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跟家長說的是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可能很多家長為這事很頭疼。
我的回答是,對於小學中學不同階段不能一概而論,小學生磨蹭確實是不對的,但是他的磨蹭往往是一個心理因素,我接下來舉個例子,您可能聽著反感,但是姑且一聽。
我在家裡有個小寵物,我聽過一個寵物專家跟我分享他的一些經驗,他就說為什麼我們很多主人牽著小狗到樓下去遛遛狗?我們其實牽小狗下去,就希望它趕緊大小便,是吧?這是我們的主要目的之一,然後其次再玩玩。結果你發現這小狗牽到樓下之後,它不給你痛痛快快的拉屎,這拉一點它就不拉了,然後開始到處跑,然後你逼著它拉屎趕緊拉屎,再給你樣給你拉一點,然後接著就到處跑。 為什麼?其實這個小狗它是有自己的思維的,它就覺得如果我一氣把這點屎都拉完了,主人立刻就把我帶到樓上去了,我就沒法玩了。
其實說實話,小孩尤其小學階段低年級的孩子,他的思維真的有的時候跟那些小動物挺像的,有的時候小孩就這麼認為的。如果我那麼快的把作業寫完了,我家長不僅不讓我玩,他還會給我加更多的任務,我豈不是更累了,得了我就慢慢又有點磨蹭,反正起碼不至於幹更多的事,有時候小孩的觀點很可笑,這也挺有意思的,我們怎麼針對性的解決?
我覺得孩子小的時候愛玩是天性,您得滿足他這方面的基本需求,您可以跟他商量好。如果你能高效地完成作業,不止速度快,準確率也高,我就獎勵你娛樂時間,而且你可以玩你想玩的事情,我曾經在我孩子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怎麼試過,我發現真的比他媽媽吼他,說他那要管用的多。到了中學孩子寫作業磨蹭,跟小學說實話它又不太一樣了,中學生應該說這個時候已經相對成熟了,也是有一定的自覺自律性了,如果他這時候寫作業還是慢,他真的不是主觀上的非要磨蹭耗時間了,往往是因為他的能力真的是有所欠缺,臣妾做不到,就這意思。
比如說我舉個例子,一道題,和1.725比較大小,我真的親眼見過,有的孩子你知道怎麼做嗎?正常做法,一看根號三就知道了,約等於1.732,那1.732肯定大於1.75725,但是有的孩子他記不住或者說沒學好,根號3約=1.732,他就拿那1.725再乘1.725,你知道嗎?乘完那數,再跟3比,你說他能不費時間?這一步比人家就慢了好多,積累在一起,他寫作業他就是慢,這種孩子要想解決,就得真幫他培養他欠缺的能力。
所以說孩子寫作業磨蹭,咱們要看看到底原因是什麼,然後再針對性的給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