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壞死性腦病COVID-19患者腦脊液,首現SARS-CoV-2 RNA

2020-12-23 騰訊網

COVID-19相關的急性壞死性腦病(ANE)既往已有報導,但患者腦脊液(CSF)中是否存在病毒尚未見報導。本病例在症狀發作兩次檢測呈陰性的19天後,在CSF中發現了SARS-CoV-2 RNA。該病例強調了SARS-CoV-2的親神經性,反覆進行腰穿和CSF分析在懷疑COVID-19和神經系統症狀患者中的重要性。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病例介紹

患者為55歲女性,既往體健,於2020年4月上旬因發燒和肌痛被送進農村醫院的急診室。胸部CT掃描顯示肺部玻璃樣變和實變,鼻咽拭子標本PCR分析證實了診斷為COVID-19。患者一直在照顧其丈夫和90歲的母親,因他們也有咳嗽和高燒,並且SARS-CoV-2 RNA為陽性。

次日回到家後,她變得昏昏欲睡,難以爬樓梯去臥室(症狀出現後第7天,時間軸如圖1A所示)。那天晚上晚些時候,患者被發現於床上無反應。再次入院時,其體溫為37.6°C;血流動力學穩定,無呼吸問題。患者身材矮胖,有多灶性肌陣攣。大腦CT掃描顯示丘腦對稱性低信號改變。第9天進行了腰椎穿刺,但無細胞增多,尚不提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單純皰疹病毒(HSV)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的PCR試驗均為陰性。但可見血腦屏障破壞的跡象。第11天,患者的神經系統狀況惡化,插管並轉到重症監護病房(ICU)。複查頭顱CT顯示丘腦和中腦存在低信號改變,考慮與SARS-CoV-2感染相關的急性壞死性腦炎(ANE)。患者為此接受阿昔洛韋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療。

在第12天,患者被轉診到三級醫院的ICU。其神經系統症狀加重,腦幹反射減弱。頭顱MRI在所有序列上均顯示出對稱的病理信號模式,與ANE相符(圖1B)。第二次腰穿後的CSF分析顯示細胞計數正常,IgG濃度略有增加,白蛋白濃度已恢復正常。未檢測到特異性自身抗體,腦脊液中HSV、VZV和SARS-CoV-2的PCR均為陰性。

但神經元損傷的CSF生物標記物包括神經絲輕鏈(NfL)和tau明顯增加。星形膠質細胞活化和神經炎症的生物標誌物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也明顯升高。此外,CSF中的白介素6(IL6)有所增加。此時,全身炎症標誌物(CRP和WBC)正常至輕度升高(見圖1)。腦脊液蛋白質組學分析顯示神經元救援蛋白水平明顯增加,而病程中發生變化的其他蛋白質包括脂質轉運蛋白、酶輔因子、細胞表面受體配體、載脂蛋白和先天免疫系統補體因子,可能反映了潛在病理動態變化。蛋白質組學數據可從Dryad獲得:https://doi.org/10.5061/dryad.xwdbrv1bb。

第14天,患者意識水平有所提高和腦幹反射正常,頭顱掃描病灶有改善。連續的腦電圖監測顯示全面慢波改變,無癲癇樣活動。第二次頭顱MRI顯示腦幹和內側顳葉的信號變化部分消退,而丘腦中部和島葉下部的增強病灶更為明顯(圖1B)。靜脈造影顯示出靜脈,未檢測到灌注不足(圖片可從Dryad:https://doi.org/10.5061/dryad.xwdbrv1bb)獲得。

有趣的是,在第三次CSF採樣中,靶向N基因的SARS-CoV-2的rRT-PCR在周期閾值為34.29時為陽性。在如此低的濃度下,使用商業PCR測定法(Abbott RealTime SARS-CoV-2,Abbott Molecular,威斯巴登,德國)無法實現上述發現。神經元損傷的生物標記物NfL和tau進一步增加,而GFAp和IL6減少。腦脊液蛋白水平增加,可檢測到寡克隆帶。

ANE的預後較差,並且由於病因不明,因此沒有特異性治療。但是,由於CSF IgG水平升高,因此在第20天開始進行血漿置換(PLEX)。鑑於COVID-19患者血栓栓塞發生率較高,我們決定不再繼續使用IVIG治療。該患者接受了新收集的替代供體血漿,希望其中含有SARS-CoV-2抗體。

