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打罵吼進入惡性循環怎麼辦?試試20s法則

2020-09-05 讀書與成長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願意寫作業,一放學就開始催,一直磨蹭到晚上十一二點呢?

為什麼孩子一寫作業就找各種理由:「媽媽,我要上廁所」,「媽媽我渴了」,「媽媽,我肚子疼」......

針對孩子寫作業不積極的情況,有的父母可能開始會發脾氣,然後又打又罵,但結果呢?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今天可能好不容易逼著孩子把作業寫完了,第二天孩子一放學,家裡又開始雞飛狗跳,家又一次變成戰場。這樣下去,孩子對寫作業這件事越來越反感,進入了惡性循環,似乎成了父母無解的難題。

01為什麼那些寫作業積極的孩子都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那些高效完成作業的孩子已經養成了寫作業的好習慣,顯然這些不愛寫作業,經常磨蹭,拖延的孩子沒有養成寫作業的習慣,反而在心理產生了心錨,心錨讓他們越來越反感寫作業。

不想寫作業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心錨,它是條件反射的一種形式,即"人之內心某一心情與行為某一動作或表情之連結,而產生的條件反射"

當條件與反射之連結模式銜接完好後,人之心錨就建立了;如果能夠將這一銜接過程重複地使用多次,那麼,心錨產生效果會更加明顯。

所以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經常催促,經常發脾氣,經常對孩子進行打罵吼,在孩子心中就會建立心錨,一想到寫作業就想到家長的會生氣,發脾氣,被打被罵被吼這些自然練習起來了,所以每次你讓孩子寫作業,孩子就逃避,找各種理由,甚至使用拖延戰術。

所以面對孩子不寫作業的問題,父母應該自省,首先改變的應該是父母自己的態度,不要繼續對孩子進行負面影響,不打,不罵,不吼,不批評,多點耐心,多鼓勵,讓孩子對寫作業恐懼的心錨漸漸消除掉,做到這些或許有點難,有時候父母的情緒真的難以控制,但我們應該嘗試著先做出改變,如何改變呢?試試積極心理學專家的20s法則吧。

以前在TED上看了一個關於快樂主題的演講,演講嘉賓肖恩·埃科爾 Shawn Achor,以幽默風趣卻又震撼的演講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原來他是積極心理學領域的先鋒實踐者全球知名的潛能挖掘專家,哈佛幸福課的主要設計者,能否讓孩子寫作業也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呢?

他曾在《快樂生產力》這本書中提出了20s法則,他通過這個法則養成了堅持練習吉他的好習慣。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啟動能量,越簡單的事情需要的啟動能量越低,越複雜的事情啟動能量越高。當啟動能量<20秒時,人們可以積極主動的做這件事情,當啟動能量>20秒時,人們就不想去做這件事情了。

肖恩告訴我們,要改掉壞習慣需要眾所周知的21天堅持外,最需要的是將壞習慣從阻力最小的道路移開,將最想要的行為和結果放置於阻力最小的路上。對壞習慣至少提供20秒的阻力,有助於改掉壞習慣。

02 什麼是20s法則呢?

肖恩·埃科爾剛開始練習吉他時,要花費20秒時間費勁的從衣櫃裡拿出吉它,證明走到衣櫃,拿出吉他對他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他曾經試過靠意志力來強迫自己做到,但過了4天後,他積蓄的能量就被榨乾了。

作為一個積極心理學的專家,他給自己制定了明確的21天練習吉他的計劃也半途而廢了,他開始思考,除了意志力意外,還要靠什麼才能養成堅持練習的習慣。

於是,他開始了另一個實驗,他從衣櫃把吉它拿出來,買了個2美金的支架,把吉它支在通往臥室的路中間。啥也沒變,除了那浪費的20秒從衣櫃取出吉它的時間,吉它現在可以隨手取得。

他把目標行動放到最少阻力的路徑上,所以只要很少的動力就可以練習吉它了,且無法忽視它。這就是所謂的20s法則,這幫助他養成了一個新的生活習慣。

再回到孩子寫作業的事情上,孩子如果已經反感了寫作業,作業對他來說已經是一個龐大的且很難完成的工程。家長可能覺得算幾個數很簡單,寫一張字母也很簡單,但是對於那些不愛寫作業孩子來說,寫作業對他們來說真的是一項超級難做到的事情。

面對孩子寫作業困難的問題,那該怎麼辦呢?我們可以試試應用20s法則。

03 將20s法則的原理用在孩子寫作業上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利用20s法則的原理,讓孩子快速啟動能量,可以參考以下4個步驟。

1. 讓興奮的孩子冷靜下來

孩子剛放學回家,大腦處於興奮的狀態,不要第一時間催促孩子寫作業,可以讓他吃點水果,喝點水,冷靜一下,再開始寫作業,否則孩子很難啟動學習狀態。

2. 作業分解

可以讓孩子將自己的作業分成幾個簡單的小任務,讓孩子從最簡單的任務開始。

3. 列好作業清單

將分解好的作業,按照先後順序,列成清單。如果孩子不能獨立完成,家長可以協助完成。

4. 適當及時的鼓勵,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孩子每完成一項任務,在清單後面打個對勾,這樣孩子可以獲得成就感,當孩子心裡感覺到有成就時,再讓他繼續寫下面的作業。

如果你也遇到了孩子寫作業困難的困惑,試試20s法則吧!

