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勝訴」城中村改造房屋遭強拆,5年後獲得四百萬行政賠償

2020-11-27 在明拆遷律師團

■點擊右上角【關注】「在明拆遷律師團」頭條號,私信回復「諮詢」,即可享有一對一法律諮詢服務。

■本文作者:鄭森林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導讀:眾所周知,國家在徵收集體土地時,對於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補償標準一般較低。不過有一種例外就是,被納入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村房屋,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之規定,應參照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標準,即參照周邊房屋市場價。但規定雖在,實際操作中卻鮮有嚴格按照周邊房屋市場價進行補償的情況。本案的是特殊之處便在於,其突破了按照既定的補償方案確定賠償標準的實務習慣,真正使城市規劃區內的被徵收人的權利得以保障。

【案情簡介:從73萬到366萬以上,行政賠償數額飆升】

總的來說,這是一場曠日持久但結果尚佳的強拆後行政賠償訴訟。

當事人原為雲南省昆明市某區某村村民,並享有140號地塊的土地使用權。其後,當事人所在村組被納入城市規劃區。

2003年,因部分歷史原因,昆明市人民政府在未對涉案集體土地完成徵收的情況下,逕行向當事人頒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2010年3月,昆明市xx區城市更新改造局發布土地徵收公告及其關聯的安置補償方案。當事人房屋所在地塊被納入徵收範圍,但因補償標準過低,當事人一直未與徵收單位籤訂徵收補償協議。

2015年5月,因當事人一直拒不籤訂補償協議,昆明市xx區城市更新改造局強制拆除了涉案房屋。當事人對該強制拆除行為不服,經律師指導,依法向昆明市xx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經過審理,昆明市xx區人民法院判決確認區城市更新改造局強制拆除涉案房屋的行為違法。區城市更新改造局不服一審判決,向昆明中院提起上訴。2019年5月23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維持一審判決。

至此,從強制拆除涉案房屋之日起計算,已經過去4年時間,無論是當事人還是律師,都已經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但是當事人所面臨的拆遷補償或賠償問題相關工作已經進行了一半,此時除了堅持走下去,並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2019年8月,當事人以上述確認強制拆除行為違法的判決為依據,向賠償義務機關即區城市更新改造局提出行政賠償申請。

區城市更新改造局在收到申請後作出《行政賠償決定書》,決定以評估機構對涉案房屋所做分戶評估報告為依據,賠償當事人損失共計732153元。

擁有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的6層樓房僅賠償這麼一點兒,即使該賠償決定上寫明「決定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標準」向當事人進行賠償,當事人和律師都表示出不予認同的觀點,畢竟寫了就一定是真的嗎?其後,當事人在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聶榮律師的指導下,依法向昆明市xx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之訴。

昆明市xx區人民法院作出行政賠償案一審判決,決定依據涉案徵收項目中的安置補償方案,確定對當事人進行國家賠償的標準,並最終判決賠償原告損失893130元。

在接到一審判決之後,聶榮律師經分析後認為:對當事人的賠償數額雖有所提升,但一審人民法院仍未充分考慮當事人房屋所在地塊早已被納入城市規劃區這一事實,當事人以此獲得的賠償數額仍然無法保障其在徵收之後的生活水平不降低等問題。

因此,聶榮律師指導當事人獲得了涉案房屋周邊回遷地塊建蓋樓盤備案價的信息,並在針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時一併向二審人民法院提交。

2020年11月4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作出二審判決,撤銷原一審判決,並判令區城市更新改造局賠償當事人因強制拆除房屋造成的損失共計3669212元,以及自強制拆除涉案房屋之日起至實際給付之日的過渡費及利息損失。

也就是說,當事人最終的賠償金額或將超過400萬元人民幣!至此,案件算是取得了一個較為圓滿的結果。

【案件要點:城中村房屋拆遷補償須考慮「城」的因素,不是空話!】

聶榮律師團隊認為本案的案件要點主要有三:

第一個要點並非法律,而是律師和當事人之間的信任和配合對於案件的辦理極其重要。一般來說,徵地拆遷類案件的服務期限應為兩年,但本案從2015年5月16日強制拆除行為發生之日起到2020年11月4日,前後持續了5年多的時間。

過於漫長的辦案期限,將可能使得律師不斷的評估和考量案件辦理的必要性與可行之路,也可能會使當事人對律師以及案件辦理的信心產生動搖。可以說,在本案的案件辦理過程中,若沒有律師和當事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和絕對信任,就絕不會取得這樣的結果。

第二,被納入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村房屋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標準進行補償,不是一句空話。

在實際操作中,很多被納入徵收範圍的農村房屋,即使早已被納入城市規劃區,其最後確定的安置補償標準也是按照集體土地上房屋而非周邊市場價。

事實上,被徵收人想要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標準獲得補償或者賠償,僅需證明兩項內容:一,其所在地塊在徵收或者安置補償之前已被納入城市規劃區;二,有可參照的周邊市場價。

本案中,律師在二審中提交的相鄰地塊回遷安置樓盤備案價格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法院在理由部分明確指出,上訴人提交了這一證據,「被告雖不認可該價格,但沒有提交相應證據」。

法院綜合考慮涉案房屋周邊回遷安置樓盤出售價格及其他因素,最終確定對涉案房屋4層以下部分按房地一體14000元每平米的標準予以賠償。這一下就讓涉案房屋的賠償數額在原補償方案的基礎上得以大幅提升。

第三,徵收項目中已生效的安置補償方案或者評估報告,是確定對被徵收人補償標準的重要依據,但不是唯一依據。

其實,無論是安置補償方案還是評估報告確定的補償標準,都必須符合法律對徵收補償的相關規定。本案中,人民法院並未採納徵收過程中形成的安置補償方案和評估報告作為確認對當事人進行行政賠償的依據,原因就在於其確定的補償標準過低,已經嚴重違反公平原則,也不能保證被徵收人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聶榮律師團隊通過本案要提示廣大被徵收人的是,從房屋遭強拆到補償(賠償)利益的最終落袋,看似直截了當的「確認強拆行為違法+申請行政賠償」之路卻是充滿了常人難以想像和預料的荊棘與困難,其中所涉的專業法律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及時諮詢專業律師,並對你所委託的律師抱持十足的信任與信心,獲取滿意的行政賠償絕不會僅僅發生在別人的案件中。

版權聲明:本文為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如果您覺得自己的補償不合理或者有其他相關問題,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免費諮詢,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相關焦點