病人的神經系統狀況逐漸好轉,在第32天,她可以自發點頭,移動腿並指認孩子的照片。GFAp已恢復正常,但NfL和tau仍然很高(圖1A)。患者於第35天拔管並出院接受康復治療。

圖1 從症狀出現到出院的時間軸,以及MRI掃描展示的病變部位和隨時間的變化。

(A)症狀首次出現的時間軸顯示患者的神經系統狀況以及免疫治療的開始和持續時間。該圖還說明了血漿和CSF中炎症標誌物的動態變化。紅色表示3周後,檢測到CSF中SARS-CoV-2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陽性PCR。IVIG: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PLEX:血漿置換,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B)上排和中排顯示第12天首次MRI掃描的圖像,下排顯示一周後隨訪的圖像。T2 Turbo自旋迴波(B.a)和FLAIR(B.b)在島葉(圍繞屏狀核)和丘腦(白色箭頭)中顯示出對稱性信號增強。彌散加權圖像顯示相同區域存在高信號改變(b 1000),表明細胞毒性水腫(B.c)。腦幹(星號,B.h)FLAIR圖像上也出現信號增加,提示三叉神經受累(無增強,B.d)。嗅道外觀正常(未顯示)。T1加權圖像在初始掃描(B.e)時顯示出明顯的信號下降,並在後續檢查中部分恢復正常,並且在丘腦中還可見小的病灶(B.j)。最初(B.f)影像顯示增強不明顯,後續檢查更為明顯(方框; B.k)。最初的FLAIR圖像顯示內側顳葉、海馬和大腦腳(星號,B.g)以及腦橋(B.d,B.h)明顯對稱地受累。隨訪時,海馬和中腦(B.l,B.m)的信號變化明顯減弱。磁敏感圖像顯示丘腦中部和島葉下部有多個小病灶,可能是局部的瘀點(黑色箭頭;B.i,B.n)。

討論

該個案展示了SARS-CoV-2的兩個重要方面:首先,該病毒可能具有明顯的親神經性;其次,CSF中正常的CSF細胞計數和最初的SARS-CoV-2 RNA PCR陰性結果均不能排除CNS受累。當懷疑CNS COVID-19時,該個案還強調了重複進行CSF檢測的價值。

COVID-19伴ANE的第一個個案於2020年3月發表[1]。但其未檢查CSF中是否存在病毒。第一個病例的影像學特徵與本病例存在相似之處:對稱的丘腦病變、出血成分以及內側顳葉和島葉下部受累。後兩個成分不是ANE的常見特徵,可能反映出COVID-19特定的病理生理學特徵。Moriguchi等人的早期報告描述了單側顳葉內側受累的患者,在腦脊液中檢測到病毒[2]。

ANE被認為是快速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的獨特疾病,通常是繼發於流感和皰疹病毒等病毒感染。MRI表現包括在丘腦中部對稱性信號改變和壞死,有時伴有出血成分和/或累及腦幹前部。儘管與病毒感染有關,但ANE通常不被認為是炎性腦炎。實際上,無CSF細胞增多是ANE的診斷標準之一[3]。已有研究表明,促炎性細胞因子的激增會引起血腦屏障的局灶性損害,並繼發水腫和壞死。這種「細胞因子風暴」或過度炎症狀態在包括COVID-19在內的病毒感染患者亞組中有所描述。然而,在我們的患者中,全身性炎症的指標僅輕度升高。免疫治療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儘管該結果與潛在的炎症過程受到抑制或阻止相一致,但應謹慎解釋。

在人類和動物研究中均證實了冠狀病毒的嗜神經性及其與脫髓鞘病變的關係[4]。最近,在屍體解剖時在腦組織中檢測到SARS-CoV-2,並確認了神經元的病毒感染[5]。可能的進入途徑是三叉神經和嗅神經[6]。通過嗅覺系統的浸潤可以解釋顳葉內側FLAIR信號的增加[7]。腦幹和丘腦的信號改變可能代表通過三叉神經系統的中樞浸潤。雙側屏狀核改變很少見,可能提示神經元逆行傳播的結果,因為屏狀核在邊緣系統中處於中心位置。