最後,再強調一下, 要想孩子改變,父母得先改變。多點耐心,多鼓勵,不打不罵,不吼不批評。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能的習得,習慣的養成,還有我們作為父母面對孩子寫作業拖拉時的壞情緒都需要慢慢改變,包括孩子養成寫作業的好習慣,都是一個慢慢積累和改變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怎麼辦?送您一個錦囊妙計
    今天我要跟家長說的是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可能很多家長為這事很頭疼。我的回答是,對於小學中學不同階段不能一概而論,小學生磨蹭確實是不對的,但是他的磨蹭往往是一個心理因素,我接下來舉個例子,您可能聽著反感,但是姑且一聽。
  • 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的難題,心理教育專家用一張紙就解決了
    今天的文章將著重解決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的問題,我們將介紹「最了解兒童心理的人」之一的田宏傑老師的三種方法,讓孩子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下次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又是半天不啟動,家長再次催促、打罵孩子。長期以往下去,寫作業和打罵吼之間就會建立穩固的連接。
  • 孩子磨磨蹭蹭怎麼辦?試試「三隻青蛙」法則,提升孩子做事效率
    因為豆豆磨磨蹭蹭的行為習慣讓他的幼兒園生活過得並不開心,所以有的時候媽媽會故意地催促他快一點,可是沒想到,越催促豆豆做的越慢。其實很多孩子身上都有磨磨蹭蹭的習慣,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顯然,這時候孩子的磨磨蹭蹭大多是父母太過於心急了。2.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在孩子的認知中,對於時間的概念認知是逐漸形成的,也就是說,孩子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分辨出10分鐘和20分鐘的區別。時間概念建立不全使孩子無法感受到時間的緊迫,自然在行為上會有些拖沓。
  • 叛逆的孩子怎麼辦?試試魚缸法則把孩子放到"水池"中去
    叛逆的孩子怎麼辦?試試魚缸法則把孩子放到&34;中去有沒有想過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2家長的教育方式對於不聽話或者叛逆的孩子,家長剛開始還會耐心引導,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吼孩子,說一些威脅的話語,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孩子寫作業拖拉怎麼辦?何不試試「獎賞時間」,比打罵催促更有效
    很多爸媽教育孩子時,使用的就是「威逼利誘」。孩子不聽話,媽媽用孩子喜歡的玩具誘惑他們聽話;孩子不寫作業,媽媽用周末出去玩誘導他們趕緊寫作業,這就是「利誘」;孩子不聽話,媽媽恐嚇他們,不聽話就不許看電視、不許買零食、不許買玩具……甚至還會打他們的屁股,這就是「威逼」。這些方法真的有效嗎?有效,但是只是暫時的,而且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副作用」!
  • 孩子寫作業拖拉怎麼辦?何不試試「獎賞時間」,比打罵催促更有效
    很多爸媽教育孩子時,使用的就是「威逼利誘」。孩子不聽話,媽媽用孩子喜歡的玩具誘惑他們聽話;孩子不寫作業,媽媽用周末出去玩誘導他們趕緊寫作業,這就是「利誘」;孩子不聽話,媽媽恐嚇他們,不聽話就不許看電視、不許買零食、不許買玩具……甚至還會打他們的屁股,這就是「威逼」。
  • 應激教育: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磨磨蹭蹭怎麼辦?
    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一會兒削鉛筆,一會找橡皮,一會兒口渴了,一會又要上廁所,本來半小時能昨晚的作業,三四個小時都不見落筆。作業都跟著無能怒吼:我不配叫作業,我只能叫空白頁!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打罵管用!
    但是,打罵過後,家長們會後悔,會心疼,這真的讓我們很頭疼。談起叛逆期,人們會想到青春期,認為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會叛逆,但其實最重要的不是這樣,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三個叛逆期:2~3歲:幼兒叛逆期——寶寶開始享受被認可被尊重的感覺。同時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比較弱,容易「鑽牆角」。常常為了反抗而反抗,是不講任何道理的。
  • 應激教育: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磨磨蹭蹭怎麼辦?
    應激教育理論:兒童的所有行為,無論是好是壞,都是出於對外界整體環境刺激的「綜合應激反應」,教育是有意識的「刺激」,只是整體環境的一部分,仍有一部分無意識的刺激在影響著孩子的行為。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讀懂孩子的心理。  你經歷過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崩潰和絕望嗎?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魚缸法則」家長可以試試,比打罵更管用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管越叛逆,但偏偏家長不管還不行,但畢竟孩子還小,打罵過去家長心裡也會十分後悔、心疼,但當時除了這樣我們當家長的還能怎麼做呢面對孩子的這幾個叛逆期,家長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間,比如下面這個「魚缸法則」,就比打罵孩子要管用很多,家長們不妨試試。
