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文人才子,著名的詩人李白就有「鬥酒詩百篇」的趣談。可以說,文人們文學的素養是文壇得以蓬勃發展的基礎,那麼美酒就給文人們的江湖添加了別樣的風採。
就像品茶一樣,有很多的說法和講究,在中國古代,喝酒同樣是有獨特的學問的。
其中一種叫做閒酒,字面意思就是在閒暇時候喝的酒。想當年竹林七賢一個比一個會喝酒,其中最能喝的就是劉伶了,相傳他喝酒千杯不醉,所以常常因為怎么喝都喝不醉而不開心。酒有個別名,叫做杜康,杜康本來是人的名字,因為這位老哥釀的酒特別好,所以後世人們就用他的名字給酒起了個別稱。
民間有個傳說是這樣的,杜康號稱自己釀的酒一醉三年,劉伶則怎麼都喝不醉,有一日這二位就碰到一起了。劉伶聽說了杜康的名氣,就尋到了杜康這裡討美酒喝,一見面就要上三碗酒。杜康說:「我這酒喝一碗就要醉上一年不會醒來,你還是少喝點吧。」劉伶不信,偏偏要喝三碗,杜康拗不過他,只得給他上酒。劉伶喝完後,臨走前,杜康讓劉伶快點回家,三年後再去要酒水錢,如果不能一醉三年,那酒錢就免了。
這劉伶回到家中,給他的妻子說:「我去杜康那裡喝酒了,喝了三碗,他說要三年才能醒,我不信,就喝了三碗,現在有點困了」說完後一頭栽倒在床上就睡著了。
轉眼三年過去了,劉伶的妻子眼看丈夫居然真的三年沒有醒,正發愁呢,聽到了敲門的聲音。開門一問,誰也沒有猜到原來是杜康前來收酒錢了,劉伶的妻子就詢問杜康怎麼辦。杜康笑著勸說劉伶的妻子不要慌,就上前推了一下劉伶。沒想到劉伶真的醒來了,他揉揉眼睛,看見是杜康,就哈哈大笑,說他的酒沒有用。杜康告訴他誰說是假的,現在已經是三年後了,劉伶不信,詢問自己的妻子,劉妻也告訴他的確是三年後了,三年前他回到家中就睡了三年。劉伶得知後大為震驚,付清了杜康的酒錢,自此以後就有了「杜康釀酒劉伶醉」的傳說。
現在中國人還是喜歡在吃飯的時候來上點小酒,吃肉喝酒,好不熱鬧,這就是中國的酒文化,杜康也因為這個傳說被愛喝酒的人奉為了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