腦脊液中高IgG水平和寡克隆帶的存在表示正在進行的炎症過程,極高水平的NfL和tau證實了脫髓鞘和軸突損傷。僅在重複CSF採樣後才檢測到病毒。CSF中的單個陽性檢測結果與損傷標記升高相吻合,可能是病毒載量/ RNA隨時間延長而增加,病毒從受損神經細胞向外釋放或可能是假陽性檢測結果。商業檢測的陰性結果可能是其低靈敏度所致,也可能是偶然遺漏的結果。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這一發現並闡明SARS-CoV-2進入CNS的途徑以及COVID-19相關ANE中的免疫反應。生物標記物對軸突損傷和炎症診斷和預後的價值,MRI成像以及免疫療法的治療選擇應是未來研究的關鍵要素。

參考文獻:

1.Poyiadji N, Shahin G, Noujaim D, Stone M, Patel S, Griffith B. COVID-19- associated 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CT and MRI Features. Radiology 2020:201187.

2.Moriguchi T, Harii N, Goto J, et al. A first case of meningitis/encephalitis associated with SARS-Coronavirus-2. Int J Infect Dis2020;94:55-58.

3.Mizuguchi M. 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of childhood: a novel form of acute encephalopathy prevalent in Japan and Taiwan. Brain Dev1997;19:81-92.

4.Murray RS, Cai GY, Hoel K, Zhang JY, Soike KF, Cabirac GF. Coronavirus infects and causes demyelination in primat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Virology1992;188:274-284.

5.Paniz-Mondolfi A, Bryce C, Grimes Z, et 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ment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J Med Virol2020.

6.Lau KK, Yu WC, Chu CM, Lau ST, Sheng B, Yuen KY. Possibl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 by SARS coronavirus. Emerg Infect Dis2004;10:342-344.

7.Perlman S, Jacobsen G, Afifi A. Spread of a neurotropic murine coronavirus into the CNS via the trigeminal and olfactory nerves. Virology1989;170:556-560.

原文索引:Johan Virhammar, Eva Kumlien, David F llmar, et al. 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with SARS-CoV-2 RNA confirmed in cerebrospinal fluid. Neurology published online June 25, 2020.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10250