  • 最高人民法院勝訴:城中村改造強拆誰負責?不能光信村委會自認
    ■本文作者:王小明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導讀:城中村改造拆遷項目中,村委會是拆遷方案中確定的實施主體,且其也承認系自己實施了強制拆除當事人房屋的行為。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在對此案進行再審時,卻明確指出不能僅以村委會的自認來判斷城中村改造中強拆的責任主體,最終將本案指令省高院再審。那麼,本案的關鍵問題究竟在哪裡?
  • 房屋遭強拆 武漢市民勝訴申請賠償被拒
    因自建房屋遭到強拆,武漢市民程女士將漢陽區政府告上法庭並勝訴,但判決生效後區政府卻拒絕賠償。目前距強拆已有3年之久,程女士仍未拿到應有的賠償款,相關案件正在法院審理中。程女士被拆房屋的原址上,如今已建起了售樓部。
  • 「勝訴案例」房屋被「強拆」,如何申請賠償?
    但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些被拆戶當初沒有經過任何批准,便擅自搭建房屋用於居住,法律規定對於這些擅自搭建的房屋是不予補償的。但是,如果拆遷部門通過違法強拆的手段拆除違建,這種情況下被拆戶是否有權獲得賠償?遇到這種情況,當事人應該怎麼辦呢?應當如何維權呢?是否會有損失賠償?諸如此類問題比比皆是。本文,劉勇進律師、夏麗麗律師結合實際案例,釋法說理,幫助廣大被拆遷人挽回損失。
  • 城中村改造強拆誰負責?不能光信村委會自認
    導讀:城中村改造拆遷項目中,村委會是拆遷方案中確定的實施主體,且其也承認系自己實施了強制拆除當事人房屋的行為。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在對此案進行再審時,卻明確指出不能僅以村委會的自認來判斷城中村改造中強拆的責任主體,最終將本案指令省高院再審。那麼,本案的關鍵問題究竟在哪裡?本文就為大家解析這起頗具典型性的最高法勝訴的來龍去脈。
  • 汽貿城勝訴!因城中村改造被強拆,起訴獲賠1.9億
    2013年8月,區主管部門以城中村改造名義下達拆遷通知。賠償數額隨意捏造沒有依據。雙方的爭議焦點在於強拆主體、強拆是否違法及損失賠償數額。庭上律師逐一駁斥對方的觀點。,但涉案汽貿城是在城中村改造中被拆除的,該拆除符合區主管部門城中村改造的行政目的。
  • 房屋遭違法強拆,行政賠償只能按補償方案計算嗎?
    但如果房屋徵收部門在徵收過程中未按照法定程序實施徵收,其與被徵收人之間的法律關係不再是行政補償,而是因違法的行政強制行為引發的行政賠償。那麼,當其強拆房屋的行為被確認違法後,行政賠償金額是否仍完全依據原有的補償方案計算呢?
  • 雲南昆明中院勝訴:國有土地上6層樓被拆,賠償額飆升四百萬
    】總的來說,這是一場曠日持久但結果尚佳的強拆後行政賠償訴訟。經過審理,昆明市xx區人民法院判決確認區城市更新改造局強制拆除涉案房屋的行為違法。區城市更新改造局不服一審判決,向昆明中院提起上訴。2019年5月23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維持一審判決。
  • 陝西寶雞城市拆遷:因城中村改造房屋被拆向區政府申請賠償被拒
    現當地有城中村改造項目,但在徵收拆遷補償還未達成一致的情況下,2016年9月11日,該房屋被強制拆除,於先生認為這嚴重侵犯其合法權益,將區政府的該強拆行為起訴至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決區政府強制拆除其房屋的行為違法。之後2018年6月14日,於先生向區政府提出賠償申請,兩個月後收到區政府作出的《行政賠償決定書》,不予賠償。對此,於先生向法院提起了訴訟,但是未取得滿意結果。
  • 房子遭強拆,沒有證據也可能勝訴並得到賠償
    我這也沒有任何證據,那麼我還能勝訴並拿到賠償嗎?」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典型的,遭遇強拆,現場也沒辦法進行相關證據收集,這樣不利的情況下如何獲得行政賠償?聖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有銀律師為大家進行解讀。那麼知道了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國家賠償之後,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一下,在申請國家賠償的案件中,拆遷戶對具體損失沒有什麼證據,最終能否勝訴並拿到賠償款。下面我們就通過聖運律師承辦的案件,來給大家解答。
  • 最高法判例:因城中村改造違法強拆宅基地上房屋的賠償標準
    人民法院在確認當事人可以獲得的賠償數額時,以其所得賠償數額不低於同村村民根據涉案補償安置方案所應獲得的補償利益為原則,同時考慮到其實際獲得賠償的時間滯後於其他村民獲得安置補償的時間,最終按照涉案補償安置方案中的補償標準確定的金額再行上浮一定比例確定當事人的房屋價值損失,並無不當。
  • 最高法院裁判 :被違法強拆的房屋難以鑑定的,法院應判決按照徵收補償方案​賠償
    2008年2月28日,中共薛城區委和薛城區政府制定《關於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實施意見(試行)》(薛發[2008]5號),將包括東小莊村在內的六個村莊劃入城中村改造範圍,明確由薛城區政府成立城中村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實施。
