小缺點」,用銘銘媽媽的話就是,這孩子愛哭鼻子,一點小事情就哭,一哭起來就要哭很久,希望銘銘能控制一下自己這個「哭不停」的毛病。
  • 理論基礎 ▏孤獨症兒童的情緒發展
    兒童情緒發展的趨勢 兒童情緒發展5個趨勢▼●1.情緒的豐富化——情緒過程越來越分化;情緒所指向的事物不斷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兒童體驗的事物,隨著年齡的增長,引起了情感體驗。多實踐、多體驗,是自閉症兒童情緒發展的必經之路。
  • 2019福建教師資格考試:幼兒情緒情感發展的一般特點
    知識點詳解:幼兒期,幼兒的情緒和情感變化帶有一定的規律性,呈現出其發展的一般特點:(一)從幼兒情緒和情感的進行過程看從幼兒情緒和情感的進行過程看,幼兒情緒和情感的發展具有三個主要特點情緒衝動性還常常表現在幼兒會用過激行為表現自己的情緒。例如,幼兒看到故事當中的「壞人」,常常會把它摳掉,即用動作把「壞人」去掉。(二)從情緒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從情緒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幼兒情緒和情感的發展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斷增加,情感不斷豐富:如,隨著知識經驗的積累,兒童情感的分化逐漸精細、準確。
  • 幼兒社會與情緒情感發展及教育受關注
    本報訊(記者 趙巖)日前,山西省學前教育學會召開2020年學術交流培訓會,強調關注幼兒社會與情緒情感發展及教育,優化師幼深度互動與溝通質量,健全幼兒人格,改善幼兒家庭教育,在可預見階段給予幼兒更多有效幫助。此次學術交流培訓會以「務本求實,提升幼兒社會與情緒情感教育質量」為主題。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情緒、情感發展
    「答案」:(1)中班幼兒高級情感發展中最為顯著的特點是道德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幼兒喜歡告狀,具體原因如下:①道德感主要是由自己或別人的舉止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標準而引起的情感。幼兒道德感的發展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在進入幼兒園之後,在集體生活環境中,幼兒接觸到不同的人和物,慢慢地由主要依賴於成人的評價,發展成為開始自己獨立進行評價。②隨著自我意識和人際關係意識的發展,中班幼兒比較明顯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準,他可以因為自己在行動中遵守了教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感。他們不僅關心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幼兒產生相應的情緒。
  • 學前教育-情緒情感的特點及培養
    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做到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這裡的發展不僅僅指的是身體發展還包括心理發展,因此,學前兒童情緒情感的發展也是作為教師資格考試中,常常出現的考點。教師資格考試每年兩次,筆試分為科目一和科目二,科目二《保教知識與能力》考察的就是關於學前教育的專業知識,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從近幾年的考試來看,13年兩次選擇題、14年上半年材料分析題、15年上半年選擇題、16年上半年材料分析題,都考察到了學前兒童情緒情感這一部分的知識點,從考察頻率不難看出情緒情感的知識是需要重點備考的。
  • 情感體驗和習慣養成性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是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
    情感體驗和習慣養成性學前兒 童健康教育是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的以提高兒童的健康認識、改善兒童的健康態度、培養兒童的健康行為、維護和促進兒童健康為核心目標的一系列教育活動。
  • 招教考試幼兒情緒與情感的發展第一節:幼兒情緒、情感概述
    【知識點】一、情緒和情感的概念情緒和情感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一般來說,人們將情緒和情感的區別主要劃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情緒是和有機體的生物需要相聯繫的體驗方式。當生物體的某種需要得到滿足時,則會產生積極的、肯定的情緒體驗;反之,則產生消極的、否定的情緒體驗。情感則是同人的高級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繫的,如友誼感、道德感、美感及理智感等都是在人與人交往中,在社會文化生活中產生的情緒體驗。第二,情緒發生較早,是人和動物共有的,而情感體驗則是人類特有的,是個體發展到一定年齡才產生的。第三,情感比情緒更穩定、更持久。情緒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情感則較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