相關焦點

  • 亞急性壞死性腦病
    Leigh症候群也名亞急性壞死性腦病,是常發生在嬰幼兒身上的神經病理性改變的功能障礙。Leigh症候群由Leigh於1951年首次報導,以腦幹、基底核、丘腦、小腦和視神經等部位多發性對稱性不完全壞死(海綿樣變性)為特徵,臨床表現變異較大,與病變組織的位置有關。
  • Radiology:新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SARS-CoV-2/COVID-19可能會...
    鼻拭子測試顯示她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當醫生試圖找出「她的精神狀態改變」的原因時,大腦掃描顯示出一種腦病---腦部某些區域出現腫脹---以及小部分腦細胞死亡。亨利福特醫療集團放射科醫生Brent Griffith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認為這種疾病在成年人中相對罕見,而且可能致命。
  • 一名患者出現罕見腦病:無精打採、神志不清
    據外媒報導,一名COVID-19檢測呈陽性的婦女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腦部疾病,稱為急性壞死性腦病,這種病可由流感和皰疹等病毒感染引發。她的流感、皰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水痘)和西尼羅河病毒測試呈陰性;她的腦脊液充滿了大腦和脊髓,沒有任何細菌感染的跡象。注意到她的症狀後,醫生還使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提供的診斷測試對她進行了COVID-19的測試,發現她的疾病測試呈陽性。據BrainFacts.org網站報導,對這名婦女大腦的CT掃描顯示,丘腦受到了對稱的組織損傷。
  • ...哥哥此前因同樣症狀病亡|湖南省兒童醫院|急性壞死性腦病|附屬...
    成功治療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病這樣與死神搏鬥的驚險場景,在PICU十分常見。7月9日中午,一歲小男孩小鎔因發熱、咳嗽、意識障礙、抽搐,從武岡市人民醫院轉入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PICU。入院時,小鎔處於淺昏迷狀態。詢問家屬家族史得知,去年4月小鎔的哥哥三歲時因同樣症狀發病,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救治無效死亡。
  • 接種過疫苗後是否還會傳播COVID-19?
    One of the reasons this new type of virus (officially known as sars-cov-2) is so popular is that people are infectious a few days before they get sick and in some cases never show symptoms.
  • 流感轉向攻擊孩子腦部 已出現5例壞死性腦炎?專家怎麼說
    最近,有媒體報導說,外地已經出現了重症流感患者。報導中說:流感如同撬門鎖的小偷般進入人體後,順道在神經系統進行了一番蹂躪,引發了壞死性腦炎,導致患兒長期昏迷。報導還說:「整個醫院內科感染病區都已被流感孩子佔滿,而與以往的甲型H1N1病毒喜歡攻擊患兒的肺部不同,今年的病毒更喜歡攻擊孩子的神經系統。
  • 男童每天被扎200針 皆因壞死性腦病
    一番輾轉以後,醫生終於檢查出了結果,原來他因為發燒而出現了壞死性腦病,孩子的腦部組織大多受到嚴重損傷。醫生告訴王爸爸,孩子的病情非常的嚴重,每天需要用大量的激素來進行治療,隨時他都可能有生命危險,叫他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做好最壞的打算。
  • 三項研究估計了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潛伏期和傳染期
    2020年3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根據三項新的研究,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後,平均需要5天的時間才會發病,而且患者在發病初期脫落最多的冠狀病毒顆粒。
  • 衛健委:不存在因為流感引起大量壞死性腦病的現象
    衛健委相關負責同志和醫院一線專家答記者問時說,從全國看,不存在因為流感引起了大量壞死性腦病的現象。  記者:某些地方有孩子患了流感,然後出現了壞死性腦炎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全國有普遍現象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 郭燕紅:關於壞死性腦炎的問題,目前來看大多數流感病毒,特別是今年流行的甲流仍以攻擊呼吸系統為主,主要併發症仍然是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但極少數的病人是有神經系統損傷的,不僅僅是今年,每年的甲流都有極少數的特別是兒童會有神經系統的損傷,出現壞死性腦病等併發症。
  • SARS-CoV-2病毒RNA在糞便樣本中長期存在
    《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臟病學》(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近日在線發表通訊,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單鴻院長和黃曦教授研究團隊發現了SARS-CoV-2病毒RNA在患者糞便樣本中長期存在,為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臨床診治提供重要參考。
  • Covid-19和季節性流感相比患者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風險顯著增加
    Covid-19和季節性流感相比患者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風險顯著增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21:20:53 美國聖路易斯大學Ziyad Al-Aly團隊比較了Covid-19和季節性流感住院患者的臨床表現和死亡風險
  • ...Keep in mind|流感|mind|措施|併發症|症狀|腦病|呼吸道|-健康界
    據 CCTV4中文國際、《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廣州市一位年僅 3 歲的女童,因患甲型 H1N1 流感而導致壞死性腦炎,住在重症病房,處於昏迷狀態。患兒高熱的第 2 天入院治療,持續高熱、精神狀態差、白細胞低;入院後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是病程進展依然快速,逐漸出現意識障礙,胡言亂語;發病第 5 天,孩子進入了昏迷狀態。腦部影像顯示是壞死性腦炎。
  • 罕見腦病突襲6歲女孩 家長質疑蕭山醫院處理不當
    「我幹了十幾年兒科,根本沒聽說過這個病(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病),也沒見到過這樣的病例。最後才在網上找到了相關解釋。」  據蕭山醫院湯副院長介紹,這兩天病人的家屬曾在醫院做一些過激行為。如果醫療鑑定醫院有責任,他們將負責到底。
  • 研究揭示COVID-19患者腦脊液中T細胞衰竭和去分化單核細胞的神經學...
    研究揭示COVID-19患者腦脊液中T細胞衰竭和去分化單核細胞的神經學表現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4:42:42 近日,德國明斯特大學Gerd Meyer zu Hörste、Mark Stettner
  • ACS Nano:新型COVID-19測試方法可快速準確地檢測SARS-CoV-2病毒
    2020年4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數以百萬計的人已經測試過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大多數情況下使用的是依賴於聚合酶鏈反應(PCR)的試劑盒。
  •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後的急性免疫特徵與長期影響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後的急性免疫特徵與長期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38:45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Sultan Abdul-Jawad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
  • Covid-19 與神經內科疾病
    對武漢市3家以COVID-19為重點醫院的200多例住院患者的研究表明,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經歷了多種神經系統表現,包括意識狀態改變和急性腦血管疾病,最常見於重度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這些發現迅速改變了全世界神經科醫生的觀點,併集中精力了解這種神經系統參與的機制,並設計了護理系統以識別和有效治療這些日益被認識的併發症。