  • 房屋被強拆後如何申請行政賠償
    房屋被強拆後如何申請行政賠償!「律師您好,前段時間我家房屋被納入徵地拆遷範圍了,但是我們和徵收方一直就補償問題沒有談攏,雙方處於僵持狀態,當時我們覺得徵收方肯定要再來談這個問題的。的確,他們是來了,但是卻是帶著挖掘機來得,沒多久就把我家房屋拆的一乾二淨,攔都沒攔住,於是我立馬給你們打了電話,希望委託你們進行維權……」小編在了解具體情況後,發現當事人很有先見之明,在房屋被納入徵收範圍時,就和鄰居協商各家門口安裝一個攝像頭,角度對著對方家,防止房屋出現強拆現象,沒想到真的派上用場了。
  • 房屋被違法強拆法院判決後,徵收補償不接受,可否申請國家賠償?
    ●原告李某等在漯河市擁有一座合法房屋,建築面積813平方米,2014年房屋被納入漯河市舊城和城中村改造項目徵收範圍,因補償不合理,原告沒有與拆遷方籤訂補償協議。2018年9月2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針對李某的房屋作出《危險房屋強制拆除暨緊急避險決定》,並於2018年10月9日將房屋全部強制拆除。
  • 河南村民家未拆遷遭斷電起訴求恢復,二審勝訴後家被強拆
    他起訴鎮政府行政違法,法院立案次日,房子被強拆了。拆除唐紅權的房子,有無違反「先補償、後拆遷」原則?是否獲得法院準許強執?9月18日,南樂縣城關鎮鎮長王曉華回復紅星新聞記者稱,唐紅權已以城關鎮政府為被告,向南樂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對於唐紅權反映事項,由南樂縣人民法院依法裁決。
  • 房屋被強拆後,如何申請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由此,當被拆遷人的房屋被非法強拆時,有申請國家賠償的權利。下面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的郭律師給大家講解,房屋強拆後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 河南漯河拆遷怪象:村民不斷贏官司,房子不斷被強拆
    九派新聞記者 趙翔11月6日,漯河郾城區被拆遷戶王恩中起訴郾城區政府違法強拆案開庭。這是近幾年來,幾十起敗拆遷戶起訴區政府強拆的行政訴訟案件之一。該案沒有當庭判決,但王恩中對勝訴比較有信心,認為法院會判決郾城區政府違法強拆。漯河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項目中,郾城區政府多次對村民房屋進行集中強拆,村民對郾城區政府提起行政訴訟。
  • 高院:關於房屋被強拆後申請賠償的審判規定
    當行政機關違法拆除房屋後,不能對房屋內的財產損失核對時,法院可以根據原告申請的賠償請求,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依照拆遷補償方案確定的補償標準,綜合考慮拆遷戶的損失,給予行政賠償。對被強拆房屋的賠償標準應當從實際角度出發,住宅房屋與其他財產大不相同,住宅房屋事關當事人的基本生存權利,賠償應該遵照公平、公正、合理的基本原則,確保當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不受影響,如果徵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沒有對房屋進行安置補償的,時隔多年後進行強拆的,繼續按照房屋被徵收時的價格進行安置補償,就會失去公平、合理,直接損害了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
  • 最高法勝訴判決後效:違法強拆今後一律這樣判!
    導讀:2018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對由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楊在明、周濤律師代理的許水雲訴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政府行政強制及行政賠償案作出再審判決,判令區政府要對原告予以「全面賠償」,為此類型案件的裁判原則確立了標杆,更給廣大被徵收人通過申請國家賠償確保公平、合理的徵收補償權益帶來了希望。
  • 房屋被違法強拆,確定房屋賠償價值需要注意什麼?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王威律師、張坤律師【導讀】在房屋徵收中,經常容易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拆遷方常常以先拆後賠的形式達到自己用地的目的,而現實情況是,此處的「後賠」往往具有嚴重的「滯後性」,導致實際賠償房屋的價值遠遠高於他們單方所認可的房屋價值,這其中本質的矛盾點就是雙方對房屋價值的評估點存在巨大的爭議
  • 凱諾律師:房子被強拆後,行政賠償的標準應如何確定?
    何先生是貴州省人,在當地有合法房屋和土地。2011年相關部門欲徵收何先生的房屋,但是面對極低的拆遷補償,何先生等村民並沒有籤訂補償協議。然而,沒過幾天,相關部門便向其下發了《限期改正通知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