  • 寶貝兒子上三年級,寫作業磨磨蹭蹭,打不得罵不得該咋辦呢?
    ​寶貝兒子上三年級,寫作業磨磨蹭蹭,打不得罵不得該咋辦呢?孩子做作業磨蹭,這個現象很普遍,也很有意思。但是如果我們讓孩子看故事書,或者玩遊戲,他會磨蹭嗎?當然不會。沒有,只會讓孩子更加地消極抵抗,磨蹭不前。
  • 孩子愛發脾氣,打罵和大吼大叫都不管用,父母不妨試試以靜制動
    孩子發脾氣、躺在地上哭鬧,怎麼哄都哄不好,父母被磨的不耐煩,對著哭鬧的孩子大聲吼叫,甚至動手打屁股打手。孩子愛發脾氣,父母慣用的手法就是大吼大叫和打罵,但其實這兩種方法是最笨也是最不起效的如果你家有個愛發脾氣的孩子,請試試這種以靜制動的方法吧。首先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和打罵。孩子發脾氣時就好像膨脹的氣球,父母打罵和大吼大叫只會加速球體的膨脹,讓爆炸來的更猛烈。
  • 孩子不愛寫作業,媽媽怎麼辦?
    大吼,咆哮,甚至一度情緒失控!不過任憑媽媽耐心教導也好、大發脾氣也好,孩子還是絲毫沒有變化,他們就是不願寫、不會寫、寫得慢,怎麼管都起不到多大作用!可見,陪孩子寫作業太容易動「真情」,陪出毛病的,大有人在。難怪有人總結說,現在有一種發病範圍最廣、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一「陪孩子寫作業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吼叫、打罵、撕本子、拍桌子等一系列無法自控的肢體動作,患者自述頭痛、胸悶、憋氣、眼冒金星,嚴重時可發生心梗、腦梗,危及生命。這當然有一種戲說調侃的感覺,但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存在其中。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何不試試「魚缸法則」,比大吼大叫好得多
    012歲的萌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基本有三個表現:而有的父母,在這個叛逆期,對孩子的管教不得當,導致出現孩子越管教越叛逆的情況。家長何不試試「魚缸法則」,比大吼大叫好得多,也管用得多。「魚缸法則」,簡單來說就是父母給孩子一個更大的成長空間。教育處於「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要學會運用「魚缸法則」。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提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2歲就已經開始了,一共要面臨3個叛逆期。
  • 為什麼不要吼打罵孩子:孩子學習的「漸進—躍遷」!
    同事中有一個當年廣東省高考狀元,經常在群裡各種抱怨孩子的「笨」,不少同事也會響應,紛紛表示這一代孩子不如自己當年,然後,就是交流各種如何「吼」,如何「訓」更有效果,甚至於「打」。能不能比上自己當年確實不好說,畢竟省狀元背後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這些因為孩子學某一塊知識的速度「慢」於家長的預期就要吼打罵的做法絕對是錯誤的,我不想從道德層面上去探討,而是從學習效果角度去分析這樣做的利弊。
  • 孩子越管越叛逆,試試用"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相信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都遇到過&34;的情況,讓孩子關掉電視去睡覺,說第一遍就像沒聽見、第二遍就撅嘴、第三遍磨磨蹭蹭講條件,非要將家長的耐心耗盡挨頓罵受頓罰,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做,自己還生悶氣,叫他吃個飯,比登天還難……孩子&34;而且越說越叛逆,不管不行,可打罵過後又會後悔、心疼,真是讓作為家還在那個的而我們頭疼不已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家長學會這3招正面管教,比大吼和打罵都有效
    孩子正處於叛逆期,他們必定會跟父母做出對抗,不喜歡父母幹擾自己的做法,經常對別人發脾氣,甚至還可能會忍不住打人。面對這樣的情況,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用大吼和打罵來解決,畢竟&34;、&34;,是諸多家長遵循的教育方式。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萬句都有用
    相信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越管越叛逆」的情況,比如要孩子不要看電視了,在父母說第一遍的時候,他們就像沒有聽見一樣,第二遍就會很不開心地把嘴巴嘟起來,而第三遍的時候他們還會在那裡磨磨蹭蹭,非要把家長的耐心耗盡,挨頓罵和懲罰之後,才會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而且還表現得非常不情願。
  • 一個專治孩子磨磨蹭蹭的小妙招,建議家長收藏
    經常有很多家長抱怨,我家孩子做作業太磨蹭了。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擺弄橡皮擦,咬咬小手,扣扣鼻子。總之就是不專心寫作業。俗話說:&34;足以證明監督孩子寫作業是一件極其不明智的選擇。其實寫作業不主動,磨磨蹭蹭的耗時間,是很多孩子的通病。現在我就告訴大家一個專治孩子寫作業磨蹭的絕招,屢試不爽。1、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也可以看書,不打罵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 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